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天山南北日日新!新疆農信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20-12-16 中華合作時報農村金融

導 讀

如今在新疆,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歷史性的跨越和巨變背後,是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的不懈努力,也有著一家農村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李文祖在接受《中華合作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脫貧攻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新疆農信樹立『堅守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扶貧工作理念,將高質量助力脫貧攻堅和高水平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與政治擔當,承擔了全區72個縣市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佔全區扶貧小額信貸縣市任務的91.14%,成為金融精準扶貧的先鋒隊和主辦行。」

作 者丨中華合作時報記者 蔡 靚

通訊員丨王 丹 成 倩 張譯文

捷報從西北遼闊大地脫貧攻堅戰場傳來:

2020年11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公告,莎車縣、洛浦縣、阿克陶縣等最後10個未脫貧縣經評估核查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和條件,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新疆308.9萬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6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這標誌著在新疆,絕對貧困問題得到了歷史性解決。

歷史性的跨越和巨變背後,是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的不懈努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團結帶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推動扶貧政策落地有聲、扶貧產業遍地開花、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將脫貧攻堅戰果書寫在166萬平方公裡的邊疆大地上。

歷史性的跨越和巨變背後,有一家農村金融機構的責任擔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帶領全區83家行社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凝心聚力、久久為功,因地制宜、勇於創新,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實現「四個全區第一」,即:向全區貧困縣貸款投放總量全區第一、貧困戶建檔立卡和評級授信覆蓋面全區第一、扶貧小額信貸投放量全區第一、貧困戶貸款覆蓋面全區第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有力的農信力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李文祖在接受《中華合作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脫貧攻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新疆農信樹立『堅守初心使命、強化責任擔當、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扶貧工作理念,將高質量助力脫貧攻堅和高水平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與政治擔當,承擔了全區72個縣市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佔全區扶貧小額信貸縣市任務的91.14%,成為金融精準扶貧的先鋒隊和主辦行。」

風雨兼程扶貧路,天山南北日日新。

回望來路,新疆農信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展望前方,新疆農信人信心百倍、不勝不還。

圖為新疆自治區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李文祖(左)為結對幫扶的貧困戶「親戚」送禮物。

一次匯聚合力的齊心會戰

小法人+大系統:構建金融扶貧大格局

初冬時節,剛走到農戶阿不都熱依木·艾比布拉的農家小院門口,就能聽到小院裡傳來的牛叫聲。

作為和田市拉斯奎鎮託萬庫力來克村的摘帽貧困戶,現在阿不都熱依木家的牛圈中有11頭「西門塔爾」和「安格斯」,這些牛寶貝在他的精心飼養下,一個個膘肥體壯,成為他家的「致富牛」。

「以前我家祖祖輩輩都是種地,沒多少收入。和田市農信社的金融精準扶貧聯絡員給我建檔立卡、評級授信之後,我從農信社順利貸到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搞起了養殖。」阿不都熱依木說,從剛開始的3頭牛,發展到目前的11頭牛,養牛的勢頭越來越足,致富的信心也愈發堅定。

2019年,他還清了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今年,又從和田市農信社申請到5萬元扶貧小額信貸,家裡的牛圈裡增加了一頭生產母牛和10隻羊。

「現在單靠養殖一年少說也有5萬元的收入,加上種植的水稻、小麥,一年掙個六七萬不成問題。」阿不都熱依木盤算著還要再多養幾頭牛:「大兒子快結婚了,多掙點錢,我還想著給他在城裡買套房呢!」

在新疆,像阿不都熱依木藉助於農信社的信貸支持踏上脫貧之路的農戶,還有36萬戶。

圖為新源縣一位牛羊養殖大戶(左)為新源縣農信社信貸員的金融服務點讚。

截至2020年11月末,新疆農信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6萬戶、152億元;存量扶貧小額信貸20萬戶、65億元,均佔全區金融機構的70%以上。

這份靚麗的金融精準扶貧「成績單」背後,是新疆農信「戰略上謀全局、戰術上求精準」的部署與實踐。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新疆農信形成了自治區聯社統籌領導、全區83家行社協調聯動的金融扶貧工作大格局,充分發揮出農信系統「小法人+大系統」的優勢。

