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都有個心魔要釋放?| 藝術之母路易絲 萬聖節

2020-11-02 NOTHINGART



又到了一年一度「百鬼橫行、群魔亂舞」的萬聖節,在這一天,每個人都可以裝扮成自己中意的奇形怪狀,肆無忌憚地張牙舞爪,叫囂著「不給糖就搗蛋」。

現代的「萬聖節」狂歡其實已經從「活人懼怕死人」轉為傳遞出這樣一種氣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任何人。」即使大家都知道這不過是一種錯覺、一種夢想,但偶爾做做白日夢,也很快樂。

我們應該極力消除的,是支配人心的不寬容。為什麼人人都愛「萬聖節」?因為在這一天,我們內心那些平日會被認為「奇奇怪怪的癖好」全部被合理化,我們能夠光明正大的將自己真實的內心特徵展示在陽光下。

這是一種在安全情境下的「自我暴露(Self- disclosure)」,而健康的心靈需要一些安全適度的「自我暴露」,也要讓自己能夠面對那個最真實的自我。



20-21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美國女性身份藝術之母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她就將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傷痛、記憶、兩性等等正負能量的情感,藉以藝術為出口來表達。無神論的她說自己在創作時是一名「教徒」,「那時的我正在拯救自己的靈魂和修補身體的傷口」。

我需要做點什麼。與物理媒介的互動具有療愈作用。我需要身體上的表現。我需要這些物體與我的身體相關。

其實,無論路易絲用什麼材料和工藝來創作她的藝術作品,她的藝術背後的主要力量都是通過她的各種痛苦記憶來支撐的。所以,我們總能在她的作品裡感受到背叛、復仇、焦慮、迷惑、攻擊、不平、孤獨等等一系列大家都會想要掩藏的情緒,抽象、深奧又發人深思。她終生被這些主題吸引,不斷變換材質、風格、形式,進行反覆探索。

走進路易絲的藝術世界,就闖入了她內心剖析的陣地,是自我表達的完全暴露。來看看她的作品裡常常出現的意象。


蜘 蛛

日侵蝕了夜,還是夜侵蝕了日?

——路易絲

萬聖節用來表示與時間、進步和命運的消逝的蜘蛛,它的結網是自然界象徵生命循環極好的例子。路易絲的藝術裡,她用蜘蛛捕食者(兇惡的威脅)和保護者(勤勞的修護者)的兩種形象來象徵母親的形象,永恆的絲線也代表著將母子緊密相連的臍帶。

她將自己與生俱來的敏感、情緒化以及母性貯藏到那隻肢體纖細的蜘蛛裡,纖細的觸角支撐起地面,屹立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用自己的睿智和深沉,撐起一片空間,俯視著匆匆而過的世人。在她面前,人們會從心底裡感受到女性超乎一切的強大力量。


《媽媽》(Maman)1999年,鋼、大理石,927.1×891.5×1023.6cm


隱私部位

從拓撲學的角度來看,我們自己的身體可以看作是一個有山丘、山谷、洞穴和洞的景觀。所以,對我來說,我們的身體是地球母親的化身,這似乎相當明顯。

——路易絲

從最早的繪畫到後來的「細胞」(Cells)和織物作品(fabric works),路易絲都在探索人體。在20世紀60年代,她的雕塑作品中的身體形態和身體部位變得更加有機,無論是形狀還是她使用的材料都與早期的雕塑作品大不相同。她開始使用乳膠、石膏、大理石和青銅等材料。她還使用大量重複的圓形暗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和乳房。


《父親的毀滅》(Destruction of the father),1974


在這類雕塑中,路易絲用身體隱私部位來研究、表達複雜的情感狀態。它們經常出現在路易絲的作品中,通常被稱為「部分對象」(part-object)。(「部分對象」一詞是由精神分析學家梅勒妮克萊(Melanie Klein)因首次使用在她的作品中對幼兒的發展。在克萊恩看來,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第一個「部分對象」是我們母親的乳房。這種「部分對象」的概念經常被現代和當代藝術家用在雕塑上,他們用身體部位的形式來探索性、欲望或性別問題。)


