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讀懂中國瓷器

2021-03-01 廣東共青團

本文受權轉載自「意外藝術」(ID:yiwai11)

我們都知道英文單詞 China 的含義——中國。

但你知道當把字母C小寫後,單詞 china 的另一含義嗎?

瓷器


中國——瓷之國,全世界第一個燒出瓷器的國家。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是王公貴胄的奢侈品,還曾是中國最為主要的貿易出口產品,一度被歐洲的貴族瘋狂追捧,擁有一件中國瓷器是富有和高貴的象徵。

▲ 在十六世紀西方畫中出現的青花瓷 《眾神的歡宴》喬凡尼·貝利尼


有人還曾提議將瓷器加入「中國四大發明」,變成「中國五大發明」。


現在去到博物館,瓷器也是極其主要的藏品,在很多博物館藏品數量上都佔著較大的比重。在拍賣場上,瓷器也是最主要的中國藝術拍賣品類之一,並且價格都非常不便宜。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一口氣讀懂,了解 China 不得不知的中國瓷器的發展史吧。



中國瓷器發展史,往簡單了說,就是「百家爭鳴」「一家獨大」的過程。


瓷器是由陶器發展而來的,大約在商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夠燒造原始瓷器了。而瓷器的真正成功燒造,也並非很晚,出現在東漢。


燒成陶器、原始瓷器、瓷器,三者之間有個最為重要的區別,那就是溫度。

當溫度達成,內在搞定,就開始了外在追求。



屈指可數的百家爭鳴


為什麼是屈指可數的百家爭鳴呢?因為瓷窯很多,但是種類很少。


東漢,瓷器真正燒造而成時,這段時間,還只有青瓷黑瓷兩種,很單調。


東漢末年分三國,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家族終於迎來了一位新人,白瓷



請注意,這裡的青瓷、黑瓷、白瓷,並非是完全單指一種顏色哦。青瓷裡面包含了青綠、青黃、青褐、青灰等;黑瓷裡面包含了褐、醬等;白瓷也有可能略黃或略青。


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釉料中鐵的含量。這個就比較學術化了,我們點到為止就好。


如果釉裡面鐵的含量低於1%,燒出來就是白瓷;在1%在3%之間,就是青瓷;超過4%,那就是黑瓷。古時候,原料比例與溫度都沒有辦法控制得很好,因此釉色不穩定,有很強的隨機性。


歷史的車輪滾向了隋代,在此時的瓷器家族裡面,青瓷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但是剛來的白瓷不甘示弱,它正在慢慢積蓄能量,讓自己越來越白,厚積而薄發。


發展到了唐代,白瓷終於成功地站起來了,達到了可以跟青瓷抗衡的地步,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代表是來自浙江的越窯,北方的代表是來自河北的邢窯,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說法。


可能有很多補過課的朋友知道,唐代還有一個特別著名的「唐三彩」。但是,唐三彩其實不是瓷器哦,它是一種低溫燒造的陶器。儘管如此,唐三彩也是非常有歷史價值的,因為它畢竟有多個顏色啊,並且現在在價格上面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歷史的車輪再往前面滾一下,就滾到了中國瓷器發展的高潮階段,因為我們來到了宋代,瓷器真正百花齊放的朝代。


白瓷和青瓷,兩兄弟在這個朝代仿佛打了雞血一樣,變成了超級賽亞瓷。在這個朝代,有著我們最為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

「汝、官、哥、鈞」都是屬於青瓷系的,而「定」是燒白瓷的。


其中比較特殊的是鈞窯,雖然顏色非常不像青瓷,但是它確實是屬於青瓷系的。前面我們說到,釉的顏色是因為裡面的含鐵量決定的,而鈞窯則在這個基礎上,添加了一點兒銅,結果沒想到,竟然燒出了漸變的紫紅色,人們評價鈞窯是「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並且在宋代,還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事情。宋真宗趙恆有5個年號——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


是不是發現其中一個有一點點熟悉,宋真宗在他用景德年號的期間,賜一個燒造青白瓷的原名叫「昌南鎮」的地方為「景德鎮」。不知道他賜名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在後來,這個地方以這個名字成為了全中國,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的制瓷中心。



異彩紛呈的一家獨大


元代開始,瓷器的百家爭鳴時代結束了,變成了由景德鎮一枝獨秀的局面。


景德鎮在元代時期,在之前青白瓷的基礎上,燒成了卵白釉瓷。卵白,顧名思義,就是像卵一樣白,具體白的程度,可以參照鵝蛋。


並且最為主要的是,他們燒出了周杰倫,哦,不對,他們燒出了,周杰倫唱過的——青花瓷


這是瓷器的一次裡程碑式的跳躍。從此,青花瓷成為主流,走入了千家萬戶,走向了世界,甚至在後來成為了一首唱遍了大江南北的歌。


除了藍色的青花,他們還整出了紅色,叫釉裡紅。還整出了紅藍搭配,叫青花釉裡紅

景德鎮的一家獨大,並沒有讓它停滯不前。


到了明代,景德鎮更加發力,燒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的瓷器,分為四個大類:釉下彩、釉上彩、鬥彩和顏色釉。


