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部培養數學思維的紀錄片,讓孩子從此無懼數學!

2020-12-07 布穀學習

數學有個現象很奇特,叫做"梯次掉隊":不是說低年級數學學好了,高年級就一定好。這是因為,數學是人類的高級思維活動,越往頂層走,需要的各種思維能力就越多。

要想孩子數學好,首先要幫他「打牢思維的地基」。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曾說過:「要幫助小學生學好數學,我認為必須掌握兩條:一條配合數學課本,適當地、有目的地添上一些引人入勝的內容,使少年學起數學津津有趣;一條是根據少年思考靈活的特點,循循善誘地介紹少量動腦筋的資料,為將來獨立思考打基礎。」

也就是說,要從小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讓孩子樂於動腦筋。

那麼,該怎麼做到呢?既形象又有趣的數學紀錄片就可以幫助孩子們。布穀聽聽在這裡推薦10部頂級數學紀錄片,無論作為興趣啟蒙,還是培養數學思維,絕對值得大家觀看和收藏!

1、地平線系列:一根繩子有多長?(2010)

涵蓋了多重領域的科普知識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0

適合年齡:6~12歲

影片簡介:

地平線系列紀錄片是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一檔一直流行並且播放已久的科學紀錄片。本系列紀錄片從多個方面,提供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們和哲學家們的觀點,並將他們對世界的新看法引入到我們的日常知識中來。

推薦理由:

一根繩子到底有多長?這個簡單到眾所周知的問題,正是BBC這部紀錄片要探討的對象。英國著名演員艾倫·戴維斯試圖回答,發現這個問題很快就變成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古怪難題。艾倫拜訪了數學界領軍人物馬科斯·杜·索託伊,他驚人地發現自己手中這根有限長度的繩子,在原子標度下,居然是無限長......

紀錄片還展現了不少有趣的知識,比如早期的埃及人喜歡用手肘到中指的長度作為標準等等。特別推薦一下BBC Horizon(地平線)系列的紀錄片,至今已有53年的歷史。內容豐富、講解生動,涵蓋了歷史、人文、宗教、地理、設計等領域的科普知識,非常適合給孩子啟蒙。

2、數學的故事(2008)

數學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9.0

適合年齡:6~18歲

影片簡介:

《數學的故事》是BBC的科學史紀錄片,在分析科學進步的同時,史詩般地還原了數學科學迤邐前行的整個進程,通過對東西方數學的衝突和融合中,直視科學思想史全景,再現文明瑰麗綻放的經典時刻。

推薦理由:

紀錄片共有四集,前兩集更多介紹了古代數學在各個地區的發展及各個古文明對數學的貢獻。後兩集主要介紹近現代數學史上做出貢獻的數學家。片中會涉及到一些數學知識,但是不會枯燥,很燒腦又很減壓。

孩子在歷史故事的講解中,可以真正理解數學到底解決了哪些難題,這些難題又是怎麼被數學大家們觀察到、提出來的,數學史能怎樣幫我們理解現在,數學的未來會走向哪裡 ......

3、新星:數學大謎思(2015)

接觸大自然最可愛的數學!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3

適合年齡:8~15歲

影片簡介:

數學一直是解釋世界基本原理的學科基礎。那麼數學到底從何而來?又為何如此重要?這部片子帶我們探索數學運算究竟如何在大腦中運作,並思索為何數學在解碼宇宙的探索中是如此適用。

推薦理由:

把幾朵花放在一起,你可能會從中讀出13世紀希臘數學家發現的斐波那契數列:1,2,3,5,8,13……即相鄰的兩個數相加,總能得到下一個數。這個數列時常出現在大自然中,比如向日葵的種子、松果的底部。更讓人驚訝的是,動物的數學能力遠超人類的想像。

看似抽象的數學,散布在大自然的角落之中。有很多謎題,至今都無法解釋。本片就是從這些極富趣味的細節切入,帶觀眾接觸最可愛的數學,如果你家孩子以為數學是門枯燥的學科,提不起興趣,那一定要陪他一起觀看此片了,來一次別開生面的數學啟蒙。

4、概率知多少(2005)

即將步入初中的孩子必看!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6

適合年齡:9~14歲

影片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統計學的節目,主持人的幽默和帶領研究科學的實驗給了觀眾全新的興趣,還有兩個沒有名字的「數字狂人」做的生活實驗。大多統計出來的數字會讓觀眾大開眼界,籌集世界各地的奇人奇事奇物,但重要的是講述某一事件發生的概率,從而拓展出另一些數學知識。

