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發布蔬菜災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建議科學修復受損設施

2020-12-14 齊魯網

齊魯網濟南8月13日訊 今天,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蔬菜災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為積極應對颱風暴雨造成的災害,指導災區儘快恢復生產,減少災害損失,特制定如下技術指導意見。

儘快排除菜田積水

菜田積水時間過長,不僅易造成設施垮塌,蔬菜也會因窒息、漚根而死亡。

颱風過後,立即採取開溝、清溝、疏通地下涵管等效措施,儘快排除田間積水,儘量減少蔬菜受淹時間,特別是瓜類、大蔥、生薑等顯得尤為重要。

日光溫室水淹後,即使室內無明水,也不可忽視排水問題。可在兩排日光溫室之間東西向挖深溝,並及時把滲入溝裡的積水抽走,避免牆體損毀坍塌。

科學修復受損設施

災情已得到控制後,儘快評估設施受災程度,確定是搶修加固還是拆除重建,擬定科學合理的修建技術方案,嚴格組織施工。

局部坍塌修復後仍可繼續利用的設施,可採取更換受損支柱、鋼架,以及採取「水泥樁+鋼板」等措施修補牆體,加固棚體結構。垮塌嚴重的設施,特別是性能較差、安全隱患大的老舊大棚,要下決心拆除重建。

加強存活蔬菜管理

露地或設施內尚存活的蔬菜,重點圍繞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強植株活力進行管理,儘快恢復生長。

菜田排完水後,在土壤適墒期及時中耕鬆土,保證土壤疏鬆透氣,提高蔬菜根系活力,加快恢復生長。

由於雨後天氣馬上轉晴,陽光照射強烈,氣溫上升迅速,及時在棚外覆蓋遮陽網,做好遮陽防曬工作。

對倒伏和沾泥帶砂的蔬菜植株,先在根部培土扶苗,及時摘除殘枝病葉,然後再用清水洗去泥汙,促其儘快恢復生長。

蔬菜水淹後,抵抗能力會下降,容易受病蟲害侵染,易發生根腐病、枯萎病、軟腐病、炭疽病等病害,要及時噴施藥劑防控。為防止後期死棵,可選用防治根腐、枯萎或軟腐病的藥劑進行灌根或衝施。

水淹後,菜苗長勢較弱,土壤肥力流失較大,菜田積水排除後,及時追施適量磷、鉀肥,補足地力,也可噴施0.5%尿素溶液、0.3%磷酸二氫鉀溶液、胺基酸、腐殖酸等葉面肥能,促進生長。

及時清理田園和處理土壤

重災絕收的菜田,重點做好田園清理和土壤消毒處理。

田間積水排完,要儘快清理死棵、敗葉和雜草,併集中填埋,保證田園清潔,防止病害傳播。

在土壤適墒期利用田園管理機對土壤進行深翻、旋耕,破除土壤板結。結合土壤耕翻,使用棉隆、石灰氮等進行土壤消毒,殺滅土傳病菌。

堅持土壤消毒和土壤修復並重,土壤消毒處理以後,增施枯草芽孢桿菌、生物菌肥、土壤改良劑等,優化土壤微生態系統。

土壤經過大水浸泡後,肥料流失嚴重,要適量增施基肥,以滿足下茬蔬菜正常生長養分需求。

合理安排接茬換茬

針對露地和不同設施類型,以及土壤墒情、蔬菜生育期等情況,確定下茬適宜的蔬菜種類、定植時間和栽培模式。

已經開始準備恢復生產的地方,要合理制定生產規劃,有針對性地提前預定種苗,應直接購買商品苗,不宜一家一戶自己育苗。儘量選擇種苗繁育規模大、信譽度高、售後服務好的育苗企業。 

重災絕收露地菜田,以播種抗熱青菜、小白菜、生菜、空心菜等速生葉菜為主,以儘快恢復高溫季節蔬菜生產和市場鮮菜供應,也可挽回部分經濟損失。

強化安全生產

澇災過後,容易發生次生災害,一定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同時,還要強化綠色生產,保障產量質量安全。

進入棚室進行農事操作時,一定要對牆體、骨架等進行檢查,消除坍塌、鬆動等安全隱患,避免因棚體坍塌造成人身傷害。

要認真檢查電路,及時更換受損的電線、插座等,保證用電安全。仔細檢修電動捲簾機、電動卷膜器等機械和設備,保證其安全運行。

澇災過後,病蟲害易加快加重發生,要大力推廣應用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保障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加大農業政策保險的投保力度,努力做到應保盡保。

