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當代詩詞名家,作家李汝倫誕辰九十年,逝世十周年祭之八
悼念李汝倫先生誕辰90周年——何永沂歷年贈李汝倫兄詩 錄
作者何永沂
共汝倫兄聚於熊鑑兄家
痛飲湘泉得句
(一九八九年)
一聲難戒水題詩,
交者非狂亦是痴。
擊碎玉壺秋月白,
紫簫沸血酒酣時。
題李汝倫《紫玉簫集》
(一九九零年)
瘦骨關東漢,
能為裂石聲。
紫玉一簫管,
臨風眾鬼驚。
讀汝倫兄大作《農民戰爭反思》八章後得句
(一九九四年)
造反為稱皇,
懸旗許千諾。
戰罷玉龍飛,
爭先天下樂。
呈李汝倫兄(一九九六年)
傲立南天嘯大潮,
崩雲卷雪合吹簫。
柴門聞吠尋常事,
識得文痞舊姓姚(一)。
(一)"痞」粵音讀平聲(畝一),定庵有詩道:「雲中揮手誰相送,依約湘君舊姓姚」。餘借龔詩三個字,此「姚」卻非彼「姚」也。
汝倫兄胃病發作以詩
寄問疾相慰之意
(一九九七年)
難得摘冠歸百姓,
從來拼命是三郎。
累縱千杯傷了胃,
聖賢寂寞酒精狂。
聯句(二首)
(一九九九年)
五月二日,好友相聚,飲茶粵海,談笑風生,又聯句為樂,令人慾呼「不亦快哉!」
煙籠寒水夜燈紅, (何永沂)
牛二生涯路路通。(李經綸)
可惜錯纏楊大叔,(熊 鑑)
人頭豆腐兩般同。(陳永正)
潑皮勝訴未稀奇,(李經綸)
笑指羊城出白旗。(何永沂)
從此秦淮車馬少,(熊 鑑)
一盆汙水作胭脂。(李汝倫)
望江南 賀汝倫兄新居(一)
(二零零一年)
春駘蕩,紅遍木棉霞。二豎驅除人勝柏,一簫吹徹水流花。塵遠好安家。
(一):新居在廣州流花湖畔。
賀《紫玉簫二集》出版
兼贈李汝倫兄
(二零零二年)
人生能得幾回童,
小隱江湖墨正濃。
友聚來登三寶殿,
酒香戲說萬花筒(一)。
詩文揮灑春秋筆,
天地無非左右風。
四海又傳簫紫玉,
青山依舊夕陽紅。
(一),汝倫兄年來戒酒,席上只能端起酒杯,聞聞酒香,以過酒癮。
戲題李汝倫兄「我亦格格齋」
(二零零五年)
汝倫兄家居流花湖畔,近日把書房命名為「我亦格格齋」(格格者,格格不入也);餘聞之絕倒,此天下無雙之妙名也!
不抹胭脂不擦鞋,
蒼茫獨立與時乖。
君來若問吹簫客,
笑指湖邊格格齋。
秋夜羊城聚會記慨
(二零零五年)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五號之夜,諸友聚於廣州御膳坊。座上有熊鑑、溫雄、李汝倫伉儷、鄧步峰、汪康哉、何永沂、李經綸、古求能、鄧敬佳、徐晉如;有詩為記。
燈前格格酒盈卮[一],
草野秋聲散入詩。
樂奏銅琶諧鐵笛,
人同血性敞心扉。
大江曲折萍容聚,
淨土生存夢尚期。
誰憶紅羊悲劫酷,
漫天霜葉一時緋。
春暮贈汝倫兄(兩首)
(二零零六年 )
一星如月合憑欄,
嗤點搜狐正亂刪。
天地寂寥溪獨唱,
漫飛花雨夢仙山。
狂慧幽光四海傳,
眼中皇帝沒衣穿。
一言道破天機後,
金粉毛詩不值錢[一]。
(一]毛詩已有金箔本。
(一] 御膳坊就在汝倫兄「我亦格格齋」旁邊;格格者,格格不入也。
悼念李汝倫兄(兩詩一詞)
(二零一零年)
七絕
風亦蕭蕭水亦寒,夜長無語立欄杆。文星窈窕君何在,飄渺虛無不復還。
七律
夜展遺篇痛寂寥,風聲裂岸湧江潮。劫中冷笑黃金印,海內驚傳紫玉簫。筆掃千軍騰熱焰,文因一網墮寒霄。廿年知我兼師友,不信詩魂不可招。
註:錢鍾書讀了李汝倫發表在《隨筆》雜誌的文章,在給該刊主編黃偉經的信中說:「李君文鋒芒四射,光焰萬丈,有『筆尖兒橫掃千人軍』之概。李君飽經折磨,而意氣仍可以闢易萬夫,真可驚可佩。」後來在同李汝倫的通信中,錢先生又稱讚李汝倫:「胸中涇渭分明,筆下風雷振蕩,才氣之盛,少年人所不逮,極佩。」
金縷曲
瓦釜雷鳴久。有男兒,蒼茫獨立,紫簫狂奏。大好河山淪澤國,正合雜文深剖。筆似劍,氣衝牛鬥。見道種瓜還得豆,化為詩,春水風吹皺。心史活,慨回首。
木棉花發霄紅透。聳南天,高張一幟,擁前呼後。誰復唯唯多格格,不負風雲宇宙。隨心欲,詩寬詞瘦。未了塵心天喚去,莫留連,秘稿書窗右。君且醉,仙山酒。