戰術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機制保障。新疆自治區聯社成立黨委書記、主任為「雙組長」的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按月召開黨委會、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會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單設扶貧與普惠金融部,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戰術二:嚴格落實政策,切實滿足需求。在嚴格落實政策方面,制定《扶貧小額信貸管理操作規程》,做到扶貧小額信貸應貸盡貸,切實滿足貧困戶的信貸需求;在堅持精準方略方面,充分發揮村5人「聯查小組」作用,落實「三級聯審」機制,做到貸款對象、用途、額度、期限等要素精準;在嚴格貸後管理方面,會同村5人「聯查小組」,嚴格做好資金監控,做到扶貧小額信貸「有規模、有效果、有質量、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在嚴防邊緣戶返貧方面,對邊緣易致貧農戶提供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在創新金融扶貧產品方面,為足額享受扶貧小額信貸後仍有信貸需求的貧困戶,量身定製「脫貧致富貸」;在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方面,容缺為貧困戶辦理扶貧小額信貸業務,確保金融服務「不缺位」。

戰術三:聚焦深度貧困,強化幫扶指導。新疆自治區聯社制定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金融精準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支持10個掛牌督戰深度貧困縣金融綜合服務方案等,向10個掛牌督戰深度貧困縣授信160億元支持產業扶貧;按季開展掛牌督戰和包聯督導,鞏固脫貧成果,確保未摘帽深度貧困縣如期脫貧摘帽;抽調16名業務骨幹,常駐深度貧困地區縣市行社,開展幫扶指導。

戰術四:開展消費扶貧,做好定點幫扶。新疆自治區聯社動員和組織全系統積極參與消費扶貧,目前累計採購了1658萬元的扶貧商品;制定定點扶貧工作要點、定點幫扶村消費扶貧計劃,紮實開展幫扶工作,2016年以來,新疆農信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000餘萬元。

新疆自治區聯社高位部署、83家行社積極實踐——在新疆脫貧攻堅的大局前,新疆農信無愧「農村金融主力軍」「脫貧攻堅主辦行」的稱號,在信貸扶貧、產業扶貧、對口扶貧等方面頻頻發力、碩果纍纍。

一幅遍地開花的產業圖景

輸血+造血:做實產業就業大文章

脫貧攻堅,必須啃下「硬骨頭」;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如何將以往的「一次性」扶貧變成「細水長流」?

新疆農信以培育產業、促進就業為重點,建立助力脫貧攻堅長效發展機制,將「輸血」與「造血」結合,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創業熱情。

在新疆新塔西納紡織有限公司廠區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紗梭飛旋,工人們在紡紗、擋車、成品包裝等各個崗位上各司其職忙著生產。

這家在于田縣農信社貸款支持下發展壯大的紡織企業,為當地80%的貧困戶提供了穩定就業的機會,在生產旺季,有400名工人在這裡工作。

今年26歲的阿依尼薩罕·阿卜杜拉兩年前來到這家紡織企業,通過不斷學習,已經從一名新學徒逐漸成長為熟練技工,還能夠指導新人,發揮傳幫帶作用。

「工廠管吃管住,每月不僅有近2000元的工資,還有假期。這兩年我掙的錢,都存到農信社了,等錢存夠了,我準備買輛小轎車。」她憧憬地說。

在距離于田縣一千多公裡之外的尼勒克縣,和阿依尼薩罕一樣同為「90後」的艾力努爾·特列甫巴勒德正憧憬著,自己創立的馬養殖專業合作社能結合伊犁地區的旅遊產業,發展以觀賞、騎行、表演、比賽為內容的旅遊服務業用馬,帶動更多鄉親致富。

四年前,剛從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畢業不久的艾力努爾返鄉創業,利用當地豐富的養馬經驗優勢,引導村裡的64戶村民以馬匹入股的方式成立了馬養殖專業合作社,其中有5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還優先給貧困戶提供長期或短期的務工崗位,幫助他們就近務工、就業增收。

期間,尼勒克縣農信社為該合作社發放了100萬元的3年期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其擴大養殖規模、改良繁殖馬匹、加工馬肉食品、銷售鮮馬奶。有了信貸資金的注入,合作社不斷完善「合作社+養殖基地+社員+貧困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建立了規範化核心示範基地,延伸了產業鏈。

「目前,合作社的馬匹數量由成立時的50匹增加至272匹,每年出欄馬駒150匹左右,年產燻馬肉13噸、馬奶30噸,貧困戶僅分紅一項就可增收1000元以上,在合作社放馬的貧困戶每月還有2000元的工資收入。」艾力努爾介紹說,如今,在合作社入股的社員已經達到183戶,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放眼天山南北,不論是在屬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的和田、喀什、阿克蘇、克州等南疆四地州,還是在地處北疆的貧困地區,新疆農信緊緊圍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穩糧、優棉、促畜、強果、興特色」要求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戰略部署,根據產業特點、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將金融扶貧與產業扶貧有機結合,探索出一條通過推動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就業脫貧的路徑。

