暉春防川,中俄朝三國交界處,被稱為:一眼望三國,虎嘯驚三疆

2020-12-19 藍風攝影

琿春市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縣級市,琿春與俄羅斯、朝鮮接壤。琿春地處吉林省最東端,沿著奔騰的圖們江順流而下在入海口附近便可走進這座小城。在遼闊的中國地圖上,如果你不仔細尋找都可能忽略它的存在。琿春只有20多萬的戶籍人口,其中最大的亮點是這裡的朝鮮族後裔非常多,他們大多能說一口流利的韓語,這也為他們去韓國打工提供了方便,當地很多朝鮮族同胞選擇去臨近的韓國打工養家,打工收入要比在當地工作高出好幾倍。琿春的空氣非常好,來過琿春的人都被這裡的藍天所陶醉,加上慢節奏的生活,絕對能稱得上是座宜居城市。

更與眾不同的就是它獨特的地理位置,琿春處在中、俄、朝三國的交界處,大海的東面是日本,南面是朝鮮,戰略位置非常顯要,四通八達的交通讓琿春人自豪地說道:「雁鳴聞三國,虎嘯驚三疆。花開香三鄰,笑語傳三邦。」

防川風景區位於中、朝、俄三國交界的地帶,面積約20平方公裡,靠山傍水、臨江觀海,以其獨特的一眼望三國景觀以及區域內的清澈天然的湖泊,原始茂密的森林,珍稀繁多的植物、鳥類等聞名於世,也是遠東豹核心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這裡遙看日本海,冬暖夏涼、氣候溫和,降水豐沛,有海洋性氣候特徵,湖泡星羅棋布、水草茂盛,是世界上重要溼地之一,棲息著大雁、丹頂鶴等眾多候鳥以及虎、豹、鹿等多種野生動物及上千種野生植物。

隔江相望的是朝鮮的豆滿江市,這裡是朝鮮在1992年成立的對外開放的經濟開發區,也是唯一的一個外國人不需要籤證的地方。對面的主要設施有學校和醫院,還有木材加工廠等。正前方有軌道的地方就是豆滿江市的火車站。

在正前方樹林裡有個綠色屋頂的房子,是當年金正日訪問俄羅斯時候,特意為他修建的一所行宮。據說裡面的裝修非常豪華,現在這裡成了朝鮮和俄羅斯軍方的會晤站。從遠處兩山間的豁口處可以看到一面湖水,那裡就是朝鮮最大的淡水湖。

奔流不息的圖們江,朝鮮稱為豆滿江。

在龍虎閣觀景臺上設置的遊客拍照處。

圖上這座鐵橋是連接朝鮮和俄羅斯的鐵道路上,也是朝鮮和俄羅斯之間唯一的陸路通道。這座大橋始建於1950年,1952年正式通車。

仔細看就會發現這座大橋的左側和右側的鐵架的高度是不一樣的,左側比較高的三節的地方是屬於俄羅斯的,右邊鐵架比較低的地方屬於朝鮮。在大橋的左側有俄羅斯的女兵,平時負責檢查來自於朝鮮的人員和物資都工作。這天的天氣不是太好,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從這裡可以看到日本海,這裡到日本海的距離僅有9.8公裡。 防川東部接壤的是俄羅斯邊境小站包得哥爾那亞,一條道路、一條鐵路通向外界;西南隔圖們江與朝鮮的豆滿江市相望。俄朝間由圖們江口上的一座鐵路勾連,是聯結俄朝陸路貿易的惟一紐帶,但橋墩低矮、鐵橋像一條鎖鏈,緊壓著滾滾的圖們江水,制約了我國大型船舶的航行,據說我國政府對此還一直保留著交涉意見。

下圖中的那片區域是俄羅斯的包德哥爾那亞鎮,也叫哈桑鎮。這個哈桑鎮的人口非常少,只有800人左右,大部分都是從事鐵路工作的工人和少量的農民,哈桑鎮這裡也建有火車站。

1886年,清朝督辦邊務大臣、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澄受清朝廷命令,不遠萬裡來到這裡勘察邊疆。他通過現場勘察後發現,根據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規定,清朝廷割讓東北大片土地後,這裡的邊境線應確立在距圖們江入海口20華裡的地方,但1861年立界碑時,俄國卻擅自立在了距圖們江口45華裡的沙草峰上,於是,吳大澄與琿春副督統依克唐阿等人向沙俄據理力爭,沙俄方同意將界牌南移16華裡,設在沿圖們江到入海口30華裡、徑直入海口27華裡處,也就是現在石碑所處的位置。

