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臺灣學者提出,當前兩岸關係已至40年來最嚴峻時刻,並表示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指出,民進黨當局與「臺獨」分裂勢力勾連外部勢力,加緊謀「獨」挑釁,是造成當前臺海形勢複雜嚴峻的根源。
資料圖: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
「戰爭狀態」容易理解,「準戰爭狀態」如何界定?提出這一觀點的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列出了八項指標。其中包括臺灣防務部門開始動員後備力量、解放軍軍機頻繁越過所謂「臺海中線」、大陸對臺發言日趨激烈、大陸《國防法》新增「發展利益受到威脅」也是開戰條件之一、大陸頒布香港國安法、兩岸展開「軍備競賽」、民進黨當局主動推進兩岸經濟脫鉤、臺灣方面增加對兩岸往來的管制等八項內容。
仔細分析學者所提事項,可以清楚看到,民進黨當局是主動改變現狀,刻意激化兩岸關係的始作俑者,其實施的政策措施均對大陸方面及投身於兩岸交流活動的兩岸同胞,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攻擊性;反觀大陸方面,無論是軍機行動,還是相關法律條文的推出和修訂,均是對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惡化,所採取的必要應對之舉。
資料圖:解放軍軍機越過所謂「臺海中線」
值得注意的是,「準戰爭狀態說」是在一場名為「化解兩岸僵局可行性探討」的記者會上被提出的。與會專家學者雖然列舉了若干「解局」對策,但這場記者會並未受到民進黨當局正面回應。「臺獨」政客顯然已對這些「逆耳之言」充耳不聞。
一同參加記者會的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在發言中對兩岸關係前景表示憂心。他說,目前兩岸缺乏溝通渠道,連智庫也幾乎沒有來往,隨便一個動作雙方都會朝負面解讀。此外,美國大選也催化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但趙春山也指出,即便在兩岸關係如此複雜嚴峻的當下,大陸方面對臺工作也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克制。
資料圖:美大選
對於兩岸當前危局,臺灣社會普遍憂心。日前,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和臺灣國際研究學會聯合舉辦的「臺海安全」民調顯示,有94%受訪民眾希望兩岸和平相處,有超過80%民眾贊成兩岸要交流,贊成對抗的只有2.6%。
一直以來,支持兩岸和平發展都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從今年1至9月的兩岸交流情況來看,儘管受到民進黨當局刻意阻撓和疫情影響,兩岸各領域交流活動仍以多種形式陸續開展,兩岸貿易額、臺商對大陸投資持續保持增長。
同一時間,民進黨當局在做什麼呢?無條件配合美方接連推出的多項總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軍售案、進一步對廣大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群體施壓,增加預備役訓練頻次和強度、對積極參與兩岸各項交流活動的個人和團體進行恐嚇威脅、將戰車開進居民區和鬧市街頭……種種作為,嚴重違背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同胞意願,更嚴重背離臺灣民眾利益、福祉。
資料圖:雲豹裝甲車現身臺中街道
民進黨當局應該認識到,有兩個東西是它註定無法阻擋的。其一是兩岸同胞要交流、要合作、要發展,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其二是大陸方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
兩岸關係是否已經處於「準戰爭狀態」,可以留待討論。但如何讓兩岸「趨和避戰」,答案無比確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此前曾表示,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正軌,兩岸就能重啟對話協商,兩岸關係才能改善,臺海才能和平穩定。
反之,若民進黨當局不斷升級謀「獨」挑釁,最終必然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