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楊浦:擁抱新生代,百年老城區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

2020-11-21 新華網客戶端

  「工業鏽帶」變身「生活秀帶」「發展秀場」

  上海楊浦:擁抱新生代,百年老城區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

  曾經,「看到楊浦的大煙囪,就到了上海」,如今在這個百年老工業區,發電廠、自來水廠等民族工業遺存華麗變身為博物館、濱江驛站;嗶哩嗶哩、流利說等以「90後」「00後」為主要用戶群體的創新企業紛紛落戶;「工業鏽帶」成功轉型「生活秀帶」「發展秀場」……

  從城市建設到社會治理,楊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理念,向打造人民城市「樣板間」邁進。

  新舊轉換,工業遺存變創新園區

  上半年疫情期間,上海很多中小學生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曉黑板開發的「空中課堂」直播系統,享受在線授課服務;直播背後支撐其運行的一片「雲」,是優刻得提供的寬帶服務;如果師生們需要實時互動交流,實時音視頻供應商聲網的技術隨時給予有力支撐。

  三家相互依存、相互「補鏈」的創新企業,都位於楊浦區大創智上海服務業創新發展示範區,成為「上下樓就是上下遊」的典型範例。

  楊浦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近年來,歷經艱難轉型,厚重的工業遺存與時尚的創新園區正融為一體,「工業鏽帶」轉型智慧新城,這裡一躍成為活力迸射的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攀上高質量發展之梯。

  沿江細數,90%用戶都是「90後」的嗶哩嗶哩,在年輕人中掀起一片「後浪」;即時零售和配套平臺達達,使得購物「1小時抵達」;國潮新品一搶而空,海外新品首發中國,不少都青睞「得物」App。

  創新,越來越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今,上海13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楊浦獨佔7家,破除「從畢業到創業」的壁壘;楊浦還擁有100多家科研院所、21家國家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個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近日,上海技術交易所正式落地,鳴鑼開市助力「紙變錢」。

  「2020年上半年,楊浦區以新生代網際網路企業為代表的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加22.5%。」楊浦區區長薛侃說,依託科教資源優勢,積極優化區域營商環境,通過完善政策供給、優化金融服務、強化人才支撐、打造技術轉化平臺等方式,政府「店小二」加快在線新經濟產業鏈與人才鏈、資金鍊、創新鏈緊密融合,為新經濟拓展「新流量」、打開「新空間」、增添「新動能」。

  還江於民,「鏽帶」大變「YOUNG(年輕)」

  兩年多前,黃浦江45公裡岸線全線貫通,過去被老廠房、老碼頭包圍的楊浦濱江,從此告別「近江不見江」歷史。住在這裡幾十年的許辛聲老人,第一時間報名到濱江的黨群服務中心「人人屋」當志願者,給遊客們講述這裡的變遷。

  40年前,這裡還是機器轟鳴、裝卸繁忙的大型企業集聚地。舊貌換新顏,「鏽帶」整體煥新,從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

  現在,楊浦濱江全線共建成漫步道5886米,跑步道5631米,騎行道5394米;百年老建築「裝備」了新科技,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穿越歷史、領略沉浮;毛麻倉庫展出市民藝術大展,在木刻版畫中追憶石庫門時代濱江的喧囂;市民還可以去「皂夢空間」,在「時光隧道」中「嗅一嗅」上海制皂廠的老味道……

  這一「最有溫度」的「生活秀帶」,正成為上海文化旅遊推廣的嶄新窗口。

  不久前,江邊的「初心啟航」展廳也正式向公眾開放,讓居民遊客在休閒娛樂之外,感受黨的誕生地上海的紅色印記,為「工業博覽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楊浦是百年大學文明、百年工業文明和百年市政文明的匯聚地,工業元素、紅色歷史、現代創意、產業發展碰撞出火花。」上海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說,楊浦以濱江為點,由點及面,將「生產、生活、生態」融合,推進城市有機更新,讓這裡越來越宜業、宜居、宜樂、宜遊。

  睦鄰建設,老城區更有新服務

  73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92歲「編花環的女孩」……居住在楊浦區社會福利院裡的高齡老人們,用精湛的「演技」還原了多幅世界名畫,一時廣受關注,成為楊浦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的生動寫照。

  面對老城區面積大、老齡人口多的「兩老」問題,楊浦經過近10年的創新探索,走出了一條全領域、全局性、成體系、成規模的「睦鄰家園」建設之路。

  目前,楊浦區內已建成60個睦鄰中心,形成了「1510」睦鄰服務圈: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一個睦鄰中心,每個睦鄰中心至少有10個以上服務項目。用黨建聯盟「大聯動」,打造「大睦鄰」社區格局,高檔社區和老舊小區之間的門打開了,為居民共享公共設施提供了新思路。

