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奸相」蔡京書法可否好評?

2021-01-18 騰訊網

提起蔡京,世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臭名昭著的著名奸相。

《水滸傳》裡,被劫了生辰綱的蔡太師,宋徽宗身邊三次出任宰相的大奸臣,北宋「六賊」之首!(六賊:蔡京、王黼、朱勔、梁師成、童貫、李彥)這一點自北宋末年,太學生陳東上書將蔡京,列為「六賊」之首就已經形成了基調。

《宋史》將蔡京列入《奸臣傳》,稱其:「天資兇橘,舞智御人……見利忘義,心狠手辣,打擊政敵不擇手段」。

01宋朝書法No.1?

史書記載:蔡京書法先後學過唐代徐浩、沈傳師、歐陽詢,後又改學「二王」,博採諸家眾長,自成一體。

當時的人們一談到蔡京的書法,張口就是什麼:「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話裡話外都透漏著一股「蔡太師書法天下第一!」

這把宋四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他們幾個往哪放?

再說了,「瘦金體」難道就不好嗎?

眼裡還有沒有皇帝?

宋徽宗「瘦金體」

可事實證明,這個說法挺靠譜。

因為,上面提到這幾位,好像還挺贊成這種說法。

其中最典型的應該屬米芾,米芾因為狂傲自負、行事癲狂,被世人稱為「米顛」。

但就是這位目中無人的「米顛」,曾經親口承認: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

據說,蔡京有一次跟米芾侃大山時問起:你覺得當今世上誰的書法寫的最好?

米芾回答:柳公權之後就屬你和你弟弟了。

蔡京又問:那其次呢?

米芾這才說:當然就是我啦。

如果說米芾可能是畏懼蔡京的權勢,一時說了違心話,(依米芾的性格,估計可能不大)那宋徽宗的喜愛絕對是出自真心。

在趙佶還是端王時,就曾經花兩萬錢買下過蔡京寫的扇面。登基之後,在他下令編撰的《宣和書譜》,更是把蔡京的書法誇到天上有地下無。

02引來皇帝「花式誇」?

誇了啥?

來,感受下:

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臣立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巍巍若巨鰲之載崑崙,翩翩如大鵬之翻溟海。

而在自己的畫作中,像《聽琴圖》——

宋徽宗《聽琴圖》

《聽琴圖》局部

還有,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

題跋者,總少不了蔡京的身影。

那麼,蔡京書法真這麼好?被誇成一朵花,它到底長啥樣?

《節夫帖》

釋文:「京再拜。昨日終日遠勞同詣。下情悚感。不可勝言。大暑。不審還館動靜何如。想不失調護也。京緣熱極,不能自持,疲頓殊甚。未果前造坐次。悚怍。謹啟代面敘。不宣。京再拜。 節夫親契坐前。」

《節夫帖》是蔡京寫的一幅行書信札,雖沒《宣和書譜》中記載的那樣:「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誇張。

但整體呈現出筆力雄健、張弛有度,筆法俊逸秀美,結字欹側多姿的特點,頗得書法中的「媚趣」。

《節夫帖》結字欹側多姿

而「媚」作為純粹的形式美,被納入書法審美範疇,源於「二王」,因此,在很多記載中都能看到,蔡京深得「二王」筆意的說法。

在粗筆濃墨中時有細勁之筆

《節夫帖》用筆和分行布白上頗特色,前者字字筆劃輕重不同,卻又仿若自然天成;後者每字每行間都經過精心安排,左右前後顧盼呼應,錯落有致。

《節夫帖》的分行布白,呈現密—疏—密—疏的特點,且因第二部分留白極大,起首兩行皆向內傾斜。

不過,看完《節夫帖》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這確定不是米芾的作品嗎?這兩人的書風簡直像到犯規好不好!

難怪米芾這麼下大力氣誇蔡京!

「誇他等於誇自己嘛」不信,來對比一下:

米芾《三札》局部

難怪啟功先生在提到北宋書法時,曾說二蔡、米芾為一宗,體勢在開張中有聚散,用筆在遒勁中見姿媚。

03成功躋身宋四家?

