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學者解讀延遲退休 稱提高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

2020-12-06 央視網

人社部學者解讀延遲退休 稱提高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

原標題:

  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

  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

  昨天,人社部發布了3位研究所所長針對延遲退休問題的解讀,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稱,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齡,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已是必然趨勢。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則認為,一年延遲幾個月,不會導致年輕人就業難,但對大齡勞動者就業有一定影響。

  延遲退休應當綜合考慮勞動力供需、教育水平、預期壽命等多種因素,統籌協調處理各種關係,其中包括與就業的關係。

  「延遲」一詞不科學含貶義

  金維剛稱,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已經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法定退休年齡。他認為,適時、適度並且漸進式地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已經成為各國應對上述因素變化而調整退休政策的發展趨勢。

  金維剛強調,對於退休年齡政策的調整是一種正常的公共管理措施和社會現象。從這個意義上講,延遲退休年齡的提法並不一定恰當,因為「延遲」是相對於「正常」而言,國家根據上述因素適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屬於正常的公共政策調整,經過法定程序提高後的退休年齡,就成為新的正常標準。

  因此,將國家依法提高法定退休年齡標準稱之為延遲退休年齡,不僅不夠科學,而且由於「延遲」一詞本身包含一定的貶義,名不正則言不順,容易將國家適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正常舉措視為不正常,從而引起公眾的反感和牴觸。

  我國平均退休年齡為54歲

  金維剛表示,目前我國職工平均退休年齡偏低,實際上的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齡比較低的國家。綜合考慮我國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變化、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基金長期收支狀況等多種因素,適當提高我國法定退休年齡是一種必然趨勢。

  對於這一政策制定中應該遵循的原則,金維剛認為,應當綜合考慮勞動力供需、教育水平、預期壽命、基金收支等多種因素,統籌協調處理各種關係,其中包括與就業的關係。

  延長退休年齡從立法到開始實行,有一定的過渡期,並且真正實行後採用小步慢跑策略,不是一步延遲到位。

  國外退休年齡呈走高趨勢

  莫榮介紹,國外退休年齡的總體變化趨勢,呈現先高后低再逐步走高的趨勢。如1889年第一個建立公共養老保險制度的德國,最初退休年齡規定是70歲,1908年、1936年,英國和挪威分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時規定的退休年齡也都是70歲。但隨著制度逐步穩定下來,基金不斷積累,許多國家下調了以往過高的退休年齡。

  近年來隨著預期壽命延長、勞動生產強度下降等,許多國家又開始調高退休年齡。以OECD國家(經合組織)為例,從1993年開始,有14個國家已經或者計劃提高男性退休年齡,18個國家已經或計劃提高女性退休年齡。到2010年,男性和女性平均退休年齡已經比最低點時上升了0.5歲和0.8歲。而根據統計,從2010年到2050年,11個OECD成員國計劃將男女退休年齡提高。

  目前部分發展中國家也在逐步延遲退休年齡。

  日本修法規保障老人就業

  針對國外延遲退休年齡的主要做法,莫榮透露,延長退休年齡從立法到開始實行,有一定的過渡期,並且真正實行後採用小步慢跑策略,不是一步延遲到位。像日本、韓國,從立法到真正實行,間隔13年,美國甚至更長。

  但是,間隔不是越長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太長了,經濟社會環境發生變化,原來政策的合理性肯定大打折扣;太短了也帶來很多弊端和教訓。

  他分析,延遲退休對部分老年人群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對於無法就業的老年人要有相關福利保障政策。如2004年6月,日本重新修改《老年人就業穩定法》,規定所有企業都有義務僱用老年人。

  延退佔用的就業崗位並不會絕對地替代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主要還是取決於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延退不會致年輕人就業難

  鄭東亮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辦法,一年延遲幾個月,總體上對就業影響有限,而且這種影響分散到所有行業,因此,對就業不會構成大的衝擊,也不會因此導致年輕人就業難。

  他表示,一般人認為,就業是老的不退休,年輕的進不來。實際上,勞動力市場並不是絕對的一對一關係,就像過去退休頂替政策那樣,父親退休,兒子頂替。

  實際情況是,兒子可能看不上父親幹的活。現實中有些行業缺工,相當部分勞動者退而不休,更多年輕人就業是進入新興行業,因此,延退佔用的就業崗位並不會絕對地替代年輕人的就業機會,年輕人的就業機會主要還是取決於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趨勢對衝了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產生的就業影響。

  大齡技能單一者將受影響

  鄭東亮認為,延遲退休對社會而言,增加了勞動力供給;對勞動者來說,一方面增加了為社會創造財富的時間,另一方面按照養老保險制度多繳多得的機制,也會增加退休後的養老金,對社會、對個人均有益。

