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姓+母姓」起名好聽嗎?爸爸姓王媽媽姓吉,網友:王老吉

2020-12-15 育兒苗苗媽

「父姓+母姓」起名好聽嗎?爸爸姓王媽媽姓吉,網友:王老吉

最近興起了許多起名的新方式,大家都喜歡取一些不常見的名字,比如喜歡帶有生僻字的名字,喜歡給孩子取四個字的名字,或者還有一種新套路,就是父姓+母姓=孩子的名字,這樣起名又能體現父親感情,又好起,不過這樣起名好聽嗎?

有網友曾分享了自己起名的苦惱,稱自己姓吉,丈夫姓王,想給孩子起一個兩姓結合的名字,改怎麼取,結果網友聰明才智,統一回答為王老吉,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無獨有偶,這樣起名字的新套路也有人不適用的,孫先生的妻子就是姓候,兩人也想起個結合的名字,挑了半天,就在兩人的姓氏中加了一個常見的字"梓",結果這個名字為"孫候梓",看來家長起名的時候沒有多念兩遍。

如果兩人名字的姓氏都不夠雅致,那麼結合起來的名字聽起來也不夠好,有網友說自己姓黃,老公姓劉,難道要給孩子取名"劉黃"?更有網友神評:"劉黃造"。

但是,父姓+母姓的起名套路,也能誕生一堆好名字。

楊先生的妻子就姓柳,這兩個姓氏一結合"楊柳",估計一定能產生好名字,不過兩人更加別出心裁,在孩子的姓名後面加了"依依"兩字,"楊柳依依"更加雅致,富有詩意,十分適合女孩子,而且也確實能在一眾名字中脫穎而出,令人眼前一亮,

也有網友曾秀出了自己家優秀的名字,媽媽的姓氏比較稀少,姓"先",而爸爸姓"陳",是個大姓,雖然兩人還不知道自己肚子裡孩子的性別,但是他們決定,如果是女孩,就讓她姓"先",起名"先陳多",就是鮮橙多,這名字感覺十分有創意,而且富有活力,簡單易記,而且好叫。

所以,"父姓+母姓"的套路,應該如何起名?

1, 好的姓氏可以直接組合在一起

有些夫妻的姓氏都十分雅致,比較好起一些好聽的名字,比如蘇、何、柳、秦等等,自帶美意,不論如何組合,都不至於出大錯,雖然都是姓氏,但是組合在一起一點也不怪異,而且因為是大姓,讓人覺得十分大氣。

2, 給姓氏換一換位置

其實不用拘泥于姓氏一定要怎麼結合,如果結合在一起不好聽,可以把姓氏調換個位置試試,中間再試著加一個更有寓意的詞,多嘗試幾下,或許就能找到合適的名字。

3, 把姓換成同音的字

有些姓氏可能字的樣子不好看,但是讀音並沒有出錯,可以換成更好看的同音字,組起名字來就能好看又好聽,同樣的道理,如果字的讀音不好聽,但是形式可以,那麼也能找字形看起來相像的字,將寓意疊加進去。

4, 嘗試把姓氏拆分

有時候起名字沒什麼想法的話,也可以嘗試把姓氏拆開,這種方式一般適用於可以拆分為兩個字的姓氏,比如姓"舒",那就可以叫舍予,姓"董",可以叫"千裡",姓"何",就是"可人"。如果沒辦法拆分,也可以直接取姓氏當中的某一半字或偏旁,都是一種靈感的方式。

另外,在起這種兩姓結合的名字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1, 太直白

直接把兩人的姓氏加在一起,並且中間加了一個字"愛",想表達的是丈夫愛妻子的美滿寓意,可是可能過於直白,而且缺少更多的美意,典型的是文章和馬伊琍,兩人的姓氏結合在一起可能有點難起名字,沒想到直接起了一個"文愛瑪",似乎過於直白,可兩人如今離婚,這名字連最後的美意都沒有了。

2, 太生硬

有些家長起的名字,太過生硬,比如"王李一諾"這樣的名字,缺少更深的寓意,而且聽起來過於生硬了,並沒有朗朗上口。

3, 太戲謔

如果為了起一個獨特的名字,就把孩子的名字起得讓人有聯想,比如"王者榮耀",似乎過於戲謔了,旁人看來不過一笑,但是對孩子自己來說,可能十分看重。

因此,家長在起名字的時候,不妨多聽多看,多念幾遍,就比較不容易出錯,兩姓結合的起名方式雖然新興,但依然考驗家長的起名功底,你會使用嗎?