吳大澄凜然的抗爭,最終為我國爭回了黑頂子(今敬信鎮)地域和中國擁有圖們江主航道、出海航行權力,從1886年起,中國在琿春設立海關,廣泛開展了通江航海的活動,船舶往返與琿春與上海,琿春與朝鮮的釜山,琿春與日本的長崎之間。1938年7月,日俄張鼓峰事件後,日軍強行封鎖了圖們江口,由此圖們江的海行運輸被迫中斷,一直延續到今日。 此處順圖們江至海口約30華裡,徑直至海口27華裡。從而收回了俄國侵佔的黑頂子,也就是今天琿春市敬信鎮的全境,等於把「土字牌」在最初設立點向日本海方向南移了16華裡,算是為我國爭回了一點點的國土。

下圖左下角的那座小白樓,就是我軍的土字牌哨所,著名的中俄邊境上的土字牌界碑就立在這個地方。不過現在我們和俄羅斯的界碑已經不是在這個土字牌哨所這裡了,頁是在這個土字牌東南方向136米處的423界碑,才是現在的中俄界碑。

下面這張照片為離這塊界碑不遠處的東方第一哨,該哨所位於中俄邊界我方山崗之上,也是我國地界經度最東的邊防哨所,因此被稱為"東方第一哨"。江澤民、胡錦濤、李鵬、朱鎔基等多位國家領導人都曾來過這裡視察、慰問官兵。在在這個哨所的院子中有一塊石碑,上面是江澤民為哨所的題詞:"當好國門衛士,固我中華邊關"。

在龍虎閣下面還設有介紹暉春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來這裡可以很好的了解一下暉春和中國近代邊境的相關歷史。

吳大澄這位值得尊敬的清朝官員,館內關於他的介紹也很詳細。

這裡便是龍虎閣,一個觀景的絕佳場所,登頂遠望,三國邊境的美景盡收眼底。

去參觀土字牌要沿著這條很窄的巡邏小道,路邊的鐵絲網便是國境線。

這裡便是上面照片中的那座小白樓,是我軍的土字牌哨所。

這座土字牌界碑現在是國家一級文物,被很好的保護著。遊客和界碑之間,被一道鐵絲網隔開。遊客只能透過鐵絲網來觀看這塊界碑。這張照片是把相機的鏡頭伸進鐵絲網內拍到的,所以照片上看不到鐵絲網。「土字牌」是一塊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的花崗巖石碑。碑正中豎刻有「土字牌」其左豎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八個小字,碑俄方一面刻有俄文「T」。 經過120多年風雨侵蝕、滄桑變化的「土字牌」前,仍然可以完整清晰地辨出字跡。「土字牌」三字雖然簡單,卻深深地鐫刻著中華民族一個多世紀的榮辱興衰歷史。

幾天的延邊之行,感覺這裡真是避暑勝地,風景優美,氣候清爽宜人,那幾天白天的氣溫都在30度以下,晚上的溫度都在20度以下。還有誇張的時候就會讓人覺得這不只是涼快了,而是冷。像在防川這天,由於下著小雨,穿了兩件衣服仍然讓人覺得冷。夏天來這邊旅遊,一定記得多帶件衣服。尤其要是上長白山看天池的話,那就更要多帶幾件衣服了。切記切記!

