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產(犛牛)之鄉—那曲縣授牌儀式

2020-12-12 央視網

  2011年8月12日,正值那曲賽馬節之際,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犛牛疾病崗位專家李家奎,應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邀請,作為中國特產之鄉授牌考察專家之一,陪同專家組成員呂明宜(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副主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陸百榮(專家組成員,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副秘書長、專家組副組長、綠色農業特產發展中心副主任)參加了中國犛牛之鄉—那曲縣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開始前,專家組成員考察了那曲縣犛牛產業發展情況。那曲縣人口9萬多人,飼養犛牛40多萬頭,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犛牛產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立了村級犛牛產品加工合作社,引進了一個大型犛牛屠宰加工場,犛牛產品加工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帶動了牧民增收致富。全縣牧民人均收入4900多元,其中80%左右來源於犛牛產業。考察結束後,舉行那曲縣犛牛之鄉授牌座談會,座談會由那曲地區政協副主席,那曲縣縣長扎南朗傑主持,專家組成員呂明宜首先介紹中國特色之鄉評選的由來及意義,中國特產之鄉的評比主要是通過大力發展特產產業,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農牧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希望那曲縣以這次中國犛牛之鄉授牌為契機,將犛牛產業做大做強,將優勢資源變成優勢經濟;專家組成員李家奎從犛牛產業技術層面介紹了那曲縣犛牛產業具有的特色和優勢,發展潛力和存在的問題,並表示願意藉助國家犛牛肉牛產業技術體系的力量為那曲縣的犛牛產業發展提供支持;專家組成員陸百榮介紹了那曲縣犛牛之鄉申報評選的過程及結果,對那曲縣成功申報中國犛牛之鄉表示祝賀,並預祝那曲縣犛牛產業取得更大發展。

  授牌儀式於2011年8月12日下午5點舉行,授牌儀式由那曲地區行署副秘書長母興斌主持,出席授牌儀式的有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羅松多傑,那曲地區行署副專員多傑熱等以及那曲地區和那曲縣各級黨政領導。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副主任,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呂明宜向那曲縣縣長扎南朗傑授中國犛牛特產之鄉證書。西藏衛視,那曲地區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全程跟蹤報導。

  在隨同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為那曲縣中國犛牛之鄉授牌之際,崗位專家李家奎赴那曲試驗站開展技術指導。在座談會上,那曲試驗站依託單位那曲地區畜牧推廣總站的相關領導介紹了那曲地區犛牛疫病防治取得的成果,犛牛常發病的基本情況。犛牛疫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縣鄉村三級獸醫防疫機構的建設情況,尤其是村級防疫員隊伍建設面臨的困難,希望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的相關專家經常來那曲進行技術指導,提高那曲地區犛牛疫病的防治水平,為那曲地區犛牛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聽了那曲地區犛牛疫病防控的基本情況後,李家奎介紹了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的概況,尤其是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能夠提供的技術服務。針對該地區犛牛出敗常發的問題,希望能夠與那曲試驗站共同研究,以找出其中的原因,減少該病的損害;對於該地區犛牛肉毒梭菌病常發的現狀,指出要從改變牧民現有的屠宰方式入手,建立定點屠宰場,防止傳統屠宰方式產生的廢棄物暴露在環境中,杜絕該病的發生。同時,李家奎向翁浩博介紹了曹首席參加在拉薩召開的農業部科技援藏會議期間對於犛牛產業發展的建議,以及各犛牛崗位通力協作開展犛牛育肥試驗的相關情況,要求那曲試驗站為此做好準備。

  崗位專家李家奎作為中國特產之鄉考察專家出席那曲縣中國犛牛之鄉的授牌活動,擴大了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得影響,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同時對那曲試驗站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相關焦點