  不過鄭東亮也承認,延遲退休對大齡勞動者,特別是技能單一的大齡勞動者的就業有一定影響。為此,需要開發更多的合適崗位,採取有針對性的就業扶持政策,支持這些勞動者就業,加強對大齡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因此,實施延遲退休政策需要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儘可能消除消極影響。

  □記者觀察

  延退應考慮收入水平和社會福利水平差距

  人社部專家這次關於延遲退休問題的集體解讀,無論是從時間跨度還是地域廣度的梳理和介紹,乃至政策擬出臺的公共管理需求和社會環境變化等因素,都介紹得較為詳盡。就連「延遲」一詞本身屬於「褒義」還是「貶義」,也專門進行了說明。

  然而當前延遲退休問題之所以在國內受到如此矚目,是因為很難僅靠一些國外數據資料就讓大家全盤接受。

  對於國內的人均收入水平和國外相關國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國內的社會福利保障水平和其他國家的社會福利保障水平,乃至國內的物價漲幅通貨膨脹狀況和國外的物價漲幅通貨膨脹狀況,這些相關問題的官方解讀卻似乎涉及不多。

  不僅如此,相比一些發達國家,其人群收入水平呈現為橄欖核型,中產階層所佔人群總體數量是最多的。而在我國,由於人口基數大,拿著各地最低工資的人群,仍是一個相對較大的人數。對於這些低收入群體來說,很多人恰恰是簡單體力勞動者,或者屬於技能單一的人群。這部分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到了60歲以上,很難期待其還能繼續獲得良好的就業機會。

  目前,我國之所以對於4050人員(指處於勞動年齡段中女40歲以上、男50歲以上者)給與了一些特殊的就業優惠政策,就是因為雖然其本人就業願望迫切,但隨著年齡增長,加上自身就業條件較差、技能單一等原因,難以在勞動力市場通過競爭實現就業。而一旦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將退休年齡延遲至60歲以上,這些老齡就業者將如何通過政策性規定而實現就業,極為引人關注。

  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在解讀中的一段介紹令人印象深刻,「對於無法就業的老年人要有相關福利保障政策。如2004年6月,日本重新修改《老年人就業穩定法》,規定所有企業都有義務僱用老年人。」

  曾有統計一度顯示,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對就業的貢獻率甚至有八成左右,換言之,約八成就業者是在非公單位。由於非公有制經濟企業通常既缺乏財政撥款,又不像一些國企那樣佔有壟斷性資源,因此企業間競爭程度極為充分,職工間基本都是競爭上崗。對於這些廣大的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如何促進其吸納老人就業,無疑成為了橫亙在有關部門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相關焦點