推薦理由:

影片中介紹了許多有趣的數學方法,比如說,你知道一張紙如果對摺50次,會有多厚嗎?答案出乎意料,居然高達1億5000萬公裡,相當於人類從地上到太陽的距離……這種不可思議的增長速度,就叫做「指數增長」,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數學方法。

片中的概率狂人形象非常有趣,影片也是以輕鬆幽默的氛圍來科普,孩子看著解壓,在消遣中就漲了數學知識,非常適合即將步入初中的孩子觀看。

5、約翰·納什:偉大的瘋狂(2002)

去欣賞一個人在某些方面的天賦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8

適合年齡:6~18歲

影片簡介:

數學家約翰·納什,曾患有長達30年的精神分裂。納什在事業一帆風順時罹患精神分裂症,面對只能好轉、無法治癒的疾病,他通過意志力工作,最終戰勝心魔,並登上科研的巔峰。他的一生,在得與失的博弈中取得了均衡。

推薦理由:

約翰·納什是電影《美麗心靈》的原型,比起藝術化的電影《美麗心靈》,這部紀錄片更值得一看,因為它更完整地記錄了納什的生平,並且對理論發現的全過程進行了深入探索。

這部紀錄片除了可以讓孩子看到一個傳奇的人生,也能讓孩子明白,要去欣賞一個人在某些方面的天賦。即使他有些古怪,但那些人看問題的角度與眾不同,會有真正非凡的洞察力。

6、危險的知識(2007)

為他們的數學精神而震撼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4

適合年齡:8~18歲

影片簡介:

在這部紀錄片裡,大衛·馬龍聚焦四位無與倫比的數學家:喬治·康託爾、路德維格玻爾茲曼、哥德爾和阿蘭·圖靈。他們的天才光耀千古,他們的智慧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我們。但是當同時代的人用尖刻地、猛烈地批評表達他們的反對意見時,悲劇性的結果產生了。他們精神錯亂,最終都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推薦理由:

這不僅是一部關於數理科學的片子,更是一部關於信仰的片子,孩子除了可以看到四位天才對數學的探究過程,還能看到他們的瘋狂與執著。在這樣一段真實又殘忍的故事裡,孩子一定會為他們的數學精神而震撼。

此外,本片還與目前最著名的學者進行了對話,包括當代的數學家,他們仍在孜孜不倦地探尋世上到底是否有數學家不能弄明白的事。給孩子設立一個對未來的幻想吧,也許有一天,這些數學難題的解決者,就是他。

7、密碼(2011)

孩子很容易就會被吸引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6

適合年齡:10~18歲

影片簡介:

數學科普紀錄片《終極密碼 The Code》共3集,分別從「數字、形狀、預測」三個方向來探尋隱藏在宗教、建築、藝術、生物等大自然和人類生活中的終極密碼——數學。

推薦理由:

影片展現了對數學意義的探究。生命的歷程是求真、求善、求美的過程,數學之所以吸引我們,就是因為她就是真善美的化身,是生命真諦的呈現。

影片一集一個主題,除了數學知識,孩子還會得到一些基礎的物理科普,配樂非常好聽,孩子很容易就會被吸引進去。

8、統計的樂趣(2010)

跳出直覺,理性嚴謹地思考問題!

推薦指數:★★★★

豆瓣評分:8.5

適合年齡:10~18歲

影片簡介:

看到「統計學」,你首先想到什麼?是讓人眼花繚亂的表格,還是各種晦澀難懂的術語?其實,統計學並不遙遠,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到處都有它的蹤影;統計學也並不枯燥,在本片中,明星教授Hans Rosling將用新奇的方式、先進的技術和幽默的語言,帶我們走進妙趣橫生的統計學世界。

推薦理由:

Hans Rosling 是一個有激情、熱愛所講內容的優秀講者。他在片中運用統計學結合電腦科技展現了很多讓人無法想像到的畫面。比如,平均數是統計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但是光看它,卻會得出一個荒謬結論:把馬雲和6個窮人放在一起,平均每個人都坐擁好幾個億的財富。

片中剪輯了很多TED的片段,用天馬行空的講解方式,讓孩子們看到,統計學並非簡單地處理數字,而是用相關性揭示一些人們忽略的原理。在片中,孩子可以學習到掌握分析數據的能力,跳出直覺,理性嚴謹地思考問題。