《墮落的女人》(Fallen Woman), 1996

《女屋》(Femme Maison,同時也是家庭主婦的意思)


螺 旋

螺旋對我來說很重要。這是一個轉折。小時候,在河裡洗完掛毯後,我就要轉呀轉,繞呀繞……後來我會夢見我父親的情婦。我做夢時也會擰她的脖子。螺旋——我喜歡螺旋——代表控制和自由。

——路易絲

20世紀50年代,路易絲在兩件木質雕塑作品中首次使用了螺旋造型,在後來的作品中也經常出現。

螺旋形代表著「控制混亂的嘗試」。在1986年的《自然研究》雕塑中,緊緊盤繞著的螺旋變成了一隻握著人形的手。


《自然研究》(Nature Study),1986


螺旋式上升也暗示著暴力——扭曲的脖子。在懸掛的青銅雕塑《Spiral Woman 1984》中,人物被一個厚厚的線圈束縛,只能看見她的四肢。她被困在螺旋中,懸在半空中,在脆弱狀態中不斷地旋轉。


《螺旋女人》(Spiral Woman),1984


儘管螺旋可以控制混亂,但螺旋解體的潛在威脅始終存在。在《A l'infini》中,螺旋再次出現。在這裡,螺旋形的線條自由地圍繞著下垂的女性身體、殘缺的四肢……


《A l'infini》2008-2009


在她的作品中,環環相扣的蝕刻帶狀線條大多時候也暗示了一個雙螺旋結構——DNA兩條鏈的螺旋結構,這是生命本身的基礎。「A l』infini」就是指的生命的無限。它抽象地表達了生命是一場旅程的概念,從出生到年輕,到與伴侶的關係,最後到死亡。出生、愛情、性和死亡是生命循環中一個無盡的循環。


當你在井底時,你環顧四周說,誰來救我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是傑瑞來了,他拿出了一根繩子,我把自己掛在繩子上,他把我拉了出來。

——路易絲與勞倫斯·林德(Lawrence Rinder)的對話

傑瑞·格羅沃(Jerry Gorovoy)與路易絲在20世紀70年代末相識,是她的助手和30多年的好朋友。路易絲創作了很多關於傑瑞的手的繪畫和雕塑。她稱這些為親密的「肖像」,通常是作為依賴某人的象徵。比如《上午10點你來找我》系列作品裡,路易絲手繪了20多幅她和傑瑞的手,標題與傑瑞到達路易絲的工作室或家裡,開始他們日常工作的時間有關。


《上午10點你來找我》(10 am is When You Come to Me),2006


《給予或接受》(2002)可以被解讀為對友誼的依賴有時會產生矛盾的表達。兩隻主幹連在一起的手,一頭張開,另一頭緊握——一個既溫柔又冰冷的物體。


《給予或接受》(Give or Take),2002


編寫記錄

我愛語言……你可以忍受任何事,只要你把它寫下來…聯繫起來的詞語可以開啟新的關係……一種對事物的新看法。

——路易絲

路易絲從小就開始寫日記。她把童年的經歷都保存在日記裡,並在她的一生中繼續記錄自己的想法、活動和經歷。除了將日記中的文字作為自己作品的記憶庫,她還將日記中的文字收錄到自己的作品中。

1947年,路易絲創作了一組版畫,名為《他徹底消失在寂靜中》,這組版畫結合了詩歌文本。路易絲把文字、短語和繪畫結合在她的藝術作品中,有時還把它們繡在布上。她所使用的文字是針對觀眾的,類似說教,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有時是道德化的陳述。它們要麼以戲謔的方式呈現,要麼像評論家羅伯特•斯託爾(Robert Storr)所說的那樣,用「帶著刺痛的心理」直率地呈現在你眼前。


