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記者在山東採訪報導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及孔孟文化

2020-12-17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7月10日至15日,由國臺辦批准,山東省臺辦主辦的「兩岸記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巡禮暨孔孟文化行」採訪活動在山東舉辦。此次活動以採訪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孔孟文化為主線,共邀請了臺灣聯合報、真晨報、港都新聞社、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UDN、臺中廣播電臺等臺灣媒體和新華社、中新社山東分社,中國臺灣網、鳳凰網、魯網等大陸媒體的15名記者採訪報導,海峽出版交流中心媒體部負責人也參加了活動。整個活動共6天,採訪內容豐富,組織嚴密、銜接緊湊,取得了較好成效。

  7月10日,「兩岸記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巡禮暨孔孟文化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山東省臺辦副巡視員齊子明出席並講話,他對來自兩岸的新聞媒體表示歡迎,希望大家真實反映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發展規劃以及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真實領略齊魯文化的博大精深,親身感受山東經濟社會蓬勃發展。

  隨後,採訪團一行到曲阜、濟南、濱州、東營、濰坊、威海等地採風,在緊張忙碌的六天時間裡,魯臺兩地記者採訪了曲阜孔廟、濟南府學文廟、惠民孫子兵法城、齊魯臺灣城、威海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發展情況;在曲阜尋覓儒家經典文化源頭,體味深藏於濟南芙蓉街盡頭的「儒學之家」;巡禮孫子故裡山東惠民,了解「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的至上思想;到東營黃河入海口採訪採風,觀中華母親河風採;到風箏之都濰坊探秘楊家埠風箏和木版年畫;到威海劉公島感知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澱,體會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橋梁和紐帶,承載著兩岸文化交流的載體。山東博大精深的孔孟文化,獨具魅力的黃河文化、孫子文化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飲食文化,經濟社會發展嶄新成就,都給兩岸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臺灣高雄港都新聞社顏榮忠社長第一次來山東,作為孔子學生顏子的後人,專程到山東曲阜參拜祖先,在感受了黃河的壯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成就及齊魯大地的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後,感慨頗多。他說:「這次交流活動很有意義,兩岸同根同祖、語言相通、血脈相通,交流是達成共識和認可的基礎。我們將會把在山東的所見所聞,以及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真實全面地介紹給臺灣讀者,希望更多的臺灣民眾關心關愛山東,使魯臺兩地同胞密切感情、加強合作、互利雙贏。

  臺灣真晨報大陸新聞中心楊之中主任深有感觸地說:「感謝山東省臺辦給我們提供了這次難得的交流機會和平臺,深入了解了齊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親身感受了山東對臺工作以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生機與活力,親自目睹了山東經濟社會快速健康和諧發展,願意盡最大努力推動魯臺新聞交流合作發展。」

  此次採訪活動歷時六天,魯臺兩地媒體記者真心觀察、用心感受,真情感悟,在臺灣聯合報、真晨報、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UDN,臺中廣播電臺等臺灣媒體,以及中新網、中國臺灣網、魯網等中央、省級媒體共刊播稿件信息、圖片近60餘篇幅,用真情實感、辛勤汗水抒寫了山東之行採訪活動的完美篇章。

