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帶家傳四代的藏品鑑寶,專家:高等級的東西,不是一般人用的
這次來鑑寶的是一位非常有氣質的阿姨,帶來的是一件青銅器,對於這件藏品阿姨介紹講:這件藏品是我家傳了四代的藏品,只知道是老物件,但是卻不知道是何年代,又是作何用處的,這次來就是想請專家給解答下這些疑問的,專家:如果是一套的我們叫編鐘,如果這把上面是一個管狀體的,叫甬鍾,這個那則叫鈕鍾,鍾在古代社會中的作用很大,一直延續到清朝中前期店鋪有,清代中前期是皇家最後一次大規模製作編鐘,當然了全套的,包括甬鍾包括編鐘都在製作,所以幾千年來一直存在看,應該說從商周以來一直到清代社會這個銅鐘的這種形式的銅鐘一直存在的,這是樂器,不同於別的鐘。
專家:這種東西如果是對的就是高等級的東西,不是一般人用的,應該是當時的皇宮貴族用的東西,就是一般的老百姓家裡是不會有這個的,但是這個東西多不多是真是假咱們就要另看了,常見的青銅一般是金黃色,發淡青的顏色,是青銅的本色青銅如果生鏽了應該是綠色藍色,或者是紅斑綠繡。
但是這個編鐘它沒有,它是褐色的,它的顏色和宣德爐的顏色差不多,所以這就很奇怪了,這是第一點,北方的青銅是金黃色,就是俗稱的泛金光,或者泛銅光,有綠繡有藍繡有紅斑,顏色是非常漂亮的,南方的青銅卻不是這樣的。
南方的青銅往往是綠色,黑色,黑漆古還有就是這件藏品上面的這種皮蛋青,第二點就是這個編鐘並不厚,壁有些薄,為什麼這個編鐘薄,如果當年的這個編鐘這麼薄的話一敲也是啪啪響那麼就不對了,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個編鐘它是祭祀用的。
它只是做了一個編鐘的形象,但是當時它不是給活人用的,是陪葬用的,殉葬用的,就是有點糊弄鬼的意思,我們再從這個紋飾上看,紋飾上是比較常見的小龍紋從這個鑄造工藝看範痕是很明顯的看,最難得的就是它保存的是非常好的,所以通過以上幾點鑑定專家認為這件藏品是真品是春秋到戰國時期的, 最後專家給的估價是十萬元人民幣,這種編鐘實際上保存到現在兩千多年了還很完整是非常不容易的可以看出阿姨的家人是非常用心的在保護這件藏品的,小編在此為這件藏品真心的跟阿姨說一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