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青青評《鴿子隧道》︳穿越間諜世界的「隧道」之旅

2020-12-06 環京津新聞網

《鴿子隧道》,[英]約翰·勒卡雷著,文澤爾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404頁,59.00元

1966年9月的一天,時任日本警察廳次長後藤田正晴正在英國倫敦訪問。這位日本警察指揮管理機構的二把手此番訪英並不是為了交流警察治安事務,而是另有目的。二戰戰敗投降之後,日本迎來了去軍國主義化的一系列改造,特高課到軍部的各類情報機構、秘密警察組織在形式上均被清理裁撤。然而隨著恢復行使主權以及冷戰局勢的加劇,在美國默許乃至支持下,日本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又開始重建自己的情報機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所謂「公安警察」。 而後藤田正晴的倫敦之行就是為了與英國方面情報機構開展交流。其間,他分別去了著名的軍情五處和六處。

這位日後成為警察廳長官、日本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內閣官房長官以及副總理的資深官僚,對他的英國同行極為推崇:「每個人的能力很強,並且都有把事情做到底的決心。對方的組織也很健全,因為本來都是陸海軍的情報機構,是在總理直轄之下的。」而留給他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英國情報部門的耐心與執著,「英國的情報搜集工作做得非常徹底、深入,並且非常執著」。

對這種「執著」, 後藤田正晴晚年回憶時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在1966年的那次訪問中,一名負責接待的軍情六處官員曾向後藤田提出一個非常奇怪的請求,希望日方能提供一批有關「佐爾格事件」的資料。理查·佐爾格大概是二戰前後最富傳奇色彩的國際間諜,作為蘇聯的情報人員曾在遠東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

後藤田正晴對軍情六處的這個要求感到非常困惑,問對方:「為什麼到現在還要了解這件事呢?那不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的事嗎?」

對方回答道:「不,有關人員還在。」

後藤田又追問:「在哪裡?」

「在上海,因為根子還在,所以我們還在追查。」

後藤田正晴(1914-2005)早年為警察官僚,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投入政壇,成為「田中角榮派」的核心人物。歷任警察廳長官、國家公安委員會委員長、總務廳長官、官方長官、法務大臣及副總理大臣。晚年曾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的名譽會長,生前曾多次訪華。

所謂「軍情六處」即秘密情報局(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在名義上隸屬英國外交部,或許是世界範圍內最有名的情報機構之一。此外,英國的情報體系中還有軍情五處即英國安全局(Security Service,又譯秘密勤務局),由內政大臣直接領導。除了這兩個比較出名的機構,向外交大臣負責的政府通信總部(GCHQ)與直屬國防部的國防情報局(DI)聽說過的人就少很多了。

上述這四家英國的情報機構雖隸屬各有不同,但也都向英國首相負責。從分工上來說,軍情五處主要負責對內任務,例如保密防諜、反恐、反顛覆、反滲透等等,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部分職責類似。政府通信總部主要是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通信、網絡監聽監視,類似於美國安全局(NSA);而英國政府也是通過政府通信總部來與所謂「五眼聯盟」進行情報交換。國防情報局則大多是負責搜集與軍事行動直接相關的情報,美國同樣設有國防情報局(DIA)。而軍情六處是專職對外的情報機構,負責搜集、刺探對象國家的各類情報,其自然對應著美國的中央情報局(CIA)。

