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棋類遊戲簡史

2020-09-09 悅讀名品

中國不僅是圍棋、象棋這些大型棋種的發源地(早已得到公認),也是許多民間小型棋種的故鄉,得出這一結論是有根據的。在中國各地的古代巖畫中就發現了許多棋盤。比如在距今已有4000年以上歷史的河南具茨山巖畫區裡就有這樣一塊石頭,在這同一塊石頭上刻出了4幅棋盤圖案(圖1 具茨山巖畫中的棋盤,圖2 是圖1中4種棋盤的線描圖),上方較大的是倒著的「打虎棋」棋盤,棋盤主體部是4個米字格,附加部是一串2個叉子格。

圖1

圖2

現今打虎棋是很流行的一種民間棋。左下方雙排13洞的棋盤,極像現在流行的「曼卡拉棋」棋盤。右下方是個「直棋」棋盤,由3重正方形和連接它們的8條線組成。現今直棋也流行在全國各地。下部中間偏左是個九格棋盤,這在民間棋中是個很常見的棋盤。由於拍攝角度的關係,幾個棋盤的方形部分都不夠方,實際上要方得多。這些4000多年前巖畫中的棋盤圖的發現就是一些小型民間棋種起源於中國的重要證據。

值得說一下的是,上面提到的打虎棋盤,與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棋類遊戲三十種》62頁所看到的打虎棋盤一模一樣(圖3 《棋類遊戲三十種》中的打虎棋盤)。上面提到的直棋盤在《棋類遊戲三十種》30頁也能看到。據考證中國的老虎棋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中期,由日本平安時代的遣唐使帶到日本,稱為「八道形成」棋,採用4米格棋盤,在日本又衍生出一些變種,流傳至今。

圖3

在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殷墟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棋」字(圖4 甲骨文中的「棋」字),中間部分代表箕笸,下邊是雙手,上邊是木塊代表棋子。《說文解字》中「棋」的含義是「簙,局戲也」。「簙」是指六博棋。據《史記》記載商朝末期就有了六博棋,到了2000多年前的西漢,六博棋上至宮廷、下至裡巷都很流行,朝廷設立了官職「棋待詔」,專門陪皇帝下六博棋,西漢的好幾個皇帝都是六博棋棋迷。在幾十座西漢時期的墓葬中都發現了六博棋棋具或與六博棋相關的文物(圖5 東漢六博棋俑,甘肅省博物館)(圖6 西漢六博棋盤,安徽省博物館)。

圖4

圖5

圖6

再說說雙陸棋。雙陸棋(圖7 唐代雙陸棋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在魏晉時期已很流行,宋元時期達到鼎盛(圖8 遼代雙陸棋,遼寧省博物館),在元朝散曲中就提到雙陸棋。明清兩朝雙陸棋雖已衰落,但是在一些文學作品中仍能看到,比如在《紅樓夢》和《鏡花緣》中都有關於雙陸棋的描寫。至今雙陸棋仍然流行於西方各國。

圖7

圖8

象棋古稱「象戲」,誕生年代不詳,大約起源於戰國時代。到了唐朝寶應年間(762-763),唐人牛僧孺在《幽怪錄》中介紹了當時的象棋(今稱寶應象棋),已經有了將、車、馬、砲、卒這些棋子,還沒有士、相。唐朝時象棋傳到日本,演變成「將棋」,至今也沒有士、相。到了北宋末葉,宋徽宗被擄之後,宋人曹勳在《北狩見聞錄》中提到當時的象棋,棋子數量32枚,棋盤兩端中間有了「九宮」(米字格)。到了南宋初期,棋盤上有了「楚河漢界」,與今天的象棋一樣了。