相關焦點

  • 中國這座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城市,有海卻不能去,有點憋屈
    哈哈,今天旅者給大家介紹這麼一座城市,中國唯一一座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城市。說到這裡應該有人猜到吧!琿春市(滿語:Huncun)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下遊,隸屬於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邊境窗口城市,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這座城市依山傍水,氣候宜人,甚至能看到海,不過卻去不到海邊,可謂憋屈的很。
  • 琿春——一眼望三國的邊陲明珠,東北腹地新的出海口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敗無能,與沙俄列強籤訂了喪權辱國的《愛輝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割讓了10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使廣袤的東北腹地失去了出海口,而望海興嘆。實際上,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轄的琿春市就是一座臨海城市,琿春市位於吉林省的東南部,與俄羅斯、朝鮮接壤,被稱為"東北亞金三角"。她是中、俄、朝三國陸路相連,中、俄、朝、韓、日五國水路相通的一塊寶地,最近距離圖們江入海口僅15 公裡。那就是一處被俄羅斯與朝鮮包圍著,唯有一條路通向的一個地方——防川風景區。
  • 吉林這座城市雞鳴聞三國,風景優美異域風情,來這尋找詩和遠方
    這裡不像北京那樣華麗,不像西藏那樣神秘,不像雲南那樣舒適,但是,這個城市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和驕傲,琿春市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河口,隸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與中俄朝三國接壤的邊境窗口城市,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接,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琿春有望海閣、防川哨所、土字牌、張鼓峰、
  • 我的一眼望三國之旅
    美好的一天,早上吃了一頓很糟糕的早餐,細碎細碎的,之後就踏上「一眼望三國」之旅,防川風景區,其實就是兩眼的地方,一眼俄羅斯,一眼北朝鮮 ,這趟一眼望三國之旅真的就是一眼。回來時候那個人山人海呀,非常慶幸聽老公的話早出來,要不然除了排隊就是排隊,一眼之後和老公在美團上研究了下一步的方案,相中孟都美溫泉酒店,1晚兩天398元含一次溫泉,其實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晚一溫泉,途徑圖們,看了一眼圖們江,相隔50米對岸就是朝鮮,好安靜,完全看不到人影。
  • 醉花海、舞金沙、觀三國,暢遊「東方第一村」~
    素有「雁鳴聞三國,虎嘯撼三疆,花開香三鄰,笑語傳三邦」之美譽。19棟特色鮮明的朝鮮族民宿遍布其中,潺潺溪水穿村而過,溪畔生動形象的精美雕塑詮釋著這裡的民俗、民風和民情。院子內可以乘涼的廊子,朝鮮族人家典型的火炕、鐵鍋,質樸中蘊含著豐富雋永的情懷,構成一幅韻味十足的民族風情畫卷。
  • 中國最窄的領土,只有8米寬,卻能一眼望三國,堪稱世界奇蹟
    自遠古以來,中國國土遼闊,在世界上名列第三,但是,我們的道路只有888米長,最寬的地方只有8米寬,這是我們最小的領土,但是,在這個最小的領土上,創造了世界道路的奇蹟,這條道路一邊是朝鮮,另一邊是俄羅斯,只有這條道路是我們的領土,在這裡,一眼就能看到三國,放眼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 中國唯一三國交界城市,一眼望三國,面朝大海卻不能觸碰
    現在的人們有很多的海外旅行,一個喜歡自己的國家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地方,享受新鮮和刺激感,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邊境城市,什麼樣的看法,對韓國的地區面積較大,因此,在世界上第三國的,只是我們的國家,在城市之間有時差,中國唯一三國交界城市,一眼望三國,面朝大海卻不能觸碰,偏偏有這樣的城市,離海很近
  • 我國「最遺憾」的城市:守著入海口,被三國包圍只能「望洋興嘆」
    這座城市就是我國的琿春市,琿春位於我國吉林省的最東部,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處,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我國著名的邊境窗口城市,站在琿春的高樓上,就可以欣賞三個國家的美景:「一眼望三國」。但是也就是這樣一座城市,成為中國網友心中的痛。琿春是我國直接進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由於歷史原因琿春失去了出海口。
  • 在我國,「一眼望三國,犬吠驚三疆」,說的是哪個城市?
    在我國,「一眼望三國,犬吠驚三疆」,說的是哪個城市?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這次心心要說的這個城市被三個國家包圍,有著「一眼望三國,犬吠驚三疆」的說法,而且這座城市距離大海近在咫尺,卻不能踏足。你知道是哪個城市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我國東北吉林省最東邊,有一座被三國包圍的城市,位於圖們江下遊,與朝鮮臨江相鄰,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這座城市就是琿春。
  • 舊作重拾:赴琿春,望俄羅斯、朝鮮有感
    赴琿春,望俄羅斯、朝鮮有感暮秋欲問邊,驅車過防川。備註一眼望三國:字面上的解釋是「一眼能看到三個國家的地方」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琿春市東南部防川鎮,晴朗的天氣時左邊是俄羅斯的山川、右邊是圖們江和北朝鮮,素有「一眼看三疆山川風貌,雙耳聽三國雞鳴狗吠」。土字碑,位於吉林省琿春防川鎮的中俄邊界。
  • 我國「最憋屈」的城市,被三國所包圍,大海近在咫尺卻不能踏足
    由於地理環境的關係,像我國這樣的被三個國家包圍的城市,雖然離海洋很短,但也有看起來很為難的城市,這個城市位於吉林省最東部,是中俄朝三國邊界的琿春,可以隔海眺望韓國、日本,是中國有名的邊境窗城市,站在琿春樓上,可以欣賞三個國家的美景。
  • 姜鳴︱發現「另一個」吳大澂:晚清中俄勘界往事
    一2018年,我去吉林延邊旅行,專程去了中俄朝三國交界的防川村。打小從教科書上知道,鴨綠江、圖們江是中朝兩國的界河,鴨綠江在遼寧丹東注入黃海,圖們江向東從吉林流入日本海,但為什麼中國在朝鮮半島的最東端卻沒有出海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