普羅大眾對英國情報機關的印象大多來自兩位英國作家:創造出「007詹姆斯·邦德」的伊恩·弗萊明與寫出《柏林諜影》《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夜班經理》《巴拿馬裁縫》等名作的約翰·勒卡雷。其實,英國作家對「間諜題材」的興趣歷史悠久,幾成傳統。約翰·勒卡雷稱之為:「一百多年來,我們的英國間諜與任性妄為的小說家之間,始終有著令人發狂,又是又頗為滑稽的愛恨糾纏。」除了這兩位外,最著名者當屬格雷厄姆·格林,英國政府差點因為《我們在哈瓦那的人》一書,將他告上法庭。因為格林利用戰爭期間為軍情六處工作的經驗,準確描述了英國駐外使館與外勤特工之間的聯繫方式。不過,不同於格林這樣的「編外人員」,伊恩·弗萊明與約翰·勒卡雷都是有「正式編制」的「特工」。毫無疑問,弗萊明用妙筆為大眾建構了一個燈紅酒綠、驚險刺激的「間諜世界」,但這個世界並不比電影《疾速追殺》(John Wick)的「殺手世界」更真實多少。

對「情報從業者」來說,所謂「調查」往往意味著海量的信息分析與研究,通過從各種不同情報源獲取的片言隻語來拼湊甚至推測事件的全貌。其中,甚至情報源本就是公開的,而無需「007」們去出生入死。如前中情局副局長麥克·莫雷爾(Michael Morell)所言:「情報部門搜集的大部分經濟情報都可以從公開渠道獲知,或者說都是些行內人所謂的『開源』情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通過對某國相關政府部門公開的預算信息,或許就能夠科學、準確地去推算其機構規模、任務性質等信息。在累計了數年的信息後,又可以推測這個部門的發展趨勢,進而了解這個國家在相關領域的政策趨向、決策流程。當然,在現實世界中情況要比這個複雜的多,但如何將「信息碎片」匯集成為情報的本質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英國議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2016-17年度報告》中,軍情六處的相關預算情況皆被隱去

對此,勒卡雷則在回憶錄中分享過另一個更精彩的例子。1956年剛從牛津大學畢業的他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間諜時,曾想當然地認為「這個國家最炙手可熱的機密」當然是鎖在秘密情報局局長辦公室的保險箱裡。那時秘密情報局要從百老匯街54號的舊樓搬到如今所在的蘭貝斯街的新址,局裡的上上下下都沒有知道局長保險箱的鑰匙在哪兒。這個神秘的保險箱是二戰期間的局長孟席斯爵士安裝的,之後的局長也都沒有打開過。無奈之下,局裡決定在搬離前撬開這個「神聖莊嚴」的保險箱。結果,裡面卻空無一物,只在「保險箱和牆面之間」找到一條老舊的灰色長褲,上面別著一張便籤,註明這是魯道夫·赫斯。這位神經質的原納粹副元首在戰爭期間獨自駕機潛入英國,希望促成英德和談。在這張便籤上還一句用局長專用綠色墨水寫的一行字:「請對布料分析,或許能夠藉此了解德國紡織業的現況。」

約翰·勒卡雷

至於那些通過秘密、特殊途徑獲取的情報,如麥克·莫雷爾這樣的角色則需要對其進行甄別,例如先要知道「情報提供人的身份、地位」,以便判斷情報的可靠度,因為「情報提供人也許是首相辦公室的副官,在會議上聽到與會者在討論這個問題,或者是副官的朋友,間接聽到了這個情報。如果情報來自被截獲的通信內容,他會想知道通信雙方的具體情況,通信是以何種方式進行的——電話、電子郵件還是傳真等等」。在談及美國情報圈存在的問題時,他甚至認為情報分析存在很多問題,「但缺乏情報源不該算作其中之一」。

或許是出於「老帝國」特有的優越感,勒卡雷也喜歡在小說或是自己的回憶中揶揄美國的情報機構。他嘲笑過中情局並沒有準確預判蘇聯解體的趨勢,「託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的福,當時的蘇聯已經日漸衰退。除了CIA之外,每個人都清楚這事」。有趣的是,不少其他國家的情報部門似乎也對此抱有同感。譬如後藤田正晴就對軍情六處評價極高,而對美國人略有不屑:「與此相比,美國的情報機構雖然龐大,而且資金也很充裕,但令人感到其情報卻頗為膚淺。也就是說,組織規模龐大,掌握情報淺薄。我訪問越南時,在同中央情報局的派出機構談話之後,就感到了這一點。」在他看來,美國中情局 「雖然也在從事各種活動,但作為一個情報機構,它的做法並不高明。總而言之,它的一切都是靠大量物力去推動的。如果從情報的角度考慮,恐怕是有些不上算。與其說是不上算,還不如說是它難見成果」。至於英國人則是事半功倍,「軍情五處的總人數可能比美國中情報局在泰國的人還要少,但成果並不輸給他們」。