圍棋古稱「弈」,「對弈」原指下圍棋。在《左傳》《論語》中都提到圍棋,說明春秋時期圍棋已經普及,已有至少兩千多年歷史。三國時期,曹操、孫策都是圍棋高手,孫策與呂範對弈的棋譜保留至今。據史料記載,圍棋的演變主要是棋盤的變化,魏晉時期是縱橫各17路棋盤,唐朝時縱橫各增1路,宋朝再各增1路,才變成今天的19路棋盤。圍棋於魏晉時期傳入西藏,如今稱為「藏棋」,還是17路棋盤。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宮棋」(見正文),使用圍棋盤圍棋子,只布子、不走子,也不吃子,靠排列出有效棋形取勝,與五子棋屬於同類。唐代的一些詩人比如白居易、王建、張籍都曾在詩中歌詠過宮棋。

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在考古中也發現了許多棋類文物,僅舉一例。比如在兩河流域,考古發現證明,在古代閃族人建立的烏爾王朝時期非常流行「烏爾王朝棋」。在許多無論貴族還是平民的墓葬裡都發掘出烏爾王朝棋棋具(圖9 發掘出土的精美的烏爾王朝棋盤圖片),最早的年代是公元前2560年,這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棋類實物。

圖9

自從古代無名氏發明了最原始的棋類遊戲以來,幾千年來無數棋類遊戲愛好者不斷改進創新,新的棋種不斷出現,目前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棋難以計數。棋類遊戲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各地到處可見民間棋(圖10 在地頭下棋的人們)。以老虎棋為例,所有省區都有老虎棋,許多少數民族都有老虎棋,國外也有老虎棋。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0多種老虎棋。雖然名稱不同,棋盤、棋子、棋規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共同點。棋盤形狀大多採用四米格或四米格帶附加部分的棋盤。虎方棋子1-4枚,犬方棋子少則10枚,多則幾十枚。棋規就不用說了(圖11 貴州三都水族自治縣的捕虎棋比賽)。

圖10

圖11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方政府文化部門更加重視民間棋的發掘發展與保護。比如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在溪華村建設了溪華棋樂小鎮(圖12 溪華棋樂小鎮),在溪華小學十幾年前就開設了民間棋課程(圖13 溪華小學民間棋活動室裡的打虎棋大棋盤),在溪華村裡還開設了溪華民間棋博物館(圖14 溪華民間棋博物館大門)。再比如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有一座毛南族博物館,館內有專門的毛南族民間棋藝展廳,展板上畫著許多精美的棋盤,棋盤下面有說明文字(圖15 毛南族博物館的民間棋藝展廳)。在展廳一角還擺放著石桌石凳,石桌上刻著毛南三棋盤,還有棋子,觀眾可以坐在石凳上邊休息邊下棋。再比如福建泰寧縣黃厝村自古流傳著18種「土棋」,經過發掘整理,選出其中6種棋(圖16 黃厝古棋盤6種,泰寧縣文化館提供)作為重點傳承的民間棋類,分別是夾子棋、褲腳棋、螺角棋、乞丐棋、輪子棋和八角星棋。目前「黃厝古棋」是三明市市級非遺項目。下面再說說方棋。方棋廣泛流行於我國西北各省區,也傳播到華北華南等地。各地的方棋大同小異,通常在方棋兩字前面加上地名以示區別。新疆方棋早在2007年就已被批准為區級非遺項目,有多名傳承人。安徽省淮南市的六洲棋(方棋類)於2009年被批准為省級非遺項目。2013年寧夏方棋被批准為區級非遺項目。各地都有方棋協會,都有方棋傳承人和大量方棋高手,都制定了方棋比賽規則,都定期舉辦方棋大賽(圖17 寧夏海原第二屆方棋大賽現場)。自2012年起,方棋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圖12

圖13

圖14

圖15

圖16

圖17

民間棋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衡量一個非遺項目的生存狀況有兩條標準,一是「活態傳承」,二是「生產性保護」。一種民間棋有人下、有人教、有人學、有比賽,證明這種民間棋還「活著」,這就是活態傳承。以民間棋為主要內容舉辦活動、展示交流、出售相關產品紀念品、與旅遊相結合,主動創收,使民間棋項目更好地發展,這就是生產性保護。(本文由民間棋非遺傳承人周偉中先生授權發表)

