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和譚詠麟爭霸,將香港樂壇推入最輝煌的時代

2021-01-10 勇哥讀史

很久很久以前

我還記得那些能讓我微笑的歌曲

我知道如果我有機會

我就能讓人們翩翩起舞……

——《美國派》

1977年,21歲的張國榮憑藉一首美國民謠歌手唐·麥克林(Don McLean)創作的歌曲《美國派》(American Pie),獲得了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從而進入歌壇,開始了他長達20多年的演藝生涯。

那時候,比張國榮大6歲的譚詠麟,已經出道了9年。作為溫拿樂隊的主唱,譚詠麟在香港樂壇小有名氣,還獲得了香港《華僑日報》頒發的「香港十大歌星」獎,與當時如日中天的徐小鳳、羅文、許冠傑等相提並論。

奇怪的是,儘管張國榮與譚詠麟並沒有什麼交集,但媒體記者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他們的某些相似,並將他們作為對比。

《明報周刊》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直截了當地問張國榮:「有沒有人說你像溫拿的譚詠麟?你的髮型與眉毛都像他的翻版。」

張國榮回答:「他沒有我高,穿了高跟鞋只到我這兒。」

從公開報導的檔案上看,張國榮身高175釐米,譚詠麟身高174釐米,相差似乎並不明顯。

無論如何,張國榮雖然進入了歌壇,但一路上走得並不順利。從1977年到1983年,長達7年的時間裡,張國榮推出的幾張唱片,在市場上都反映平平。張國榮前衛、新潮的形象,也沒有被觀眾所接受。有一次,張國榮在表演時把帽子拋給觀眾,觀眾卻一邊噓他便將帽子拋還給他。張國榮沒有放棄,他說:「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但我依然會努力地唱,直到你們喜歡我為止!」

後來,香港人常用「連張國榮都要熬十年」這句話來鼓勵後生仔。

那段時間,譚詠麟的演藝事業順風順水。雖然溫拿樂隊在1978年宣布解散,但單飛後的譚詠麟,迎來了演藝事業中的第一波高峰。

在歌唱方面,他發行了《反鬥星》《愛到你發狂》《忘不了您》《愛人·女神》《精裝譚詠麟》《遲來的春天》等專輯,每一張都很暢銷,還在美國大西洋城開了6場演唱會,奠定了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地位。在影視方面,他在臺灣一口氣拍了20多部電影,並憑藉劇情電影《假如我是真的》獲得第十八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1983年,張國榮終於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春天。當年5月1日,他推出了一張粵語專輯《風繼續吹》,銷量喜人,成為張國榮的第一張金唱片。專輯中的主打歌《風繼續吹》,則讓張國榮唱遍大街小巷,成為張國榮受歡迎的歌曲之一,並在2010年榮獲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我最喜愛的歌曲」。

1948年,張國榮繼續推出專輯《Leslie》,在香港銷量突破了4白金,即20萬張,是張國榮的第一張白金唱片。專輯的主打歌《Monica》同時入選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

1985年,張國榮第一次在紅館開個人演唱會,連開10場,打破了香港歌手第一次開演唱會的場數記錄。

張國榮像一顆巨星,在歌壇上冉冉升起。誰也無法忽略他的存在了。不過,譚詠麟也沒閒著,表現得同樣搶眼。他在1984年和1985年推出的粵語專輯《霧之戀》、《愛的根源》和《愛情陷阱》,每一張都叫好又叫座,其中光是《愛的陷阱》累計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張。香港總人口只有600萬人,這意味著每6個人就有1個人買過譚詠麟的《愛的陷阱》。

譚詠麟拿獎拿到手軟。不管是十大勁歌金曲,還是十大中文金曲,譚詠麟都是拿獎大戶。有的歌手,一輩子都可能拿不到一次十大勁歌金曲,譚詠麟一次就有好幾首入選。「最受歡迎男歌星獎」自然也是他的囊中之物。

就這樣,機緣巧合之下,譚詠麟和張國榮如同香港樂壇的雙子星座,閃閃發亮。在媒體記者有意無意的炒作之下,「譚張爭霸」之說甚囂塵上。

實事求是地說,「譚張爭霸」客觀上有利於樂壇競爭,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讓香港樂壇進入最鼎盛時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負面影響則是,譚詠麟與張國榮本來關係非常不錯,可在大量失去理智的粉絲的裹挾之下,他們不得不站在對立面,形同水火不容之勢。

這樣的結局,當然只能是兩敗俱傷。1988年2月13日,譚詠麟在1987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上宣布退出歌壇,不再參加有比賽性質的音樂比賽節目。一年後,張國榮也宣布告別歌壇。

時過境遷,當「譚張爭霸」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時,1999年,譚詠麟和張國榮合唱了一首《幻影+霧之戀》——這是他們第一次合作,也是最後一次合作。

2003年4月1日,當張國榮在香港一家飯店24樓縱身一躍束了自己的一生後,在追思會上,譚詠麟與張國榮「跨時空」合唱了一曲成名曲《風繼續吹》,向這位朋友和「對手」作最後的告別: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

