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莊,座落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在歷史上,承德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的夏季行宮,又稱熱河行宮,是我國皇家行宮中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宮苑。這裡地處要勢,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北可俯視關內,外可控蒙古各部,因此為清朝皇帝選中,修建作為北巡圍獵的行宮。
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建成康熙三十六景與山莊城牆,雍正時代暫停營建,清乾隆六年(1741)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又繼續修建擴建,增加了乾隆三十六景和莊外的外八廟。
整個避暑山莊營建歷時近九十年,形成佔地面積584公頃,規模宏大、風格獨特的皇家園林傑作,在中國古代園林建築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整個景區分為四部分,共有景點180多處。宮殿區位於湖泊區南岸,接近市區,宮殿林立,布局嚴整,是紫禁城的濃縮;湖泊區佔地約43公頃,有大小島嶼8個,湖島交錯,水秀島綠,一派江南水鄉風光;平原區在湖泊區北部的山腳下,叢叢灌木,垠垠綠草,一片茫茫草原景色;山嶽區在山莊的西北部,面積佔全景區面積的4/5,溝壑縱橫,展現了東北林海的風採。
承德避暑山融南北建築風格於一體,集全國名勝於一園,既有南方之玲瓏秀美,又不失北方之渾厚凝重。南北建築藝術完美的結合起來,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整個山莊巧妙地利用地形,因山造勢,西北多山,東南多水,活脫中國自然地理形貌的縮影。避暑山莊不同於其它的皇家園林,沒有宏偉的建築,沒有絢麗的小品,沒有華貴的陳勢,完全藉助於自然地勢,達到了回歸自然的境界。
避暑山莊周圍,武列河兩岸和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屬8座寺廟管轄,所以通稱「外八廟」。這些建築群陸續建於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是清代喇嘛教的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