《他徹底消失在寂靜中》(He Disappeared into Complete Silence),1947


在《我害怕》(2009)裡,路易絲把她的恐懼羅列為沉默、黑暗、墮落、失眠和空虛。這些主題和焦慮在她的作品中反覆出現。


《我很害怕》(I Am Afraid), 2009


路易絲長期被各種痛苦、恐懼、絕望、恨意、憤怒等情緒所控制,當她發現那些無法被理解的情緒不能紓解,而唯一的途徑就是「自我暴露」——創作,將一切情緒發洩出來,再尋求內心的紓解。


「為了表達我內心的恐懼,我必須找尋一條途徑發洩心中的情緒,通過不斷的摧毀、修復及重生,我完成了我的復仇,內心的傷痛得到了平復……」

她針對回憶、境遇、個人處境等利用各種媒介所創作出的藝術作品,其實就是她在自我救贖之路上的額外產物,她不在乎是否有意義,也不關心是否需要強調作品對社會的價值屬性,因為她創作藝術的目的在於通過重構、修復、呈現內心的潛意識世界,消解那些負面情緒,通過這種形式去構建屬於內心的真正平和。

《夫妻》(Couple) ,2001

《蜘蛛》(Spider)1997

《鉤針編織品 I》(Crochet I),1998


不管是蜘蛛、身體器官、手還是文字記錄,路易絲對於某種符號的執著,以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的觀點來看,這些符號是原型對於人困擾的結果,而「觀者對其雕塑的觀看,就是對路易絲情緒的一種閱讀和認可的過程」

「我想要尋找的不是圖像、不是觀念,而是我想要再創造的情感——一種欲望、給予和破壞的情感……情感被連接到了身體的功能上,隨後它們通過身體釋放的液體被表現出來……對於我來說,我的身體就是我的雕塑,我的雕塑就是我的身體。」

自我暴露過後,「小女孩長大了,」路易絲說,「最終發現,愛比恐懼好。」


有些東西掩藏太久,反而會出現反向效果,萬聖節,就盡情嗨皮吧!


萬聖節快樂



關注NOTHINGART,一起暢聊生活、暢談藝術!

