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辦首屆「同舟共濟 大愛無疆」飲水思源公益論壇暨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儀式,近30家企業及社會組織,近100名校友、社會愛心人士及志願者積極參與。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宮輝,副校長、校友會會長席光出席大會並致辭。西安交通大學一附院、二附院援鄂醫療隊代表,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電信學部、生命學院、化工學院、管理學院相關負責人出席大會。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邢曉強主持會議。
此次論壇由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舉辦,旨在搭建學校與社會各界交流研討的平臺,加強學校與社會各界的聯繫與合作,展現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義舉善心和公益理念,凝聚支持交大發展的磅礴力量,謀劃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創新道路,致力於為高等教育的發展、為西部地區發展、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攜手戰「疫」,守望同行
席光介紹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成效,表達了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以及海內外校友真摯的感謝與崇高的敬意。席光表示,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西安交通大學復工復學,為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贏得了時間、爭取了主動。期待未來繼續攜手社會各界,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趙衛濱代表西安交大教育基金會向關心和支持交大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趙衛濱表示,教育基金會經過14年的發展,不斷的探索、改革、創新,以高效、專業的服務贏得社會高度認可。疫情期間,基金會累計接收疫情相關捐贈7000餘筆,到帳總金額共計800餘萬元,接受口罩、消毒液等物資近60萬件。他指出,新時代基金會發展迎來新機遇,基金會要加強公益供給側改革,持續探索高校中的公益教育和人才培養,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
學生志願者向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代表敬獻鮮花
宮輝、席光向愛心企業、社會組織、校友會、校內組織、學生班級、個人及志願者代表頒發捐贈紀念銘牌
陝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彬在致辭中表示,期望秦農銀行與西安交通大學不斷加深合作,為中國高等教育事業及西部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飲水思源,共話未來
在飲水思源公益論壇上,各位代表暢所欲言,為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二附院黨委書記、援鄂醫療隊隊長鞏守平向大家講述了一線醫護人員的英雄事跡,分享了西安交大在抗擊疫情方面的經驗。方元集團總裁助理商睿介紹了集團應對疫情及助力學校疫情防控的相關舉措。EMBA校友會會長王方勝以「飲水思源,緣木思本」為主題,分享了高校公益教育的初心及使命。人文學院副教授彭瑾以「高質量的公益,大學的使命與擔當」為主題對大學公益教育的目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分享與探討。
為助力學校發展,支持學校開展新冠疫情科研攻關,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姚熹基金」捐贈籤約儀式在全體與會嘉賓的見證下進行。樂安慈孝向學校捐贈500萬元人民幣,並捐贈30萬隻醫用防護口罩助力學校復工復學。
姚熹教授、張良瑩教授伉儷以個人名義捐贈60萬元注入「姚熹基金」,用於支持電子學科的學科建設。1個月以來,姚熹基金」得到了廣大愛心校友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捐資110萬元。
宮輝在總結致辭中指出,交大30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科研工作者奮戰攻關第一時間將科研成果應用於抗「疫」一線,多名校友參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等等,交大人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向社會和國家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宮輝表示,充裕的教育經費是大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學校將每個學年舉行一次「飲水思源公益論壇」暨教育發展基金捐贈儀式,希望與社會各界攜手,將大學教育基金會打造成為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新引擎。宮輝指出,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正式發布。學校已經提出了10個大項目和54個具體舉措,為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新基建」「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提供科技支撐。宮輝強調,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交大時對交大人提出殷切期望,交大人將牢記總書記囑託,奮發進取,凝聚各方力量,為科技強國、創新驅動、健康中國等,貢獻交大方案和交大力量。
黨、校辦,宣傳部、統戰部、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保衛部、團委、後勤保障部、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服務中心、校友關係發展部、教育基金會、附中、附小、幼兒園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是2006年4月經陝西省教育廳批准、民政廳核准登記的非盈利性的社會組織。秉持著「飲水思源,惠教澤學」的理念,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各類獎助學金、教師發展基金、學科建設基金、校園文化建設基金、基礎設施建設基金等,為西安交通大學發展的各個領域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成為學校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2016年,基金會在陝西省民政廳社會組織評估中被評為4A級社會組織;2017年,獲陝西省首批慈善組織認定;同年,獲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