(山東省臺辦供稿)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音樂文化交流活動與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周正式啟動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 宋莉)11月20日,以「和平·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暨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2020年會在北京舉辦。活動現場,「海峽兩岸音樂文化交流活動」與「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周」暨海峽兩岸青年影視人才培育基地正式啟動。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花都揭牌
    日前,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暨2020年兩岸青年藝術創作展開幕儀式,在花都區大新文創園區舉行。近年來,花都區大力扶持大新美術館和石頭記礦物園,聯袂創建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助力花臺兩地經濟、文化、教育各領域交流合作,民間人員往來逐年增多,交流層次不斷提高。大新美術館每年不間斷地舉辦兩岸青年文化藝術交流展,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 中山翠亨新區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力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示範區
    3月28日,在2015中山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二屆中山人才節開幕式上,舉行了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局長程金中宣讀了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關於同意在廣東中山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批覆》,並代表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為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中山市委副書記鄧小兵代表中山市接受牌匾。
  • 海峽兩岸紫砂文化交流基地在江蘇宜興授牌成立
    海峽兩岸紫砂文化交流基地在江蘇宜興授牌成立 2014-10-16 18:04:15洪曉紅 攝   中新網宜興10月16日電 (記者 洪曉紅 孫權)中央臺辦、國臺辦交流局局長程金中16日來到江蘇宜興,參加此間舉辦的2014中國陶都(宜興)金秋經貿洽談會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會上,程金中宣讀了在宜興設立海峽兩岸紫砂文化交流基地的批覆,並為宜興市政府授牌。這也是江蘇繼南京中山陵之後,設立的第二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海峽兩岸龍舟邀請賽在山東臺兒莊千年大運河舉行
    中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1時26分報導,鼓聲槳影激蕩古運兩岸,龍舟競渡海峽兩岸一家親。今天上午9點,2010年海峽兩岸龍舟邀請賽在臺兒莊京杭大運河西岸舉行。具體情況中國之聲連線正在現場的棗莊臺記者譚偉:   主持人:現在龍舟比賽還在進行中嗎?
  • 4、福建新增三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四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福建新增三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6月15日,國臺辦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決定,增設安徽黃山、福建省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三明尤溪朱熹誕生地、南平武夷山朱子故裡、遼寧張氏帥府博物館以及天津天后宮等6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目前全國共有49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分布在20個省份。
  • 臺灣文化名人傅申來杭參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臺灣文化名人傅申來杭參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圖片來源:杭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杭州訊 日前,臺灣文化名人、著名中國藝術史學者傅申先生來到杭州市富陽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黃公望隱居地參訪交流,並提筆寫下「兩岸情」,以紀念此次富陽文化交流之行。此外,傅申還將應邀於5月下旬再次來杭,主講《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文化專題講座。
  • 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考察湖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8月24日至25日,國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一行冒著酷暑考察了張自忠紀念館(園)省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武當山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6年11月,張自忠紀念館(園)被省臺辦命名為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去年,省政府向國臺辦提出申請,擬將張自忠紀念館(園)申報為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黃文濤局長此次專程來鄂,重點是考察該館(園)創建條件和開展對臺交流情況,為審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做準備。
  • 福建武夷山朱子故裡「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
    中新社記者 張麗君 攝12月17日,海內外嘉賓為朱子雕像獻上橄欖枝。 中新社記者 張麗君 攝   中新社武夷山12月17日電 (記者 龍敏 張麗君)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交流局局長黃文濤17日向福建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書記馬必鋼授牌,武夷山朱子故裡正式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2019「海峽兩岸記者廣西行」聯合採訪在南寧啟動
    希望各位記者多看、多採訪、多報導,在廣西留下美好的回憶。  南寧市市長周紅波致辭說,「海峽兩岸記者廣西行」聯合採訪是海峽兩岸新聞交流合作的一件盛事,也是邕臺進一步深化了解,增進共識,推動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交流合作的一次良好契機。相信通過此次聯合採訪,將進一步增進兩岸的溝通與了解,推動邕臺交流走向新高度。
  • 臺灣藝術家許伯夷攜106件藝術品山東辦展 促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臺灣藝術家許伯夷攜106件藝術品山東辦展 促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2015-11-28 18:38:05山東省博物館提供 攝  中新網濟南11月28日電 (李欣 沙見龍)臺灣藝術家許伯夷28日攜106件(套)珠寶、木雕、書畫、服飾四大系列的藝術作品在山東省博物館舉辦名為《許伯夷和他的世界》的個人作品展,展現其獨特的藝術造詣,並藉此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藝術交流互鑑。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106件(套)作品包涵有創意獨特的珠寶,揮灑自如的書法,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各具特色的服飾。
  • 濟公故裡浙江天台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濟公故裡浙江天台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4年11月03日 07:56:13  來源:新華網   記者從浙江天台縣相關部門獲悉,作為濟公故裡的天台日前正式獲批設立
  • 廣州市首家省一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此次揭牌的「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廣州市首家省一級的交流基地,涵蓋了大新美術館文創園區和石頭記礦物園區,也是廣東省首家由臺籍人士創辦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適應兩岸大開放、大交流的形勢要求,突出海峽兩岸交流地方特色、深化穗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 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傳媒交流大事記
    ●4月,山東電視臺、山東人民廣播電臺3人隨省新聞辦公室赴香港、澳門執行採訪任務。  ●5月9日,杭州日報報業集團總編輯辦公室主任陳培新一行訪問澳門日報社,受到《澳門日報》總編輯陸波等熱情接待。雙方冀未來加強聯繫,促進訊息交流。  ●5月11日,來自臺灣的16位記者與來自祖國大陸的6位記者開啟「新重慶、新三峽」兩岸記者採訪活動。
  • 湖北黃梅四祖寺五祖寺被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湖北黃梅四祖寺五祖寺被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7年10月30日 09:54: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10月28日電(記者吳植)記者日前從湖北省政府臺辦獲悉,經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湖北省黃梅縣四祖寺、五祖寺被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天津天后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10日舉行
    (中國臺灣網 吳曉寒 攝)  中國臺灣網9月10日天津訊(記者 吳曉寒) 10日上午,天津天后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天后宮舉行。天津天后宮成為全國49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天津市的首家,同時也是京津冀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大陳島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大陳島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20-11-02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松山抗戰遺址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位於松山新村的中國遠徵軍雕塑——遠徵         記者從保山市統戰部獲悉,近日,經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同意將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設立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也是龍陵「抗戰故地」自2014年獲批省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後,再次從省級「升格」為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也意味著龍陵松山將進一步為海峽兩岸進行民間交流、傳承抗戰文化、增強民族共識和擴大合作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 湖南省舜帝陵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寧遠縣揭牌
    傅雷、劉衛華為基地揭牌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湖南省臺辦批准設立的兩岸民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旨在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發揮積極作用。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為了創建更多的兩岸交流合作平臺,給兩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暢敘親情和融合發展的機會。
  • 湖北襄陽宜城市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名列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從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湖北襄陽宜城市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至此,湖北共有6個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發布會上,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介紹了大陸新設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