相關焦點

  • 魯西民間棋類遊戲「拿王倫」:源出清朝農民起義
    ,曾風靡一種棋類遊戲。起義軍以失敗告終,清政府別出心裁地創製出一款棋類遊戲——「拿王倫」,並推行全國,讓老百姓都學會下這種棋。遊戲中,象徵「王倫」的棋子最終被圍困到預設的陷阱「臨清城」。  進退自有方圓  在臨清、陽穀等魯西地區,「拿王倫」的棋盤和下法都和常見棋類遊戲不同,也有地方稱其為九連棋、擔擔子、倒高粱茬、憋死牛、五棋等。
  • 中華傳統文化——棋類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流傳下很多傳統文化,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中華傳統文化之一的棋類。中國傳統棋類有:圍棋、象棋 、五子棋、六子衝、對角棋、八卦棋。中國古代圍棋是黑白雙方在對角星位處各擺放兩子(對角星布局),由白棋先行。現代圍棋由日本發展而來,取消了座子規則,黑先白後,使圍棋的變化更加複雜多變。圍棋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棋盤遊戲。象棋中國象棋起源於戰國時期。
  • 北京文博|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賽事」是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新增賽事之一,賽事已於7月28日正式啟動,快來參與吧~中國古代益智玩具之棋類創意設計與民間棋對弈挑戰主題賽事
  • 據說精通這五種棋類遊戲的人,智商都很高
    據說精通這五種棋類遊戲的人,智商都很高 棋的種類繁多,既能打發無聊的時間,又能給我們帶來歡樂,同時還能鍛鍊腦力
  • 「柯潔」們帶火的棋類培訓市場還能火幾年?
    圍棋,中國古代稱為「弈」,關於圍棋的起源,最流行的說法是「堯造圍棋說」。但除此之外,還有「戰國造圍棋說」、「烏曹造圍棋說」和「異域傳入說」等說法。 人類歷史上有過無數種棋類遊戲,能經久不衰且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普及的有西洋棋、國際跳棋、五子棋、中國象棋、圍棋等。這些都屬於國家體育總局認可的智力體育運動。五棋當中,西洋棋、中國象棋、圍棋最為流行,職業化程度最好,被稱為三大棋。
  • 史上最好的十大棋類遊戲
    儘管我們生活在一個注意力短暫、不斷變化的網路遊戲以迎合當今這代人的世界,但有一件事永遠不會變得無聊。這就是棋盤遊戲!我保證你們每個人都至少玩過這些最暢銷的桌面遊戲中的一款,其中一些已經賣出了數百萬份,在全世界有數十億人玩過。看看這十大棋盤遊戲。
  • 江蘇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傳統棋類比賽在鎮江舉行 眾多民間好手...
    /a/20201107/6009f9452a4e40c583c19423fd1d75b8.shtml   今天上午,江蘇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傳統棋類比賽在鎮江拉開帷幕
  • 「柯潔」們帶火的棋類培訓市場還能火幾年?-虎嗅網
    人類歷史上有過無數種棋類遊戲,能經久不衰且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普及的有西洋棋、國際跳棋、五子棋、中國象棋、圍棋等。這些都屬於國家體育總局認可的智力體育運動。五棋當中,西洋棋、中國象棋、圍棋最為流行,職業化程度最好,被稱為三大棋。
  • 古代世界最好的棋類遊戲
    帕萊特寫道,西班牙人摧毀了每一塊他們能找到的遊戲墊子,燒毀了每一塊鑽過的豆子,使得後來的歷史學家很難拼湊出遊戲的確切規則。圍棋11世紀藝術家周文矩對圍棋玩家的描繪圍棋起源於大約3000年前的中國。根據牛津棋盤遊戲的歷史,圍棋是一種「領土佔領」的遊戲,它比表面上看起來要複雜得多。玩家輪流在一個19x19的方格上放置棋子,有兩個目標:奪取敵人的棋子和控制最大數量的領土。
  • 英語分類詞彙:遊戲棋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英語分類詞彙:遊戲棋類 2014-06-12 17:10 來源:網絡 作者:
  • 李哥莊舉辦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民間棋類大賽