不可否認,除了大量、瑣碎的研究分析工作,深入一線的「田野調查」依舊還是無法避免的。這類工作的執行者,也就成為勒卡雷筆下的「剝頭皮組」和「點路燈組」,而他自己本人也當過駐紮海外的外勤人員。原日本外務省情報局局長孫崎享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曾向來日本訪問的軍情六處高官提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向蘇聯派出間諜?西方間諜都會被蘇聯人打上記號。有些時候還會死人。付出如此大的代價還要派出間諜,就是為什麼?」那位軍情六處高官如此作答:「今天沒有什麼情報時不能在公開渠道獲得的。幾乎所有情報都會出現在報紙和雜誌上。但這就是問題所在。」接著他進一步闡述理由:因為在很多時候,通過這些公開情報完全可以推論出截然相反的兩種結論。所以,如今間諜工作就是去「現場」驗證究竟哪個結論是更可靠的。

相關焦點

  • 沙青青評《間諜的遺產》:情報人生的序曲和終章
    在《間諜的遺產》中,2015年時彼得·吉勒姆本人已經是78歲的老人,但依舊可以跟新同事們玩「捉迷藏」的間諜遊戲。若根據《召喚死者》中的描述,身為大學生的史邁利是1926年加入了「馬戲團」,那麼他應該是在1905年前後出生的。這就意味著在《間諜的遺產》的故事中,史邁利高齡已經超過110歲。
  • 濟南黃河隧道實現單線貫通 成功穿越地上「懸河」
    沙見龍 攝中新網濟南10月30日電 (沙見龍 丁翔)隨著位於濟南市天橋區濼口黃河浮橋渡口旁的「泰山號」盾構機巨大刀盤破土而出,被譽為「萬裡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隧道工程東線隧道10月30日率先貫通,成功穿越地上「懸河」。圖為濟南黃河隧道工程過河通道現狀及規劃示意圖。
  • 廣西謝家峒隧道:世界公路隧道長度排名
    從山頂洞人挖隧洞為居,到目前高鐵穿山越洋飛馳,人類在徵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進程中不斷發展與進步,建成各種各樣的隧道以服務於人類自身。本期廣西謝家峒隧道為您推出——世界公路隧道長度排名。 1、洛達爾Laerdal公路隧道(24.51km) 廣西謝家峒隧道指出世界最長的公路隧道——洛達爾公路隧道。
  • 中鐵隧道引領我國隧道科技跨入「穿江越洋」時代
    ——廣(州)深(圳)(香)港高鐵快速下穿廣東獅子洋,長(沙)株(洲)(湘)潭城際鐵路穿越湘江構築長株潭城市群和經濟帶……「我國隧道建設正從陸地向水下與海底延伸,交通變得更加高效快捷,使我國隧道科技進入『穿江越洋』時代,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著名隧道專家王夢恕院士如是評說。
  • 穿越烏克蘭四公裡「愛情隧道」
    在世界各地的旅行手冊上,這段鐵路線被稱為「愛情隧道」,當地烏克蘭語稱之為「度念裡可惑尼亞」。四季變化一如人生高大的喬木和細密的灌木,以及攀延的藤蔓交織纏繞,沿鐵路線織出了一條濃綠的長廊,這便是「度念裡可惑尼亞」——愛情隧道。 滿眼的綠色點綴著枝葉間灑下來的斑斑陽光,讓人如同置身幻境。
  • 穿越時空隧道——2021深圳
    貧窮飢餓和勞累仍侵襲著80年代初期的中國大地,人們在灰暗的世界中苦苦掙扎,渴望著有朝一日能過上好日子。幾多辛酸與無奈,加上一顆好奇心的驅駛,使他產生了一個奇特的想法:穿越到未來的深圳去走一走看一看。於是,在一個天剛蒙亮的早晨,趁著在山上放牛之機,他悄悄地登上了時光機,啟動了按鈕沿著時空隧道直奔2020年的深圳。當穿出鳳儀山隧道,眼前的景象令人驚嘆,沒錯!這裡正是2020年的深圳!這裡的道路橋梁縱橫交錯,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直插雲霄,一直延伸至深圳灣畔。
