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來的朋友,右上角「關注」點一點,每天都能收到文章推送
婚姻本身就需要靠兩個人共同協作,努力去經營的,就像很多過來人說,婚姻裡需要夫妻雙方彼此包容彼此理解,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如果一旦婚姻中的一方一味的無底線懂事,一味的退讓那麼不僅得不到該另一方的回報,反而會讓自己活得更累。
劉寧的母親是家裡最大的女兒,下面還有弟弟妹妹,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教育她要懂得分享,要照顧好弟弟妹妹,要幫忙家裡做家務活,要孝敬長輩,所以從小到大劉明的母親就像是一個標杆一樣,必須什麼事情都帶頭,並且要做好,因為她就是弟弟妹妹的榜樣,只要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就會受到父母的責備和批評。
就連結婚這種事情,也只能聽從父母的。在那個年代真正戀愛結婚的人很少,多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自然結婚的時候雙方都不大了解,可能就是見過幾次面,家裡談好了兩個人就可以結婚。而劉寧的父母也是這樣走到一起的,但是跟母親不同的是,劉寧的父親從小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他是家裡的獨生子。
雖然說劉寧的父母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但是他的脾氣和性格都是相當暴躁的。劉寧的母親說當時父親家裡是比較有錢的,他們家就希望找一個性格比較好,有胸襟,能包容,人品好的姑娘,可以照顧父親,至於聘禮這塊自然會多給點。而對於家庭條件比較拮据的母親家裡自然一口就答應了,況且在那個時候弟弟妹妹都在上學,需要錢。
就是這樣,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劉寧的母親又再一次聽了父母的話,嫁給了一個並不了解的男人,婚後兩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出入,父親是一個不怎麼有擔當,做事不會想後果的男人,而母親又總是瞻前顧後的,所以婚後的生活就是母親一味的容忍,理解,付出。
本就脾氣很衝的父親偶爾還會對母親打罵,自己在外面賺的錢不會交給母親,甚至會喜歡在外面跟其他女人勾三搭四,這些母親都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一個人默默的流淚,默默的忍受。劉寧從出生到長大,一直眼睜睜看著母親孝敬公婆,養育兒女,一個人打理著整個家庭,而自己的父親除了打罵母親就是惹母親偷偷的哭,遇到事情還喜歡逃避責任。
劉寧看著母親過著這樣的日子,覺得她太辛苦了,之前也勸過母親,叫她不要總是委屈自己,人生該為自己活著,不要總是受父親的折磨還要忍氣吞聲,而母親總是告訴女兒說,自己一輩子為了父母家庭和孩子也只能這樣了,她只是希望以後劉寧不要走她一樣的路,因為在婚姻裡太懂事真的很累,自己的付出在別人眼裡只不過是理所當然。
正是看著自己母親在婚姻裡這麼不幸福,劉寧在感情中從來都不會太懂事,她認為好的婚姻是雙方共同努力的,如果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就是不公平的,更何況人心是永遠得不到滿足的,就算自己付出再多,對方也不會好好珍惜。婚姻就該尊重雙方,所以在婚姻觀上劉寧沒有走母親的老路。
她看著父母的婚姻深刻的知道在婚姻裡就該做一個不太懂事的人,這樣往往會比懂事的人過得更幸福和肆意,同時她也將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所以她的丈夫對她也是疼愛有加,家裡的事情都會一起去分擔。
結語:忍讓從不是婚姻裡真正需要的,你在婚姻裡越懂事越不會被重視,付出的真心也會被人隨意踐踏,在婚姻中沒有哪一方該傻傻的為另一方付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真正平等的婚姻才能讓兩個人生活的更加幸福。所以女人在婚姻裡不要太懂事,也不要一味的付出,要知道過得幸福的女人從來都不是懂事的。
今日話題:越懂事的女人會越幸福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