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場景創新與數字重構

2020-12-10 騰訊網

鄉村振興項目實操落地班

主題:文旅專題

時間:11月28日-11月30日

地點:北京 ● 農廣大廈

大數據調研顯示,城市夜生活體驗成為遊客目的地夜遊首選;演出、文化場館、文化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文化場景;文化藝術場館、電影院/劇場、夜市/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消費場景。

雙循環新格局下,成長初期的我國夜間經濟將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2020年10月2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報告》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報告從「蓬勃興起的需求、野蠻生長的現狀、相機抉擇的政策、生活場景的創新和數字重構的支撐」五大部分進行解讀。

1

蓬勃興起的需求

2019年的國內夜間消費相較於2018年無論從消費金額還是筆數,佔比都有顯著提升。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夜間消費整體呈收縮態勢。根據對本地夜遊客和外地夜遊客1至8月的數據監測發現,市場自二月起回暖,四月下旬恢復到疫前水平。同時通過中國旅遊研究院大數據調研,超八成的受訪者表示夜遊意願強烈,夜遊市場需求強勢回歸。省內·都市夜遊率先回暖,夜間經濟點亮假日市場。根據不同出行距離的夜間遊客量監測,細分市場回暖加速,都市、近郊、省內夜遊熱度高。夜間旅遊市場復甦快於本地夜生活,2020年國慶期間遊客夜間消費金額和筆數佔比均高於全國居民水平。

本地夜生活成為重要旅遊吸引物,市場託底作用明顯。大數據調研顯示,城市夜生活體驗成為遊客目的地夜遊首選;演出、文化場館、文化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文化場景;文化藝術場館、電影院/劇場、夜市/集市被認為是最有吸引力的夜間消費場景。2020年8月景區夜間遊客量是1月份的1.76倍;8月夜市遊客量是1月的1.91倍;5月商圈夜間遊客量首次超過1月;夜間演藝門票價格三年來持續下降,演藝防控措施調整後,第3季度環比增長超7倍;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夜間文化需求、休閒需求、消費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

2

野蠻生長的供給

從國家、集體、社區到個人夜間經濟供給野蠻生長,不同層級市場全面開花,生機無限。

從國家層面上來看,如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夜間開放比率為11.6%,其中一級博物館夜間開放比率是二級的兩倍,三級的六倍。

從集體層面來看,全國AAAAA級景區夜間開放率22.8%;AAAA級夜間開放率20.4%。老場景不斷開放,傳統景區、文化場館相繼推出夜遊,且評級越高開放比率越高。

從社區層面來看,社區電影、文化藝術活動、公園夜遊、街區夜市、商圈時長延展豐富多彩。

從個人角度來看,夜跑、夜市、廣場舞、劇場、開放麥、相聲、音樂節、雜技等可體驗參與的夜間活動越來越多。近八成受訪者認為較2019年,2020年夜間生活氛圍有提升。

市場主體創新不斷,行浸式夜遊成亮點。夜遊項目品類增多、夜間休閒消費場所增多和數字科技運用廣泛是2020夜間遊客感知的主要關鍵詞。潮流夜市、文創集市、微演藝、行浸式夜遊正在成為城市夜間經濟發展的重要「活力因子」;2020年一年潮流集市/文化集市出現近90家。

3

相機抉擇的政策

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建設規劃是主旋律。截止2020年10月1日我國共出臺夜間經濟高度相關政策共計197項,其中以夜間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共82項。2020年前三季度發布夜間經濟高度相關政策數量和出臺主體數量都是2019年全年的近4倍。近七成省級行政區出臺政策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出臺形式以「意見、方案、舉措/措施」為主;出臺主體以省市人民政府、商務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為主。

成長初期的我國夜間經濟政策呈現微觀無序和宏觀有序的特徵。對比中國與國際夜間經濟政策詞雲圖不難發現,中國夜間經濟政策關鍵詞是消費、特色、經濟、文化、建設、夜市、城市、街區、餐飲、政府。國際夜間經濟政策關鍵詞:城市、經濟、公共、空間、夜生活、安全、創造、文化、音樂、場所。夜間經濟政策有著初期的路徑依賴和成熟後的自生長機制。初期的夜間經濟發展需要政府通過政策進行喚醒,而成熟的經濟體對政策的依賴較弱。

面對蓬勃興起的需求、野蠻生長的供給、相機抉擇的政策,以生活場景的營造和數字重構的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4

生活場景的營造

低頻次、戲劇化的場景老百姓無感。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大數據平臺夜間經濟專項調研顯示,節事、展覽、歷史文化街區等夜間文化活動/場景吸引力不足;在演藝類型方面,實景演藝、音樂節、演唱會等老百姓無感,以神話傳說、民俗風情、娛樂故事為主題的演藝市場熱度不高。嵌入日常生活的場景才是老百姓有感的。

人際交往與消費需求的空間載體。場景是文化認同、價值選擇;也是生產元素、消費空間與生活方式的選擇;無論是網購外賣的產品到家,還是網約的服務到家,我們享受了科技的便捷,但外賣代替不了的「鍋氣兒」,網絡可以支持消費卻承載不了鄰裡的你來我往。

