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真假難辨的古瓷複製

2020-11-08 少得瓷

「一定要記得分開放,放在一起會被混淆。」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囑咐道。

在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庫房裡,兩批「一模一樣」的文物正在比對,眾人都嘖嘖稱奇。其中一批,是中國茶葉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另一批,則是段鋮剛製作的文物複製品。

2012年,杭州籌備《絲茶瓷與中國文化》專題活動,特派專家考察組前往瓷都景德鎮,探尋制瓷名家與窯坊,想要複製一批館藏文物及文化創新產品,最終確定與鋮瓷合作。

段鋮剛是鋮瓷創始人,是「景德鎮市傳統青花瓷製作技藝——古瓷複製」代表性傳承人,他有著豐富的仿製經驗,對每件器物的時代特徵都瞭然於心。

2012年10月中旬,段鋮剛應邀赴杭州西湖畔的中國茶葉博物館,開啟庫房,對原樣進行了拍照、測繪、測量、稱重,每道程序都精密小心。拿到了詳細資料後,段鋮剛回景動工。歷時5個多月,2013年3月底,鋮瓷將複製品交於中國茶葉博物館。

「過於相像了!不單單是形,它的神韻也像,您要不說我真分不清哪個是原件!這是怎麼做到的?」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看著眼前「真假難辨」的器物仍讚不絕口。

的確,相比較胎釉、器型的複製,器物的筆意、神韻往往更考驗匠人的「業務能力」。每個時代的藝術色彩與情感表達都不盡相同,要讓器物精準的表達出來,是需要些通古曉今的本事。

段鋮剛笑笑,「古瓷複製可是門需技術活兒,三言兩語講不清楚。其實若非這種文物級別的複製,大多時候我們並不過分追求以假亂真的相似程度,仿古而不泥古也是我一直在提醒自己的事情。」

一件器物的複製,亦是一個時代的文藝復興。若要上升至人類文明,古瓷在悠悠歷史中刻畫的中國印記,是人類文明版圖中的一個鮮明符號。古瓷複製,是我們在新時代裡向其致敬的方式。守住歷史,守住傳統,才能守正出新。