    5月19日上午,由李哥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膠州市沽河水韻公益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李哥莊分隊主辦,尚教樂學文化承辦,青島魯騏投資集團冠名的以「樂在棋中,以棋會友」為主題的李哥莊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民間棋類大賽在李哥莊鎮文化廣場開幕
  • 有趣的民間遊戲:三花棋、神鹿象棋、雙副象棋、四國象棋
    有趣的民間遊戲:三花棋、神鹿象棋、雙副象棋、四國象棋本文屬鳳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三花棋、神鹿象棋、雙副象棋、四國象棋三花棋:又稱擲三花,是流傳於福建武平縣、依隨機行棋並吃王為勝的二人版圖遊戲,勝利規則類似象棋遊戲。
  • 有趣的民間遊戲:標兵象棋、朝鮮將棋、楚漢象棋
    有趣的民間遊戲:標兵象棋、朝鮮將棋、楚漢象棋本文屬蓮姐說民間遊戲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如果喜歡請關注我導語:標兵象棋、朝鮮將棋、楚漢象棋標兵象棋:標兵象棋是使用正規象棋棋具、以吃掉對方將帥為目的以獲取勝利的象棋遊戲。
  • 手機遊戲中國風小奧象棋《楚漢天下》
    說起楚河漢界,大伙兒都知道怎麼回事,沒錯,那就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棋類遊戲——象棋。如今,小奧遊戲將傳統的象棋搬到了小小手機上,並取名《楚漢天下》(官方網站3gmax.cn),掀起了一股手機遊戲的中國風。中國象棋,古代叫「象戲」。大約起源於戰國時期。棋盤是正方形的,棋盤的中間有一條「界河」,把對壘的雙方隔在兩邊。
  • 棋類與數學所涉的智商
    棋類遊戲所涉及的思維方式和數學研究的思維方式有相當的相似之處,但也有一定的區別。先舉一個例子。Brouwer不動點定理是拓撲學中的一個基本定理,而Nash巧妙地將其與「離散」的棋類遊戲Hex聯繫到一起。更進一步地,Nash還證明了,Hex不存在和局這一事實,是二維Brouwer不動點定理的充要條件,即二者完全等價。樓上有很多答主提到,下棋用的思維方式與數學研究的思維方式迥然不同。
  • 膠州市李哥莊鎮舉辦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民間棋類大賽
    5月19日上午,由膠州市李哥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膠州市沽河水韻公益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李哥莊分隊主辦,尚教樂學文化承辦,青島魯騏投資集團冠名的以「樂在棋中,以棋會友」為主題的李哥莊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民間棋類大賽在李哥莊鎮文化廣場開幕。
  • 詞彙大全-棋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詞彙大全-棋類 2012-11-29 09:57 來源:普特英語聽力 作者:
  • 落子無悔的傲氣,元代各種棋類你都知道嗎?
    中國傳統棋種,起源甚早,先秦時已有之。通過歷朝歷代的逐步發展和演化,到了元朝,棋類品種已經非常豐富,有圍棋、象棋、打雙陸、圍鹿棋等。雖玩法各不相同,但都在鬥智鬥勇,頗有一番「紙上作戰」,必要爭出一二的大家氣魄。從戲曲文藝作品中的描寫來看,元代人也喜愛圍棋。
  • 中國傳統棋牌遊戲,有雅有俗,趣味無窮
    中國傳統棋牌遊戲,有雅有俗,趣味無窮。棋發展到今天,也成了一種智力體育運動。棋的起源,有可能是為了培養智力,也有可能爭鬥方式,也就是文鬥的作用。但發展今天則作為一種娛樂消遣的方式。圍棋,是一種策略性棋類遊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
  • 我的遊戲簡史(前言)
    電子遊戲於1952年面世,為井字棋遊戲,遊戲平臺是真空管計算機,當時計算機也只是剛面世不足十年。之後出現的是發布於1958年的網球遊戲《雙人網球》,雖然說是網球遊戲,實際上的畫面卻比較類似現代的氣墊臺。這款遊戲既有遊戲機的本體也有遊戲玩法和雙人交互,甚至創造了最早的遊戲操控手柄/按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