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磨坊的舞會 奧古斯特·雷諾瓦 奧賽博物館藏
三個肖像的構圖 費爾南·萊熱 蓬皮杜現代藝術中心藏
鬥牛士 巴勃羅·畢卡索 畢卡索博物館藏
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像 讓·克魯埃 羅浮宮博物館藏
畢卡索、雷諾瓦、皮埃爾·蘇拉熱……法國藝術名家攜名作集體到訪中國,為中法建交50周年呈上一份特別的厚禮。
日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法國博物館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名館·名家·名作——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亮相國博,囊括了法國5家著名博物館的精品力作,為中國觀眾帶來了一道豐美的法式藝術盛宴。此次展出的畫作是法國藝術最傑出的代表作,時間跨越自文藝復興時期至二戰後,濃縮了500年的法國藝術史。
畫作均為首度來華
展覽的10幅精品畫作分別來自羅浮宮、奧賽博物館、凡爾賽宮博物館、畢卡索博物館以及蓬皮杜中心這五大博物館藏。其中包括讓·克魯埃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像》、喬治·德·拉·圖爾的《木匠聖約瑟》、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的《門閂》、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和《鞦韆》、亞森特·裡戈的畫作《63歲時著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畢卡索的《讀信》和《鬥牛士》、費爾南·萊熱的《三個肖像的構圖》以及皮埃爾·蘇拉熱的《油畫》。
其中,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的《煎餅磨坊的舞會》是奧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不僅是所有西方美術史中必定要提及的名作,也是此次展覽中保險數額最高的作品。
據介紹,這10幅作品此前從未離開過法國,均是首次來華展出。這10幅名作分別代表著不同的時代,或是對法國文化來說具有標誌意義的一個流派。每件作品都承載著不同的藝術故事,其中包括作品本身、作者自身以及作者希冀藉由作品所傳遞的信息。儘管展覽中的每件作品看似相對獨立,但若將所有作品集合起來堪稱一部縮略的「法國藝術史」。
觀眾有機會與兩位法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和路易十四「面對面」地親密接觸;還能從「抽象派大師」畢卡索和「現代抽象藝術派大師」皮埃爾·蘇拉熱的同臺對決中,感受法國在20世紀前衛運動中的活力和先鋒地位。
展示法國藝術
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為此次展覽撰寫的賀詞中說:「今天中國與法國慶祝兩國建立外交關係50周年,其實幾個世紀以來的藝術交流已經在我們兩國之間建立了非常密切的特殊關係。自然,藝術如約而至地現身於慶典活動中。我們謹以最隆重的方式在北京集中展出法國繪畫中的若干出類拔萃的精品以體現法蘭西藝術。」
談及為何選擇這些畫作來華,法方策展人塞西爾·麥頌奈芙女士表示,希望通過這個展覽比較全面地展示法國藝術。這10幅作品主要經由3個標準來選取:首先,所選畫作能夠代表法國繪畫的高標準,都是當世的傑作;其次,這些畫家都是世界繪畫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家;最後,這些畫作的主題相對簡潔易懂,表達的是人類共通的親情之愛、男女之愛、友誼等,能為普通觀眾所理解和產生共鳴。
讓藝術「身臨其境」
本次特展還努力還原在法國原博物館展覽的場景,國博的一個大展廳被隔成5個區域,分別代表5個博物館,讓藝術「身臨其境」。
進入展廳,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羅浮宮背景圖,讓人感覺仿佛來到了巴黎羅浮宮。而所有的裝飾、中英法3種語言的文字說明、畫作的標籤也都力求與羅浮宮相同,使人們在參觀的同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主席讓-保羅·克呂澤爾表示,主辦方在布景過程中花了很多心思,一共設置了5個展廳,努力再現5家博物館獨特的藝術氛圍。「一般來說,法國的博物館建築最初並非為了展覽而建,而是城堡、火車站、具有代表性的當代建築。因此,這些被改造成博物館的建築具有很濃的歷史和生活信息,我們希望將法國博物館的這一特點也呈現給中國觀眾。」
為了讓觀眾真切感受到這些「鎮館之寶」的魅力,畫作旁設置了展示牌、說明文字和視頻播放器,除了展出的畫作,還介紹了與這個流派相關的其他作品。主辦方還編撰了一份相關的目錄,讓觀眾可以洞察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法國藝術演變。此外,展覽還推出了手機APP、微信等講解服務。「希望通過這些媒介工作,讓並不熟悉法國歷史和藝術的遊客身臨其境地欣賞這些畫作。」讓-保羅·克呂澤爾說。賴 睿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