相關焦點

  • 「父姓+母姓」成起名潮流?起好了的是絕唱,起不好的是尷尬
    下面這是一份2018年同時起名父姓和母姓的情況,張楊啦、李陳、李楊等等。但是這些名字雖然普通但是至少沒有違和感,但是如果父母碰到這樣的姓氏,組合起來就很尷尬了,比如父姓吳,母姓毛,連在一起吳毛,就不太好聽,或者父姓張,母姓毛,組合張毛,也很尷尬。
  • 父姓+母姓的起名方式真的好嗎?首批嘗試者已成年,處境很尷尬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導語:父母給孩子取名的方式有多種,比較流行「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方便新穎,深受年輕父母的喜愛。但這樣的取名方式真的好嗎?父姓+母姓的起名方式真的好嗎?首批嘗試者已成年,處境很尷尬「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本來很有新意,也融入了父母的感情,這種取名方式比較受歡迎。但再好聽的名字,也難免被他人拿來大做文章,父母在給孩子起名時,一定要謹慎,避免諧音或其他問題而引來尷尬。
  • 除了牛姐、蔡徐坤,這些明星名字也是「父姓加母姓」,你知道幾個
    除了牛姐、蔡徐坤,這些明星名字也是「父姓加母姓」,你知道幾個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是這麼給孩子起名的。比如,爸爸姓方,媽媽姓李,孩子就叫方木子。爸爸姓白,媽媽姓卿,孩子就叫白慕卿。聽起來都還挺好聽的,還寄託了父母之間的愛意。其實有很多明星的名字也是這樣起的。①比如最近大火的Reader「牛姐」,秦牛正威就是,爸爸的姓氏+媽媽的姓氏+自己的生肖組成的名字。
  • 「父姓+母姓」成取名新風向,好聽不易重複,但要注意別「坑娃」
    給孩子取名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很苦手的一個問題,不過家長們也找到了一些經驗,比如從詩詞中取出優美字詞、用「父姓+母姓」的方式取名等。如今「父姓+母姓」已經成為了一種取名新風向、新潮流,好聽是好聽,但是取不好的話,也是會存在一些難題的。
  • 「父姓+母姓」成取名寶典,坑娃問題真不少,教你三招起名潮流方式
    原來呢,是因為孩子跟媽媽姓,還是隨爸爸姓,出現過爭吵。 有一次楊女士去開家長的時候發現兒子班上,很父母也是採用父姓加母姓的方式給孩子起的名字,比如:"王楊"、"李楊"、"劉楊"、"張李",甚至還有一個女同學叫"王者榮耀"。
  • 有種「恩愛」叫父姓加母姓,家長有了面子,孩子卻很是「尷尬」
    01有一種「恩愛」叫父姓加母姓,家長確實有了面子想必很多年輕人都知道蔡徐坤吧,他的名字就是爸爸媽媽姓氏的結合,這個名字起得還是非常好聽的還有些明星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比如汪蘇瀧,他就是爸爸姓汪,而媽媽姓蘇,後面加了一個瀧字。這樣的名字可以看出父母的關係應該是非常好的,也表示了他們對孩子的愛,這樣的名字起好了是真的好聽,但也有很多孩子卻很是「尷尬」。
  • 父姓加母姓的大型「翻車」現場,娃的名字很哇塞,智商充值中
    1、父姓+母姓型如今鼓勵生二胎,有的家庭是大寶隨父姓,二寶隨母姓,但也有時候,孩子的名字集中父母的姓氏,比如爸爸姓楊,媽媽姓柳,孩子就要楊柳青青,順耳又富有詩意,這樣的組合不少,一看就知道媽媽姓什麼。2、複姓一些複姓非常好聽,比如司馬相如,納蘭容若等,是不是特別好聽?有個孩子叫酒井恆彥,這個名字是不是也很標新?酒井是個中國姓嗎?
  • 「父姓+母姓」成為新興起名套路,重複率低了但新的問題也來了!
    (這個我沒有嚴格統計過,但從身邊認識的所有孩子的名字來看,真的沒有幾個逃過了這幾個字)而近幾年來,父母們給孩子起名字又有了一個新的套路,那就是起四個字的名字,其中前兩個字一般用「父姓+母姓」,寓意為既傳承父姓,也傳承母姓,既是為了避免重名太多,也是女性地位提升的體現。
  • 「父姓加母姓」起出來的名,真的好嗎?網友:難聽不說還很土
    90年代走出來的人應該知道,那個年代有不少人會把夫妻二人的姓名融合在孩子的名字裡,比如楊(父姓)慕(愛慕)辰(母姓:陳)、楚(父姓)惜(珍惜)媛(母姓:袁)等等,既好聽,又能體現出兩口子相親相愛,是一種很不錯的起名方式。
  • 起名新套路「父姓+母姓」,但這3個問題,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一個好聽的名字,在跟別人做介紹時,往往能博得對方的好感,讓別人容易記住自己,從而就給別人留下了好印象。近來,一些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選用了新套路,就是以「父姓和母姓」一起,比如父親姓王,母親姓李,那麼就組成合成「王李」。
  • 父姓加母姓太普通,高段位的手法見識下