相關焦點

  • 美國女權藝術代表人物路易絲·布爾喬亞去世
    美國女權藝術代表人物紐約逝世,享年98歲  路易絲·布爾喬亞因心臟病去世  60歲後才贏得學術和商業雙重成功的法國裔美國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專注於自己的創作。她自始至終關注的主題是在一個充滿爭鬥的世界需要保護的人。這種保護意識往往被演繹成庇護場所或家。類似她1991年至2008年創作的「密室」(Cells)系列。這一系列雕塑作品,每間密室都代表著不同形式的痛苦與恐懼。  之所以對作品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精神能量,路易絲坦稱,「我有宗教情結,但沒有學會釋放。我害怕這種力量,它使我緊張。
  • 美國女權藝術代表人物路易絲-布爾喬亞去世
    美國女權藝術代表人物紐約逝世,享年98歲  路易絲·布爾喬亞因心臟病去世  60歲後才贏得學術和商業雙重成功的法國裔美國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專注於自己的創作。近日,享有世界聲譽的女性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在她居住的紐約曼哈頓去世,享年98歲。
  • 萬聖節搞怪簡訊一句話 萬聖節祝福語簡短有創意一句話
    3、萬聖節嚇人快樂!各位已經準備好要投入到嚇人第一線的朋友們準備了,我們要以飽滿的熱情來投入到嚇人的偉大事業中,要記住,你不是一個人!  4、萬聖節安全委公告:小孩注意饞鬼,男人注意酒鬼,女人注意色鬼,領導注意內鬼,至於你嘛…注意我這個開心鬼給你發騷擾簡訊,哈哈,萬聖節快樂!  5、萬聖節你準備好了嗎?是不是有點憂鬱呢?沒關係的,相信雨天過後會有彩虹!
  • 「巨型蜘蛛」來到北京,路易絲·布爾喬亞:藝術是保持清醒的良藥
    在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雙重語境中,布爾喬亞都被世界公認為20世紀至今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作為路易絲·布爾喬亞在國內的首次大型展覽,在結束了上海龍美術館首站的展出後,3月23日,「路易絲·布爾喬亞:永恆的絲線」在北京松美術館開幕。
  • 為什麼萬聖節一定要有南瓜?
    再過不久,就到了萬聖節了。說到萬聖節,除了滿大街的妖魔鬼怪的狂歡,最少不了的節目就是雕刻南瓜燈了。南瓜和萬聖節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怎麼就牽扯在一起了? 估計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疑問吧。新年x中元節,就有了萬聖節?
  • 路易十四的私生女,波旁宮主人,孔代親王夫人,路易絲傳奇人生
    在法國巴黎塞納河左岸,有一座舉世聞名的波旁宮,是法國國民議會(下議院)的所在地。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於1726年竣工,後來經過多次改建擴建,如今建築面積達124,000平方米,擁有超過9500個房間。也許很多人都不會想到,這座豪華的宮殿最初是法王路易十四的私生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居住的地方。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是路易十四與自己最寵愛的情婦弗朗索瓦絲·阿泰納伊斯·德·羅什舒阿爾所生的次女(長女與之同名,但早夭)。
  •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路易絲·布爾喬亞作品展
    路易絲•布爾喬亞(1911–2010)《母親的頌歌》系列(1995)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路易絲·布爾喬亞的職業生涯以版畫創作開始並以版畫結束。她在2010年去世前的幾年裡對外公布了她全部的藝術遺產。一個全新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回顧展再次將它推向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次展覽展現了她令人敬畏的作品的起源和演變過程。除了壯麗和宏偉,路易絲·布爾喬亞的蜘蛛展示了對女性複雜性的一種最高級的理解。力量、恐懼、焦慮和驕傲匯聚成藝術家漫長實踐的有力象徵。但實際上使她聞名於世的大型雕塑和裝置都是從一個個小而有力的板畫開始的。
  • 在萬聖節這天,有趣的人都要傾巢而出|萬聖節活動指南
    各大潮流品牌,都趁此時機紛紛推出節日聯名款,「萬聖節美妝」也在ins、微博登上了熱搜榜; 喜歡做手工的人們,四處尋找「長相端正」的南瓜來雕刻南瓜燈; 愛熱鬧的人則會約上三五好友,去赴一場變裝party。
  • 萬聖節為什麼要吃糖由來英文對話介紹 萬聖節有哪些活動
    萬聖節為什麼要吃糖由來介紹萬聖節雖然是西方的節日,但是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也十分流行過萬聖節。萬聖節怎麼發朋友圈說說,適合發圈句子祝福語。說到萬聖節很多人第一點想到的就是吃糖,這是來源於在西方萬聖節的時候下孩子都會出門討要糖果。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ALLSOULSDAY」(萬靈之日)。
  • 萬聖節習俗:為什麼萬聖節要吃糖果?(雙語)
    西方人過萬聖節,家家戶戶都要給孩子們準備好充足的糖果,否則可能就要承受搗蛋鬼的惡作劇。為什麼不是蛋糕、南瓜餅,而是糖果呢?為什麼小孩子要在萬聖節挨家挨戶地討糖果吃呢?這要從兩千多年前的一個節日說起。    >>萬聖節是什麼意思呀?
  • 萬聖節的那些傳說:為什麼要看妖魔鬼怪恐怖片?