蔡京保留下來的書法作品並不多,除《節夫帖》外,還有《宮使帖》、《跋趙佶雪江歸棹圖》、《跋趙佶唐十八學士圖》、《題趙佶聽琴圖》、《跋千裡江山圖》、《跋唐玄宗鶺鴒頌》等。

《宮使帖》

其中只有《宮使帖》是和《節夫帖》一樣的有尺牘,其他全部都是在書畫作品上,進行的題跋、題詩。

《跋趙佶雪江歸棹圖》

至於原因,估計,蔡京實在太過臭名昭著,根本沒人願意收藏他的作品,如果不是被他題字的作品實在優秀,估計連同那些書畫本身都難以留存(這一點蔡京必須感謝宋徽宗)。

《題趙佶聽琴圖》

除了作品難以留存之外,「奸臣」的身份很可能,還讓蔡京失去了名列「宋四家」的機會。

據說,宋四家「蘇、黃、米、蔡」中,「蔡」本來指的是蔡京,只不過後世因為厭惡蔡京的人品,用蔡襄代替了他。

明代張醜就曾說過:

「宋人書例稱蘇、黃、米、蔡者,謂蔡京也。後世惡其為人,去之而進君謨(蔡襄字君謨)書焉。」—— 明張醜《管見》

汪曾祺

汪曾祺在《談寫字》中也認同這觀點:

「「宋四家」指蘇、黃、米、蔡。「蔡」本指蔡京,但因蔡京人品不好,遂以蔡襄當之。」

汪老爺子還認為:「宋四家」排序不公,就書法成就,應是:蔡、米、蘇、黃。認為宋人書法,當以蔡京為第一。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蔡京被列入宋四家,也改變不了其身為「奸臣」的事實。

蔡京《跋唐玄宗鶺鴒頌卷》

都說「字如其人」,大奸大惡如蔡京,為什麼能成為一代書法大家呢?(蔡京:也許,我是個例外吧)但,當我們開闊歷史的視野,就會發現他不僅是個奸臣,還是個能臣。

他的行政才能早在當時就為世人所公認。

神宗熙寧末,王安石常對年輕的蔡卞(蔡京之弟)說:「天下沒有可用之才啊!不知將來誰能繼承我,執掌國柄?」

然後掰著手指頭自言自語:「我兒王元澤算一個!」

回頭對蔡卞說:「賢兄(指蔡京)如何?」

又掰下一指;

沉吟良久,才說:「吉甫(指呂惠卿)如何?且算一個吧。」

然後頹然道:沒了。

被王安石列為天下僅有的三個宰相之才之一,蔡京的才能可見一斑。

不過,「有能力」不等於不是「奸臣」。唯一的解釋就是:蔡京可能像嚴嵩一樣(嚴嵩:明朝六大奸臣之一,死前寫下「平生報國惟忠赤,身死從人說是非」)至死依然認為,自己是個浩然正氣的忠臣君子。

