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石刻「重磅」來蓉

2020-08-13 光明網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官宣出道」以來,「點石成金」的文旅CP讓觀眾期待不已。在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發起的「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評選活動中,網友不僅為兩大文博單位「自來水」安利,更期待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首次牽手。

8月12日,來自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的90餘件展品悉數到達金沙遺址博物館。「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正式進入開展倒計時。一座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三教融合的石窟典範……展覽將於8月16日開展,並持續到2021年1月3日,這些精美的石刻藝術品將讓蓉城觀眾見識到「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的魅力。

最重展品 八人合力從箱中抬出

「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是大足石刻研究院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展,釋迦牟尼佛像、香爐、觀音像等鎮館之寶更是首次來到成都。此次展品的體量也稱得上是「重量級」,100公斤以上的展品就有10多件。

為了讓這些精美的石雕作品穩妥地運輸到成都,每件展品都「住進」了恆溫恆溼的文物運輸箱,使用柔軟的泡沫和防潮紙填充,拆箱布展花費了不少功夫。

記者在現場看到,大足石刻研究院和金沙遺址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點交文物。8名工作人員合力,將本次展覽最重量級的展品——釋迦牟尼佛像的佛身和底座分別從兩個定製的文物運輸箱中抬出。緊接著,工作人員指揮專業的起重設備分批次吊裝,這才讓佛像「合二為一」、「順利歸位」。

這尊重達720公斤的佛像,是本次展覽最重的一件展品。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雲岡、龍門、麥積山等石窟造像用精絕的技藝描摹出各種樣貌、姿態的釋迦牟尼佛。而大足石刻作為「世界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則充分吸收本土儒、道思想,讓佛像充滿世俗的「人情味」。

「天下大足」展廳裡的這件釋迦牟尼雕像衣袂翩翩,面容柔和,與普通中國人的形態面像已然相差無幾。佛像身軀微微前傾,低低地垂下眼帘,既專注於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內省精神,又關注著芸芸眾生,飽含悲天憫人的慈悲精神;佛像衣飾線紋疏密有致,流暢生動,如絹似綢,輕敷在蓮臺上,極有質感,體現了極高的雕刻技藝水平,是宋代佛像的典範之作,也是大足石刻南宋時期不可多得的圓雕造像精品。

最大香爐 精緻雕工刻盡人間繁華

大足石刻香爐中體量最大、雕刻工藝最傑出的一件,也將在「天下大足」展覽中露面。

展出的這件香爐雕刻於明代,通高101釐米,重量將近500公斤。沉重的石料在爐火純青的浮雕和透雕工藝加工後,顯得異常通透精緻。香爐由五部分組成,由下至上,第一部分為瓜稜形,刻有六種花卉圖案;第二部分為圓柱形,刻兩對雙獅戲球圖案;第三部分為圓輪形,鏤刻雲紋;第四部分為圓柱形,刻「二龍戲珠」,騰雲駕霧,好不熱鬧。爐身通體鏤空而成,刻工極為精湛,可謂是大足明代香爐的扛鼎之作。

除了重量級的釋迦牟尼佛像、香爐,觀眾還將看到千手觀音掉落的金手指,直觀感受千手觀音的修復歷程;透過俗神像、醉酒人像,遙想南宋社會濃鬱的人間煙火氣;還有佛教的菩薩、羅漢、訶利帝母、經幢,道教的三官大帝、玄武大帝,儒家的孔子牌位等等,重現中國古代儒佛道三教合流的景象。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實習生董攀