心裡極渴望希望留下伴著你

風繼續吹不忍遠離

心裡亦有淚不願流淚望著你

【參考資料:《吳玲:張國榮,念你眉眼如初》《獨領風騷空寂寞》《當你見到光明星星》等】


相關焦點

  •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
    90年代初,張國榮和譚詠麟誰的實力最強,譚張爭霸香港樂壇張國榮,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香港著名的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製,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
  •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歌壇地位,到底誰更勝一籌
    譚張爭霸是指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1986-1989年)香港樂壇兩大天皇殿堂級巨星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高無上的至尊地位而在音樂上的全面競爭角逐。譚張爭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譚張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譚張精彩紛呈的逐鹿比賽使得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把香港流行樂壇帶入輝煌時期的譚張爭霸,你更為支持誰?
    香港粵語樂壇80年代中後期,進入了粵語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各個巨星間的競爭呈現白熾化,男歌手之間最為著名的是譚詠麟和張國榮之間所謂的譚張爭霸。譚詠麟當時包攬了歌壇幾乎所有的獎項,連續四年豪攬十大勁歌金曲的最佳男歌手獎。
  • 譚張爭霸給香港流行樂壇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1986-1989年是香港樂壇最全盛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樂壇巨星,許冠傑,陳百強,羅文,梅豔芳,譚詠麟,張國榮……等巨星!這裡我們要提到兩個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位巨星:譚詠麟,張國榮。譚詠麟,外號譚校長,1950生,23歲跟朋友成立溫拿樂隊並擔任主唱歌手,27歲離開溫拿單飛,直到1985年也是譚校長奠定樂壇巨星之年,這一年他發行了3張專輯,首首獲得大批好評,榮獲最受歡迎男歌手,直到1987年連續4年蟬聯最受歡迎男歌手人氣獎!
  • 香港樂壇天王消亡史:獅子山下再無爭霸,香港樂壇再無天王
    當時間來到80年代時,香港流行樂壇已是巨星如雲,真的可以說是一個眾「神」時代:羅文、林子祥、徐小鳳、梅豔芳、葉倩文、陳百強、譚詠麟、張國榮.....而令「譚張爭霸」唾沫橫飛甚至爆發流血事件的,正是這些狂熱的歌迷。他們為偶像打Call的方式,可比現在這些鍵盤粉絲要瘋狂多了,是敢走上街頭攻擊對方的實踐派。譚詠麟和張國榮的愛車都被對方粉絲刮花過,張國榮甚至收到過冥幣冥樓。他們之間最激烈的「全武行」,爆發於198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 33年前譚張爭霸誰勝誰負 譚詠麟宣布退出領獎臺 張國榮是否太過譽
    要說誰在這場爭霸中獲勝,表面上看是張國榮,譚詠麟在第十屆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當眾宣布,從此退出一切有競爭性質的頒獎活動,此後香港樂壇的風頭被張國榮一人佔盡,可以說只無人能與之匹敵。在小編看來,他們兩個人不相上下,只是一個贏得了過去,一個贏得了將來。
  • 香港娛樂圈興衰史,從許冠傑到譚詠麟張國榮四大天王再到後繼無人
    時間走向了80年代,香港娛樂圈來到了眾神打架時代,一個個天王天后都開始嶄露頭角:比如梅豔芳、林子祥、葉倩文、譚詠麟、張國榮等等。83年香港出了樂壇推出了一個音樂獎項:十大勁歌金曲獎,每年都要評選10首最受歡迎的歌曲。1984年又增加金曲金獎、年度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
  • 80年代譚張爭霸到90年代四大天王,哪個時期是香港樂壇最巔峰
    (二)1980年代不僅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亦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除了許冠傑徐小鳳等老牌歌手外,單飛的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葉倩文、林憶蓮、陳慧嫻、beyond等不同類型的歌手一起活躍在香港樂壇。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人縱然不懂粵語,亦會聽粵語流行曲,甚至跟著唱。
  •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
    「粵語歌神、三王一後、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分別指什麼時代?粵語歌神許冠傑:許冠傑在上世紀70年代絕對是最閃亮的歌手,真正的粵語流行樂鼻祖又被叫做粵語歌神,雖然沒有許冠傑也會出現粵語流行樂,但至少要多等數年時間,在當年那個要麼翻唱英文歌要麼就唱老上海的香港樂壇時代,許冠傑無疑是將粵語歌曲再次發揚光大。