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宋朝歷史:一代奸相蔡京,被自身的人品影響了一生的書法
    我們一說到宋朝的書法,大家就會想起宋朝四大書法家,但是有一個人的書法實力並不在宋朝四大家書法之下,他在書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卻被我們現在很多人相忘,甚至有的後人對他的書法和人品都不屑一提,這個人他就是蔡京,蔡京他當時是北宋的宰相,也是一位書法家,他的字可以說成當時最漂亮的字
  • 書法人物•蔡京
    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湖南長沙)。人物生平周旋兩派蔡京於熙寧三年(1070年)登進士第,調任錢塘尉、舒州推官,累遷起居郎。出使遼國回來,被任命為中書舍人。
  • 書法人物 蔡京
    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湖南長沙)。人物生平周旋兩派蔡京於熙寧三年(1070年)登進士第,調任錢塘尉、舒州推官,累遷起居郎。出使遼國回來,被任命為中書舍人。
  • 傳世書法欣賞—北宋(七)奸相蔡京書法品鑑,蔡京能代替蔡襄嗎
    蔡京(1047-1126)字元長,仙遊(今福建仙遊)人。蔡京先後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歷史上有種說法,說宋四家的「蘇、黃、米、蔡」其中的蔡不是蔡襄而應該是蔡京,而後世因其「人品險惡」遂改為蔡襄。
  • 奸相蔡京,到底是怎麼「出道」的?不是政治手腕,只因為這個
    到了統治末期,奸臣當道,蔡京等人欺上瞞下,弄權壓官,當時的階級矛盾也是十分尖銳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不得不反。宋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爆發農民起義次數最多的國家,與這些是不無關係的。那麼蔡京這個人到底是怎麼爬到宰相這個位置上的,我們知道他一開始是被貶黜的。
  • 書法天才、一代奸相、蔡京與宋四家
    這四個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明清以來,有一些人認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應該是蔡京,後人不齒其為人,所以把蔡京換為蔡襄,並認為蔡襄的藝術成就在蔡京之上。究竟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來看下蔡京和蔡襄的書法先來看兩幅蔡襄作品
  • 蔡京書法可否排宋朝四大家之一?
    關於蔡京的評價就不多說了,歷史已有定論。蔡京的才華卻是廣受認可的,其中又以書法成就最為世人所知。歷來關於書法「宋四家」中的「蔡」頗有爭議,有些人認為「蔡」是指同時期的名臣蔡襄,也有人認為「蔡」是指蔡京。
  • 蔡京被稱為六賊之首,一生四次任相,他的書法能在宋四家之內嗎?
    蔡京書法蔡京這個名字大家並不陌生,不論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一些記載中,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一生大起大落,四次任相當後人客觀評價他的時候,往往會說他的書法好人品差,甚至還有人說他的書法應該在宋四家之內,因為人品差,讓蔡襄列入了宋四家。那麼蔡京的書法真的比蔡襄好嗎?為什麼後人卻說蔡京應該排在宋四家之內呢?要說單論書法,蔡襄和蔡京不相上下,因為自古就有因人廢書的書壇審美,讓蔡京無緣宋四家。
  • 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到底是蔡襄還是蔡京?
    在「蘇黃米蔡」說法最初確實講的是蔡京。但是由於蔡京是歷史上出名的奸相,於宋徽宗時期任職,權傾一時,貪贓枉法,擾亂朝政什麼的,還有煽動徽宗也奢侈無度,名聲非常非常惡劣,總之後人一說起蔡京來肯定先想到是他在歷史上留下的惡名。
  • 水滸中的歷史(02):名不副實的高俅以及蔡京童貫等賊臣