在很多人心中,數學是抽象而枯燥的,一提起它,就想起無窮無盡的題海與定理……事實上,數學誕生於生活,也幫助我們把很多問題化繁為簡,教會我們如何更理性地決策。

周末,是給孩子留白的時間。選一部數學主題的紀錄片陪孩子一起看吧,既能讓孩子放鬆又能激發出孩子的內驅力,也許孩子還會收穫更多心得與驚喜哦。

相關焦點

  • 推薦|10部讓孩子愛上數學的經典紀錄片,值得收藏
    說起數學,很多家長都發愁,孩子對數學有牴觸和畏難心理怎麼辦?其實,根本原因是孩子還沒有建立起對數學的興趣。孩子要想學好數學,需要儘早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不妨趁著暑假,和孩子一起看看下面這些影片,通過生動的講解,讓孩子從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 數學啟蒙不僅是讓孩子從1數到100,而是培養這種數學思維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數學啟蒙的時候都會教孩子從1數到100,孩子要是會了,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很聰明,又有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孩子數學啟蒙是教會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只要背會了就認為孩子的數學一定好,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 家裡人數學不好,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這3個方法值得學習
    ,就要從小培養數學思維!,只是奶奶對於數學對於數學的缺點卻是爸爸與媽媽缺點的結合,所以在爸爸媽媽生下孩子的那一刻,就開始給孩子培養數學腦,只要是有關數學的,都給孩子一一培養,全家人都很重視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為此這個大家庭也被壞人不少騙錢,但結果是好的,孩子數學好,思維好,一家人的空缺孩子都可以彌補。
  • 小學數學思維怎麼培養?這七大方式幫孩子從小學好數學!值得收藏
    小學數學思維怎麼培養?這七大方式讓孩子數學成績次次100分!數學是一門需要很強思維能力的學科,所以,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要從小開始鍛鍊,這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並且可以直接影響孩子在今後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影響孩子的數學成績。
  • 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必備的12本書
    數學思維能力就是利用數學的觀點進行思考,解決問題。數學當中的演繹、歸納,統一,邏輯,概率,比較,推理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孩子在數學學習初期,對於數學沒有具象的概念,也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是孩子數學總學不好的原因。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很多學生死記硬背公式口訣,漫無目的的大量練習題目,最終數學思維很差,數學成績也就是一般。「數學帝」葛軍提倡舉一反三,練習一道題就把一到題目「吃透」如果光是做題,不思考其原理,那麼就像沒做一樣,甚至還可能退步,因為腦袋裡是混亂的,沒有任何的思路。最終也還是不能形成數學思維。那麼怎麼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呢?1.
  • 如何培養數學思維才是正確的?
    原標題:如何培養數學思維才是正確的?我是一個數學成績很一般的家長,從小就是因為吃了數學薄弱的虧,所以每次入學考試都不理想。於是自打生娃後我就特別注重孩子的早教,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未來的學習路上才能更自信坦然。等到孩子上幼兒園中班開始學認數字了,我就在家教他算數了。讓他用手指算,並給他做算術題。
  • 孩子最頭疼的數學,應當從小開始培養數學思維,從這些方面開始
    從本質上來講,孩子之所以不願動腦筋,是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裡已經給數學扣上了「難」的帽子,既然難,肯定更不願意思考了。針對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只有將數學思維融入孩子的思維邏輯中,他們才會想著去應用,而不是逃避,那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呢?一起來看看吧!
  • 開學季,還在為孩子的數學成績擔心?這10本書讓孩子擁有數學思維
    好多孩子數學成績差,不是因為孩子不夠聰明,而是因為缺少這兩項,一是數學思維,二是解題思路。這十本書籍不僅能夠讓孩子愛上數學,還能夠最大限度的開發孩子的智力。馬小跳玩數學很多小朋友不是不會解題,而是因為沒有一個解題思路。這本書以馬小跳和他的好朋友,探尋數學世界發生的故事為線索,通過一些豐富有趣的情節設定,引導小朋友和主人公在數學的世界裡面遨遊,培養他們的解題思路以及數學思維。
  • 數學思維對孩子很重要,家長要怎樣培養孩子邏輯思維
    數學思維的重要性根據在美國芝加哥進行的一項調查,當一個孩子3歲時,它開始進入思想的黃金時代。3-6歲是兒童的數感思維萌芽期,越早對娃進行數理思維的培養。數學思維的學習越快,孩子的學習和綜合技能就越好。通常,由於數學思維包括各種功能,例如邏輯推理能力、觀察力、集中力和空間思維的歸納性,因此許多孩子在數學以及其他方面的表現都不佳,思想發展得不好。例如,沒有時間觀念,穿著錯誤的衣服和鞋子,在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粗心大意之類的概念,所有這些都表明缺乏數學和邏輯思維。