相關焦點

  • 購買景德鎮瓷謹防三大陷阱
    享譽中外的景德鎮陶瓷,一直是人們居家、收藏和送禮的佳品。然而,一些不法商販將假冒偽劣的景德鎮瓷和真正的景德鎮瓷器混雜銷售,讓普通的消費者真假難辨。  據筆者調查,到瓷都景德鎮購買陶瓷製品時要謹防「三大陷阱」。  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鎮制瓷。
  • 國慶節景德鎮旅遊購瓷閉坑指南
    顏色釉大師作品-郎紅瓶三:真假景德鎮瓷很多人在景德鎮塗便宜會買到德化瓷,潮州瓷,唐山瓷等。這些瓷器非常便宜,而且瓷質和景德鎮產的是有區別的。購買便宜的景德鎮瓷有保障的地方可以去陶溪川,都是經過審核才能在那擺攤,相對有保障。至於雕塑和陶藝街夜市有小部分地攤賣的是外地瓷,需要謹慎購買。也有一些簡單的判斷標準,一般幾十塊的杯子不太可能是外地貨,外地貨都是十幾塊錢的檔次,不排除有的攤主不厚道地抬價。比如汝窯瓷就很難區分,德化的汝窯杯子網上才幾元錢,到景德鎮可以買到幾百到幾十。
  • 鑑古瓷必看,不同時期景德鎮出產瓷器種類
    初涉陶瓷收藏的人,要學習和了解陶瓷發展史的基礎知識,以便對古陶瓷器進行鑑別。我國有幾千年的陶瓷製造歷史,歷代流傳的陶瓷文物浩如煙海,每個時期的陶瓷在胎土、釉色、器型、裝飾、工藝、色彩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和風格。當我們了解到各個朝代,景德鎮出產過哪些瓷器種類,鑑別古瓷也就有了個籠統的大方向。
  • 第五屆元明清古瓷研討會在景德鎮官窯瓷畫院舉行
    2020年11月8日,第五屆元明清古瓷研討會在景德鎮官窯瓷畫院舉行,研討會由景德鎮官窯瓷畫院、崔公窯、景德鎮康熙青花俱樂部、聯合舉辦,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社會主義學院院長、景德鎮海聯會常務副會長王習民出席,上午9點50分在景德鎮官窯瓷畫院隆重召開;景德鎮海聯會副會長、景德鎮官窯瓷畫院長崔可輝在開幕式上發言。
  • 奇瓷神韻——陶瓷之都景德鎮
    奇瓷神韻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位於景德鎮市瓷都大道古窯路1號(伊龍大酒店旁),景德鎮著名旅遊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 美女機器人驚豔亮相蘭州 造型逼真難辨真假
    美女機器人驚豔亮相蘭州 造型逼真難辨真假"← →"翻頁 10月11日,以一身性感晚禮服驚豔亮相甘肅省第七屆文博會展館的「美女」機器人,長相靚麗,能夠完成點頭、眨眼、擺手等動作,還可以進行簡單的交談,因其外形極其逼真,引得當地民眾一試真假
  • 景德鎮古陶瓷鑑定的主要內容
    斷代鑑別某件古瓷的相對燒造年代,又叫「分期斷代」、「器物排隊」。古瓷中,多數器物上沒有落年款,只有部分器物上落有年款。前者首先需要解決斷代問題。景德鎮私人收藏五代、宋代早期、中期、晚期、元代前半期、後期、明代與清代要求按照帝王年號來分期。
  • 藝術家變身「活雕塑」真假難辨
    藝術家變身「活雕塑」真假難辨 (1/4) "← →"翻頁 當地時間2018年7月22日,比利時法梅恩地區馬爾什
  • 元青花與古瓷標本大比對
    或是景德鎮的仿古瓷給嚇破了膽?這麼個仇視元青花?我看未別,好了不多扯了,言歸正傳:下面我把自己的這個元早期青花神仙人物故事圖八仙八稜獸耳罐拿出鐵證如山的古瓷片和本大罐作一一對比,如果還有不服的請你也拿出自己的&34;和景德鎮的仿古瓷來與我這個也來個一一對比,如果是景德鎮的仿元青花也和我這個各部位特徵一模一樣,算我挑戰失敗了,我會在頭條公眾號上向公眾當面道歉,並永遠退出收藏舞臺!
  • 「景德鎮歷代官窯珍品大全」亮相景德鎮瓷博會引關注
    瓷博會上,早已轟動全國的《景德鎮歷代官窯珍品大全·御窯千秋》再次隆重華彩亮相,吸引了現場大批陶瓷愛好者的目光。特別受邀參展的《景德鎮歷代官窯珍品大全·御窯千秋》在傳承保護傳統手工技藝的時代主旋律下,以獨特的皇家氣質迅速成為瓷博會上的明星。據悉,人氣高漲的「御窯千秋」是由中國官窯研究會、景德鎮市文物局權威監製,景德皇窯、北京榮會藝術中心聯合執行的「中國官窯傳承行動」開篇巨作,不但跨越千年景德鎮制瓷史,而且囊括景德鎮各大傳統制瓷絕技,涵蓋各種經典器型,是宋元明清歷代王朝最經典、最受帝王鍾愛的官窯珍品巨作。
  • 景德鎮復建復燒清代明爐暗爐 傳承古代制瓷技藝
