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地首都,北京擁有的名勝古蹟那是多不勝數。有多少人在萬裡長城上放出豪言壯志,又有多少人在到達八達嶺便悠悠的拍照片留念。作為一座存在了三千多年,且不管是在哪個朝代,都是必爭之地的都城,北京的稱謂改了一個又一個。粗略算一算竟然有20多個別名,周武王封王之後,便將國都稱為燕都;而大家最熟識的,就是幽州了吧。烽火博美人一笑的周幽王,成了天下的笑話。
從古至今,歷史的車輪滾過紅塵,雖然過去已經成為了過去,但是留下來的,除了看得見的,還有更為寶貴的精神文化。不管去到那個地方,當地除了存留下來的古建築之外,還有一些代表信仰的寺廟也被保存下來。在江浙滬一帶,那裡的人信奉的就是媽祖,並為她修建了媽祖廟;而在中原地區,則由唐玄奘取經的傳說,側面反映出來的便是佛教的興起。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地處北京的一座古老的廟宇——法源寺。
法源寺作為北京最古老的名廟,裡邊的藏經書是多不勝數,早在1956年,便在寺廟內成立了中國佛學院,是國家承認的屬於宗教類的博物館。豐富的藏書加上源遠流長的文化,法源寺名滿京城。其中藏經樓裡保存著各種佛像和珍貴的經書。而大悲壇裡邊存放著,就有從東漢起各個朝代的佛像和藝術珍品。可以說來到這裡不去瞻仰一下,總感覺缺了點什麼。
法源寺最出名的除了經書雕像之外,還有乾隆皇帝親手種植的海棠。鬱鬱蔥蔥的翠柏之間,丁香海棠無疑是萬叢中的一點顏色,引得多少文人在這裡流連。每年的春末夏初,便是來觀賞三大花事的最好時候。想像古時候的夏初,多少人趕來,聚在一起談詩論詞好不痛快。等明年花開,我們也去法源寺吧。從市中心出發僅需3公裡,便可以盡情觀賞啦。
法源寺的廟宇建築也是一絕,整體恢宏大氣。花費數百萬的資金來將它變得更好,是值得的。坐北朝南的建築風格,中心對稱的格局看起來又舒服又大氣,並且流傳了數百年,寺廟裡邊的建築帶著濃濃的古蹟風採,和現代修建的廟宇相比,頓時顯得高端又充滿內涵。七進六院的格局將寺院內的廟宇整齊地排出來,隨便走進其中一間,就是歷史的味道。而保存下來的眾多經文,使它成為"中國佛教圖書館",由此可見,裡邊的藏書數量有多少了。據不完全統計,大悲壇裡邊的藏書多達數萬冊,這個數字也是十分壯觀了。
對於北京一寺廟爆紅,被稱為"中國佛教圖書館",距市中心僅3公裡,你還有什麼想補充的嗎?寫在文化在那個下方的評論區告訴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