  同濟大學的老師劉悅來,既是楊浦居民,同時也是老城區新創意推出的首批「社區規劃師」。依託他的專業設計理念,某小區外一處建築廢料堆砌地,搖身一變成為城市中心的「創智農園」,季季有鮮花、處處有香草。

  老舊小區公共設施老化怎麼辦?停車位緊張有啥解決辦法?社區環境擁擠雜亂該找誰?為解決居民的這些心頭大事,楊浦首創的「社區規劃師」機制10月開始正式在上海全市推廣。「社區公共空間離不開居民的共同參與,居民自治讓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劉悅來說。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謝堅鋼說,從城市建設到社會治理,楊浦將繼續用紮實的行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內涵,全力爭創人民城市建設示範區。 (記者姜微、周琳)

相關焦點

  • 上海楊浦:以全民閱讀潤澤「人民城市」
    上海楊浦區日前舉行「人民城市、全民閱讀」主題活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楊浦區作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發地,通過舉辦全民閱讀主題活動,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學習,大力營造濃厚文化氛圍,讓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楊浦這片熱土得以生動實踐。
  • 楊浦濱江百年老倉庫迎來神秘禮物
    「希望通過本次巡展,能為楊浦人民帶來一場國際化的藝術盛宴,更好地支持楊浦濱江創建 『世界會客廳』全域旅遊特色示範區。」「第十屆國際傳統藝術邀請展」繼6月上旬在上海藝術品博物館舉辦、7月在嘉定區進行巡展之後,8月移師世界僅存的最大濱江工業遺存博覽帶楊浦濱江,實現百年工業遺存的「再利用」。
  • 上海楊浦單元規劃草案: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民城市標杆區
    總目標為,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人民城市標杆區∶以建設新時代人民城市標杆為引領,以「創新楊浦」為主戰略和總基調,繼續深化「三區聯動、三城融合」,「三區一基地」建設進入新階段,邁上新臺階,打造「四高城區」,提升楊浦面向全球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分目標包括,高標準人民城市實踐區、高能級科技創新引領區、高水平社會治理先行區、高品質生態生活融合區。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楊浦:百年老房揮別舊時光 千家...
    如濱江區域通過科學改造公共空間,「工業鏽帶」被打造成為「生活秀帶」,已成為令人矚目的亮點。同時,對於楊浦來說,舊改也為全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區、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和全國雙創示範基地增添了動力、拓展了空間。
  • 楊浦定海路街道:讓孩子們用創意「拼貼」老城區煙火味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隨著楊浦舊改徵收工作的推進,許多老舊社區即將從地圖上消失,成為上海歷史中的一個名詞。如何留住老城區的煙火氣息?在歷史大潮帶走它們之前,有一群人,正以特殊方式保留和記錄下一部分城市記憶。
  • 上海楊浦濱江:上百年的工業重鎮一度沉寂,如今成「打卡」勝地 工業...
    資料圖片引子海鷗、江水、藍天、花朵、草樹,可以坐臥又毫不突兀的木椅長凳,巨大的廠房和高聳的塔吊,浦東陸家嘴的摩天樓與影影綽綽的外灘……新與舊、城市的人文與自然、百年滄桑與摩登時尚,在這裡相互交織、相得益彰。
  • 上海楊浦打造「世界會客廳」,哈囉出行用科技助力
    如果說上海是世界的,那麼能夠做上海的「世界會客廳」的區域,非濱江莫屬。而擁有上海中心城區裡最長15.5公裏白金濱江岸線的區域正是楊浦區,除此之外,市區內唯一的規劃生態島嶼復興島亦坐落於此。楊浦也正往打造「世界會客廳」的方向邁進。
  • 楊浦「城市客廳」百餘件文創產品亮相市集!快打卡閱讀楊浦老建築~
    今年楊浦如約而至,特意打造了一間「城市客廳」,精心挑選了102件文創產品以饗觀眾。一起來了解一下~【1個品牌】「百BU穿YANG」是楊浦區傾心打造的「建築可閱讀」特色品牌,產品、內容,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為引領,講好「人民城市」理念首發地的故事為宗旨。
  • 「滬」速前進,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樣本
    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完成了舊改55.3萬平方米、2.9萬戶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完成1184萬平方米舊住房綜合改造、104萬平方米裡弄房屋修繕保護,新增供應各類保障房6.3萬套,有效保障了群眾的住房需求。在高樓林立間,上海舊區改造工作紮實推進,也讓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 上海攝影家齊聚楊浦「鏡述」濱江 楊浦濱江「最佳攝影點」主題攝影...
    市民在楊浦濱江網絡直播。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22日電(殷立勤)6月22日,鏡述濱江·從「工業鏽帶」到「生活秀帶」——楊浦濱江「最佳攝影點」主題攝影作品徵集活動開機儀式在楊浦濱江舉行。
  • 上海楊浦:國歌展示館沉浸式情景黨課上線
