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頭古城,深圳城市歷史的縮影與見證

2021-01-08 騰訊網

南頭古城,又稱「新安故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深南大道南頭天橋北,中山公園南,佔地面積約38.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1.7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和深圳市兩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

南頭古城牌坊

南頭古城牌坊是近期才改造完成,原來的牌坊很破舊。記得我剛來深圳的時候(九十年代初),看到的牌坊立柱似乎是四根木頭,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作為一個文物和古建築愛好者,我每到一處古城,都非常希望能看到遠古時期建築的原貌。

事實告訴我,這只是一廂情願,沒有一個建築的原貌能保持幾百上千年不變。我們今天看到的古建築,都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精心維護,或者是按照古建築的原貌重建的,要特別感謝文物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關帝廟(在牌坊的左側)

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城市歷史的縮影與見證,曾經有過燦爛輝煌的昨天。自漢代始設鹽官到三國時期司鹽都尉壘在南頭的設置,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東晉時期作為東官郡治,管轄著粵東南地區(包括今天的港澳地區)及福建雲霄一帶,是深圳古代城市發展的鼎盛時期。

古時繁華的城街道

明代恢復設立新安縣以來,縣治仍然設立在南頭古城,是深圳、香港地區政治、文化、軍事、經濟的中心。

南頭古城是歷代郡縣治所在地、海防要塞、海上交通貿易的樞紐,也是香港地區的歷史文化源頭,代表著深圳悠久的城市發展歷史。

博物館

南頭古城博物館只有兩層,所處建築物為1950年建立的寶安縣政府。博物館於2002年立項裝修,2004年9月掛牌開館。裡面有三個展廳,A、B館在一樓大門兩邊,C館在二樓。共展出了300多件文物,展現了從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起源的深圳城市發展史。

文物陳列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室內陳列,以南頭古城的歷史變遷和人文歷史為背景,全面展示深圳的城市發展史、抗擊外敵侵略史;第二部分為室外的古遺址區、古城區、古建築展示,用大量文物、古蹟和歷史建築,展現出昔日古城的繁榮景象。

展圖因鹽而興

南頭地區歷史源遠流長,漢代鹽官的設置為南頭的城市發展奠定了基礎。東晉時期東官郡和寶安縣的設置,使其地位日益重要。

喪權辱國的條約及籤訂時間

從博物館後門出去,可以看到一小段古城牆遺址,旁邊是南頭古城城門。

南頭古城城門

今天的遊客似乎沒有以前多。前幾年我過來時,看到古城的城門內外都是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展覽館

展覽館原來是鴉片煙館,旁邊是東莞會館,全都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來的。

新安縣衙

深圳,這塊美麗富饒的紅土地,孕育了璀璨輝煌的古代文明。7000年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奔淌著深圳人的智慧和力量。

1600多年的古城發展史,彰顯出當今我們崇尚的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氣質。透過南頭古城那偉岸的雄姿和一件件歷史文物,把我們的遐想和心緒帶到那令人心動的悠悠歲月。

改造後的街道

當我們徜徉在南頭古城歷史的長河中,不由為深圳這座城市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而感嘆,那些認為「深圳沒有歷史」的偏見與謬誤也隨之煙消雲散。

深圳,古老的歷史悠久厚重,現代化建設光彩奪目,做一個深圳人足以為之驕傲和自豪。

南頭古城

交通攻略:南頭古城距離地鐵站較遠,最近的地鐵站是1號線「桃園站」,也有1公裡左右的路程。古城內沒有停車場,附近的停車位很緊張,建議乘公交車到新安古城站,或者是南頭2站下車,步行一百米左右即到達。