相關焦點

  • 重慶大足石刻「重磅」來蓉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官宣出道」以來,「點石成金」的文旅CP讓觀眾期待不已。在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發起的「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評選活動中,網友不僅為兩大文博單位「自來水」安利,更期待兩個世界級文化遺產首次牽手。
  • 重慶大足石刻
    感謝盛世,使我有了去重慶的勇氣,從訂票到上車,不超過24小時。重慶,我來了。帶著多年前《話說長江》裡虹雲、陳鐸娓娓的訴說,帶著對大足石刻魂牽夢縈的嚮往。大足石刻開鑿於唐、五代、宋及明清時期,中國自唐以後很少再開鑿石窟,因此大足石刻代表了9-13世紀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
  • 重慶大足石刻好不好玩 大足石刻門票好多錢
    重慶因為「穿樓而過的輕軌」和「洪崖洞」一躍成為了熱門的網紅城市,那段時間重慶的遊客爆增,只是來網紅景點打卡拍一下視頻而已,在重慶的景點可遠不止這些,比如大足石刻就很值得去觀賞一下,是保存的相對完好的「世界八大石窟之一」,沒去過的朋友肯定想知道重慶大足石刻好不好玩這個問題,還有就是大足石刻門票好多錢,下面小編一一給大家做出解答。
  • 大足石刻在哪 大足石刻門票價格
    隨著某音上的重慶洪崖洞的走紅,有很多遊客湧入重慶旅遊,只是來網紅景點打卡拍一下視頻而已,在重慶的景點可遠不止這些,比如大足石刻就很值得去觀賞一下,沒去過的朋友肯定想知道重慶大足石刻在哪還有大足石刻門票價格的問題,下面小編一一給大家做出解答。
  • 與四大石窟齊名的重慶大足石刻-有哪些代表性的石刻
    重慶有一個石刻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那就是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在大足縣,距離重慶市區130公裡。有摩崖造像5萬多尊,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我們去的大足石刻主要參觀的是以寶頂山的最有代表性。
  •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迎來旅遊旺季
    3月29日,遊客在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參觀。 近日,隨著2019年大足石刻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眾多遊客慕名而來,重慶大足石刻景區迎來了旅遊旺季。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始建於初唐,至兩宋達到鼎盛。
  • 重慶大足石刻,景點介紹,旅遊攻略
    大家好,歡迎來到高雅愛旅遊,大足石刻在重慶,始建於唐朝末年,在宋代興盛,佛教造像為主兼有儒,規模宏大,雕刻精美,完整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大足時間整個區域的大足石刻,統稱,分為50,000,分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和石篆山,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品格。
  • 邱承彬遊記之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奇觀
    作者:邱承彬   大足石刻群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距重慶主城區約167公裡。從大足區汽車客運站旁乘坐公交205路,終點站就是大足寶頂山石刻景區,車票3元。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票價135元。   重慶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造像多達幾萬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以佛教造像為主,儒家和道家造像並陳。
  • 重慶大足石刻來成都「重磅」開展 最重展品:720公斤的釋伽牟尼佛像
    一座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三教融合的石窟典範——重慶大足石刻將向成都市民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介紹,此次金沙與大足牽手,正是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合作背景下結出的碩果之一。今年6月,金沙遺址博物館與大足石刻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兩地文化遺產保護進程。
  • 重慶對大足石刻寶頂山萬歲樓實施搶險維修
    新華網重慶6月13日電(記者張琴)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萬歲樓搶險維修工程日前開始實施。   記者從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獲悉,由於年代久遠,大足石刻寶頂山萬歲樓建築出現屋面局部筒瓦破損,椽子、封簷板、連簷條腐朽,局部木構件被蟲蝕等病害。
  • 重慶主城擴圍後的大足:除了石刻,還有什麼?
    首先就是想到大足石刻。名列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大足,是重慶,甚至是中國石刻文化的代表之一,十分有面。但是,即便有面,那也是古人留下的遺產。可以說,在重慶的區縣中,大足城市發展的起點非常高。但近幾年,大足顯得略微沉寂。尤其是位置相似的榮昌近三年異軍突起的襯託下,更顯尷尬。大足,怎麼了?大足,除了石刻,還有什麼?
  • 重慶大足石刻,中國石窟藝術的瑰寶
    但還有一座石窟,卻很少被人所知,它便是重慶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從市中心駕車要走一個多小時到達。國家AAAAA旅遊景區。大足石刻以其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和保存完好而著稱,大足石刻的每一處石刻造像都是一部故事、一個傳奇,沒有雷同。最為顯著的特徵是大足石刻的石刻造像都是彩色的,至今色彩鮮豔,沒有褪色。這是與其他石窟的最大不同。
  • 重慶大足石刻首次發現宋代紙幣「交子」造像
    圖為在大足石刻首次發現的宋代紙幣「交子」造像。中新社發鄧啟兵 攝5月11日,記者從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近期在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首次發現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交子」造像。此次發現的紙幣造像,位於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石窟第15號龕「報父母恩重經變像」下層造像中部,鑿刻在一塊高54釐米、寬100釐米的銘文方形平整面上。在平整面上方的左右兩端,各刻有一堆錢幣圖像。
  • 大足石刻 重慶5A級旅遊景點
    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聖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大足石刻群有75處,5萬餘尊宗教石刻造像,
  • 看大足石刻揭示重慶人和成都人的區別
    早年間,我在成都和重慶都生活了多年,所以總有人問我,重慶人跟成都人有啥子區別?其實你不曉得,早在唐朝開始建立的重慶大足石刻,就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了他們的區別,不信你看!所以大足石刻到底是個啥子神仙地方啊?我可太想去實地耍一盤了!【大足石刻,世界石窟藝術史上最後一座豐碑】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嚇一跳。大足石刻原來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是繼敦煌之後,中國第二個石窟類的世界文化遺產!
  • 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攻略,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
    雕刻技藝與宗教文化的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是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址,是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藝術載體,去重慶就一定得去大足石刻景區!從重慶市區至景區,坐汽車來回大約4-5小時。 四級皆宜遊玩,建議遊玩時長4-5小時。 寶頂山景區:全年 08:30-16:30。
  • 雕刻技藝與宗教文化的遺產,重慶大足石刻景區介紹
    雕刻技藝與宗教文化的結合,世界文化遺產的璀璨明珠,重慶大足石刻景區是中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址,是中國古代佛教文化的藝術載體,去重慶就一定得去大足石刻景區! 開放時間:全年 08:30-18:00;17:30停止入園。
  • 「秀出高光石刻」快閃亮相重慶彈子石老街 訴說大足石刻千年故事
    」,由定製舞蹈快閃和手勢舞互動教學兩部分組成,以「舞」為媒,宣傳和弘揚重慶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觀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展現大足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大足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市民學習手勢舞 圖/朱潔「秀出高光石刻」舞,巧妙地融入大足石刻中造像的手勢、站姿等形態,通過舞蹈動作把石刻中塵封千年的故事
  • 成都金沙遺址與重慶大足石刻「組團出道」!
    作為大足石刻史上最大規模外展,此次展覽通過90餘件(套)展品,集中展示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石窟為代表的大足石刻造像,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審美藝術,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遺址祭祀區出土的12件石跪坐人像,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較早、製作最精的一批立體圓雕石刻藝術作品,為巴蜀地區的石刻藝術留下最初的印記。一千多年以後,兩地匠人通力合作,將石刻技藝留在巴山蜀水之上。從初唐至明清,金石撞擊之聲響徹重慶大足山崖,越千年而不絕。工匠們揮錘鑿石,5萬餘尊造像躍然崖壁之上。特別是兩宋時期,儒、釋、道「三教」在大足相遇,經巴蜀人融會貫通,成就了極具風格的石窟藝術典範。
  •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大足石刻世界遺產博覽園」!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是大足石刻最傑出的代表,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年間,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