釉下彩就是釉下面的顏色,前面說到的青花和釉裡紅就是釉下彩。



釉上彩也就是在釉表面上的顏色,因為一般的顏色,經不住一千多度的高溫,所以景德鎮就先將瓷器燒出來,然後把顏色畫在釉的表面,再放進窯裡進行一次七八百度的低溫燒造,這樣可以使得顏色不會掉。但顏色不豐富,不像調色盤那麼多,因此只有三彩、五彩這樣子。



鬥彩,就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結合,先用釉下彩畫線,用釉上彩進行填塗。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就是非常典型的器物,一件2.8億,據說,用雞缸杯喝起水來很糯哦~



顏色釉,也就是不同顏色的釉。前面我們說到的青瓷、黑瓷、白瓷,在這時都成為了景德鎮顏色釉的一種。以鐵為著色劑,燒出來就是青色,鐵含量的不同,也會隨之形成不同的顏色;以銅為著色劑,則是紅色;以鈷為著色劑,就是藍色,青花瓷就是用鈷來畫的。


在這個階段,技術已經大大地超越了從前,景德鎮的工匠幾乎已經可以調控色彩,有著非常多的顏色。


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審美標準也隨之更進一層,此時脫穎而出的是——霽青、霽紅、甜白。這三個好像文藝青年名字的釉彩也被稱為「三大上品」,是千金難買之物,其中霽紅和霽青還被稱為寶石紅、寶石藍。



前段時間大熱的《如懿傳》就出現了三大上品之一的甜白釉。


霽青釉,雖然看起來已經和青沒啥關係了,但是古人在瓷器上喜好青這種顏色,凡藍、綠都叫做青。所以霽青釉,又叫霽藍釉,霽藍釉這種叫法更準確一些。



霽藍、霽紅,還可以叫做祭藍、祭紅,因為這種瓷器過於寶貴,因此,要用它們的時候都是用在古代最重要的場合,古代最重要的場合是什麼呢?——祭祀。所以,它們又叫祭藍、祭紅。


到了清代,景德鎮作為中國瓷都的位置也從未動搖過。


清代的瓷器就跟現在的清宮戲一樣,主要是康雍乾三朝。


除了技術的進步,原本的那些釉彩能夠燒造得更好以外,瓷器全家桶裡面還加入了兩個有著西方面孔的釉彩。


康熙酷愛西洋文化,引進了西畫技法、顏料等在瓷器上作畫,因而有了琺瑯彩。琺瑯彩是一種純宮廷釉彩,製作流程是讓景德鎮先把器物燒好,但是先不「裝修」,送到清宮裡面的造辦處,讓宮廷技師繪畫再燒制而成。


琺瑯彩是純進口的,因為它所使用的顏料都是國外的。在康熙末期,受琺瑯彩的影響,在原本五彩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中西合併的全新釉彩——粉彩,這個彩既有中國顏料和中國技法,也有西方顏料和西方技法,是個混血兒。


琺瑯彩和粉彩所包含的顏色非常豐富,因此在瓷器上作畫的發揮空間也就大了。至於作畫的內容嘛,就是看甲方爸爸怎麼安排的呀,因此康雍乾三朝的瓷器,跟皇帝的審美有著極大的聯繫。

中國瓷器的歷史,也是技術革新帶來的藝術發展的歷史(審美是主觀的,大豬蹄子那個暫且按下不表)。這樣的進步歷程,持續幾千年綿延至今,終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頁。

- THE END -

來源:意外藝術(ID:yiwai11)

