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為何又叫「熬年」? 大年三十該如何講究?

2020-12-05 新科技解讀

祝大家新年快樂,旺旺旺旺!

今天是除夕,按照傳統,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

只要是華人在除夕就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你知道守歲為何又叫「熬年」?除夕如何才能討吉利呢?

一、守歲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普天下人都盼望著新年零點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代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二、守歲為何又叫「熬年」?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裡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勞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尾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飲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忽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裡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後,人們曉得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說「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把,竹竿燃燒後,竹節裡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經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三、守歲如何平平安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祥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水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四、守歲應特別注意的事項

1、假如是自家大門對準鄰居家大門,那麼,請務必在自家大門口外面的門框上掛兩個中國結,以趨利避害。

2、大門上的「福」字,千萬不要倒著貼。

3、家中破損的家居要處理:該扔的扔、該修理的修理。千萬不要屆時坐在搖擺的椅子上。

4、晚上所有的燈要開啟,一直開它三天三夜。

5、晚上八點之前要燒香拜佛。

6、大年三十這一天千萬不要罵小孩,更不能爭吵,否則來年不利。

7、自己單獨過年的朋友,建議你將你的電視機全天全夜開放,以增加自己的「氣場」。

五、壓歲錢如何派發?

派紅包是年三十的一大特色。依傳統觀念,只有成年人才具有「資格」派紅包,而真正算得上是成年人的,是已經結婚成了親的男女,若四五十歲了還是孤家寡人,便總有嚴重的不足,縱得家財萬貫,但卻無妻,便是未能完成人生的終身大事;而即使只有十七八歲,但只要是成了婚,不管有否子女,便比一個三四十歲還未成親的人,更加像成年人。

在大年三十,成年人為了要顯示自己是長輩、要令孩子們開心,便會使用紅包,派發給每一個小孩。

紅包一般上是從大年三十開始分發,一直延續到正月。成年人固然要派給家中的小孩子弟;也要派給前來拜年的小孩,而他們前去人家的家中拜年,也一樣免不了要派紅包。不過,在傳統上,小孩子們獲得紅封包,並不是從年初一開始,而是在前一天,即是大年除夕的晚上,便已經從長輩手上接過紅包,這就是壓歲錢。

在除夕晚上吃過團圓飯後,長輩就會給家中的兒童和婦女壓歲錢,這是由於昔日重男輕女,男主外、女主內,女子並不容易自己賺錢,在經濟上要依靠丈夫,自己並沒有錢,所以,壓歲錢既給孩子,也給婦女。

現時,有些家庭依然行著壓歲錢的傳統,會在大除夕夜給孩子們紅包。但其實,真正的壓歲錢,並非用紅包裝著的,當時,長輩會用一根紅線,把一百枚銅錢串起來,這百枚銅錢,象徵著長命百歲,是給接受壓歲錢的人的祝福,帶有高度的祈福意義。

特別提醒朋友們:

已經工作就職的年輕一代也需要向老人派發壓歲錢,以圖大吉大利。最後,祝朋友們狗年大吉、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相關焦點