  • 香港樂壇裡譚詠麟真的被後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於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後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也無法超越譚詠麟。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
  • 1987年周潤發說了一句話,譚張爭霸時代結束,譚詠麟退出了領獎臺
    上世紀80年代,香港樂壇正處於繁榮昌盛的時期,譚詠麟和張國榮就是最為出名的歌手,兩人獲得了無數的獎,共同推動了香港音樂的發展。娛樂圈最常見的就是相互比較,明星與明星會較勁,粉絲之間也會有場大戰。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譚張爭霸,即譚詠麟和張國榮之間的對比。
  • 《誰是大歌神》首播 譚詠麟獻唱張國榮曾志偉動情落淚
    譚詠麟時隔13年再為「哥哥」獻唱《風繼續吹》 曾志偉動情落淚   首期節目中,「校長」譚詠麟即興提出要演唱「哥哥」張國榮的成名曲《風繼續吹》,此舉令明星猜評團和現場觀眾都驚訝不已。眾所周知,這首歌此前「校長」在公開場合只唱過一次,那就是2003年4月5日香港無線電視臺在「哥哥」去世5天後為其舉辦的「追·憶張國榮」晚會上。
  • 譚詠麟七個字追憶張國榮,掀開30年前一段血雨腥風的往事
    這簡短的七個字,又將30多年前,華語樂壇的「譚張爭霸」這段往事拉回眼前。 可以說,「譚張爭霸」是華語樂壇史上,最早也最激烈的粉絲對抗。
  • 香港樂壇公認的三皇五帝,張國榮和劉德華上榜,你最喜歡誰?
    1、許冠傑:在香港流行樂壇,許冠傑被稱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鼻祖,他創造的香港口語演繹法開創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紀元,完成了古典與流行的嫁接,對現代粵語歌的推行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2、譚詠麟:譚詠麟是20世紀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於浪漫情歌與快節奏歌曲均拿捏到位,曲風十分廣泛。譚詠麟對於音樂的不斷汲取和創造,使他不會落後於時代,更與香港流行樂壇一起進步和發展。
  • 盤點譚詠麟和張國榮獲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的歌曲
    譚詠麟和張國榮張國榮和譚詠麟是香港樂壇耀眼的雙星現在咱們來聊一聊他兩人在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的勁歌金曲金獎的歌曲。勁歌金曲金獎是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的壓軸大獎,它代表著單項歌曲的最高榮譽,每年只有一首歌。是綜合各種因素後頒發的全年最高獎項。譚詠麟和張國榮都曾有兩首歌曲被評為勁歌金曲金獎。
  • 陳百強60歲誕辰,譚詠麟發文懷念引人落淚,想你和張國榮哥哥了
    陳百強是老一輩實力派加偶像歌手,1981年的他已經紅遍香港了,其經典作品廣受大家的喜愛,他的代表作品有:偏偏喜歡你、一生何求、漣漪、今宵多珍重、深愛著你、念親恩等等都非常的好聽。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粵語進入了黃金時代,這時期樂壇人才輩出。當時香港樂壇繼許冠傑羅文之後陳百強就是情歌霸主!後來譚詠麟、梅豔芳起來了,然後就是張國榮!
  • 香港流行歌曲發展歷程輝煌20年(譚張爭霸-四大天王)
    這時香港的樂壇還沒有成氣候,只是跟著歐美和臺灣的樂壇走,是一個「外來語言」統治的年代由於帖子限字問題,就由譚校長開始介紹吧三、譚張爭霸將香港樂壇帶至全盛時期所謂譚(詠麟)、張(國榮)爭霸,其實是一個張國榮追趕譚詠麟的遊戲,譚詠麟在強勁對手面前一直保持領先的位置。
  • 喧囂過後,輝煌不再 | 香港流行音樂簡史
    但無論是西方流行文化抑或臺灣流行音樂,都不能被本地香港市民所接受,出於地區認同心理下的本土文化需要,本地人急需能與臺灣和西方抗衡的本土優秀流行樂手在這種情況下,出生於1948年的歌手——許冠傑成為了揭開香港流行樂壇輝煌序幕的奠基人年輕時代的許冠傑(上圖)
  • 肖戰周杰倫PK,讓人想起左麟右李,華語樂壇需多強爭霸再創輝煌
    華語樂壇若要再創輝煌,必須挖掘人才,鼓勵公平競爭,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肖戰周杰倫PK,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的譚張爭霸、四大天王和後來的左麟右李,那是華語樂壇競爭最激勵的年代,也是華語樂壇最輝煌的時期。譚張爭霸指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樂壇兩大頂級歌手譚詠麟和張國榮為爭奪樂壇至尊地位,而展開的一系列競爭和比拼。二人爭霸賽可謂精彩紛呈,異常激烈,這種比拼貫穿了整個80年代中後期,二人不但橫掃各大獎項,也讓粵語歌走向世界,全球很多粉絲開始學習粵語,只為了聽懂粵語歌。
  • 同樣是香港樂壇大佬,李克勤的愛情觀要比譚詠麟正能量的多
    華語樂壇上眾多的前輩級人物締造了諸多經典的歌曲,像與張國榮齊名,不分伯仲,曠世久遠的「譚張爭霸」中的譚詠麟,人稱「譚校長」,傳唱歌曲有《水中花》《講不出再見》《披著羊皮的狼》等等。李克勤是唱著譚詠麟的歌出道的,算是後生晚輩,但譚校長其實很早就很看好李克勤了,意欲憑藉自己的實力和名氣組建新四大天王(李克勤,古巨基,許志安,梁漢文),無奈時代背景成就了另一個四大天王。但在2003年一直在提攜李克勤的譚詠麟,兩人組成了「左麟右李」CP,經常一起同臺演出。這兩位樂壇大佬統領了一個劃時代的標杆,但是撇去音樂貢獻不談,兩人的愛情觀卻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