    景德鎮復建復燒清代明爐暗爐 傳承古代制瓷技藝 2017-06-10王昊陽 攝   中新網景德鎮6月10日電 (記者 王昊陽)6月10日是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用於專業燒制釉上彩瓷的清代傳統紅店明爐暗爐復建完成,並進行首次復燒。
  • 怎樣選擇景德鎮陶瓷?景德鎮陶瓷購買攻略
    景德鎮陶瓷品類繁多,從功能上分類可以分為日用陶瓷、陳設陶瓷、陶瓷玩具、陶瓷禮品、建築陶瓷等。景德鎮陶瓷一直以來都被看作是質量的保證,很多人一有機會到景德鎮旅遊或者接觸到景德鎮陶瓷總會忍不住購買幾件帶回家,然而景德鎮陶瓷市場魚龍混雜,山寨產品層出不窮,究竟要怎樣才能獨具慧眼,挑到真真正正的景德鎮陶瓷呢?
  • 景德鎮手工制瓷
    江西省景德鎮是中國傳統手工制瓷技藝的重鎮。成型工序在宋代已初步建立。 千餘年來,景德鎮制瓷業集歷代名窯之大成,匯各地技藝之精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手工制瓷工藝生產體系,創造了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段歷史。其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技藝之精湛、品種之齊全,是任何時代,任何其他窯場都難以企及的。
  • 居仁堂款與袁世凱用瓷
    項城醞釀稱帝,照專制時代之慣例,登極時必造瓷以資紀念,遂派公府庶務司長瓷學專家之郭葆昌氏為九江關監督兼陶務監督,經營燒造事宜。當時只陶土人工出自景德鎮,顏料則取諸禁內,所制各器悉仿古月軒,而底款則一律為紅色篆書『居仁堂』三字。以胎質太薄,燒煉時損失甚巨,是以精品不多,燒成後分賞簡任官吏各一件。比帝制失敗,窯也瓦解,此即世所傳之洪憲瓷也。
  • 大御瓷堂|快速分辨德化瓷和景德鎮瓷
    提起瓷都,相信大部分人先想到的就是景德鎮,可是中國那麼大,藝術細胞如此發達,擅長做瓷的當然不止景德鎮一處,還有福建德化和湖南醴陵,這三者並稱為中國三大瓷都。特色不同景德鎮瓷:「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景德鎮特點,大量生產藝術瓷、陳設瓷,品種齊全、裝飾多樣,青花、粉彩、鬥彩、青花玲瓏等,品類聞名世界。
  • 請不要再把古瓷造假的屎盆子往仿古瓷身上扣了
    ,諸多品種極富盛名,一直以來,景德鎮有種仿古的神技,可謂出神入化,這種依循舊制去仿製陶瓷的技法,不是當代才有,早在古代就有了,清代皇帝非常喜愛仿製古瓷,所以這御窯自然是要接受皇令的,所以將仿古瓷可謂練就的爐火純青,但是近些年來,外界對仿古瓷的批評質疑聲愈來愈大,怎麼回事?
  • 景德鎮白釉瓷,從宋到明清釉的變化
    ,景德鎮一直是中國瓷器繞不開的話題。江西景德鎮自五代開始燒造瓷器以來,無論從瓷器的質量還是數量抑或是影響上,景德鎮都已成為我國最大窯場之一而聞名於世。  古代瓷器有「南青北白」一說,因南方的白釉興起較北方晚。但隨著時代的推移,北方邢、鞏窯白釉瓷的衰落湮沒,被譽為「瓷都」的景德鎮窯充分發揚了白釉瓷潛在的優勢。
  • 世紀華彩 瓷耀奧運——景德鎮的奧運情結
    景德鎮陶瓷最具中國元素和中國歷史文化  景德鎮制瓷歷史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有史料記載,「新平冶陶,始於漢世」、「行於九域,施於外洋」。新平鎮就是景德鎮最早的名稱,因座落在美麗的昌江之南,後易名昌南鎮。景德鎮集天下名瓷之大成,融南北技藝於一身,燒制出各類精美絕倫的陶瓷為歷代皇家御用,並行銷海外。
  • 景德鎮瓷業習俗
    景德鎮瓷業習俗,是景德鎮千百年來瓷業生產過程中形成 景德鎮自古便是重要的制瓷城市、開放的工商業碼頭「景德一鎮,則又縣南一大都會也,業陶者在焉,貿陶者在焉,海內受陶之用殖陶之利,舟車雲屯,商賈電騖五方雜處,百貨俱陳,熙熙乎稱盛觀矣!」這是清代康熙二十一年饒州通判、署浮梁知縣陳對當時景德鎮社會民風的真實描述。
  • 我在景德鎮修古瓷
    江西景德鎮是明、清兩代專門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地方。因為產品專供皇室使用,有大批未被選中的御窯瓷器被砸碎深埋。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大量瓷器殘片,成噸的瓷片經過修復師的耐心整理、修復,最終得以完整展現在世人面前。如今,在景德鎮御窯博物院修復部的眾多工作人員中,不乏「90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