  • 建設規模世界第一,秦嶺天台山隧道刷新隧道建設新高度
    建設規模世界第一,秦嶺天台山隧道刷新隧道建設新高度 2020-12-28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間諜「變身」小說家 這40件瘋狂的小事刻骨銘心……
    約翰·勒卡雷為何他會如此深諳間諜小說的「門道」?或許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在回憶錄《鴿子隧道》中,勒卡雷講述了童年時期母親出逃,父親總是處於債務危機、製造騙局並在世界各地多次被抓,迫使小約翰仔成長過程中不斷偽裝自己,「竊取」同學、同事的行為舉止和生活方式,給自己拼湊出新的身份,甚至到了需要偽裝自己父母雙全的、擁有飼養了小馬駒的安定家庭的程度。
  • 陝西這一國內「最長」的穿山隧道內外皆有風景 十幾分鐘穿越南北
    陝西這一國內「最長」的穿山隧道內外皆有風景 十幾分鐘穿越南北西安到陝南的這條穿山隧道 也是一道風景隨著交通的發展,如今,駕車出行越來越便利。夏天的陝南是個非常誘人的地方,特別在酷熱的天氣裡,從西安到此,穿越秦嶺,用不了多長時間,便能獲得舒爽宜人的感受。秦嶺是南北分水嶺,在陝西境內,過去漫長的時光裡,秦嶺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阻隔,也是很多人努力開拓的目標。於是,歷史上,秦嶺裡留下了不少古道,一些古道猶在,依稀能夠想見往日行進穿越的奮進和艱難。
  • 穿越秦嶺的西康高鐵開建,83%線路為隧道,半小時抵達原始森林!
    說到第一條穿越秦嶺的高鐵,許多朋友一定想到2017年底開通的西成高鐵。從西安出發,橫穿秦嶺,最終到達成都,結束了歷史上「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窘況。讓我國西部兩個大省,變得暢通無阻。最近,另一條穿越秦嶺的西康高鐵也有了進展。
  • 雪峰山隧道今日恢復通行
    10月25日凌晨,雪峰山隧道內東往西方向發生一起半掛車起火燃燒事件。事件發生後,應急、消防、交通、交警、救護等救援力量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27日凌晨1時,雪峰山隧道左洞搶通,西往東方向恢復通車。12月6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邵陽分公司在雪峰山橋隧所,組織隧道結構、機電及路面、交安等專家組召開G60滬昆高速雪峰山隧道半掛車起火事件隧道工程處治(應急工程)項目交(完)工驗收會議,會議一致認為:土建部分已按設計完成處治工作,工程質量滿足相關規範要求;機電部分已完成安裝調試,具備通車試運行條件。
  • 「間諜大師」逝世,他說出了這份職業的骯髒和黑暗
    勒卡雷的回憶錄《鴿子隧道》,包含近40個傳奇人生片段為了假扮貴族,勒卡雷的父親將兒子送入了聖安德預備學校。在喜劇式的文字背後,是褪下了光環的間諜,從充滿硝煙的戰場中走入了觀眾的現實,帶領人們真正進入勒卡雷的諜戰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背叛與謊言,每個人都是某種間諜。如同蒂莫西·加頓·阿什(TimothyGarton Ash) 在《紐約客》上所評價的:「從主題上講,勒卡雷真正的主題不是間諜。
  • 間諜大師逝世,他說出了這份職業的骯髒和黑暗