    足球明星高俅當了太尉不是報私仇就是幫兒子搶老婆,壞事做盡,奸之又奸。我隨手選出這個人物,是想說明《宋史》裡面很多角色不為後人所知,他們沒有高俅官位顯赫。以此對比,就知道高俅混得有多慘,堂堂一個殿帥,在後世幾乎無人不知,卻不能列名宋史,比不過不知名的陶弼,比不過上許許多多陶弼式的人物,情何以堪!這說明一個問題:高俅只是個毫無特點,也沒有任何建樹的高級軍官。
  • 蔡京為相空談治國,生活奢侈府邸豪華,徽宗嚴懲腐敗只因嫉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名家的書法成為如今珍貴的藝術品,前人在書法上的造詣令大家嘆為觀止,其中宋朝四家受到了後人的敬仰。蘇、黃、米、蔡讓大家記憶猶新。蔡京才華橫溢,但也是朝中的奸相。蔡京年少聰慧,家族基因好。蔡京從小被鄉裡人稱為神童,四歲時便能夠將《嶽陽樓記》背下來。
  • 「書法姿媚」的蔡京
    蔡襄、蔡京皆以書法名世,書法史上所列「宋四家」,只說是「蘇、黃、米、蔡」,至於「蔡」為何人?並無具體所指,以至於後人常為之大惑。即便是四家之首的蘇軾,在評價蔡襄的書法藝術時,也是禮敬有加的。中國書壇歷來講「書品即人品」。讓蔡襄取代蔡京,一可發揚其書藝,二可使其馨德承傳,垂範後人。其實,蔡京的書法,較蔡襄書法更能體現宋代 「尚意」 的美學情趣,則是毋庸置疑的。
  • 蔡京、秦檜、嚴嵩、和珅:書法界「四大惡人」,人很壞,字很好
    但大多數人並不熟知,歷史上的和大人完全不像影視劇裡那樣肥頭大耳,胸無點墨。3秦 檜秦檜,害死嶽飛的罪魁禍首,南宋第一奸相。其實,秦檜狀元出身,博學多才,精通書法。北宋書法界有「蘇黃米蔡」四大家之說,這當中的「蔡」原指蔡京
  • 古代大貪官蔡京的一生
    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死於潭州(湖南長沙)。這個名字,想必學過歷史的人都了解,北宋首席大貪官,和清朝的和珅有得一拼。值得一提的是,他比和珅更不要臉。當然了,講一個歷史人物我們不能光說他的缺點,畢竟每個人都有他的閃光點,所以,我們先來講講蔡京的優點。
  • 蔡京是北宋六賊之首,他的書法卻能排宋四家之首,米芾都自嘆不如
    好了,話鋒一轉,我們現在不要去回憶那段「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歷史記憶了。我們來看看題中的蔡京蔡大奸相,他正是徽宗年間的最大奸臣。蔡京有著「徽宗年間六賊之首」的頭銜,可想而知,蔡京這人究竟奸黑到了什麼地步。
  • 著名大貪官,北宋奸臣蔡京書法《跋唐玄宗鶺鴒頌卷》
    一、導讀北宋末年的蔡京、童貫、王黼、梁師成、李彥、朱勔等人,是六個臭名昭著的聚斂奸臣。他們自成一夥,狼狽為奸,禍國殃民,時人斥為「六賊」。「六賊」之首的蔡京,正是這樣一個窮兇極惡的陰謀家野心家。蔡京雖為一代巨奸,但書法天賦極高,他苦心孤詣地鑽研書法多年,終有大成。他的作品點畫清晰,雄渾矯健,結字奇巧,側中取勢深得二王風韻,又兼具蘇米異趣,用筆大膽潑辣,縱橫捭闔。蔡京的書法豪健灑脫,舒展飄逸,張弛有度,極為耐看,十分養眼,其藝術成就之高,在北宋罕有比肩者,不失為一代宗師。
  • 蔡襄和蔡京,誰的字更好?
    蔡襄,大學士,良臣,書法家;蔡京,宰相,奸相,書法家。
  • 蔡襄和蔡京 誰的字更好?
    蔡襄,大學士,良臣,書法家;蔡京,宰相,奸相,書法家。這兩位大書法家經常被拿來對比。蔡襄書法作品我們在往前追溯對蔡襄和蔡京的書法本身的品鑑,北宋徽宗編《宣和書譜》,歷代書法大家被盡收其中,正書部宋代八人入選,行書部宋代九人入選,蔡襄與蔡京皆列入其中。
  • 蔡京寫給皇上的字,放大看太驚豔
    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蔡京雖然是權臣奸相,但對於蔡京的書法,我們仍舊應當給予一定的地位,應該客觀的評價其書法。蔡京的書法從唐人入手,直溯「二王」,其筆法姿媚、豪健,痛快沉著,別具風格。他用筆揮灑自如卻好不放縱,筆畫結構天然呼應,布局精巧,氣韻生動。可以說,字如其人這一句在蔡京身上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 巨奸蔡京和名臣蔡襄,這兩兄弟誰的字更好?
    蔡襄,大學士,良臣,書法家;蔡京,宰相,奸相,書法家。這兩位大書法家經常被拿來來對比。而在宋朝傑出書法家中,有這麼一個說法,就是宋朝書法四大家,分別是:蘇、米、蔡、黃。蘇當然是指蘇軾,米是米芾,黃就是黃庭堅,而這個蔡,有人說是蔡京,但也有人說是蔡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