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兩周年。改革轉制兩年來,四川消防救援隊伍加快轉型升級,發揮了「拳頭」「尖刀」的作戰作風,在一場場應急救援中體現了主力軍、國家隊的重要作用。
「119」消防宣傳月活動期間,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聯合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邀請文化名人走進四川消防紅門採風,深入基層一線,帶來四川消防救援隊伍中的人物故事和典型經驗做法,以散文、詩歌、通訊等展現形式帶您一起走進「最美消防,詩意紅門」!
最燃的青春(組詩)
○
熊遊坤
01
火焰藍
訓詞,是消防救援奔跑中的一盞燈
火焰藍的旗幟,是搶險勇士們的魂
必定凝結有血色的烈焰
也露出大海一樣沉靜的藍
這旗幟裡,我們能看到火
也能看到盾牌、鮮紅的五角星
這燃燒的火把多麼明亮、熾熱
多少前赴後繼的英雄矗立在火海中
守護,幢幢高樓的萬家燈火
它正冉冉升起
和旭日東升的太陽有相同的燦爛
我們會忍不住再次舉起右手
像當初旗幟下的宣誓
像消防士兵永遠不變的初心
把旗幟給我,給你
這旗幟最鮮紅的一部分
我們用生命接過
以一個戰士忠誠的信仰
薪火相傳
讓青春的血液燃燒吧
這沸騰讓我們充滿力量
哪怕經歷再多的血與火
我們依然奮不顧身、滿懷信念
訓詞是我們攥在手中、舉在頭頂的旗幟
在這片熱土上
勇士們將用血、用汗
寫下激情與速度
在吶喊中衝鋒、亮劍
劍氣如虹
總有一束光,讓黑暗無所遁形
總有一抹藍,讓火焰成為蔚藍
02
一半火焰一半水
哪裡有湍急的洪流
哪裡就有耀眼的火焰藍
洪水中飛奔的衝鋒舟
帶著烈火的溫度
帶著火箭的速度
哪裡有火魔
哪裡就有飛奔的火焰藍
被烈火圍困的居民樓
血肉組成「牆」
鐵骨築成「梯」
將一個個受困民眾高高託起
帶著火場熾熱的溫度
在渾濁的深水中觸摸、探索
有時撈起的是溫暖與生命
有時撈起的是腐爛與冰冷
潛水打撈、火海救援
鑽火海、入河流
留下血與火的腳印
而肖和、劉匯海、何啟明這些響亮的名字
正開成一朵朵燃燒的火焰藍
03
逆行者
我看過許多逆行的人
有逆路而行
有逆水行舟
而這些逆行者被攔截
與死亡隔著薄薄的一扇門
而他們,一群靈魂被點亮的人
義無反顧用頭顱
叩開一叢紅色的生死之門
用自己身體的火
去撲滅另一場火
雲朵破碎 ,草木焚燒
木裡的大山從烈火中抬頭
看濃煙鏽蝕天空
看群山變矮
看一群人行走在生命之外
高昂的頭顱,穿越火牆
燃燒的山林,布滿的殘石斷木
像一道道淌血的傷痕
他們不知疲憊地吶喊、奔跑
火神,也一步步後退
鋼鐵之軀在火與烣中熔斷
青春化成一抔泥土
一個,兩個,整整三十個啊
像一盞盞火焰藍,燈塔一樣
站在塵世的巔峰
指引生命的路徑
淚光中,我們看到的
是一群涅槃重生的鳳凰
04
白馬藏族鄉的火焰藍
那一天
天公撒下幾顆流星
擊碎了綿陽白馬藏族鄉的寨子
那一瞬
村莊變矮,小屋傾斜
山川,失去青蔥
河流,失去蔚藍
黑夜,將山巒抹暗
慌亂的石頭跑向犬牙交錯的經緯
懼怕死亡的生靈向外遁逃
而無視生死的,是那些迎難而來的
搶險救援的消防大兵
閃著星光的火焰藍
高昂著頭顱
山風瀟瀟
旗幟獵獵
峽谷布滿的殘石斷木
像一道淌血的傷痕
頂著飛沙落石奔跑的人
用手刨出一條條生命通道
讓黑暗一步步後退
火焰藍閃現出霓虹
穿行於落石、塌方之處
行走在滾滾泥石流中
齊腰深的堰塞湖洪流裡
用錚錚鐵臂搭成一座人橋
用血肉之軀築成一道人梯
將遇險民眾高高舉過頭頂
漆黑的夜空
他們迎著飛石,陀螺一樣旋轉著
在滾石瓦礫裡
在叢林溝壑中
拯救絕望
託起生命的希望
託起白馬藏族725名遇險山民的新生
/ 作者簡介 /
熊遊坤,男,中國作協會員,四川省詩歌學會秘書長,四川公安作家協會副主席,《四川詩人》雜誌社主編。
獨立編劇由中央電視臺出品的11集電視連續劇(原名「芳草萋萋」)後易名《永遠的女人》。出版詩集《流動的歲月》《鳥鳴的村莊》,影視文學《土聲》《雙河鎮舊事》。詩歌作品見於《人民文學》《詩刊》《星星》《綠風》《詩林》《揚子江》《詩歌月刊》《詩潮》《詩選刊》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