    在勒卡雷的回憶錄《鴿子隧道》中,他寫下了他與父親疏離而難捨的關係。 在喜劇式的文字背後,是褪下了光環的間諜,從充滿硝煙的戰場中走入了觀眾的現實,帶領人們真正進入勒卡雷的諜戰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背叛與謊言,每個人都是某種間諜。 如同蒂莫西·加頓·阿什(TimothyGarton Ash) 在《紐約客》上所評價的:「從主題上講,勒卡雷真正的主題不是間諜。
  • 世界規模最大城市湖底隧道 武漢兩湖隧道將於月底開工
    新華社武漢6月24日電(記者廖君)記者24日從建設方武漢城投集團公司獲悉,下穿武漢東湖、南湖的兩湖隧道工程將於今年6月底開工。全長約19公裡的兩湖隧道,其中盾構總長度達13.3公裡。據武漢城投集團公司有關人士介紹,作為小汽車專用道路的兩湖隧道工程,採用「隧-路-隧」總體建設方式,以地下隧道為主。為了提高隧道運營安全性,在卓刀泉北路設置地面段,以此為界,分為東湖段和南湖段。東湖段全長約11公裡,設置雙主線,呈「Y」狀。南湖段主線全長8公裡。
  • 我國地質條件最複雜公路隧道—齊嶽山隧道貫通
    5月9日,湖北利川至重慶萬州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齊嶽山隧道貫通。齊嶽山隧道穿越鄂西艱險山區的大面積巖溶地帶,是地質條件非常複雜的公路隧道,這條隧道的貫通標誌著我國特殊不良地質條件下地下工程的科研與施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 美國波士頓中央幹道隧道_2020年美國波士頓中央幹道隧道資料下載...
    ,它從上世紀的1991年開始動工,直到本世紀的2006年其主體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目前仍有些收尾工程在進行中,這個曠日持久的城市改造工程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BigDig(大挖掘)」,也有人戲稱它是波士頓的「永恆之掘」。
  • 美國波士頓中央幹道隧道改建工程_2020年美國波士頓中央幹道隧道...
    ,它從上世紀的1991年開始動工,直到本世紀的2006年其主體工程才算基本完成,目前仍有些收尾工程在進行中,這個曠日持久的城市改造工程被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BigDig(大挖掘)」,也有人戲稱它是波士頓的「永恆之掘」。
  • 國內首座穿越最溼黃土稀泥的高鐵隧道通了
    上閣村隧道,最高含水率33%、縱坡25‰、最大埋深102米、出口最淺僅6米,為全線一級風險隧道,也是國內首座穿越最溼黃土稀泥的高鐵隧道。銀西高鐵經毛烏素沙漠邊緣,由南向北穿越世界規模最大黃土塬董志塬,是國內首條修建在黃土層最長段落的有砟高速鐵路。
  • 隧道穿黃紅砂巖難題成功實施破解
    「縱觀現有的地質資料,蘭州的地質結構、地質條件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最複雜、最不利的,在沒有其他經驗借鑑的前提下,蘭州軌道交通的參建單位能把問題控制在現有的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 兩位專家針對紅砂巖地質下的軌道交通車站、隧道施工開出了「良方」。
  • 水下隧道穿江越海鋪坦途
    通過我國隧道工程技術人員長期努力奮鬥,尤其是近5年來,在多項世界首創水下隧道的工程實踐中,我國水下隧道的設計、施工技術與管理,逐步走到世界的先進行列。  創新成就「國內之最」  武漢地鐵8號線長江隧道創新採用單洞雙線的設計,可以容納兩列列車同時通過,成為我國最大直徑的地鐵隧道  走在直徑12米多、4層樓高的武漢地鐵8號線長江隧道內,宛如步行在一座宮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