本地居民的夜間生活場景營造,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嚮往。從路徑上來看,深耕本地夜間生活場景,還原文化本色與創造未來空間,提升文化認同、歸屬感和幸福感。外來遊客的夜間生活方式分享,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

首先,應從視角上進行創新:人的連接、貨的創新和場的分層。突破傳統單一賽道視角,採取「人·貨·場」的系統思維,致力於打造以場景為依託、以人為核心連接、以服務和產品流轉為載體的生態系統,即本地夜間生活方式作為目的地核心夜間旅遊吸引物。其次,場景空間的有限性,單位時間價值最大化。停留時間不能一味的延長,應探索單位停留時間的價值如何最大化。

5

數字重構的支撐

數位技術重構夜間經濟供給側、需求側和供應鏈,重塑產業發展新格局。從供給端來看,數位技術完成了概念導入到產品革新,創造新的消費場景、設計新的生活方式。從需求端來看,以數位技術為底層器件識別夜間消費需求,並進一步創造消費新需求,拓展市場新邊界,完成了識別存量、釋放潛在和引領未來。從供應鏈層面來看,構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供應鏈體系,使受者有需求、平衡傳授利益、解決矛盾;讓價值觀引領算法、讓信息服務回歸需求本質。最終實現供需兩端的動態匹配、智能分發和直達用戶。

資本重塑產業格局,數字經濟助力夜間經濟智慧增長。夜間經濟產業格局由第一階段的演藝企業、餐飲企業為主;到第二階段的照明企業、光影企業湧入;至第三階段的數位技術企業、文化藝術企業、生活服務企業強勢入場。資本在夜間經濟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市場需求潛力和企業投資願景表明,雖遭受疫情衝擊,但目前需求只是積蓄,市場未來長期向好。數位技術在推進夜間經濟產業發展進程中,實現量的增加和質的提升;同時助力夜間產業科學布局,宜亮則亮、宜暗則暗、明確「暗夜保護區」。

2020年,未來,場景創新、數字重構以人民的文化權益和旅遊權利為中心,為夜間經濟保駕護航。

來源:搜狐

活動.資訊

康養專題 重點講解

從不同角度分析項目落地路徑

1

「十四五」規劃

《「十四五」規劃與鄉村振興》

1.「十四五」規劃目標與應對策略

2.「十四五」規劃分區與管控策略

3.鄉村產業發展與實施路徑

4.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關鍵點

5.農業項目資金補貼與申報流程

2

如何打造優質項目

《用全局思維打造優質項目》

1.【全局思維】— 項目十大流程

2.【輕重緩急】— 項目節奏把控

3.【立項申報】— 申報條件與路徑

4.【實操應用】— 案例解讀如何實際應用

5.【產業思維】— 鄉村振興就是產業振興

3

產業品牌及文創模式

《鄉村社區產業品牌及文創模式》

1、幸福公社的生活價值鏈

2、流量為王,旅遊型社區的關鍵是流量導入

3、以故事力重構鄉村核心競爭力

4、以創意設計激發農業活力

5、塑造品牌價值,重構鄉村美學空間

4

操盤案例分享

《中厚明德操盤案例分享》

1、項目的戰略定位與市場分析

2、產業選擇、業態規劃與產品設計

3、功能分區與空間布局

4、盈利模式設計與開發時序

5、項目運營策略與營銷方案

5

疫情下文旅產業創新

《疫情新常態新消費背景下文旅產業創新》

1、疫情影響,文旅產業結構需要深層次變革與創新

2、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產業發展趨勢研判

3、經濟新常態下文旅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4、新技術時代,文旅產業融合的路徑與趨勢

5、文旅新消費下產業發展新格局分析

6

成功轉型經驗

《傳統地產轉型文旅小鎮的成功經驗》

1、鄉鎮城互動融合發展模式

2、文旅小鎮產業如何運營

3、文旅小鎮如何盈利

4、文旅小鎮發展模式如何創新

5、文旅小鎮如何開發設計

7

開發流程、操作要點

《項目開發流程與操作要點》

1、項目開發12大流程

2、項目選址應重點考量哪些因素

3、集投資、運營、建設於一體的方案如何撰寫

4、政府談判需要掌握的原則

5、不同板塊如何進行招商

8

運營體系構建

《文旅項目運營體系構建》

1、行業分析與操盤思維模型

2、文旅項目頂層設計與共創系統

3、文旅項目的用戶思維與營銷體系

4、以運營為導向的文旅產品體系開發

5、文旅扭虧策略與復盤

9

產業對接與項目諮詢

產業對接與項目諮詢

由中厚明德集團董事長嶽鳳娟坐鎮專家團,親自與學員進行一對一溝通,針對學員在項目實操中的問題答疑解惑。將理論指導與實操落地相結合,幫助學員解決項目運作難題,推動項目落地生根。