  • 長子縣「中國曲藝之鄉」授牌儀式在長治舉行
    >8月13日,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分賽區突出貢獻單位暨長子縣「中國曲藝之鄉」授牌儀式在長治賓館南五樓會議室舉行。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董耀鵬,長治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劉琳,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黃群,中國文聯曲藝藝術中心主任項雲,縣委書記李國強,縣委副書記、縣長趙永進,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申麗光出席儀式。儀式上,黃群為我縣頒授「中國曲藝之鄉」榮譽牌匾,李國強接牌。
  • 遊記:那曲地區!
    那曲的風光與阿里有相似之處,又有自己的獨特所在,在我看來甚至更加神秘蒼茫旖旎。那曲,別名黑河,因怒江上遊的那曲河流經境內而得名。「那曲」藏語意即黑色的河流。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那曲草原以遼闊、高寒著稱。雖然自然條件嚴酷,但因人煙稀少,人為幹擾弱,自然面貌保存最好那曲第一天:阿里改則洞措拉雄——那曲尼瑪縣,沿途風光在這裡簡單路餐,已經快下午2點了。
  • 蟲草雪蓮犛牛肉 西藏那曲農牧特產首次亮相浙江農博會
    【摘要】優質的冬蟲夏草、雪蓮、藏紅花,活靈活現的犛牛、藏羚羊玩偶,富有藏族特色的首飾和工藝品……今年的浙江農博會,西藏那曲農牧特產首次亮相,引來眾多消費者圍觀。 浙江農博會上,西藏那曲展廳民族特色濃鬱。
  • 中國孝善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太康縣舉行
    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民協主席程健君為太康縣授牌12月28日晚,「好人之城,孝善太康」文藝匯演暨中國孝善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太康縣舉行。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民協主席程健君,中國民協理論研究處幹部張禮敏,河南省民協秘書長劉炳強,周口市文聯主席李澤功,太康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劉海艇,太康縣政協主席王建林,太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謝成營等出席並觀看演出。張禮敏宣讀了《關於命名河南省太康縣為「中國孝善文化之鄉」的決定》,程健君授牌,王建林接牌。
  • 杭州首家那曲特產實體店昨日開業 特色黃金菇受歡迎
    西藏有句俗語:「遠在阿里,苦在那曲」。那曲縣平均海拔都在4600米以上,因缺氧風沙大,那曲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沒有樹的城市。而就在這樣一個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卻生長著一種世界稀有的黃蘑菇。
  • 特產早知道——那曲冬蟲夏草
    各位網友們,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特產品牌公眾評選活動組委會,歡迎觀看《特產早知道》,特產是某地特有的或特別著名的產品,有文化內涵或歷史,亦指只有在某地才生產的一種產品。所謂「一方水養一方人」,在特產上也是「一方水養一方特產」。這些特產有你想了解的嗎?
  • 第十六屆文化藝術周開幕式暨「灌河情」第十二屆四市五縣文化聯誼會、「中國詩歌之鄉」授牌儀式隆重舉行
    10月23日下午,響水縣第十六屆文化藝術周開幕式暨「灌河情」第十二屆四市五縣文化聯誼會、「中國詩歌之鄉」授牌儀式在響水中學大禮堂隆重舉行。副市長、縣委書記顧雲嶺,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黃怒波,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程步濤,縣長郭超,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毅堅,縣政協主席邵禮青,縣領導李運連、王建成、周汝琴以及四市五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
  • 長子縣被授牌為「中國曲藝之鄉」
    曲藝底蘊深厚、資源豐富、氛圍濃厚憑藉深厚的曲藝文化底蘊、獨特的曲藝資源和濃厚的曲藝文化氛圍,8月13日,長子縣正式被中國曲藝家協會授牌為「中國曲藝之鄉」。長子縣是遠近聞名的曲藝大縣,曲藝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擁有長子鼓書、長子道情、長子鋼板書、長子蓮花落、長子扇鼓、長子鼓兒詞等多種風格獨特的曲種,深受百姓歡迎,群眾基礎深厚。
  • 廣漢市圖書館在張家小園舉行「張家小園閱讀基地」授牌儀式
    廣漢張家小園被市圖書館授予市民閱讀基地來源:廣漢論壇 犛牛2018年11月23日上午,張家小園洋溢著熱烈氣氛,市圖書館在這裡隆重舉行「張家小園閱讀基地」授牌儀式。市圖書館領導、張家小園負責人及廣漢市文化藝術界精英和部分社區群眾共同見證了授牌儀式的舉行。據介紹,近年來市圖書館為延伸圖書館的服務觸角,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深入基層開展「文化惠民,送書下鄉」活動,以實際行動推動全民閱讀的廣泛開展,力求通過知識的力量全面提高市民文化素養。
  • 「中國面線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永春蓬壺鎮觀山村舉行
