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西安·弗洛伊德:為什麼難以受人委託而畫?

2021-01-08 齊魯壹點

Lucian Freud

盧西安·弗洛伊德

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於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奧地利猶太人,母親是德國人。他是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盧西安·弗洛伊德畫畫直到他去世之前,被泰特美術館譽為「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2011年7月20日因病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88歲。

弗洛伊德是一個貪求繪畫真實感的完美主義者,近乎貪婪,總希望在多變的人與物上刻畫出堅定的實在感,「還差一點,還可以更好。」於是,不斷用肯定的筆痕轉譯經過多次觀察的某處,一次次,一遍遍,使其更確切,這個過程緩慢而無常,卻是值得。他也確實做得很好,因為他「兼具了一個小說家的敏感和一個畫家對不同事物兼收並蓄的觀察力」以及真誠的表達力。

一、最難的繪畫:素描

用鉛筆或炭筆畫素描類作品是最難的事情。

人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事實,

即優秀的油畫家很多,

比起只用鉛筆或炭筆作畫的優秀畫家要多得多,

像安格爾或德加那樣兩種畫法都很嫻熟的畫家

實在是寥寥無幾。

二、希望作品來自於模特

一天的工作(寫生模特)完成了之後,

我喜歡與模特有儘可能多的聯繫。

儘可能多地了解和感受模特的情緒和感覺。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

我不想作品是來自於我,

我希望作品來自於模特們。

必須持續而又仔細地觀察繪畫的主題:模特,

那麼他/她/它終將全方位顯露自己的各個方面,

不可能僅僅向你展示他們想讓你

看見的某些本相。

三、我所感興趣的藝術品

對於藝術品的風格和創作時所採用的媒介,

弗洛伊德完全沒有偏見,

但他覺得藝術作品一定要有真實的東西在裡面。

他欣賞蒙德裡安的幾何油畫,

雖然那些畫與他的創作風格相差千裡。

他評論說:

那些畫就像所有其他好作品一樣,

有現實世界的意境在裡面。

我只對以某種方式體現真實世界的藝術品感興趣,

我不會去關心它的風格是否是抽象的,

或是其他的什麼形式。

四、我想看到「真實的顏色」

我不希望看到所謂「神奇的色彩」,

我想看到「真實的顏色」,

這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並不想被帶離這個世界,

我絕對希望自己活在這個世界裡,

所有的時間都在這個真實的世界裡。

五、完美≠難忘

不知為何緣故,我認為,

如果一幅畫裡

所有的部分都完美地連接起來,

那這幅畫絕對不可能是

真正令人難忘的作品。

六、關於模特

弗洛伊德以畫眉鳥尋找麵包碎屑和小蟲子

的方式尋找他的模特。

什麼樣的人物適合他的作品呢?

「我選擇畫的主人公時往往是憑著自己的一時衝動。

因為我不是一個思來想去的人,

要我說出為什麼選中這個人做模特的理由

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難得事情。

專業模特可能不適合我,

因為他們不是我想要的。」

他們也許會說「你要我擺出造型A,

造型B,還是造型C?」

弗洛伊德決定開始畫的任何特定的人身上

都有某些說不出來的潛質。

七、變化的感覺

繪畫創作中最困難的步驟

有一點我從來沒有完全適應過,

那就是我的感覺每一天都不一樣。

雖然我試著通過持續不斷地工作來控制它,

我還是覺得每一天都是如此的不同,

我有時甚至想,

我的作品是否沒有一件是真正成功的。

八、弗洛伊德的悖論

當被問及「對於一個畫家來說,

可變性對創作的負面影響是什麼?」時。

弗洛伊德說,

也許你需要具有那種持續尋找缺點和麻煩的性情

它可能會妨礙你獲得一直在追求的東西,

但在創作中膽子一定要儘可能的大。

一個人必須找到不斷嘗試的勇氣。

不要一直用一種乏味或可預見的方式創作。

不過,

我想如果一個人不是每一天都在變化,

那麼這個人不可能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

——極為大膽的人。

九、自畫像

一個不好的畫家畫出來的肖像畫

都像自畫像,

而他們真正的自畫像卻又不像他們自己,

因為他們特別地美化自己。

弗洛伊德指出:

在某種意義上說來,

是否相像不是最重要的,

因為一幅肖像畫是否與本人相像

與這幅畫是否是一幅好畫沒有關係。

十、如何看待名畫

一個畫家不要帶著過多的尊崇去看那些名畫。

過分崇拜過去的藝術作品,

那將導致完全失去信心

以至無法成為真正的畫家。

每次我去藝術畫廊看畫,

就像去醫生那兒看病,

去啟發自己的思維。

「啊,那邊可以這麼改一改。

用這種方式去畫就對了。」

十一、道德觀念

為什麼難以受人委託而畫?

我是憑衝動來決定如何畫的,

同樣也是憑衝動來決定不以某種方式畫。

甚至這樣做或不這樣做的決定

有時是不明智或不順理成章的。

如果不是憑衝動來創作,

那就違背了我的本性。

思考貫穿在弗洛伊德創作的整個過程中。畫下每一筆前,他都先深思熟慮過,一邊畫,一邊不停地評估其形、手法或顏色等等是否合適,如有必要就修改或重新畫過。弗洛伊德對這個過程的堅持,思考-修改-再思考-再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唯一的秘密」就是「我可以說自己擁有的就是專注,而這不是誰都能學得會的。」

(圖文來自於山東省書畫學會)

相關焦點

  • 弗洛伊德:為什麼難以受人委託而畫?
    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盧西安·弗洛伊德畫畫直到他去世之前。被泰特美術館譽為「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2011年7月20日因病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88歲。因為我不是一個思來想去的人,要我說出為什麼選中這個人做模特的理由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難得事情。
  • 盧西安·弗洛伊德 隱士般地離去
    沒有更多細節透露,多年來,弗洛伊德一直過著隱士般的孤僻生活,如今,他的死,也帶著些許隱士的風格。作為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盧西安·弗洛伊德生前榮譽無數,頭銜包括「英國在世最偉大藝術家」、「最貴的在世藝術家」等。他以性情乖張著稱,後半生幾乎從不與藝術圈交際。就連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請他為自己畫像時,經過6年談判,他才勉強答應。
  • 才華橫溢的盧西安·弗洛伊德
    在第一件委託作品,為尼古拉斯·摩爾(Nicholas Moore)詩集《玻璃塔》繪製的插圖本出版後,弗洛伊德於1944年在亞歷克斯·裡德和勒菲弗畫廊舉辦了他的首展:「畫家的房間(The Painter's Room)"。
  • 盧西安·弗洛伊德和弗朗西斯·培根,天才間的友誼
    如果非要說出相同點,那就是畫中的人物都有著被人難以捉摸的深情,並不友好,抵擋著現實。同樣有著光輝的家族史,盧西安·弗洛伊德和弗朗西斯·培根卻度過了大相逕庭的童年。無論那一刻他們是否入了彼此的法眼,在長者的面前,他們都是謙卑的,薩瑟蘭的藝術成就令年輕人生畏,在二人見面前,他告訴盧西安,「一個你從沒聽說過的人。他這個人極有個性,平時把大把的時間都花在蒙特卡洛賭博,偶爾才回到這邊。通常他畫完一幅畫,就會把它毀掉。」他口中這個神秘人士正是培根,若非如此這般故弄玄虛,盧西安也不會輕易產生探知一個人的興趣。
  • 盧西安·弗洛伊德:你的顏料不會說謊
    讓人著迷,讓人不安!,尤其是盧西安所畫的。 弗朗西斯·培根 《研究盧西安·弗洛伊德的頭部》 1967年 《弗朗西斯 培根》 盧西安是弗朗西斯·培根的第一位指定模特,隨後培根在他的十九幅肖像畫裡畫了弗洛伊德。
  • 如果令人不安,那麼這就是盧西安·弗洛伊德
    如果令人不安,那麼這就是盧西安·弗洛伊德 2011-08-23 14:32 作者:曾焱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盧西安·弗洛伊德的「聲名」