    文|秘籍君如今提到給孩子起名,家長們一般會通過三種途徑。要麼自己翻各種字典詞典,要麼找人根據五行起名,要麼父姓加母姓。話說最後一種起名方式也越來越流行。夫妻兩人將自己的姓氏放在孩子的名字裡,媽媽的姓氏既不至於被埋沒(畢竟如今很多孩子跟父姓),而且還能體現出「夫妻恩愛」之感。話說我家孩子未出生時,我和老公就準備將孩子名字裡加上我的姓氏,後來因為念著太彆扭才作罷。那麼,該如何用孩子的名字來秀恩愛?父姓加母姓的組合簡單粗暴,屬於低段位。高段位的手法見識下。
  •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風潮,好聽是好聽,但是新問題也來了
    不少的父母為了降低孩子名字的重複率,選擇以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命名,然而這樣一種取名方式,同樣會面臨一些尷尬的問題。李女士在給孩子命名時,打算以自己與丈夫的姓氏來組合名字。但是,丈夫的姓氏是華,而一般來說,孩子的命名都是父姓在前的。因此,以這種方式組合出來的名字"華李",會顯得非常奇怪。
  • 孩子跟爸爸姓,還是跟媽媽姓,很重要嗎?
    姜潮的支持也是在第一個孩子跟爸爸姓的前提下,第二個孩子可以跟媽媽姓。其實關於孩子跟誰姓這個問題,歷來是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1、看看爭議到底有多大在泰州,一婦女在人民醫院南院產下個5斤半的小子。這是個二胎,跟誰姓呢?
  • 「閨女不能跟我姓」,爸爸姓「母」,拒絕娃隨自己姓,要求隨母姓
    對於一些稀有姓氏的父母來說,給孩子起名是一個大難題。爸爸姓「母」,姓氏太奇葩,不願閨女跟自己姓母先生當爸爸了,這原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他卻沒有那種初為人父的喜悅。而他一直在糾結的事情,就是自己閨女起名的問題。
  • 「父姓+母姓」新複姓取名掀起熱潮?孩子長大後,會怪你們太自私
    這個時候,有一位朋友建議他說可以嘗試一下近幾年來的起名熱潮,那就是「父姓+母姓」的複姓取名方式,比如楊先生的太太姓陳,那他們孩子的就可以用叫做楊陳X,後面可以單字或者雙字。但楊先生一聽這樣的方式,就立馬拒絕了,表示這樣的起名方式雖然很有創意,但孩子的名字顯得不倫不類。
  • 爸爸姓「滾」媽媽姓「程」,全家絞盡腦汁給孩子取名,爺爺靈機一動...
    家長們在給孩子起名字這件事上,經常會有分歧;女性們認為孩子名字要好聽,而男性們認為孩子名字決定這一生,一定要大氣。因此,取名字讓家長們十分頭疼。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有一部分人的姓氏十分''奇葩'',以至於起名字的時候,讓人絞盡腦汁。一位爸爸姓''滾'',媽媽氣的要讓孩子隨母姓,爺爺隨口取名卻讓人拍手叫好。
  • 爸爸姓「陸」媽媽姓「呂」,費盡苦心給兒子起這名,讓人捧腹大笑
    怎麼給孩子起名可是一門學問,為什麼說是一門學問?因為裡面也有很多的講究。其它的先不說,就比如說很多的大家族,子孫後代的名字其實已經有了大致的雛形,孩子起名要根據族譜給出的「字輩」來起。不過現在也有很多人,不再按照族譜,而是隨自己的意願,給孩子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 「父姓+母姓」成起名潮流?起得好是錦上添花,起不好是徒增尷尬
    前段日子,關於孩子「冠父姓」還是「冠母姓」的問題,網上討論得沸沸揚揚。當今社會,女性的地位逐漸提升,很多人認為孩子不一定非得隨父姓,也可以跟母親姓。同時反對的聲音也不少,孩子隨母姓遭到重重阻礙。其實有一個方法,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現在也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小劉在婚後就跟丈夫小周商量,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結果很幸運懷了一對龍鳳胎,小劉早就把孩子的名字都想好了,男孩叫周嶼,女孩叫劉鈺。
  • 爸爸姓唐,媽媽姓宋,給雙胞胎女兒取的名獲稱讚,網友:有點好聽
    唐先生是一位90後,去年終於和自己的妻子修成正果,兩個人的姓氏也非常有緣分,一個姓唐,一個姓宋。在一年過後,妻子也生下了屬於他們兩個的愛情結晶,是一對雙胞胎女兒。兩個小孩子的長相非常高,雖然孩子很健康,而且也很可愛,但是給孩子取名字這件事情卻讓夫妻兩人犯了難。
  • 「父姓+母姓」成取名寶典,雖很難撞名字,可也挺「坑娃」的
    有些家長翻遍整部字典,只希望陪伴孩子一生的,是個只要一聽就覺得新穎好聽的名字。「父姓+母姓」成取名寶典還有些家長前期考慮並沒有那麼多,他們可能會將自己和妻子的名字或姓氏結合起來,直接作為孩子的名字。因而,有些「父姓+母姓」的方法雖很難撞名字,可也挺「坑娃」的,如下。「父姓+母姓」鬧笑話一對夫妻分別叫孫堅和侯豔,丈夫孫堅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每天都要拿著撿到的樹枝當「金箍棒」,在家裡上躥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