圖為獲得貸款支持的霍城縣農民收穫油桃。

緊扣農業產業化集約發展,新疆農信針對農戶、養殖合作社、屠宰加工銷售等不同種植、養殖主體困難,積極與地方黨政、保險公司及大型企業聯繫溝通,探索推出「農信社+公司+基地+農戶」「政府+信用社+保險公司+企業+貧困戶」「扶貧牛託管代養」等產業扶貧模式,創新推出「金牛貸」「福牛貸」「豐收快貸」「惠農供銷一體貸」「金糧倉」等貸款產品,為產業扶貧提供供應鏈信貸服務,「貸」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截至2020年11月末,新疆農信投放產業扶貧貸款餘額達到1700億元,涉農貸款、農戶貸款和復工復產貸款新增投放均達到1000億元。

一項項脫貧產業,猶如一粒粒致富種子在新疆遼闊的大地上生根發芽,幫助貧困戶開啟了脫貧致富之門,朝著有信心、有盼頭、可持續發展的日子闊步前行。

一支紮根一線的農信力量

做細+做實: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如今,在位於祖國西部邊陲的澤普縣奎依巴格鄉奎依巴格村,說起駐村幹部「槐哥」,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說「亞克西(好)」。

「槐哥」是新疆自治區聯社「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隊長張槐。駐村三年來,身為工作隊「領頭羊」的他,率先垂範、事無巨細,帶領隊員們為奎依巴格村的長治久安和脫貧致富奔波忙碌,用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如何破解奎依巴格村的發展瓶頸?

三年前,駐村工作隊剛一來到村裡,張槐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村裡的實際情況是,人均土地少,產業化水平不高,村民大多在家務農,收入來源單一,靠現有的傳統農業增收幾乎沒有出路。

先「築巢」再「引鳳」。張槐帶領隊員們找到了解決村民增收難題的「牛鼻子」。

駐村工作隊本著「外出零散務工不如本地穩定就業」的思路,結合村內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需求,在新疆自治區聯社的支持下,新建了兩座3800餘平米的標準廠房和配套設施,和企業採取「工作隊建廠房、企業自投設備」的合作模式。

為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穩定運營,駐村工作隊在引進企業時達成了「衛星廠房租金全免、優先招聘本村人員就業」的入駐優惠條件,先後引進了「六個核桃」和「新疆授人以漁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入駐,當年吸收51名村民實現轉移就業。

2019年,張槐又帶領隊員們推動「一村一品」特色蘑菇種植,積極爭取到350萬元扶貧項目資金,在村內新建了1座菌包廠。這不僅讓村裡15位貧困戶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還消化了村裡的核桃枝、紅棗枝等廢棄物,推動綠色環保經濟發展。

圖為張槐(右二)帶領工作隊員深入田間指導村民種植紅棗。

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文明也要跟得上。

張槐召集了村裡20餘名文藝尖子成立了文藝隊,協調前往澤普縣、喀什地區文工團接受專業培訓,多次獲得縣、鄉文藝演出一等獎。

現在,奎依巴格村每周六定期開展群眾聯誼匯演,各小組分別成立小分隊,大型匯演相互配合、小型聯誼相互比拼,村內文化氣息濃厚,民族團結的氛圍日益高漲。

今年年初,駐村已滿三年的張槐主動申請繼續留駐一年,「槐哥」駐村故事還在續寫……

在新疆各地脫貧攻堅戰場上,活躍著一大批像張槐這樣來自新疆農信的「訪惠聚」駐村工作幹部。從天山深處到草原戈壁,貧困村裡的「新面孔」漸漸成了鄉親們的「老熟人」。

2016年至2020年,新疆農信共有66家機構(含新疆自治區聯社)先後派駐92個「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第一書記126人、隊員972人參與駐村工作。他們引資金、輸理念、扶項目、勤維穩……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燃起了貧困群眾的脫貧夢。

圖為新疆自治區聯社派駐葉城縣江格勒斯鄉阿瓦提村的扶貧「第一書記」尼加提(右一)在春節前夕給老鄉送春聯。

據悉,新疆農信累計自投和爭取項目資金達3.2億元,在陣地建設、養老託幼、庭院經濟、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上用情用力,帶動1.7萬人脫貧,2萬人轉移就業,實現收入3億元。新疆農信鋪就的2180公裡「信合路」,成了鄉親們的「致富路」;修建的106條「信合渠」,澆灌著鄉親們奔小康的「希望之花」。