  • 爸媽數學不好,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這3點做到孩子很受益
    數學是這個孩子的心魔,我是知道的,她從小就不愛學數學,初中高中補課幾乎全都是補的數學,但數學成績就是提不上來。她爸媽總說她不用功,但她說自己就是沒有數學思維,做過的練習題稍微變換一下,她看到題目就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遇到解不開的題,想破腦袋也想不到解題思路。
  • 「家長必看」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數學能力決定著一個人的科技創新能力,而科技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個孩子未來的競爭力。數學學習對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以及打下數學基礎非常重要,甚至決定著孩子將來是學霸還是學渣。數學學習,最主要就是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 這30部趣味數學影片,讓孩子徹底愛上數學
    如何讓孩子從小愛上數學、掌握數學思維呢?紀錄片和電影就是很好的工具——既有生動的講解,幫孩子搞懂各種定理,也能從生活出發,帶孩子換個方式看數學,激發學習熱情。今天,星寶推薦16部精品紀錄片和14部精品電影,從統計學、數據、數學家、數學史等,多角度展現數學的魅力。
  • 培養數學建模思維,孩子學數學不犯難,學得快做得對
    學數學難不難?關鍵在於孩子能否打通任督二脈,腦袋得開竅,如果孩子的思維能力很強,學數學是輕輕鬆鬆的事情,否則,學數學就如聽天書,任憑家長著急,給孩子買各種教輔資料,刷題、搞題海戰術,除了讓孩子更加厭倦數學外,不會有任何積極的幫助。
  • 「數學遊戲」讓孩子從此愛上數學
    那就是不知如何選擇到最優質、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教學資源來為自己的孩子所用,顯得無所適從,不知錢往哪裡花。句話說得好:多則惑,少則明!我們在家學習,一定要學會選擇,不要盲從,不要跟風,不貪多求全,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來選擇相應的課程,讓孩子的在家學習「真實有效地發生」!
  • 2歲就要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了,3個能力+9個遊戲,輕鬆培養數學思維
    那既然沒有人不適合學數學,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孩子就是學不懂、學不會數學呢?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 Boaler給了我們答案:並沒有所謂的 「天生數學腦」,我們後天所看到的 "這個孩子數學好,有天賦" 云云,極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
  • 高考數學滿分考入北大,「大鬍子」學霸:從小培養數學思維是關鍵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加以總結:「我從初中就喜歡數學推理演繹的藝術感,不要把學習當成負擔,你就可以感受她的美。另外,我經常會在座公交車時,將題目放入腦海演算推理,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數學思維。」可以看見,王聖陽對數學一直充滿探索欲,並逐漸培養自己敏捷的數學思維。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特級教師給家長7點建議,很實用
    一提到數學,很多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焦慮,讓孩子很早就開始去學數數、計算。其實,孩子學數學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發展孩子的分析、比較、推理等邏輯思維能力,學習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等。兒童在不同年齡段對數學有不同的感知,這種感知是循序漸進的。
  • 這幾部紀錄片,早點給孩子看,讓孩子輕鬆愛上數學
    現在的孩子們是幸運的,各種電子產品,學習用具、輔導課程等等應有盡有,就連所學的學科都有相關影視作品,這對於既想考好成績又愛好娛樂的孩子們,真的是一項福利呢,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部本人收藏並正在和孩子一起看的幾部有關數學的電影。讓孩子寓學於樂,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說不定孩子又能輕鬆愛上數學呢。
  •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題,列印出來培養孩子思維,成績再差也能考100
    小學數學思維訓練題,列印出來培養孩子思維,成績再差也能考100要好好學習數學知識,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小學數學教學,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教學模式,採用新的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當教師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時,當學生在學習中敢於不斷地提出自己的思維困惑時,課堂一定是生機勃勃。只有我們的數學課堂在擺脫平淡、乏味之後,才能真正吸引學生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才能讓數學教學擁有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