望江南 有悼(集句)知音少,(嶽飛)昨夜夢魂中。(李煜)人世幾回傷往事,(劉禹錫)文章何處哭秋風。(李賀)渺渺沒孤鴻。(蘇東坡)
金縷曲 讀李汝倫兄大作
《流年憶水》自序有題 [一]
二零一三年
斷代文人史。憶當年,生於憂患,逝川流水。九派蕭蕭催夢醒,六月霜飛在此,更灑下,謀陽計詭。一勺西湖皇獨佔,便贏得,舉國斯文墜。天在看,情何以。
玉龍寒徹狂飆起。上高瞻,媚斯借日,任山河碎。逆拔龍鱗詩膽大,諤諤乾坤一士。千杯酒,難消塊壘。面刻黃金簫紫玉,別多時,誰拭l英雄淚。長恨曲,呼何世。
(一]《序》中結處道:「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此生因憂患太多而生,安樂太少而不死,非憂患中生,安樂中死也。正是:滔滔憂患鎖長煙,我立寒汀子大川。高下古今同一水,無情流去有情天。」「身後是非誰管得」?反正我不管了,爾等愛咋就咋。」
(何永沂:畢業於中山醫學院,著名詩人,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編著有《實用內科急症》;出版有詩詞《點燈集》、《後點燈集》。江湖上有盜版書《點燈集》兩種流行。)
李汝倫(1930-2010),吉林扶餘人。中國當代詩人、雜文家、詩詞理論家。曾任《作品》副主編,《當代詩詞》主編,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顧問、名譽會長,廣東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名譽會長等。在詩詞創作、雜文創作和詩詞理論研究方面,有「振興當代中華詩詞之先行者,當代杜甫、詩壇泰鬥」之譽。他解放思想,奮力開拓,衝破阻力,辦刊育人,培育壯大詩詞隊伍,是振興當代中華詩詞的先行者,是享譽詩壇的名師大家。早在1981年,李汝倫就以超人的思想勇氣和文學卓見,創辦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家詩詞專刊——《當代詩詞》,發表了大量別開生面、引領風騷的詩詞佳作及評論文章,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出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後,多次組織詩詞大賽,詩詞理論研討會等活動,對解放思想,活躍創作,培育人才貢獻甚巨。代表作有《杜詩論稿》、《性靈草》、《紫玉簫集》、《李汝倫詩詞選》等。其詩詞創作犀利深刻,極具性靈與悲憫情懷,在當代吟壇獨放異彩。他的著書分別獲兩次廣東省「魯迅文學獎」。他在2008年獲兩項「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重要著述:《杜詩論稿》;詩詞集《紫玉簫集》、《紫玉簫二集》;雜文集《和三個小猢猻對話》;詩論集《犁破荒原》、《蜂蝶無緣》;家史《流年憶水》等。他創辦的《當代詩詞》是繼「五四」以來首本詩詞刊物,為當代文學開闢了一塊嶄新的領域。對中國漢詩界貢獻極大。「滔滔憂患鎖長煙,我立寒汀子大川。高下古今同一水,無情流去有情天。」李汝倫生於東北,在廣東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多年,葬於故土東北吉林扶餘。
錢鍾書曾信書:「李君文鋒芒四射,光焰萬丈,有『筆尖兒橫掃千人軍』之概。李君飽經折磨,而意氣仍可以闢易萬夫,真可驚可佩。」「胸中涇渭分明,筆下風雷振蕩」!僅記!
父親詩句:無有分文媚子孫,骨頭萬貫性靈存!這是留給兒女的座右銘!銘記於心!
(2020.5.2)
逸雲軒
地址:廣東廣州市番禺區市橋街德勝路1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