    上海是國歌的誕生地,位於上海楊浦區荊州路151號的國歌展示館是全國首家以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為主題的展示館,於2009年9月改擴建後重新開館至今,已接待近19萬觀眾,是上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上海歌劇院青年演員、情景劇中聶耳飾演者張新宇感慨:「國歌蘊含著愛國主義偉大民族精神,國歌永遠是凝聚人心的紐帶、鼓舞士氣的力量。」  當天,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上海新聞廣播和滬上八大紅色場館承辦的「博物·在看」系列直播活動在國歌展示館收官。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巡展同日開幕,再現「真理之甘信仰之源」。
  • 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上海樣本」,上海的底氣從何而來?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楊浦濱江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見》提出,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城市。
  • 「城市榮光——楊浦『三個百年』『建築可閱讀』水彩畫展」昨天開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孫雲)昨天,「城市榮光——楊浦『三個百年』『建築可閱讀』水彩畫展」在秦皇島路32號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創作中心開幕,為期10天,將於5月28日結束。楊浦區文旅局供圖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首站來到楊浦濱江,指出「要像對待老人一樣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築,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 舉辦本次畫展,正是旨在以藝術的形式展現楊浦的百年輝煌,留住城市記憶,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 邀請世界與上海「相遇」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今秋移師楊浦濱江
    成功舉辦了兩屆城市空間藝術季以後,2019上海空間藝術季將在今年9月底移師楊浦濱江,繼續以上海的城市更新發展階段為背景,探討城市空間話題。貫通的濱江岸線是城市的藝術作品之一黃浦江兩岸實現了45公裡岸線貫通,這一公共空間建設的偉大壯舉是近年來上海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不僅為上海市民提供了景觀優美的活動空間,也以其深刻的人文關懷為世界城市建設史增添了亮麗的樂章。
  • 東方明珠打造智慧城市新格局 「社區大腦」產品落地上海楊浦
    摘要 【東方明珠打造智慧城市新格局 「社區大腦」產品落地上海楊浦】2017年,物聯網成為激活產業升級改造的風口,也被明確寫入國家戰略,臨近年底,東方明珠推出的「社區大腦」產品於落地上海市楊浦區,於11月28日在楊浦區人民政府主辦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政策與重點項目發布會
  • 20米書法長卷現「生活秀帶」楊浦濱江 翰墨名家抒寫「人民城市」
    人民網上海11月2日電(董志雯)今日,由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宣傳部、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楊浦區文化和旅遊局、楊浦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楊浦投控(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暨「愛我中華 印記楊浦」上海市楊浦區書法篆刻精品展在楊浦濱江毛麻倉庫開幕。
  • 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本周日對外開放,楊浦濱江數百件工業遺存...
    9月29日,為期兩個月的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SUSAS)將在楊浦濱江向公眾開放,與此同時,楊浦濱江南段大橋以東2.7公裡公共空間(楊浦大橋至楊樹浦發電廠段)將向廣大市民開放。在這次展覽中,楊浦濱江許多百年工業遺蹟將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包括7處、12棟、7萬平方米歷史建築,以及數百件的工業遺存。
  • 翰墨抒寫「人民城市」楊浦濱江旁10位書法名家聯手創作20米長卷
    人民城市為人民」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暨「愛我中華 印記楊浦」上海市楊浦區書法篆刻精品展在楊浦濱江毛麻倉庫開幕。在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一周年之際,本次展覽立足上海楊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發地,展示上海楊浦濱江從「工業鏽帶」轉變成為「生活秀帶」。
  • 楊浦濱江如何建成世界級濱水區
    自2002年啟動黃浦江兩岸開發以來,上海在濱江公共空間完成近3500家單位動遷,在上海最核心區域植入約600公頃的生態綠地,實現中心城區從楊浦大橋到徐浦大橋45公裡岸線的貫通開放。今天上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楊浦濱江,這是上海中心城區最長的濱江岸線,也是上海貫徹落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加快建設「一江一河」生活秀帶的「主戰場」。
  • 上海一江一河「城市項鍊」,連接...
    水,是城市的生命線。奔流不息的黃浦江與蘇州河,見證著上海成長的歷史進程,也代表了這座城市發展的品質。去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在楊浦濱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成為上海「一江一河」兩岸公共空間貫通建設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