編輯:娓、黛

相關焦點

  • 一口氣讀懂中國瓷器!太全了
    中國古代陶瓷品種浩如煙海,窯口眾多。光是景德鎮一個窯口,明清時期至少就燒造有幾百個品種。這些品種裡有的非常普及,有的鮮為人知,有的相互差別很大,有的看著又極為類似。熟悉陶瓷的人一眼就能夠分辨,不熟悉的人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
  • 一篇讓你能夠讀懂「中國瓷器」的文章
    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是王公貴胄的奢侈品,還曾是中國最為主要的貿易出口產品,一度被歐洲的貴族瘋狂追捧,擁有一件中國瓷器是富有和高貴的象徵。「中國四大發明」,變成「中國五大發明」。現在去到博物館,瓷器也是極其主要的藏品,在很多博物館藏品數量上都佔著較大的比重。在拍賣場上,瓷器也是最主要的中國藝術拍賣品類之一,並且價格都非常不便宜。
  • 三分鐘帶你讀懂中國瓷器,絕美東方瓷韻,看這篇就夠了
    一口氣讀懂中國瓷器|絕美中國色,看這篇就夠了三分鐘帶你讀懂中國瓷器我們都知道英文單詞 China 的含義——中國。中國——瓷之國,全世界第一個燒出瓷器的國家。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是王公貴胄的奢侈品,還曾是中國最為主要的貿易出口產品,一度被歐洲的貴族瘋狂追捧,擁有一件中國瓷器是富有和高貴的象徵。
  • 一口氣讀懂什麼是空白期瓷器
    據小編所知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合作,主要針對傳世官窯瓷器、明御器廠的展覽,在小編看來這是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一次聚集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空白期瓷器大展,有人會問一年國內舉辦的明御窯瓷器多不勝數,為什麼說是首次,聽小編來說道說道01御窯廠年款瓷器對於我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瓷器中除了五大名窯,那就屬明清時期集千萬寵愛與一身的
  • 青少年歷史普及讀物《一口氣讀懂中國史》於近日出版上市
    中青少教育網10月13日北京電訊(特約通訊員黃海龍)一口氣讀完三千年歷史長卷,看最有趣的事,遇最有趣的人,品世代相傳的古老智慧,由東方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全10冊),於近日出版上市。 中國歷史時間長、朝代多、人物關係紛繁雜亂;也可能有主觀上的原因,比如有些歷史書籍,內容太深奧,深奧則讀不懂;或者太散亂,散亂則沒法提綱挈領,形不成讀者自己的知識樹。《一口氣讀懂中國史》精準抓住了青少年讀歷史的三大訴求。 一、讀得懂、讀得進去。
  • 賞瓷器:讀懂器物才是好藏家
    瓷器紋飾中隱藏著諸多社會含義,讀懂中國陶瓷史,也就讀懂了中國工藝品史,也就讀懂了中華文明史,馬未都說。那如何欣賞中國陶瓷,也就是說中國陶瓷美在什麼地方,我們該怎樣去讀懂這些賣天價之物呢?瓷器上手,一般就是幾分鐘時間;而讀懂一件古瓷器,則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 怎樣讀懂中國陶瓷史。也就讀懂中華文明史。
    瓷器紋飾中隱藏著諸多社會含義,讀懂中國陶瓷史,也就讀懂了中國工藝品史,也就讀懂了中華文明史。那如何欣賞中國陶瓷,也就是說中國陶瓷美在什麼地方,我們該怎樣去讀懂這些賣天價之物呢? 中國陶瓷是為了人的生活實用和生活裝飾的需要而生產的。
  • 如何一口氣讀懂中國繪畫史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顧愷之是記載的最早中國畫家宗炳是提出中國畫透視第一人從漢代或者更早以前,中國繪畫更多的是為墓葬和宗教服務,工匠是這個時候的美術創作的基本隊伍,哪怕到了魏晉南北朝已經開始出現山水畫或者花鳥畫的雛形,但仍然是以社會功用為主。
  • 600多個歷史故事,豐富有趣,通俗易懂,讓孩子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套《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和《明朝那些事兒》有異曲同工之妙。全書一共10冊,選取了中國古代史10個最重要的朝代,每個朝代約60個故事。通過一個個精彩生動的歷史故事,講述歷朝歷代經典的歷史大事件,品味流傳千古的風流人物,將歷史的脈絡清晰的勾勒出來,讓孩子掌握那些最重要的知識,讀懂歷朝歷代的興衰得失。
  • 連瓷器紋飾含義都不懂,還玩什麼收藏。讀懂瓷器,從紋飾開始
    關鍵詞:青花紋飾紋飾,作為瓷器上的最重要的文化載體,代表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作為收藏瓷器的愛好者們,不僅要懂得這件東西對否,同時還要懂得如何讀懂上面的紋飾。隨著時代的發展,每一朝的瓷器上的瓷器紋飾也有不同的寓意,技法發色也可是判斷其對不對的標準之一,這些用來裝飾的紋飾既可以反應時人的審美,也可以反應出大家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嚮往。明清官窯瓷器的紋飾和民窯相比,是更加嚴謹工整的。
  • 一口氣讀懂大宋定窯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早在商代中期,人們就已經發明製造出早期的陶瓷,比歐洲要早1700多年。當中國瓷器流入歐洲以後,一度受到王室和貴族的瘋狂追捧,被稱為「白色的黃金」。歐洲宮廷裡的中國瓷器宋代被公認為是陶瓷發展的繁榮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尤以五大名窯最為知名。
  • 國粹文化精髓,讓世界讀懂中國--姚霽月亮相第三屆「讀懂中國」會議
