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黃河故事,奏響文旅樂章」,河南省第七個全民藝術普及周開展第六天,為進一步弘揚民族文化,豐富我縣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同時也為組建鹿邑縣精英戰鼓隊選拔優秀人才,8月29日上午,由鹿邑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鹿邑縣文化館、各鄉鎮(辦事處)文化中心承辦的河南省第七個全民藝術普及周系列文化活動「傳承老子文化·擂響魅力鹿邑」戰鼓表演在縣文化中心舉行。
朱焱濤、張瑞主持本次戰鼓表活動,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擁有歷史淵源,令人震撼的戰鼓聲聲吧。
來自鹿邑縣各鄉鎮(辦事處)近30支戰鼓隊約600餘人齊聚鹿邑縣文化廣場,進行戰鼓表演。
戰鼓歷史悠久,早在戰國時期就具雛形,至明代已盛行於民間。以大鼓、大鐃為伴奏,以大鈸為舞具的民間舞蹈。淵源於祭祀,流傳於民間。
戰鼓舞隊員以跳躍、翻滾和閃、展、騰、挪等舞蹈動作,打造了戰鼓「龍騰虎躍」的氣勢和獨特的表演風格。
鼓聲雄厚壯闊如春雷滾滾,鈸音律動悅耳,鏗鏘有力;鑼聲激昂清脆如百鳥鬧春,金鈸翻飛,金光燦燦,舞姿敏健,催人奮進,展現出鹿邑縣老子故裡濃重的古風古韻。
舞者相對而舞,舞姿矯健,雙臂上下翻飛,如「仙女散花」、「眾星捧月」。
戰鼓隊是沒有角色的群舞。服裝為誇衣彩褲,足蹬虎頭戰靴,頭裹紅巾。在古老戰鼓基礎上,融進舞蹈元素,鼓樂與舞姿相結合,表演步伐敏捷穩健、以柔克剛、英姿颯爽。
各鄉鎮(辦事處)戰鼓舞蹈隊動作優美,時而如雷霆萬鈞,時而似萬馬奔騰,時而又急轉直下,像雨打芭蕉,歡快清脆。只見鼓手騰挪跳躍,鼓槌上下翻飛,彩綢飄舞,氣勢雄渾,舞姿優美,讓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奮。
本次戰鼓表演,以河南省第七個全民藝術普及周為契機,推進我縣全民藝術普及深入開展。活動圍繞「講好黃河故事、奏響文旅樂章」主題,進一步推進我縣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文化藝術素養,把藝術融進普通群眾的生活。
審核/高囡 統籌/朱焱濤 錄像/簡紅衛 記錄/張瑞 圖文/楊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