閃電新聞記者 劉金旺 濟南報導

[責任編輯:楊凡、梁延菊、劉金旺]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山東發布果園茶園災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加固樹體加快排水
    齊魯網濟南8月14日訊 日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果園茶園災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建議老百姓儘快排水,防止果樹因根系窒息死亡。
  • 農業農村部發布蔬菜、果園等農作物暴雨洪澇後的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近期,我國南方部分地區暴雨頻發,為降低災害對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園藝作物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農業農村部蔬菜、果樹、茶葉、中藥材專家指導組編制了應對高溫、暴雨、洪澇等災害的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 山東發布棉花災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儘可能縮短田間積水時間
    齊魯網濟南8月13日訊 今天,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棉花災後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受颱風「利奇馬」影響,造成山東部分地區棉田嚴重內澇和棉花倒伏
  • 山東省2020年設施茄果類蔬菜病毒病綠色防控技術指導意見
    病毒病已成為我省蔬菜生產的主要病害,為保證我省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設施茄果類蔬菜的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和「綠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學植保」理念,特制訂本意見。  一、防控策略  以種植抗病品種為基礎,以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為重點,結合提高作物抗病性和科學用藥,將病毒病控制在經濟危害允許水平以下,實現我省蔬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技術措施  (一)生態控制  1、種植抗(耐)病品種  病毒高發區域茬口,宜選用抗(耐)病毒病品種。
  • 梅雨對滬郊綠葉菜生產影響不大,市蔬菜技術部門發通知精確指導一線
    6月份蔬菜上市量21.8萬噸,其中綠葉菜9.6萬噸,較5月份減少8%。 青浦是上海重要的綠葉菜生產基地,約有4.1萬畝蔬菜地,其中1萬多畝是設施菜田。青浦去年達到了15至16萬畝次的蔬菜生產,主要供應市區。據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夏亞剛介紹,這幾天的連續降雨,對蔬菜生產造成一定影響,但影響不算大,和去年利其馬颱風造成損失的影響相比,十分之一都不到。
  • 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生態環境修復體制機制創新
    雅安市出臺了《「4�20」蘆山強烈地震災後林業恢復重建項目管理辦法》,明確各縣(區)人民政府是林業恢復重建項目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對項目實施負總責,各縣(區)項目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修復項目實施的建設主體和工作主體,具體負責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二是加強指導服務。按照省政府的責任分工,省級部門作為指導和協作配合部門,與地方合力推進災後重建工作。
  • 國務院關於印發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蘆山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並明確提出科學評估、科學規劃、科學重建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充分依靠和發揮災區廣大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借鑑汶川、玉樹等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成功經驗,一定能夠重建美好家園,奪取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全面勝利,為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 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
    【天地網訊】  今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8年8月22日。  徵求意見中有認為選址範圍限於道地產區偏窄。  綜合各方意見,我局認為,為保證中藥材的質量,應堅持中藥材生產基地選址道地產區,同時為了更好把握道地產區,增加了「傳統」;為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兼顧中藥材生產實際,修訂版《規範》做了「在非傳統道地產區選址,應當提供充分文獻或科學數據證明其適宜性」的規定。
  • 宿遷蔬菜大棚災後受損 農業保險"雪中送炭"
    原標題:宿遷蔬菜大棚災後受損 農業保險"雪中送炭"        宿城區中揚鎮毛集村果蔬基地的部分蔬菜大棚只剩「骨架」  蔬菜大棚的「骨架」被強風吹得已經變形  蔬菜大棚內種植的白菜被積雪覆蓋  人民網宿遷2月8日電 (王新年)莊稼人都知道「瑞雪兆豐年」,但是2月5日以來,持續的降雪卻給宿遷宿城區成子湖畔的幾個鄉鎮帶來了惡劣影響。
  • 湖南邵陽市北塔區奮力開展災後生產自救
    7月8日上午,在邵陽市北塔區新灘鎮街道辦事處茶元村田間,農技人員粟啟明與貧困戶陽淑華「泡」在一起,面授如何自救受損水稻技術。茶元村260畝稻田,洪水過後留下120多畝淤泥田。陽淑華告訴記者,他家種的7畝稻穀長勢非常好,沒料到受澇,2畝稻子泡了湯,心疼得吃不下、睡不著。就在這時,區裡幹部給他送來抽水機,解決了漬水問題。這幾天又由粟啟明手把手教他及村民管護稻穀、噴藥防病。