    1973年開始,弗洛伊德就在電話上向菲弗口述「我們的小說」,直至2011年去世。這部傳記即以兩人40年來不間斷的深夜通話、藝術家的信件和文書,以及對他家人朋友的訪談為基礎。弗洛伊德精力過人,日夜工作,交遊廣泛。
  • 盧西安·弗洛伊德人物形態真實表達
    盧西安·弗洛伊德人物形態真實表達弗洛伊德是一個貪求繪畫真實感的完美主義者,近乎貪婪,總希望在多變的人與物上刻畫出堅定的實在感,「還差一點,還可以更好。」於是,不斷用肯定的筆痕轉譯經過多次觀察的某處,一次次,一遍遍,使其更確切,這個過程緩慢而無常,卻是值得。
  • 盧西安·弗洛伊德:名媛超模都愛他 射手渣男的魔力
    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一首自己的主題曲,那盧西安的曲目非泰勒絲的莫屬,多少人被他填入blankspace,筆者也只能「精選」幾位比較關鍵的對象出來介紹。因為變動宮的他擁有高顏值跟不凡的才華,外形清瘦卻又不失狂野,精力充沛,思緒敏捷,幽默風趣,常席捲全場成為注目焦點,讓人無可抗拒,最重要的是,他的祖父是精神分析始祖--西格蒙·弗洛伊德!頂著名人後代的光環,盧西安從年少開始就被周圍的人注意,所到之處都有人想認識他,別忘記,他也是培根第一個點名的模特兒。
  • 二十世紀除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弗洛伊德堅持寫生的痴狂
    盧西安·弗洛伊德的祖父是另一位更具盛名的弗洛伊德,那便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西蒙·弗洛伊德。可能是來源於祖父血脈裡的敏感與對心理反應的特殊感應能力以及奧地利維也納人所特有的與生俱來的懷疑,好奇和骨子裡的孤獨才能使得盧西安·弗洛伊德的畫作中帶有著特別的知覺能力,使之帶有了洞悉人心的力量。盧西安·弗洛伊德的一生充滿了讚譽也充滿了指責,稱其孤僻,難以相處的評論極多。
  • 「大師」弗洛伊德未完成的畫也是經典
    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盧西安·弗洛伊德堅持畫畫直到他去世之前。儘管在二十世紀,抽象表現主義佔領了整個藝術世界,但是弗洛伊德一直堅持表現主義繪畫,最終成為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被泰特美術館譽為「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的盧西安-弗洛伊德2011年7月20日因病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88歲。
  • 弗洛伊德之孫不從醫做畫家 | 細析盧西安筆下的肖像畫
    弗洛伊德家族因有猶太血統,1933年恩斯特為逃避納粹的迫害而首先逃難到英國。其後,警覺性較低的西格蒙德在局勢進一步惡化後,1938年亦來到倫敦。弗洛伊德家族中的各成員各有發展,盧西安進入英國的美術學院,後來亦選擇成為畫家,成為了跟祖父一樣是精神分析師的姑姐安娜(Anna Freud)以外,整個家族中最有名的一位。
  • 除了倫勃朗和梵谷,還有誰畫了「慘不忍睹」的人體呢?
    不過,他筆下的人物在身材和樣貌上,確實不太容易讓所有人都接受。但不可否認的是,看過高更的作品後,肯定難以忘懷。盧西安·弗洛伊德畫筆下的「胖子」。盧西安·弗洛伊德是一位大師級的畫家,據說連英國女王找他畫像也得排隊預約。這足以表明他在畫壇中的地位和影響。不過,盧西安·弗洛伊德筆下卻常常出現令人難以忘卻的「胖子」。
  • 英國當代畫家 | 盧西安·弗洛伊德
    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盧西安·弗洛伊德畫畫直到他去世之前。被泰特美術館譽為「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2011年7月20日因病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88歲。他說:「我選擇畫的主人公時往往是憑著自己的一時衝動。因為我不是一個思來想去的人,要我說出為什麼選中這個人做模特的理由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難得事情。……專業模特可能不適合我,因為他們不是我想要的。」他們也許會說「你要我擺出造型A,造型B,還是造型C?」