公交站臺新安古城的公交線路:42、328、M371、M435、M506、高峰專線62等。

公交站臺南頭2的公交線路:320、337、338、395、M200、M241、M433、M530等。(城市的公交線路實時變化,以交通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南頭古城】被譽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
    深圳雖然是一座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歷史的新興移民城市。事實上,深圳的文化歷史也是可以追溯到1600年前的東晉時期。被譽為「深港歷史文化之根」「粵東首府、港澳源頭」,是深圳城市的原點,南頭古城承載見證了深圳中心的「遷移與回歸」。是歷代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
  • 深圳讀書月「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深圳南頭古城舉行
    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高潮迭起、漸入佳境之時,11月22日上午,南山區重點閱讀活動、全民閱讀立體推廣活動——「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有著千年歷史、如今重獲新生的南頭古城舉行。2020年,深圳讀書月迎來了第三個十年的開局之年。
  • 2017深港雙城雙年展 在深圳南頭古城揭開序幕
    【太平洋家居網】2017年12月14日,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新聞發布會在南頭古城大家樂報告廳舉行。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松明、深雙組委會秘書長,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薛峰、南山區文體局局長周保民與本屆雙年展總策展人侯瀚如、劉曉都、孟巖共同出席,宣布第七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正式拉開序幕。
  • 深圳市南頭古城:努力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先行示範區文體先行先...
    40年後的今天,以深圳市為代表的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豐富的產業業態推動了產業變革,提升了經濟韌性和市場活力,為中國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空間。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給予了深圳更廣闊的戰略定位,結合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歷史使命,深圳特區將乘風而上,為中國經濟實現雙循環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 「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開幕,深圳名家縱論古城意義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漸入佳境,11月22日上午,南山區重點閱讀活動、全民閱讀立體推廣活動——「品讀南山·南頭古城篇」,在有著千年歷史、如今重獲新生的南頭古城舉行。在主題論壇環節,深圳作家、學者相南翔,南山博物館館長戚鑫,「閱·南山」主題攝影展作者陳宗浩,奧雅設計集團南頭古城項目設計執行總監吳壽望,圍繞「南頭古城之於深圳的現實意義」這一命題,展開了對談。
  • 深圳古城探索「慢更新」 包容性城市改造延續「深圳夢」
    原標題:深圳古城探索「慢更新」 包容性城市改造延續「深圳夢」 摘要 在深圳歷史最久遠的南頭古城,同時也是一座城中村,一場城市改造探索正在進行。
  • 深圳有滋味第13期:融合之美,看南頭古城新意思
    從這裡,開啟南頭古城的奇妙之旅。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9日訊(記者 張玲)穿過靜默城牆,踏上古老土地,開啟移步換景、目不暇接的旅程,在深圳最古老的城區感受現代與傳統的融合之美——歡迎來到南頭古城!南頭古城凝聚了深圳的歷史文脈,是這座城市的原點。
  • 千年南頭古城遇上千年活字,「字在」成網紅打卡點
    一座城市會因某個歷史地標而充滿文化底蘊,北京有故宮,南京有夫子廟,上海有豫園,深圳則數南頭古城。2020年8月26日,這座古城搖身一變,迎來「新生」,成為兼具城市傳統風貌展示、人文旅遊打卡和文化創新產業集聚的綜合體。這是南頭古城為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獻上的賀禮。
  • 下一站南頭古城!「走讀深圳-奇妙校巴」這周六發車,快來報名吧!
    下一站南頭古城!「走讀深圳-奇妙校巴」這周六發車,快來報名吧!我們每一個在城市裡生活的人都屬於它的一部分~行走,是探索未知更是與心靈對話深圳正賦予生活和城市運轉無限可能的想像走進這座城市探索屬於你的答案~
  • 南頭古城博物館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本報訊深圳城市史的源頭——南頭古城又迎來一件盛事。8日,南頭古城博物館作為深圳市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行了揭牌儀式。目前,全市共有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個。  南頭古城又名新安故城,是深圳和香港的根。南頭古城在漢武帝時,就成為全國二十八處鹽官之一的番禺鹽官駐地,史稱「東官」。