  • 大年三十熬一宿,過年守歲有講究,你可知道為什麼連燈也不關呢
    隨著春節的步伐越來越近,人們對於春節當中的習俗也越來越關注,像如何貼好春聯,過春節應該準備什麼等,這些東西都是大家要去關注的,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條就是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為何不關燈,這個習俗到底是怎樣來的。
  •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今天是2020年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星期五。長城新媒體集團祝您新春快樂!大年三十(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這是整個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一天,這天到處都是喜慶氣氛,家家會在大門上貼出大紅春聯,貼門神,屋裡屋外還要貼上掛錢、福字,晚上還要守歲……守歲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除夕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 大年三十你知多少?守歲熬年,歡聚三十晚,這些習俗要知道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布新,張燈結彩,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
  • 大年三十兒熬一宿,除夕守歲,守的是什麼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為什麼稱作熬年呢?一、除夕守歲之俗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
  • 守歲「熬年」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
  •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除夕守歲!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除夕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
  • 過年守歲有什麼含義寓意 除夕守歲熬年有何講究由來介紹
    為什麼要守歲?守歲是什麼意思?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過年為什麼要守歲?每年過年的一家人都會一起熬夜,就算在困也會陪著家人一起熬到凌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這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來了嗎,那麼你知道為什麼過年要守歲嗎?下文詳解。
  •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守歲」即「熬年」,為何守歲?
    今天是除夕,是農曆2019年的最後一天,同時這一天還連接著2020年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有「一夜連雙歲」之說法。自古民間就有除夕晚上不睡的習俗,美其名曰「守歲」,而「守歲」又叫做「熬年」,正所謂「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也。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除夕晚上要「守歲」嗎?
  • 2012年春節熬年守歲的習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正文2012年春節熬年守歲的習俗 2012-01-05 09:48 來源:未知
  • 農村老人說:年30晚上不能熄燈,叫「守歲」,你家鄉有這習俗嗎?
    農村老人說:年30晚上不能熄燈,叫「守歲」,你家鄉有這習俗嗎?習俗都是一些老傳統,都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對我們的生活有巨大影響的慶祝或者祭祀行為。據傳說,古代的時候有一個怪獸叫年,人們用爆竹來驅趕怪獸,時間久了,這種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了,也就有了我們現在收到的過年的風俗習慣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環境衛生,一些地方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對於這種規定我們也要堅決執行。大年三十不熄燈大年三十不熄燈這種習俗很多地方也都有,這種習俗叫「守歲」,也叫「熬年」。
  • 大年三十習俗——除夕守歲 向您拜年了!
    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是全家團圓的日子。在外地的親屬千裡迢迢趕回家與親友團聚。除夕,漢族傳統節日。指陰曆臘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
  • 大年三十守歲餃子—內蒙古赤峰農村有趣的過年習俗
    內蒙古赤峰農村過年,也有很多具有歷史感的年俗:貼春聯、買年畫、掛紅燈、拜年、給壓歲錢、放爆竹等,突出紅火、熱鬧、喜慶和對未來的期盼。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真正的過年是從大年初一開始的,實際上這裡的過年是從除夕那一天開始的,舊曆的最後一天無論是三十還是二十九,我們都叫大年三十。赤峰地區的大年三十兒,整個過年裡最重要的活動是晚上的——守歲。
  • 【春節我們堅守】大年三十,我們為平安「守歲」護航
    【春節我們堅守】大年三十,我們為平安「守歲」護航 2020-01-26 10:2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合肥大年三十傳統習俗 家人圍坐吃團圓飯不睡覺守歲
    資訊標籤: 合肥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習俗 2014大年三十 核心提示:
  • 俗語「三十夜守歲,年初一守舍」,何意?守歲已知,守舍是啥?
    生活中更是有句老話叫做「過了臘八就是年」,意思是說過了臘月初八這天,意味著快要過大年了,各種年貨也開始置辦了,而且各種年俗活動接踵而來,比如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白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 除夕守歲 「鼠」你快樂
    今天是大年三十辭舊迎新的好日子,咱們來說說除夕習俗除夕因常在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 2019年春節年俗之除夕守歲: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守歲是漢族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 守歲是什麼意思?有哪些來歷和傳說?農村老人為什麼喜歡帶著晚輩守歲?
    那麼守歲是什麼意思?有哪些來歷和傳說?農村老人為什麼喜歡帶著晚輩守歲?守歲是什麼意思        守歲是中國民間在除夕的習俗,又稱照虛耗、熬年。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守歲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
  • 記憶中的年味:大年三十守歲到天亮,初一凌晨拜年送吉祥
    小時候並不知道宗譜的含義,直到太爺爺去世,還在上六年級的我被爺爺叫去謄抄宗譜,才知道宗譜上密密麻麻寫了很多祖先的名諱,是一個大家族十幾代人的繁衍史和變遷史。宗譜前要放一張正方形桌子,供上雞、魚、水果、棗餑餑、菜、酒等,八盤八碗,每一樣都有他自身的寓意,以求來年的平安富裕。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之除夕:大年三十的習俗以及禁忌
    臘月三十夜稱「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晚」,春節的高潮是「大年三十」。大年三十的民俗內容主要圍繞的是「合家歡聚」,這也正是中國人為什麼把大年三十看得那麼重要的原因之一。大年三十民俗、禁忌較多,其主要目的就是趨吉避兇、祈福保平安,期盼新的一年好運連連,來年家人運勢大吉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