    國粹文化精髓,讓世界讀懂中國—國畫名家姚霽月女士驚豔亮相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12月16日,第三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首都"北京飯店"隆重召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史無前例地與世界緊密相連,在短短的四十年間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跨越式發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更因為改革開放而歷久彌新。讀懂中國,就要深挖中華文化的內涵。此次規模宏大的以"中國發展新動能·全球合作新機遇"為主題的"讀懂中國"國際會議是由國家創新與研究戰略研究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智庫"21世紀理事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
  • 600多個歷史故事,內容豐富有趣,讓孩子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而我們今天要推薦的這本《一口氣讀懂中國史》,跟《明朝那些事兒》其實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那麼這本書究竟好在哪裡呢?一、內容簡明清晰這套書一共有10冊,總計150多萬字,選取了中國古代10個重要的朝代(時期):春秋、戰國、西漢、東漢、魏晉、唐、北宋、南宋、明朝、清朝;而又在每個朝代中精選了60個故事。
  • 看看這本書,內容豐富有趣,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這套《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就非常通俗易懂,就好像當年爆紅網絡的《明朝那些事兒》一樣,作者當年明月就是用很輕鬆的筆法寫出來的,因此剛上市便受到了很多人的熱烈追捧,很多人也因此了解和喜歡上了明朝。這本書與《明朝那些事兒》也是有相同之處,語言通俗易懂、趣味十足,且內容豐富,讀完後保證收穫良多,非常適合初高中孩子閱讀。
  • 中國四大督陶官!讀懂了他們就讀懂了清代陶瓷史!
    皇帝親自選派,去管理景德鎮御窯廠生產的督陶官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勤勉敬業,將天子之命於瓷中展現,往小裡說是奉旨行事,往大裡說則直接影響到景德鎮乃至中國陶瓷業的發展!臧先生的豇豆紅、灑藍釉;郎先生的郎窯紅,年先生、唐先生的仿古瓷、琺瑯彩,無不開創先河,精雅絕倫~可以說,讀懂了他們,也就讀懂了清代陶瓷史~
  • 原來這樣的人,才是玩瓷器高手
    【導讀】瓷器紋飾中隱藏著諸多社會含義,讀懂中國陶瓷史,也就讀懂了中國工藝品史,也就讀懂了中華文明史,馬未都說。那如何欣賞中國陶瓷,也就是說中國陶瓷美在什麼地方,我們該怎樣去讀懂這些賣天價之物呢?瓷器上手,一般就是幾分鐘時間;而讀懂一件古瓷器,則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 速讀原著《哈利波特》系列大合集,一口氣帶你讀懂全部劇情
    ……視頻…… 速讀原著《哈利波特》系列大合集 一口氣帶你讀懂全部劇情 在家呆了三天,各位無聊了吧,知道大家不能出門,憋得夠嗆,我們特意推出了九十分鐘的《哈利波特》合集,一口氣講完七本書,讓你一次看個爽。 考慮到原著和電影內容上的差異, 第一部、第六部和第七部都速讀的原著內容,其餘的前半部分是電影劇情後半部分是對比原著講解,怕弄混的小夥伴關注視頻左上方,都有清晰標註的哦!
  • 看我帶你一口氣讀懂!
    瓷器在中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瓷器中最為重要的除了家喻戶曉的青花瓷外那就屬五 大名窯其實在古代時一些土人還不是待見青花瓷呢因此我們就來一口氣認識了解中國瓷器裡不得不知的五大名窯吧!原本汝窯是個民營企業因為瓷器燒得好因此加入了北宋官方瓷器的全家桶
  • 走進中國陶瓷琉璃館古瓷廳 一起去探尋瓷器最美的模樣
    古瓷的演變史堪稱一部中國簡史,它記錄著數千年的華夏文明,向世人述說著在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的故事。齊地的先人又是怎樣創造出古瓷的?古瓷又是怎樣一步步演變成現代瓷器的?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陶瓷琉璃館古瓷廳,從瓷器最原始的模樣,追尋它的發展腳步,從中探尋中國陶瓷史的發展脈絡。中國陶瓷琉璃館古瓷廳,展示了從西周到民國時期的瓷器珍品。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原始瓷器已然萌芽,而在18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中國瓷器製作工藝趨於成熟。
  • 中國為何被稱為China(瓷器)?一文帶你讀懂中國陶瓷發展史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瓷器源於陶器,而精於陶,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實現了從陶器到瓷器的進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份陶瓷發展史。被譽為中國彩陶藝術的頂峰。秦始皇陵兵馬俑6、東漢:瓷器時代到來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從原始青瓷到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