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 秋水長天

2020-12-17 中國西藏網

  西藏的藍天總能給人無限遐想,淨化著我們的心靈,它的藍,讓人陶醉。西藏的江河湖泊,清澈純淨,滋潤著這片大地以及生存於此的萬物。

  而被譽為「城市之肺」的拉魯溼地滋潤著整個拉薩城,調節氣候、增加空氣溼度。身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面積最大的城市天然溼地,四方而來的飛鳥棲息於此,拉魯溼地每年通過光合作用,產生5.37萬噸氧氣,極大地調節和改善著拉薩市的環境,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人們步行其間,呼吸著充足的氧氣,時而駐足觀望沿途美景,領略了自然風光,也領會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

  深秋季節,雖不是遊覽天堂草原的最佳時節,驚喜的是這裡依舊風景如畫。在藍寶石一樣的天空下,潺潺的河流靜靜流淌在山谷間,小河清澈見底,滋潤著這片草原。遊客在山水間已然陶醉。

  今年1至8月,西藏空氣品質整體情況等級為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9.1%,拉薩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二。遊客張建剛從內地來拉薩旅遊,這兩天他轉完了拉薩周邊,最大的感觸就是對拉薩的清新空氣、藍天白雲甚為喜歡。他說:「早上跟朋友去宗角祿康公園轉了一圈,公園裡古樹成群,鳥語花香,人們呼吸著新鮮空氣,三五成群散步聊天,來了拉薩就不想走。前兩天我們還去了羊湖,羊湖湖水湛藍、天空真的跟藍寶石一樣美麗。」