在此期間,新疆農信「訪惠聚」各駐村工作隊共發展農民黨員1164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937人、培養後備幹部891人,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扶貧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為「扶志又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新疆自治區聯社駐村工作隊已累計發放100餘萬元助學基金,幫助上百名困難學子實現了求學夢。

2019年,新疆自治區聯社駐奎依巴格村「訪惠聚」工作隊榮獲自治區第十八屆「新疆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稱號,駐塔尕爾其村「訪惠聚」工作隊榮獲「喀什地區脫貧攻堅獎——扶貧先進基層單位」稱號。

農信力量聚合力,扶貧路上見初心。

隨著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畫卷在天山南北徐徐展開,幸福美好的小康夢想正在這裡變得越來越真實可感。

來源/中華合作時報·農村金融

主編/劉小萃 新媒體總監/李 博 製作/呂國旺

相關焦點

  • 有的放矢:確保新疆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推動黨的扶貧政策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高政治站位,壓實攻堅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能否高質量完成,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
  • 海大集團捐款1000萬元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慷慨解囊助脫貧 扶貧濟困傳美德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今年「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主題為「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22年前初創的海大,就奔走在塘頭欄舍,幫助農民科學養殖。
  • 打贏脫貧攻堅戰 · 主題歌曲《和你在一起》
    而近段時間,正好因為參加中建集團領導人員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集中培訓,同時又參加了「中國建築對口支援甘肅打贏脫貧攻堅戰現場推進會」,碰巧又在組織監企共建、廉潔文化示範點創建活動時,專門到雲南一處貧困山區做過實地考察,正好籍此重點思考一下中央關於扶貧工作相關精神和政策的精髓要義,對創作這段歌詞,就有了相對精準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也有了創作情緒醞釀的基礎。
  • 來自新疆農信社助力脫貧攻堅系列報導之四
    在「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聲中,聲名遠揚卻又處於深度貧困的于田,能否如期脫貧摘帽華麗轉身?仲夏時節,筆者走進大漠深處,看到了產業發展帶動百姓脫貧致富的一幕幕場景。據于田縣農信社信貸部門負責人介紹:「創業擔保貸款是國家政策類貸款,分為個人和企業兩種。個人或企業提出申請後,經人社部門審批,農信社核定放款。建檔立卡貧困戶、創業大學生等均可申請個人類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為20萬,貸款期限三年,政府全額貼息。企業最高申請額度300萬元,期限兩年,政府按基準利率的50%貼息」。
  • 金融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銀行業透露三大關鍵詞
    9月10日,中國銀保監會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銀行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實踐。 王恩博 攝中新網北京9月10日電(記者 王恩博)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打贏這場戰役,金融「活水」支持必不可少。中國農業銀行作為另一家「農」字頭銀行,亦是支持脫貧攻堅的主力。農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張青松介紹,截至8月末,該行在832個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貸款比年初新增1510億元,餘額12425億元;深度貧困縣貸款比年初新增678億元,餘額4704億元;精準扶貧貸款比年初新增655億元,餘額4570億元,三項扶貧貸款增量均明顯高於去年同期。
  •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坪山區人力資源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就業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應對疫情影響強化穩就業舉措,按照貧困勞動力「優先推薦就業、優先穩崗就業、優先技能培訓、優先幫助融入城市」工作要求,組建工作專班,加強政策宣傳,強化培訓力度,積極實施「穩就業,保民生」服務,精準發力,靶向解難,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 南通海門:助力陝西勉縣打贏脫貧攻堅戰
    海門助力陝西勉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昨日,從海門勉縣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繼2020年2月勉縣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之後,到10月底,勉縣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步夠格邁入全面小康;海勉扶貧協作年度工作任務圓滿收官,如期完成對口幫扶協作使命。
  • 產業援疆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新疆新聞在線網12月31日(新疆臺記者丁曉丹 楊竹 羅圓明):第九批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各援疆省市聚焦脫貧攻堅和擴大就業,推動一批強產業、惠民生、促發展的援疆項目在我區落地。「把8號圈的公羊轉到3號圈,把5號圈哺乳的羊轉到8號圈去……」12月28號,在墨玉縣新疆萬豐畜牧發展有限公司一號廠區內,生產部小組長凱合日·巴凱爾正在安排當天的工作任務。凱合日·巴凱爾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3月在北京市援疆指揮部打造的種羊繁殖基地實現了就業。凱合日·巴凱爾說:「以前外面打工,孩子和父母照顧不了。
  • 蒙城縣供電公司:黨建引領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蒙城縣供電公司始終把扶貧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積極開展機井通電、定點幫扶、貧困村電網改造等各項工作任務,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近年來,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蒙城縣供電公司積極組織供電所落實機井通電工程排查、建檔、通電工作,對農田機井所使用的配變臺區進行巡視維護和檢修,對接入機井通電臺區的灌溉農戶進行裝表接電。全縣255個「機井通電」工程全部投入使用,以行政村為單位送達《機井通電灌溉工程告知函》,積極開闢「機井通電」工程用戶業擴報裝「綠色通道」,優先滿足農業灌溉機井用電。
