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學留學生做重陽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2020-12-09 大江網

留學生在紙傘上寫漢字

留學生製作重陽糕

  中國江西網贛州訊 見習記者歐豔芬 通訊員趙惠報導:10月28日,江西理工大學開展了「重陽寄思,情暖校園」活動,該校留學生與老教師、周邊社區的老人一起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國傳統節日。

  當日上午,活動現場開設了「重現插茱萸」、「品味書香」、「製作重陽糕」、「繪畫製作」、「將愛說出來」等遊戲環節,該校留學生穿漢服、用家鄉語言書寫重陽詩句,與老人們一起製作重陽糕,進一步了解、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揭開傳統蘇式重陽糕的神秘
    10月19日,葑門片區雙塔街道滄浪亭社區請來傳統吳門飲食文化代表人物顧建青老師,給30餘位社區美食愛好者現場演示了蘇式重陽糕的做法,並講述了重陽糕的由來和其他地區的不同。蘇式糕點聞名全世界,一年能變出幾十種花樣的糕點,深受廣大人們喜愛。而重陽糕又是老蘇州們每年必不可少的一種,花哨的外表,可口的口感,那麼到底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呢?
  • 重陽糕演繹時尚 常州高顏值「重陽糕」引食客搶鮮
    原標題:重陽糕演繹時尚 常州高顏值「重陽糕」引食客搶鮮 主持人介紹傳統傳統重陽糕和改良後的重陽糕 常州香天下火鍋的總經理史瑩瑩向老人贈重陽糕 中新網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唐娟)重陽節的傳統美食「重陽糕」與時尚的西點來一次親密接觸,會演繹怎樣的「敬老故事」。
  • 重陽糕插旗,別丟了傳統習俗
    編輯同志:  重陽節早上,我去嶗山西路德興館買重陽糕,見糕點旁擺著幾面小的外國國旗。仔細一看,除了幾面芬蘭國旗外,其餘都是美國國旗。看著這些外國國旗,我有些不解。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糕上插小紅旗是重陽節的傳統特色,我覺得,民族傳統應該尊重,像這樣隨意更改太不慎重。
  • 一塊小花糕,寄託孝與愛,重陽佳節傳統重陽糕熱銷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正趕上重陽節,北京城裡各大老字號糕點鋪、小吃店的節令糕點重陽糕又開始熱銷,很多人在假期回家時都會帶上一盒重陽糕,借傳統美食表達對老人的孝心和祝福。走進位於和平裡西街的稻香村第十一營業部,一個巨大的重陽花糕模型吸引了不少顧客的目光。只見九層的重陽花糕摞成一個圓塔,最上方是一個紅豔豔的大壽桃,配上兩旁擺放的重陽花糕禮盒,節日的氣氛正濃。
  • 正宗重陽糕做法 重陽糕來歷 吃重陽糕的傳說
    5.將蒸熟的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漂亮美味的重陽糕就做好啦!  由於吃重陽糕有不少禁忌,很多人不適合食用,節日的氣氛未免有些被破壞,這時候,如果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陽糕,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的。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可以選擇不含豬油的重陽糕;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可以自己製作一些經過發酵的重陽糕;胰腺炎患者可以選擇清淡的、脂肪含量少的重陽糕;糖尿病患者可以製作一些不加糖的椒鹽品種的重陽糕等等。
  • 吃重陽糕、飲菊花茶、戴茱萸香包……這裡提前迎重陽
    吃重陽糕、飲菊花茶、佩茱萸……今天上午,海澱區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動中心舉辦以「重陽節不可忽視的儀式感」為主題的重陽節敬老活動。來自街道24個社區的50餘位老人換上工作人員準備好的傳統服飾入場,感受特別的敬老儀式。
  • 彬州重陽糕
    還有的人,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或者點上蠟燭燈,至今彬州重陽糕上還是插著各種花鳥魚蟲,以及自然界的各種秋葉之類的麵食形象。這下應該知道為什麼蒸重陽糕要上面插花了嗎?所以不插花的重陽糕那只是個半成品而已。總之,既「點燈」又「吃糕」,從此在彬州重陽糕就因此代替了「登高」。這裡再說說,重陽節為什麼要選在九月九日,為什麼是「九」,而不是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呢?
  • 美國留學生學刺繡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7月14日,蘇繡藝術家盧福英(中)在教留學生學刺繡。(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日報網7月15日電 7月14日,蘇州大學文學院的25名美國留學生來到蘇州盧福英刺繡培訓學校,學習中國傳統刺繡技藝,感受傳統蘇繡文化的魅力。
  • 今日重陽,他們請你吃親手做的重陽糕!
    民間素有「重陽須食重陽糕」的說法。這一天,老人們吃上一塊重陽糕,既能借糕祈願「節節高升、百事俱高」,不便登高、佩茱萸的人也能取「糕」字諧音應應景,討個趨吉避兇的好彩頭。   今天,有一個地方充滿了歡聲笑語,那裡的老人們不僅吃上了重陽糕,自己學會了做重陽糕,還把親手做的重陽糕送給其他老人。
  • 浙江溫嶺民間藝人製作重陽糕旗 再現舊時重陽記憶
    中新網台州10月20日電 (範宇斌 張鮮紅) 構思、制板、雕刻、成旗……連日來,在浙江省溫嶺市太平街道月河社區,民間藝術家陳榮新、周嬌蓮夫妻倆正忙著為即將到來的重陽節製作重陽糕旗。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糕旗製作相傳源於唐朝,是在重陽糕上插一把小旗子。
