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時間安排表已發布,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筆試時間為10月31日,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一、宋代人物畫
李公麟、梁楷
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今屬山東)人,徽宗時畫院待詔。工界畫,尤擅舟車、市橋,自成家數。故宮博物院藏所《清明上河圖》是其傳世名作。該畫描繪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汴河兩岸的風光,以全景式的構圖、嚴謹精細的筆法,展現了當時社會生活風貌。全卷總計畫有人物500餘,牲畜50餘,船隻、車轎各20餘,安排得有條不紊,各得其所,並富有戲劇性。該畫自問世以來,屢有仿作,現存各類仿作(偽本)數十本,大多為明清人的作品。另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偽託之作。
蘇漢臣、李嵩
二、宋代畫院
中公講師認為,兩宋是中國畫院的極盛時代,在畫院的組織形式上是最為完備的。在藝術教育上,無論學科與考試諸方面,都有健全的體制,它隨著兩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成為歷代畫院的典範。
趙佶(1082-1135),在位25年。在政治上可謂是昏庸無能,但在書畫方面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過重要貢獻,其中之一就是對於畫院的重視和發展。他於崇寧三年(1104年)設立了畫學,正式納入科舉考試之中,以招攬天下畫家。並且將宮內書畫收藏編纂為《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成為今天研究古代繪畫史的重要資料。傳世作品中,有其籤押的作品較多,但所畫比較工細的,如《祥龍石圖》、《芙蓉錦雞圖》、《聽琴圖》、《雪江歸棹圖》(以上均藏於故宮博物院)、《瑞鶴圖》(遼寧省博物館藏)、《翠竹雙雀圖》(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等作品皆被講師認定為是畫院中高手代筆之作。只有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四禽圖》卷和上海博物館藏的《柳鴉圖》卷被認定是他的親筆,兩畫都是水墨紙本,筆法簡樸,不尚鉛華,而得自然之趣。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圖》也屬此類。
三、院體花鳥畫家及其作品(略)
黃居寀、趙昌、易元吉、崔白
四、文人花鳥畫家及其作品
文同,廣東博物館藏有《墨竹圖》一軸,系此軸臨本。
揚補之(1097-1169),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南昌人。生平事跡不詳,據傳一生不仕,擅詞翰,工書法,尤長畫梅。傳世作品有故宮博物院藏《四梅花圖》、《雪梅圖》卷等。
李公麟,傳世作品中的《五馬圖》是最為可信的真跡之一,雖無款,但有其好友黃庭堅的箋題和跋為證。《臨韋偃牧放圖》是李公麟奉皇命而臨摹的,畫中已摻雜了他自己的畫法。
五、宋代山水畫
中公講師認為,李成和範寬是北宋初期山水畫家的代表,上承荊浩以水墨為主的傳統,以表現北方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為主,與五代的關仝一起,被認為是"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他們的創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後繼者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貴、許道寧、高克明、郭熙、李宗成、丘納、王詵等。除北方山水系統的山水畫外,長於界畫的郭忠恕,善於表現湖山小景的惠崇、趙令穰,以及繼承唐代以來的青綠山水畫法的王希孟等,都在中國山水畫的發展過程中,有著各自的獨特貢獻。
(一)李成、範寬及其傳派
範寬,陝西華原人。生卒不詳,略晚於李成,宋仁宗天聖(1023-1031)年間尚在。據說性情寬厚,好飲酒,不拘世故,常往來於京洛間。他深入到終南、太華一帶的深山裡,對自然進行觀察體會,終於創造了自己的風格。所作之畫,峰巒渾厚,筆墨雄奇,使人觀其畫,"恍如行山陰道中,雖盛暑中,凜凜然使人急欲挾纊也。"當時就受到了高度重視。他的傳世作品中,今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溪山行旅圖》是較為可信的真跡。迎面矗立的山頭、如練的飛瀑、雜樹叢生的山丘,掩映樹後的樓閣,潺潺的流水、山路上行進的馱馬,這一切都在雄渾的筆墨中表現了出來。他也擅畫雪景寒林,雪山形象則是他的創造。傳為範寬的作品還有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雪山蕭寺圖》和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的《雪景寒林圖》,真偽有爭議,但可作為其傳派作品來研究。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lpoffc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