  • 盧西安·弗洛伊德 Lucian Freud
    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盧西安·弗洛伊德堅持畫畫直到他去世之前。儘管在二十世紀,抽象表現主義佔領了整個藝術世界,但是弗洛伊德一直堅持表現主義繪畫,最終成為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被泰特美術館譽為「20世紀畢卡索之外最偉大的藝術家」的盧西安-弗洛伊德2011年7月20日因病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88歲。
  • 弗洛伊德與他的靈感繆斯——蘇·蒂利
    《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1995年)在2008年以3360萬美元出售給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圖片來源:盧西安·弗洛伊德檔案室/布裡奇曼圖片庫一方面,女神並沒有睡著:弗洛伊德歷時數月才畫出了她的這一姿勢——他喜歡寫生,注重細節,顏料要反覆斟酌多次。另一方面,這位女神並不是女神:她是蘇·蒂利(Sue Tilley),在當時倫敦的政府工作中心擔任管理員,她的內心和外表一樣慷慨大方。依我看,蒂利很有風採,而且你會意識到弗洛伊德的作品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畫裡的她那時三十出頭,現在已經六十了。
  • 盧西安·弗洛伊德和藝術史中的那些"豐乳肥臀"
    弗洛伊德的視線似乎總是過分直白,他沉醉地描繪著模特充滿曲線的輪廓,每一個斑駁陸離的色塊,肉體和肌膚上的瑕疵、脂肪的顫動,鬆弛的贅肉,「我想讓整個畫面看上去就像一具真實的肉體,」弗洛伊德所畫的正是休•蒂利(Sue Tilley),體重120公斤的她在倫敦一個就業中心作救濟金管理人,弗洛伊德暱稱她為「大塊兒休」(Big Sue),並以此創作了一系列作品。
  • 他畫了一幅奇醜無比的裸體油畫,給人們帶來關於「靈與肉」的思考
    他的名字叫盧西安-弗洛伊德。盧西安-弗洛伊德(1922一2011)1922年出生於德國柏林,父親是奧地利猶太人,建築師,母親是德國人,爺爺是著名的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33年,為躲避納粹迫害,盧西安隨家人遷入英國,成為英國公民。1939年,盧西安進入英國聖工會繪畫學校學習,受業於校長莫裡斯門下,從此走上職業繪畫之路。盧西安-弗洛伊德繪畫題材廣泛,尤擅靜物、植物、人物肖像和裸體題材。
  • 最貴的畫:畢卡索畫作拍賣11億
    畢卡索一共畫了15幅《阿爾及爾女人》,首位藏家將這15張作品從a到o標了號,o版號稱是最完美的一個版本。此前,該作品的估價為1.4億美元,然而,目前全球收藏家對於印象派和現當代藝術似乎正充滿渴求,而其成交價格也水漲船高。
  • 「最貴」畫家弗洛伊德去世
    本報訊 據美聯社倫敦消息,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周三因病去世,終年88歲。就在今年5月13日紐約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拍賣會上,盧西安·弗洛伊德一件描繪一裸體橫躺於沙發上的肥胖女人的《沉睡的救濟金管理人》拍出3364萬美元,一舉刷新在世藝術家作品最高成交紀錄。弗洛伊德1922年生於柏林,在希特勒掌管德國政權時,隨父母遷往倫敦,是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