  • 人社部: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適時提出方案建議
    人社部稱,延遲退休年齡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屬於重大的政策調整,特別是當前就業形勢依然複雜,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同時,對延遲退休年齡,「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還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代表委員建議提高法定退休年齡。
  • 延遲退休年齡會在2021年開始執行?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適當提高我國法定退休年齡是一種必然趨勢,但是延遲退休年齡涉及面較廣,涉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屬於重大且複雜的社會政策,在制定時會更為穩慎,不會輕易提出。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1年開始執行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2021年開始執行」為不實消息。下面列舉「延遲退休」概念自提出至今人社部的回應。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人社部新說法……附退休年齡對照表
    人社部發表最新口徑↓↓↓▌人社部最新消息:適時出臺延遲退休方案1月9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時再次提及,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人社部曾明確:2017年推出延遲退休方案實際上,2015年,尹蔚民曾明確要在2017年推出延遲退休方案並在推出後五年漸進式實施。去年3月,尹蔚民曾公開表示,該政策討論非常熱烈,人社部需要進行深入研究論證。然而至今,按時間表應該已經出臺的延遲退休方案仍然未見蹤影。
  • 人社部:延遲退休對就業影響有限 目前平均退休年齡僅54歲
    我國目前平均退休年齡54歲,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近日表示,目前延遲退休政策在研究設計過程中,經過研究論證,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影響有限。專家表示,目前我國職工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4歲,在人口結構變化背景下,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
  • 漸進式延遲退休確定實施,「女幹部」退休年齡或首先調整
    公眾對此有建議意見可向人社部發送電子郵件(guihua@mohrss.gov.cn)提出。政策考慮老年人口佔比不斷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年齡逐步上升延遲退休最早出現在2016年7月人社部印發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
  • 2020年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延遲退休年齡2021年開始執行?
    早在2016年2月,人社部就曾表示,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已經有了初步方案,但還要按照相關程序報經批准後,才能向社會廣泛徵求意見。  時任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介紹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時表示,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
  • 漸進式延遲退休確定實施 女性幹部退休年齡或首先調整
    政策考慮老年人口佔比不斷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年齡逐步上升延遲退休最早出現在2016年7月人社部印發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按照當時的時間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具體方案會在2017年向社會正式公布,預計2021年正式實施。
  • 延遲退休再出新消息!目標退休年齡提高至65歲?「女幹部」或率先調整!
    「雖然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但教育年限延長,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減少,社會總體勞動力資源在減少。因此,必須充分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是一個途徑。」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說。對於目標的退休年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日前表示,從全面兼顧、理性延退的思路出發,到2050年前後將基準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是可行的。人社部原部長尹蔚民也曾明確說到,「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顯然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
  • 2020延遲退休年齡表 企業職工退休按什麼年限算的?
    延遲退休的消息來了!人社部在回復網友問題時稱:  推遲退休年齡是必然趨勢,由於延遲退休是一項重大社會政策,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還有一些不同看法,人社部將進行深入研究論證,適時提出方案建議。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人社部公開向社會徵求「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截至本月30日,公眾有建議意見可向人社部發送電子郵件提出。就「實施」而言,它表明延遲退休正在從政策研究制定走向政策執行。梳理政策文本可見,當前退休年齡政策始於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總體上看,當時提出「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幹部年滿55歲、女性工人年滿50歲可退休」的規定契合了一定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其合理性。
  • 2020年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延遲退休年齡一覽表
    作為一名上班族,對於沒日沒夜工作的我們,退休年齡一直都是關注的熱點之一,畢竟牽扯到以後的退休生活,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國家面臨不得不調整的選擇。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退休年齡的新規定以及延遲退休新消息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 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新退休年齡計算公式,算算自己幾歲能退休,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今年人社部負責人再次提及:針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適時研究出臺延遲退休年齡等對應時間,延遲退休再一次被推入風口浪尖上。我們都明白隨著人類勞動強度的降低以及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在延長老齡化的來臨,延遲退休可能是必然。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目標退休年齡65歲!「女幹部」或率先調整!
    「雖然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但教育年限延長,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減少,社會總體勞動力資源在減少。因此,必須充分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是一個途徑。」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說。人社部原部長尹蔚民也曾明確說到,「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顯然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
  • 延遲退休終於來了!國家新說法:延遲退休是必然趨勢?
    好近年來關於延遲退休的話題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尤其是60後一些即將步入退休大軍的人們。那麼前段時間人社部在答網友問題的時候就明確表示說延遲退休將是大勢所趨,那麼為什麼說延遲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大家知道我國現在是正常一個男性60歲退休開始領養老金的,它的計發月數是139月,139個月的計發月數,就是咱們退休之後平均每個人能夠領到養老金的一個大概的時間。60歲退休的話,那麼我們工作時繳納養老保險的個人帳戶的錢,就會按照139個月來進行發放。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這一政策變革關乎億萬勞動者生活、工作、退休。人社部公開向社會徵求「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截至本月30日,公眾有建議意見可向人社部發送電子郵件提出。就「實施」而言,它表明延遲退休正在從政策研究制定走向政策執行。梳理政策文本可見,當前退休年齡政策始於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總體上看,當時提出「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幹部年滿55歲、女性工人年滿50歲可退休」的規定契合了一定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其合理性。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目標退休年齡65歲!「女幹部」或率先調整
    「雖然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但教育年限延長,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減少,社會總體勞動力資源在減少。因此,必須充分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是一個途徑。」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說。對於目標的退休年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日前表示,從全面兼顧、理性延退的思路出發,到2050年前後將基準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是可行的。人社部原部長尹蔚民也曾明確說到,「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顯然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
  • 延遲退休從哪年開始算的?2020延遲退休最新消息
    對於延遲退休一事,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吧!最近兩三年,很多人都在討論延遲退休,聽說很大可能會實施。那麼問題來了,延遲退休從哪年開始呢?我們要了解的,當然是最新消息。所以,從人社部的回應,來了解一下延遲退休的進展。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目標退休年齡65歲!「女幹部」或率先調整!
    「雖然勞動生產率逐步提高,但教育年限延長,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減少,社會總體勞動力資源在減少。因此,必須充分開發利用勞動力資源,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是一個途徑。」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說。對於目標的退休年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日前表示,從全面兼顧、理性延退的思路出發,到2050年前後將基準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是可行的。人社部原部長尹蔚民也曾明確說到,「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平均退休年齡不到55歲。顯然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退休年齡在65歲左右。」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60後至90後,這幾個...
    ,關於「延遲退休」 這些年一直都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 早在去年,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就有提及 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 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嗎
  • 延遲退休最新消息-2020年全國兩會延遲退休年齡方案(2)
    總之,唯有多措並舉、配套嚴苛的保障措施,公眾才不會對延遲退休落地,持「保留意見」。   延遲退休對領取養老金有啥影響?養老金四大熱點問題解答   多繳到底劃不划算?   參保繳費15年後,在達到退休年齡後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日前,人社部發文稱,正在健全養老保險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