  • DIY月餅、彩繪燈籠、猜燈謎……留學生別樣過中秋
    9月23日,中秋節前夕,江西理工大學的留學生Reza笑著向朋友展示他親手製作的月餅。當天,Reza和他的朋友們受邀參加了一場特別的中秋宴席,感受了中華傳統節日之中秋文化。9月23日,江西理工大學留學生Rehab展示她的彩燈。
  • 恭請老人食用重陽糕
    吃重陽糕、飲菊花茶、佩茱萸……10月20日,北京市海澱區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動中心內格外熱鬧,正在開展以「重陽節不可忽視的儀式感」為主題的敬老活動。來自甘家口街道24個社區的50餘位老人換上了傳統服飾,等待著這場特別的敬老儀式的開始。「羊羔跪乳意長長,愛父母敬師長,人倫道德第一樁……」童聲樂曲《孝親敬老歌》在空氣中慢慢飄散,細細的沙粒在沙畫老師的手中幻化出登高、重陽糕、放紙鳶、品菊花酒等一幅幅重陽節習俗的畫面,現場滿是濃濃的重陽節氛圍。
  • 今日過節,吃塊重陽糕!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傳統的重陽節。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九月九日,食蓬餌,雲令人長壽。」全國流行吃重陽糕的地點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因為地域和文化的不同,重陽糕的形態也有所不同。
  • 讓非遺項目深入百姓生活 重陽糕禮盒「說」傳統
    東方網9月23日消息:非遺項目要融入生活,才能讓人更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進而才能有傳承的動力。匯聚多項非遺成果的「上海重陽糕新裝禮盒」今天問世。  由市非遺保護中心策劃的這盒重陽糕,囊括了三陽泰、沈大成、喬家柵、悅來芳等4家擁有傳統糕點製作「非遺」技藝「老字號」的手藝——狀元糕、福字重陽糕、壽字重陽糕、九九重陽糕、條頭糕、綠豆糕等9塊糕點,還有一本由連環畫項目傳承人繪製的小圖冊《畫說重陽節——舌尖上的非遺》。13幅連環畫配上文字,解釋了「重陽的來歷」——「九為陽數,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稱重陽。」
  • 烏米配香蕉 主打「微創新」 傳統重陽糕卻難覓那一面小旗
    記者在申城市場看到,儘管如今的節令市場早已成為各家研發爭奇鬥豔的陣地,但重陽糕仍以傳統口味為主,部分老字號則用微創新給重陽糕「提質升級」。重陽食花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寓意也從早期的登高引申而來。不能登高的人們可以品食重陽糕,「糕」與「高」同音,象徵著「步步高升」的祝福之意。今天的重陽節除了是傳統佳節,還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 重陽節將至,記得吃重陽糕!在家就能輕鬆做,吃了糕,步步高
    今年的10月17日是中國人傳統的「九月九」重陽節。秋高氣爽,登高辭青,品嘗花糕,在重陽習俗中,吃重陽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因為「糕」與「高」諧音,寓義生活水平步步升高,象徵合家歡樂吉祥如意。而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有一句老話「重陽不吃糕,老來與人告」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 這天我也特意做了這道香甜軟糯的重陽糕給家裡的長輩們吃,祝福他們健康長壽!針對老人家的身體和口味,我這種重陽糕沒有用油,吃起來不黏牙,軟糯又清爽。
  • 菊花酒 茱萸佩 重陽糕
    重陽佳節有三大民俗佳品:菊花酒、茱萸佩、重陽糕(原稱蓬餌)。   菊花酒   菊是應時的花草,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視為「候時之草」;並且由於菊之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獨立寒秋的菊花,在古人眼裡有著不尋常的文化意義。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壽客」、不老草。
  • 浙江溫嶺民間藝人製作重陽糕旗 再現舊時重陽記憶「組圖」
    周嬌蓮展示重陽糕旗 張鮮紅 攝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重陽糕旗製作相傳源於唐朝,是在重陽糕上插一把小旗子。陳榮新在製作重陽糕旗 張鮮紅 攝陳榮新、周嬌蓮擅長繪畫、剪紙、雕刻等民間藝術,夫妻倆聽說老街文化禮堂要舉辦慶祝重陽節活動,他們便決定製作重陽糕旗為活動添彩。
  • 手把手教你做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有詩描述重陽糕的製作:    篝火鳴機夜作忙,     織工一飲登高酒,     依然風雨古重陽,     蒸出棗糕滿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 李子柒做的「重陽糕」,比蛋糕還精緻,卻被旁邊「小野果」搶鏡!
    推薦語:看著就好吃,我也做了重陽糕,今天重陽節,除了登高,別忘了做重陽糕哦下文轉載自作者:香哈美食達人李子柒做的「重陽糕」,比蛋糕還精緻,卻被旁邊「小野果」搶鏡!重陽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但是很多人都不懂什麼叫重陽節,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易經》之中,六定位明,九定為陽,九月初九,日月並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