    萬聖節的那些傳說:為什麼要看妖魔鬼怪恐怖片?忙著過萬聖節的中國朋友們,你知道咱為什麼要做這麼看似神經病式的事情嗎?為什麼要花盡心思把自己搞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而「南瓜」到底又和萬聖節有什麼關係?
  • 萬聖節的影響有多大?看看這10個學校的萬聖節怎麼過
    10.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富蘭克林街的萬聖節富蘭克林街上的萬聖節是如此之大,甚至還有自己的維基百科頁面。2017年,據估計,有80,000名穿著盛裝的人們擠在富蘭克林街舉行慶祝活動。在知道教堂山只有大約5萬人口,這說明還有很多人是從外地趕來參與這個瘋狂的活動。該鎮的當地警察甚至要封鎖街道,以容納派對。
  • 萬聖節,為什麼要刻南瓜燈?
    每年萬聖節,暖貝姬都不敢一個人去涉谷,盛大的慶祝隊伍和高超的化妝技術,真的太嚇人了!!話說回來,萬聖節,為什麼要刻南瓜燈(Jack-O-Lantern)呢?傳說一個名叫JACK的人,是個愛酗酒漢而且喜歡惡作劇的人。有一天,JACK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架」,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JACK就要求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永遠不會犯罪,答應條件了就讓他下樹。可是不久後,JACK就死了。
  • 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 萬聖節和南瓜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 萬聖節和南瓜有什麼關係?時間:2016-10-24 11:55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 萬聖節和南瓜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 萬聖節和南瓜燈 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
  • 為什麼萬聖節要吃糖果?
    西方人過萬聖節,家家戶戶都要給孩子們準備好充足的糖果,否則可能就要承受搗蛋鬼的惡作劇。為什麼不是蛋糕、南瓜餅,而是糖果呢?為什麼小孩子要在萬聖節挨家挨戶地討糖果吃呢?這要從兩千多年前的一個節日說起。歷史學家們一致認為,凱爾特人慶祝秋收的薩溫節是現代萬聖節的前身。薩溫節是慶祝一年中最後一次收穫的時節,也是迎接冬天到來的節日。薩溫節還是紀念死者的節日。凱爾特人安撫那些依然在世間徘徊的幽靈的方式之一可能就是在自己的門口留下吃食。precursor[prikrsr]: n.
  • 2020北京萬聖節兒童劇有哪些(時間+地點)
    ➤萬聖節兒童劇:立裡空間·創意親子音樂會《敲開心》  時間:2020.10.31-11.01  地點:北京市 | 二七劇場小劇場  門票:280元【購票】  以鼓槌為號,三位音樂家邀請大小觀眾乘坐"敲開心"號直升機,開啟一段或熱烈、或優美、或搞笑、或夢幻的音樂之旅。
  • 萬聖節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
    萬聖節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時間:2018-10-25 23: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製作南瓜燈? 也許你會說,萬聖節是從基督教國家傳來的節日。其實,萬聖節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愛爾蘭凱爾特原始部落的驅鬼習俗。
  • 電影點評:《死亡詩社》每個人都有釋放激情的權利
    但是,作為一個還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你是否敢於跳出束縛,敢於追求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不是盲目的放棄,不是盲目的反叛,所有的選擇都會有他們的前因後果,倘若自己開心,倘若自己無怨無悔,那就夠了。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來不及為他人而活,只能為自己活一次。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領悟的角度也不同,在電影了高密的那個男生,我並不恨他,他們都是高中生,思想不可能完全屬於自己。每個人,都有釋放激情的權利,像電影中的男孩們勇敢地示愛,大聲地朗讀自己詩歌,表達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的演戲夢想。
  • 為什麼萬聖節在中國這麼火?而我們的中元節卻不那麼受歡迎
    我們中國古人都有著「鬼神之說」但是經過科學的認證,這些東西是不存在的。但是這麼多年以來形成的習俗,我們也是沒有辦法改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我們還是要重視一下的。但是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發展。這些年來,我們中國自己的一套紀念「鬼神」的節日居然在中國人心中已經不是那麼的重要了。而我們年輕的一代更是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一點的興趣。
  • 劍網3:讓心魔「高爆」玄晶的方法,祭天需要看時辰,每天都賺翻
    大把的時間反而消磨在手遊裡,為什麼不是端遊?手機省電呀!白天不出門,晚上玩遊戲,看看劍網3能讓心魔「高爆」玄晶的方法,祭天需要看時辰,每天都賺翻!就目前的戰力水平,大多數玩家最少有一到二個12戰力的角色。不是說人人有玄晶和歸正套裝,就普通的散件或者升級版白帝城套裝,都能輕鬆做到12萬戰力。這麼高的戰力,心魔五層顯然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