    日前,「中國面線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永春縣蓬壺鎮觀山村舉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周燕屏宣讀命名文件,授予永春縣「中國面線文化之鄉」牌匾,並在蓬壺工業園為「中國面線文化之鄉蓬壺基地」揭牌。­  永春縣面線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宋元時期,大量中原人南遷入蓬壺,帶來手拉麵工藝,明代時期,美中村林逸源在手拉麵的基礎上創造出手工面線製作工藝並沿用至今。
  • 中華詩詞之鄉授牌暨《玉門關詩詞精選集》首發儀式在敦煌舉行
    9月29日晚,「文化聖殿•人類敦煌」玉門關詩詞周系列活動——中華詩詞之鄉授牌暨《玉門關詩詞精選集》首發儀式在敦煌玉門關景區舉行。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林峰,副市長趙峰及來自中華詩詞學會的詩詞專家、全國30個省份詩詞學會的代表、文化學者等150餘人出席首發儀式。
  • 敦煌「中華詩詞之鄉」授牌
    新甘肅客戶端敦煌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張曉亮)9月29日晚,作為「文化聖殿 人類敦煌」玉門關詩詞周系列活動的「中華詩詞之鄉」授牌暨《玉門關詩詞精選集》首發儀式在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舉行。
  • 「中華詩詞之鄉」授牌儀式暨石樓鎮文聯成立大會舉行
    12月7日,「中華詩詞之鄉」授牌儀式暨石樓鎮文聯成立大會舉行,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孫強參加活動。大會為「 中華詩詞之鄉」第三批創建單位進行授牌,石樓鎮、南窖鄉、韓村河鎮榮獲「中華詩詞之鄉」稱號,南窖中心校榮獲「中華詩教先進單位」稱號。
  • 東昌府區「中國木版年畫之鄉」授牌
    本報訊(記者 張目倫 通訊員 王忠友)4月25日,東昌府區「中國木版年畫之鄉」授牌儀式在區政府17樓舉行。下一步,東昌府區將以國字號文化品牌為主題,加強木版年畫場館建設,形成地標性文化建築。  今年2月13日,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命名東昌府區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鄉」,這是一張國字號文化名片。
  • ...大型音樂人文風光旅遊宣傳專輯發布會暨「中國藏族山歌之鄉...
    8月13日晚7:30,《瀾湄之源寶地雜多》大型音樂人文風光旅遊宣傳專輯發布會暨「中國藏族山歌之鄉」授牌儀式在玉樹州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隆重舉行。伴隨著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尼瑪拉毛的一首《我站在世界屋脊》,伴隨著她嘹亮的歌聲,「中國藏族山歌之鄉」授牌儀式正式開始。
  • 建湖縣獲授牌「中國雜技之鄉」
    活動當天,中國雜技家協會現場為建湖縣「中國雜技之鄉」授牌。當天的演出節目,包含了江蘇省雜技團近年來新創作的精品之作。《楊柳青——蹬鼓》、《驚風蕩——旋轉軟鋼絲》、《國風——跟頭武術》等10多個節目,充分展現了建湖雜技的特點,在高難度技巧於輕鬆、活潑、精巧的動作之中,使觀眾領略到江蘇雜技獨特的藝術風格。
  • 壽陽成為"中國壽星文化之鄉"
    流傳了千百年的「南極仙翁老壽星」傳說的起源地,經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專家論證,壽陽被確認。1月13日,「中國壽星文化之鄉」暨「中國壽文化研究基地」授牌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白庚勝、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羅揚、中國民協秘書長向雲駒、省文聯黨組書記宋新柱、副市長郭勇飛親臨授牌儀式現場。
  • 南翔鎮「中國曲藝之鄉」授牌!曲藝界大咖一起助陣!
    9月28日上午南翔鎮「中國曲藝之鄉」授牌儀式暨他希望南翔鎮能進一步拓展「中國曲藝之鄉」文化內涵,堅持「上下聯動」整合曲藝資源優勢、堅持「點面結合」壯大曲藝人才隊伍、堅持「內外開花」塑造曲藝特色品牌、堅持「老少鹹宜」推動曲藝傳承普及,進一步有效發揮藝術家集聚效應和引領作用,繼續推動海派曲藝的精品創作和團隊建設,努力擴大曲藝文化影響力,讓曲藝進學校、進園區、進軍營、進社區,以曲藝之美,滋潤民心,為更廣大的人民群眾提供歡樂和愉悅的精神食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 班禪首赴那曲「東三縣」禮佛、參訪 體驗藏北牧民生活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中新社那曲8月24日電題:班禪首赴那曲「東三縣」禮佛、參訪 體驗藏北牧民生活中新社記者楊程晨何蓬磊十一世班禪繼續在藏開展佛事及社會活動。日前,他首次來到那曲市東北方向的比如縣、索縣和巴青縣。
  • 東西溪鄉獲授「中國散文之鄉」「中國散文小鎮」稱號
    important}9月3日,中國散文學會在東西溪鄉「中國·月亮灣作家村」舉行霍山「中國散文之鄉」和「散文小鎮」授牌儀式。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周明,常務副秘書長張立華,副會長、江蘇省散文學會會長姜琍敏,中國作協會員會委員、安徽省作協原主席許輝,縣領導張潤之、王強、謝明、葉登江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