  •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曹軼)由於近期貴州省局部地區洪澇和乾旱災害頻發,對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為加強產業防汛抗旱和生產恢復,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結合生產實際,印發《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據悉,本次印發的《農業生產防汛抗旱分類指導技術措施》涵蓋糧食生產、畜牧業生產、漁業生產、農村產業革命重點產業、動物防疫、重大病蟲害防控等六大項內容,涉及多個產業。
  • 災後恢復進行時 農地一派生機盎然
    今年「8.18」洪水將廠房和蔬菜冷藏庫全部衝毀。洪災過後,劉鴻俊不等不靠,積極生產自救。在泥溪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協調下,投資80萬,在月波壩對面的七星村新修了佔地1500平方米的蔬菜全自動化清洗整理場地。目前基礎廠房、蔬菜清洗池已基本完工,正在安裝冷藏庫。
  • 福建省人大農工委到龍巖開展災後重建工作情況調研
    10月28日,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農村工委副主任朱明帶領調研組到龍巖市開展災後重建工作情況調研。調研組一行到新羅區雁石鎮集鎮點和廈中村安置點,實地察看了災後重建工作情況,重點了解了災區農村住房重建、農業生產恢復、水利交通設施災後恢復等方面的情況,並聽取龍巖市、新羅區、上杭縣政府關於災後重建工作的情況匯報。
  • 蘇彥君在石坊鎮堡子壩鎮檢查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11月18日,縣委書記蘇彥君在石坊鎮、堡子壩鎮檢查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他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災後恢復重建作為當前工作重點,切實加快工作進度,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災後恢復重建任務。縣委副書記陳軍,政府副縣長袁蓓分別一同檢查指導。
  • 幹部群眾眾志成城 安徽答好災後重建的「民生考卷」
    災情發生後,全省各地及時開展「六穩」「六保」「四送一服」「四督四保」等「政策下鄉」活動,通過政策「組合拳」,最大化釋放政策「紅利」。黃山市成立7個工作指導組,每名黨組成員帶隊包保一個區縣,印發主要農作物、畜牧業、漁業災後生產技術措施,成立種植業、養殖業、茶產業技術專家組,組織全市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在田作物田間管理。
  • 武宣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疫情防控外來人員管理的技術指導意見
    武宣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疫情防控外來人員管理的技術指導意見 2020-12-10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災後三天看漵浦——特大洪澇災害災後重建工作見聞
    災後重建,黨員帶頭。清理積水。災後防疫。街道清理。電力搶修。搶通公路。修復渠道。恢復生產。編者按:7月5日,省委、省政府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一手抓抗洪搶險,一手抓生產生活恢復,做到兩手抓、兩手硬、兩兼顧。
  • 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隴南 蘇彥君在鐵樓藏族鄉督查指導脫貧攻堅災...
    #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隴南# 11月28日,縣委書記蘇彥君在鐵樓藏族鄉督查指導脫貧攻堅、災後恢復重建和「兩委」換屆等工作。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斌一同檢查。蘇彥君一行在鵠鐵公路查看了甘溝坪段水毀道路修復工程,並與工程監理人員、標段施工方管理人員交談,詳細了解工程安全生產及建設推進的情況。他強調,要加強統籌協調,科學調配施工力量和隊伍,確保損毀道路河堤修復工作順利有序推進。要搶時間、抓進度、保質量,時時刻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全面落實各項安全施工措施,確保早日完成道路河堤修復任務。
  • 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會 通報抗擊颱風 災後重建情況(圖)
    據了解,由於電力設施遭受毀滅性重創,導致全市大面積停電、停水,通訊中斷,大量行道樹倒伏和廣告牌掉落,隔離帶故障,導致全市交通一度陷入癱瘓。受災企業566家,包括太古、廈工、ABB等許多重點企業受損嚴重。截至19日房屋倒損17907間,其中大量是工棚。農作物受災面積10.5萬畝,颱風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達102億元。果斷、堅決、精準地轉移需轉移人員共47336人,有效減少人員死傷,因災死亡1人。
  • 2020年黃淮海夏玉米生產技術意見
    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黃淮海地區是我國夏播玉米優勢產區之一,常年夏玉米種植面積2億畝左右。當前,黃淮海地區冬小麥正由南向北陸續成熟收穫,夏玉米即將搶時播種。針對今年黃淮海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和資源稟賦,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制定了2020年黃淮海夏玉米生產技術意見。 一是調整布局,優化結構。根據市場需求並結合各地生產實際,調整和優化玉米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鮮食玉米,開展玉米與其他作物(大豆、花生等)間套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