相關焦點

  • 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
    原標題: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 摘要 【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截至目前
  • 2020「創客中國」數字經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12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主辦的2020"創客中國"數字經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河北省廊坊市隆重舉辦。大賽歷經網絡報名、全國預選、評審會決賽,最終在主辦地進行現場頒獎,劃下了圓滿的句號。
  • 「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開幕。本屆峰會以「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為主題,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與閩江文化帶融合創新發展,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創新發展路徑,擦亮「綠色南平、水美城市、璀璨延平」的綠色發展名片,助推南平融入長江經濟帶,精準對接長三角,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新色彩,譜寫旅遊經濟發展新華章。
  • 2019年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模式創新論壇在京舉辦 為企業創新發展...
    論壇聚焦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的機遇、變革、融合、創新等熱點問題,深入探討數位化對企業管理模式、商業模式和成長路徑的影響,推動建立基於中國情境的管理學新理論和新範式,為企業創新發展貢獻學術界智慧。、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東教授以「數字經濟的複雜性、多樣性與發展戰略」為題,回答了數字經濟的概念與內涵等基本問題,闡述了數字經濟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分析了當前數字經濟發展中的成就與不足,解析了數字經濟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 一日8地兩會定調2020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成多地關鍵詞
    來新浪理財大學,聽《楊德龍深度解讀年度十大熱點事件》,助你先人一步抓住2020的財富趨勢原標題:一日八地兩會定調2020年發展規劃,數字經濟成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來源:中國證券報地方兩會進入密集會期。
  • 2020「創客中國」數字經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12月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主辦的2020"創客中國"數字經濟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典禮在河北省廊坊市隆重舉辦。大賽歷經網絡報名、全國預選、評審會決賽,最終在主辦地進行現場頒獎,劃下了圓滿的句號。
  • 2020年中山數字經濟發展論壇即將盛大亮相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討論時也強調:「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 ...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中國未來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的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發布
    本網訊 11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農業農村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編制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發布。報告全面總結了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政策舉措、發展進程和階段性成效,歸納了各部門各地區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的重要進展和經驗探索,是對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發展總體情況的集中呈現。 報告指出,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數字鄉村戰略進一步落地實施,各地區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取得良好成效。
  • 「西安夜間經濟發展報告」發布,陝西首條大眾點評必吃街落地
    活動現場,陝西首條「大眾點評必吃街」在永興坊點亮,美團發布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西安夜間經濟發展報告》。活動現場 該報告針對今後西安市進一步壯大夜間經濟提出:鼓勵夜間經濟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積極推動特色文化、科技與夜間經濟高度融合;發揮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的作用,支持發展夜間到家服務經濟;優化發展環境,鼓勵夜間小店經濟的發展;加強夜間經濟配套保障,優化夜間營商環境。
  • 2020中國致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的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聚焦數字城市建設 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能夠實現經濟快速復甦、增速由負轉正,與我國新業態新模式支撐的數字經濟發展密不可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數字中國,加快數位化發展的重大部署,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總站於2020年12月28日—29日在上海舉辦「中國城市數字經濟論壇·2020」。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 近日,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 研究報告|2020-2025年四大新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的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1)當前數字經濟規模 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站在2020年的高度上展望2021年,我們發現,金融科技發展逐漸由雙穩階段向集聚階段過渡;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服務更加精準;底層技術乘數效應顯現,加速帶動上層業務深度融合;新基建推進金融科技B端服務,加速智慧社會建設;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逐步擴展;金融機構全流程數位化轉型力度加強;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更加深入;金融科技監管更加全面、系統;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相互賦能效應凸顯;數據隱私保護逐漸規範
  •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附下載)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編制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在第十八屆農交會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發布。《報告》全面總結了2020年我國數字鄉村建設的政策舉措、發展進程和階段性成效,展現了各地區、各部門在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工作中的積極探索和重要進展。
  • 《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發布,智能經濟助推社會向智能轉變
    人類社會每一次技術和產業的變革都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創新與重構。當前,智能經濟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方式,將人類社會引入智能社會。這是國內首個全方位構建智能經濟新時代版圖的白皮書,報告全面介紹了數字經濟大背景下,以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核心推動力的智能經濟建設成果與前景,深刻剖析了智能經濟對經濟社會的重構與影響,並為如何加快我國智能經濟發展提出八大建設性建議。
  •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彙編...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11月28日消息,近日,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編制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數字鄉村建設典型案例彙編(2020)》
  • 《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完整版重磅發布 AI推動新經濟形態形成
    人類社會每一次技術和產業的變革都帶來了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創新與重構。當前,智能經濟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方式,將人類社會引入智能社會。   這是國內首個全方位構建智能經濟新時代版圖的白皮書,報告全面介紹了數字經濟大背景下,以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核心推動力的智能經濟建設成果與前景,深刻剖析了智能經濟對經濟社會的重構與影響,並為如何加快我國智能經濟發展提出八大建設性建議。
  • 夜經濟激活城市競爭力:蘇州觀前街成2020年遊客最喜愛的夜市
    李桂東攝(人民視覺)由中國旅遊研究院、無錫市人民政府和良業科技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夜間經濟論壇」近日在江蘇無錫舉辦。以文化消費和旅遊休閒為主要內容的夜間經濟,正在強勁回暖並創新不斷。夜間經濟成為彰顯城市特色與活力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