  • 陝煤運銷集團持續發力助力棟梁村打贏脫貧攻堅戰
    增強脫貧的信心和底氣陝煤運銷集團持續發力助力棟梁村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陝煤運銷集團積極履行國有企業助力脫貧攻堅責任,持續發力,精準施策,靶向治療,多舉措助力安康市漢陰縣澗池鎮棟梁村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 雞西市密山市柳毛鄉助力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加強人居生活條件整治推進基礎設施完備建設近年來,密山市柳毛鄉高度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綜合環境整治工作,各村通過微信群、大喇叭廣播、入戶走訪的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使村民們積極投入到環境衛生整治中來,確保垃圾不亂堆、汙水不亂排,養成了乾淨整潔的良好衛生習慣。2020年,永勝村對村裡的環境進行了整體規劃,建設完善了基礎設施。
  •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兜好底」
    原標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 「兜好底」 本報記者 祁國彪 攝 本報記者 羅 藏 張海虎 「青海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提出了『八個一批』工程,其中包括低保兜底一批,請諾衛星代表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 為新疆喀什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山東援疆力量
    山東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不折不扣落實魯新兩地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部署要求,堅持把助力喀什地區特別是對口支援的疏勒、英吉沙、嶽普湖、麥蓋提4縣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責任,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創新創優、銳意進取,在產業、就業、消費、民生、人才、結對幫扶及社會扶貧等方面不斷用心用力、精準幫扶,讓受援地各族群眾有了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和自治區的充分肯定。
  • 有的放矢: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建立健全防止返貧長效機制,需要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針對返貧的苗頭傾向進行精準監測,根據返貧的實際情況進行精準幫扶,用科學的管理方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返貧的風險降到最低,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精準監測。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切入點在於監測對象精準、監測範圍精準、監測指標精準。做到精準監測,必須明確監測對象,精準確定監測範圍。
  • 包頭供電局: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建領航 精準施策 凝心聚力 統籌推進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龔晨堯 郭冠豪 徐昕媛  稀土之都,草原鋼城,如今的包頭已經從一燈如豆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東鋁西鋼、南高北裝」的重工業城市。
  • 助力脫貧攻堅戰 喀什機場首航「西梅號」
    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新疆喀什西梅出疆銷售的影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多渠道解決好西梅銷售問題,堅決打贏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 8月12日21點50分,新疆機場集團天緣國際物流公司喀什-西安「西梅號」全貨機滿載著14.2噸西梅等本地特色農副產品在喀什機場順利首航。
  • 北京:助力對口幫扶省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北京義不容辭的政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提出,以首善標準助力對口幫扶地區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北京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北京市長陳吉寧分別和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河北省長許勤籤訂了京蒙、京冀全面深化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  蔡奇說,北京作為首都,必須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在扶貧協作上必須走在全國前列。
  • 高韻斐:構建輿論矩陣 助力決勝脫貧攻堅戰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更是人類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壯舉。2020年,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際,上海廣播電視臺作為上海新型主流廣播電視媒體,積極擔當輿論引領責任,根據中宣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部署要求,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宣傳主線,提前策劃,精心構建涵蓋新聞、公益節目、紀錄片、影視劇等不同宣傳樣式的輿論矩陣,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以強大的宣傳聲勢,助力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用好五大發展理念指揮棒,打贏脫貧攻堅戰
    要將發展議程置於全球宏觀政策協調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引領,加強發展合作,縮小南北發展差距,實現共同發展繁榮。(11月22日,人民網)  時間在走,時代在前行,黨員幹部要步履不停,用發展的腳步助力脫貧攻堅,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在這個新的時期,黨員幹部可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助力脫貧攻堅,並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寶安顯擔當
    據了解,團區委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團中央《共青團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意見》,按照區幫扶工作統一部署,在龍川縣羅南村打造光伏扶貧電站、油茶示範基地、「溫氏養雞」基地等四大「輸血」產業項目,增加羅南村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