  漫步在拉薩河邊,你會發現如今的拉薩河已經煥然一新,藍天白雲倒影在湖水中,寧靜的湖面時而被飛鳥點綴,岸綠水清、河畔候鳥棲息……生活在河邊的市民紛紛前來打卡。正在鍛鍊的市民普布頓珠說:「現在的拉薩河,湖面又寬又乾淨,每個清晨我和妻子都會來河邊晨跑,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何嘗不是一件美事。」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拉薩的靈魂在哪裡?拉薩不等於西藏,但它是打開西藏大門的鑰匙
    許多沒有來過西藏的人,或是對西藏缺乏了解的人最初也許會有一種誤解,以為拉薩就是西藏,或是以為西藏就是拉薩。所以,他們最初對於西藏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拉薩這座「日光之城」身上,可是當他們終於有一天到達了拉薩,卻徹底傻眼了。
  • 藏傳佛教聖地——西藏拉薩
    拉薩是一個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國際旅遊城市,也是藏傳佛教聖地,位於西藏的東南部。喵喵對拉薩的第一感覺就是它非常神秘。可能是因為喵喵之前了解過一個神秘又古老的民間信仰——薩滿教。薩滿教是一種類似巫術的原始宗教,巫師稱為甘,故又稱「甘教」或「跳大神」。
  • 拉薩民宿.松小贊-西藏旅遊在拉薩的休憩之所-滿足住客西藏情懷!
    這些美好的拉薩民宿不再是住一晚就離開的驛站,而是旅途中另一種值得停留的地方。,入住拉薩民宿或青旅。,放棄城市生活,親自在拉薩講述第一千個拉薩,並要在這片土地上擁有一個自己的家---松小贊民宿!松小贊民宿小夥伴外出西藏旅遊,很多人的拉薩,曾幾何時,也跪在零點大昭寺的佛前發願。
  • 邱承彬淺談西藏拉薩大昭寺奇觀
    多年的西藏經歷,有著許多西藏朋友,與大昭寺的僧俗老友相聚,已經成了每次去大昭寺的定式。  西藏拉薩大昭寺位於拉薩市老城區中心,與小昭寺、布達拉宮都相距不遠,拉薩多路公交車都在大昭寺附近設有站點,交通十分便利。
  • 邱承彬淺談西藏拉薩哲蚌寺奇觀
    其位於西藏拉薩市西郊根培烏孜山(又叫格培烏孜山、增善峰、更丕烏孜山,是西藏拉薩著名的神山之一,位於拉薩哲蚌寺後面,最高海拔為5400米,「烏孜」在藏語裡是「頂端、頂部」的意思)南坡的山坳裡,距離拉薩市區的布達拉宮約10公裡,16路公交車從拉薩市區開往哲蚌寺,在公交哲蚌寺站下車後,需步行700米左右才能到達哲蚌寺山門,也可乘計程車通往山門。這個景區門票50元。
  • 如果說西藏的靈地在拉薩,那麼拉薩的靈地在哪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西藏,就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有人鍾情於巍然矗立的珠穆朗瑪峰,有人嚮往神聖莊嚴的岡仁波齊,有人鍾愛聖潔嫻靜的瑪旁雍措,也有人奔波於秀麗絕美的納木錯……我對於西藏的心心念念,來自於鄭鈞的那首《回到拉薩》,西藏之於我,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是雪山,是青草,是美麗的喇嘛廟。
  • 西藏兒童文學創作研討會在拉薩舉行
    中國日報網拉薩6月1日電(記者 達窮 華旦尼瑪)西藏兒童文學創作研討會於5月30日下午在拉薩舉行,來自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文聯和長期關注支持兒童文學事業的西藏部分市縣各級領導、專家、學者等90餘人圍繞西藏兒童文學的發展及創作展開交流。
  • 西藏自治區援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館竣工
    中國日報網拉薩9月28日電(記者 達窮 華旦尼瑪)27日,中國西藏自治區援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館新館舍竣工儀式在拉薩舉行。經外交部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西藏自治區於2012年決定出資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館改建館舍。
  • 探訪2019西藏拉薩「半馬」路線 看拉薩發展變遷
    2019西藏拉薩半程馬拉松賽事線路貫穿高原之城拉薩的經典景觀和地標建築,選手們將從洲際酒店出發,自東向西跨越拉薩大橋、迎親大橋,徜徉南環路,穿過北京中路,最終到達布達拉宮,體驗拉薩最美的城市風採,體會「動感魅力拉薩」,奔跑地球第三級。
  •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拉薩至西寧及拉薩至蘭州火車...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拉薩至西寧及拉薩至蘭州火車郵路外包項目採購人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擬採取單一來源方式採購,現進行公示。  1、採購內容:拉薩至西寧及拉薩至蘭州火車郵路運輸服務。
  • 絕美四月 西藏拉薩古寺桃花盛開
    4月7日,拉薩帕邦喀呈現出一幅古寺、桃花、雪山的美麗景色。 江飛波 攝中新網拉薩4月7日電 (江飛波)帕邦喀(也稱帕崩崗)位於西藏拉薩主城區北郊,是拉薩的一處寺院建築,藏語意為「巨石上的宮殿」。江飛波 攝拉薩帕邦喀桃花盛開。 江飛波 攝值得一提的是,帕邦喀人文歷史悠久,在藏傳佛教的記載中,藏文創始者吞彌·桑布扎求學而歸後,便在帕邦喀整理創造出了藏文最初的字母與語法,成為西藏第一位教育家、語言學家。(完)據悉,帕邦喀藏語意為「巨石上的宮殿」。 江飛波 攝4月,拉薩北郊的帕邦喀。 江飛波 攝
  • 首屆西藏造像藝術博覽會拉薩開展
    首屆西藏造像藝術博覽會拉薩開展/6) "← →"翻頁 7月15日,首屆西藏造像藝術博覽會在拉薩開展
  • 西藏拉薩甘丹寺景點介紹
    甘丹寺,位於拉薩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猶如一頭臥伏的巨象,馱載著布滿山坳、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充分體現出傳統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因地制宜,寺廟傍山而立,群樓重疊,巍峨壯觀。》》
  • 跨過大山大河,遇見西藏——走進拉薩篇
    西藏計劃了大概有三年的時間了,之所以計劃了這麼長時間未能成行,是因為西藏是一個超長線的旅行,沒有那麼多假期是最大的困擾,西藏的景點之間距離較遠,常規玩下來最少最少也要十天,想要玩的充分輕鬆一點需要十三四天,如果再想去阿里等偏僻的地方時間就更長了。假如請年假5天加兩頭周末也才9天。西藏一直是我的念想,每次在網上看到別人去西藏我就特別羨慕。
  • 「2019·中國西藏發展論壇」在拉薩舉辦
    本報拉薩6月14日電 (記者袁泉、瓊達卓嘎、鮮敢)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西藏發展論壇」14日在西藏拉薩舉行,來自37個國家及地區的近160名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媒體記者出席論壇。
  • 老照片:90年代的西藏和拉薩,聖潔的布達拉宮雄偉壯麗
    去西藏旅遊,如今已經成為時尚,無論騎行、徒步還是乘坐火車去,一生能去一次西藏和拉薩,似乎已經成為現在社會大多數人的一個夢想。現在的西藏商業氣息已經非常濃鬱,但是早在20多年前,西藏旅遊熱還沒有興起之前,那時的西藏的模樣你可曾見過?下面的一組照片就是90年代的西藏。
  • 邱承彬遊記:西藏拉薩大昭寺奇觀八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大昭寺奉祀的12歲等身佛像有關。   西藏拉薩大昭寺釋迦殿有黃財神。   黃財神藏文稱諾拉、佔巴拉色波、藏色、瞻巴拉、藏拉色波等,漢文稱「財神」,他的色膚是黃色,故稱為黃財神,是密教之護法神祇,諸財神之首,為藏地各大教派奉持的五色財神之一。
  • 在西藏的中心,有拉薩「最古老」的寺廟,風景優美
    藏族中有一句話:「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可想而知,大昭寺的建立對拉薩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西藏主要佛教活動的中心。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位於拉薩老城中心,由藏族國王松贊幹布建造。這座寺廟最初被稱為「惹薩」,也被稱為「祖拉康」和「覺康」。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建築之一,也是西藏最早的民用建築。它融合了西藏、唐、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西藏宗教建築的永恆典範。
  • 「遇見西藏」 北京——拉薩油畫展開幕
    5月9日,「遇見西藏」北京——拉薩油畫作品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朗空美術館開幕。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涵蓋了孫建平、次仁多吉、丹增朗傑、阿布、丁一林、扎西次仁、格桑次仁等老中青三代油畫家。本次展覽展出14位畫家共計70餘件在藏地寫生和創作的油畫作品。
  • 探秘西藏:拉薩本教寺廟——米珠通門林寺
    米珠通門林寺這座本教寺廟在狹長的生存空間,能保留至今實屬不易,在拉薩這座被藏傳佛教包圍著的宗教文化之中,她以頑強的生命力,生存至今,實數艱難可貴頑強生存,保留著幾千年的原始宗教。作者簡介白玉芬,女,漢,藏二代,生於西藏那曲。幼時隨父母由西藏派駐甘肅、青海等地生活。1975年下鄉當知青,1978年考入拉薩師範及湖南師範,1982年大學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