  • 速寫南頭古城,不一樣的風情畫,一樣的煙火氣
    城市是許多有趣的事在同一時間上演的地方我們在城市中行走畫畫眼前所見的南頭古城地處沿海城市的深圳南頭古城街道間今日的南頭古城已不只是古城而現在的我們在默默記錄古城
  • 深圳農行「小小商賈」探索古城文化,感受傳統民俗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2日訊(記者姚苑)今天,由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分行和深圳新聞網聯合主辦的「小小商賈」親子體驗活動在南頭古城舉行。小朋友們通過遊覽嶺南文化遺址,了解深圳的歷史典故和風土民情,感受深圳的歷史文化積澱之美。
  • 南頭古城——深港歷史文化之根,值得您靜下心來走進去了解
    在深圳說起古城,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大鵬所城,不錯,大鵬所城是深圳唯一的一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深圳"鵬城『』的由來,今天我給您介紹的是深圳另外一座古城——南頭古城。南頭古城也就是新安故城,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是"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之一。
  • 【提醒】南頭古城博物館臨時閉館,11月3日起可預約參觀
    昨日,記者從南頭古城博物館獲悉,因設施改造,南頭古城博物館需臨時閉館2周,從10月19日起至11月2日將暫停開放和參觀預約,11月3日恢復開館。博物館簡介南頭古城博物館★★★★★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博物館南頭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內,又名新安故城。曾是歷代嶺南沿海地區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易的集散地。保留的南頭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初始為明代海防要塞東莞守御千戶所所城。
  • 南山區發改局黨支部到南頭古城開展「行·在南山」主題黨日活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通訊員 王憲寧 尹然)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激發黨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局黨支部今年三季度的黨建工作計劃,8月28日下午,南山區發展與改革局支部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來到了南頭古城博物館和剛剛竣工的南頭古城
  • 喚醒1700年的歷史:一場關乎深圳之源的古城保育記
    來源:新浪財經文|王茜「大隱隱於市」,在車水馬龍的深圳南山區,隱藏著一座1700餘年歷史的城池——南頭古城。這裡被認為是「粵東首郡、港澳源頭」。當下,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實施、村民參與」的三方推進模式,曾經淹沒於「城中村」裡的古城正在經歷一場保護與利用的新變革。
  • 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蹟上榜
    【深圳商報訊】(記者 鄭愷)2月26日晚, 「2017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頒獎晚會」 在南山文體中心舉行。「深圳南頭·赤灣絲路歷史文化古蹟」榜上有名。 「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評選活動於2016年3月啟動,共收到15個地級市96家單位報名,幾乎囊括廣東海上絲綢之路資源的「精華」。
  • 南頭古城煥新開街一個月,「文化+休閒」成為商業新面貌
    古城改造是城市煥新升級的重要環節之一,南頭古城作為粵港澳歷史文化源頭之一,對其進行有機更新是深圳乃至大灣區的城市發展戰略之一。   2019年3月,南頭古城作為「深圳十大特色街區之一」進入項目提升改造階段;今年2月,其被列為深圳灣文化走廊規劃區域之一;今年8月,南頭古城項目第一期南北街正式開街。
  • 誰說深圳小漁村蝶變過來的文化沙漠城市?咱可是有1600年歷史古城!
    其實深圳的老縣城已經有1600多歲,只是新縣城變成了特區而已。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為了襯託深圳的高速發展,很多媒體及官方為了「突出」深圳曾經的落後,不但將深圳冠以「小漁村」還外帶「邊陲」二字,搞的很多人信以為真了。文化沙漠往往是指一個城市因為發展過快,從而導致文藝、科學、教育、精神生活等方面較為匱乏。
  • 深圳讀書月 /「書+北宋遺風」的夢幻聯動,就在南頭古城
    適逢第21屆深圳讀書月的舉行,開封中心書城聯合簡閱書吧共同承辦「一書千品讀開封,八朝古都展非遺」系列活動,從中原大地、黃河之畔乘風而來的的宋潮之韻,正式登陸南頭古城,與南方氣息交織成曲。開封,北宋的汴京都城,承載的歷史餘味千年來讓無數人魂牽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