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生活是離不開書卷的。全民閱讀的推廣不僅能提升一座城市的文化氣質,也彰顯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來,莆田市整合資源力量,立足實際推廣全民閱讀,多措並舉打造美麗書香城,讓處處花開書卷香。
莆田市2018「書香莆田」全民讀書月啟動
莆田市2018「書香莆田」全民讀書月啟動。
11月15日晚,莆田市2018「書香莆田」全民讀書月啟動儀式在古譙樓「莆陽書房」舉行。莆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桂芳、莆田市副市長陳惠黔出席了啟動儀式,莆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劉晶潔現場主持。
啟動儀式上,一首題為《美麗莆田》的朗誦拉開了帷幕。莆田市擢英中學七年級同學代表宣讀《播撒讀書種子,重鑄文獻名邦》倡議書,倡議莆田市民人人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風尚,形成滿城書香的讀書氛圍,重鑄文獻名邦的讀書特質。隨後,到場嘉賓為莆田市圖書館「十佳閱讀之星」頒獎,莆田本地作家為全市農家書屋代表頒贈「農家書屋地方文化專櫃」更新的地方文化書籍。此外莆田市稅務局、中國建設銀行莆田分行、中國移動等多家文明單位向莆田市圖書館進行購書款、書籍捐贈,響應莆田市委文明辦「捐好書,讀好書,共享書香」號召。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啟動儀式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譙樓「莆陽書房」中進行,實現了古典與現代,傳統與時尚的融合。今年,莆田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為推動全民閱讀,特立項建設莆田市圖書館分館「莆陽書房」,營造隨處皆書香的城市文化氛圍同時,也彌補了莆田市圖書館遠離市區,輻射半徑有限的不足。
目前,「莆陽書房」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管理,通過第三方運營和圖書館管理相結合,以全新的運營模式,別致的閱讀環境,充盈的滿架書香,精緻的文創產品,愜意的休閒氛圍展現有別於傳統的閱讀形態。與此同時,全市6個「莆陽書房」選址結合文物古建、文化場館,讓沉澱千年的古建風華綻放出書香異彩,讓文化場館業態豐富多元,也讓「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和「書寫在典籍裡的文字」活了起來。
莆田第3家"城市書房"上線 與三清殿古建相融
莆陽講堂
打造城市書房,把圖書館開在市民家門口。上午9點,繼莆田市圖書館古譙樓分館、莆田市圖書館群藝分館試運營之後,莆田第3座「莆陽書房」在三清殿正式開放。
「這裡的書屋與三清殿的建築相融,讓我在讀書時感覺更愜意、更有味道,也給兒童閱讀時提供更大空間。」住在附近的林女士告訴記者。
元妙觀三清殿,重簷歇山造,是我省現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築。三清殿分館呈現古典院落的風格,擺設強調中式文房的意境,且專門設置了「莆陽講堂」,向廣大讀者展示莆田名家風採。
莆田市圖書館副館長張翔介紹,這間莆陽書房是在三清殿莆陽書院的基礎上改造升級的。莆陽書院的書籍多以歷史文獻為主,閱讀人群相對較少,現在書籍的種類增加了,涵蓋歷史、文學、藝術、哲學及兒童讀物等。「市圖書館離市區太遠,所以莆陽書房的開放也彌補了市圖書館輻射半徑的不足。莆陽書房進駐三清殿,還是文物再利用,既提升了文物的價值,又打造了一個良好的藝術環境。」張翔感慨道。
今年莆田市以構建「城市書房」為重點,不斷完善全民閱讀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據了解,莆田市計劃建有6處莆陽書房,分別位於古譙樓、三清殿、莆田市群眾藝術館、莆田圖書館、莆田市博物館新館以及綬溪公園翁氏名居。它們將陸續開放,以嶄新的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搭建富有趣味兼深度的全民閱讀平臺,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務。
目前,古譙樓、市群眾藝術館和三清殿的莆陽書房已對外開放。莆陽書房與莆田市圖書館總館系統對接,實現通借通還服務。市民可到莆田市圖書館辦理借卡,而後在莆陽書房內的自助借還機借閱書籍。
不同於莆田市圖書館,莆陽書房開放時間為每天9點至22點,書房設有借閱區、閱讀區、飲品區、展覽區等,除了提供點心飲品之外,還向讀者展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古建築風格的裝修,柔和的燈光,紅木桌椅和整齊的書櫃更為讀者營造了一個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
「特別喜歡它古典的設計風格,尤其紅燈籠、走廊、桌椅,又多了一個周末打卡地,妙!」莆田學院的大二學生陳浩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對這座書房的喜愛之情。
莆田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研討活動讓孩子生活更有趣
現場圖片
11月15日,「莆田市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場會」在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舉行。
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該校課外閱讀開展情況,教師陳棋丹師教授展示繪本課《我不知道我是誰》,整堂課趣味濃濃,笑聲陣陣。孩子們在猜測與推想中感受到了繪本閱讀之旅的樂趣,在蓬勃活躍的氛圍中輕鬆領悟繪本閱讀方法。第二堂課由筱塘小學許麗雙執教《留心觀察》,設計有層次,有深度,帶給大家許多啟示。
活動當天,與會教師們一同參觀了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校園環境,走廊、樓梯滿眼望去都是一小師生的書法作品。「四有書吧」優美的環境,讓在場的每一位老師都真真切切品味到了馥鬱書香。
在「書之蘊」書法長廊前,該校小小書法解說員們自信大方,娓娓道來,用專業的眼光深度解讀長廊中的名家名作,讓與會老師們感長廊中收納書法作品之精,嘆解說員滿腹經綸之妙,紛紛表示通過此次交流活動,拓寬了視野、學到的新理念,獲益匪淺。(稿件來源:福建日報/今日城廂 莆田文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