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幸福民生篇之教育惠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衡水教育發展的初心和使命。衡水市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紮實推進「教育規範提升工程」,大力實施「教育惠民工程」,有力推動了教育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衡水市高度重視教育的改革發展,從得到國家關工委充分肯定的「『平語』近人」進校園活動,到深受好評的小學課後免費託管改革、中小學營養午餐改革試點,再到獲得人民群眾廣泛點讚的主城區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讓千萬衡水兒女享受到了教育發展帶來的「紅利」。如今,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越來越高,衡水教育這張名片越擦越亮!
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破解 「入園難」
走進深州市第四幼兒園,寬敞明亮的教室、塑膠地面、軟包圍牆……無一不讓人感到溫馨而安全。「孩子上這個幼兒園,每個月收費比起民辦幼兒園省了近1000塊錢,減輕家庭經濟壓力的同時,孩子也能就近安全地接受學前教育。」深州市第四幼兒園幼兒家長鄭幸談起孩子入學這件事,十分高興。
據介紹,為了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發展,增加城區幼兒學位供給,擴大公辦幼兒園覆蓋面,以教育惠民增進民生福祉,深州市委、市政府將建設深州市第四幼兒園納入該市2020年民生實事。深州市第四幼兒園按照省級示範性幼兒園標準進行設計,各項設施、設備均按省級幼兒園的標準進行配。該園以培養全面發展、健康、快樂的幼兒為目標,讓孩子在快樂遊戲中、在社會體驗中、在音樂律動中、在父母與老師的言傳身教中收穫和成長。
深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春雷說,深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普惠性幼兒園建設,2020年新建了包括深州市第四幼兒園在內的三所幼兒園,已全部投入使用。截至目前,深州市公辦幼兒園在園數量超過50%,普惠性幼兒園在園數量達到了88%,基本解決了群眾入託難問題。
深州市大力建設普惠性幼兒園是衡水市切實解決市區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問題的一個縮影。一年多來,衡水市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390所,91所城鎮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全部完成統籌治理。主城區配建幼兒園統籌管理後,不僅免除了辦園者的房租,還對幼兒園給予適當補貼,這「一增一減」使辦園的成本大大降低,收費標準也隨之大幅度下降,減輕了群眾的負擔;同時,有了政府的資金扶持,幼兒園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上,辦園質量也得到有效提升。廣大市民對這一民心工程讚不絕口,紛紛感謝政府真正讓孩子們享受到了質優價廉的學前教育。
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 促進均衡教育大發展
「在這裡上學比以前離家更近了,早上時間不再那麼緊張,環境比以前更整潔,地方更寬敞,學習也更安心了。」武邑縣第七小學五年級二班學生金鈺彤開心地說。
據介紹,武邑縣第七小學是2020年新建項目,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學校現有一至六年級,16個教學班,在校生815人,教職工45人。該小學正式使用後,徹底消除了建西小學大班額問題,最大班額控制在55人以內,將逐步實現標準班額45人的要求,進一步推進了武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衡水市投入約15個億,啟動實施156個中小學、幼兒園新建、改擴建項目。特別是為解決主城區人口增長快,教育資源不足問題,衡水市教育局會同桃城區、冀州區、高新區、濱湖新區,對主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進行了認真研究測算,制定了主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三年規劃,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確定市、區兩級財政共同投資6.23億元,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新增建築面積24.83萬平方米,將增加學位25620個。目前,已建成的項目市直有衡水中學擴建項目;桃城區鄭裡馬小學擴建項目、新建裕華路小學、遷建第三中學、擴建牛佐小學、新建衡水學苑中學、遷建南門口小學項目;冀州區新建第二幼兒園;高新區新建新華小學;濱湖新區魏家屯鎮第三小學、第一小學、彭杜中學等三個改擴建項目和新建北田小學。這些建設項目的完成,使主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結構更趨合理,教育資源總量持續擴大,義務教育、學前教育與城市建設更加協調。
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發展惠及每一個孩子
「招生政策改革後,孩子們都有學上,升入重點高中的人數能達到60%,現在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也更高了,都為了自己的理想更加努力奮鬥。」衡水市第四中學九年級11班班主任李君君說。
據衡水市第四中學副校長周新茹介紹,2020年該中學分得公費指標生402個,比2019年多256人。中考結束後,衡水市第四中學在完成了402個公費指標後,剩餘學生全部被主城區普通高中錄取。招生政策改革真正滿足本校學生接受優質高中教育的需求,從根本上扭轉了初中畢業生上高中難的局面,最大限度惠及了本地廣大人民群眾。
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上高中難、上優質高中更難問題,2020年衡水市對主城區普通高中招生辦法進行了改革,主要採取了五項措施。一是通過增容挖潛著力解決普通高中升學難問題,二是通過增加統一錄取計劃著力解決優質高中升學難問題,三是通過加大公辦高中指標分配比例著力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四是通過增加舉辦高中學校著力解決超大規模民辦初中升學問題,五是通過改革招生錄取辦法著力解決高中學校重複招生和群眾盲目擇校問題。通過改革,人民群眾上高中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主城區普通高中招生秩序進一步規範,主城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得到進一步加強,減輕了主城區人民群眾上高中的經濟負擔。廣大市民切實享受到了招生改革帶來的實惠。
在新的起點上,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群眾滿意為航標,衡水教育這艘大船,將繼續帶著使命、帶著情懷、帶著責任,乘風破浪,揚帆起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造衡水教育新亮點,培育衡水教育新特色,讓每個家庭都能因教育而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讓每個孩子都能因教育而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徐秀麗 酉明哲)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