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8日訊 近日,葉嘉瑩先生一生所作之詩、詞、曲作品的首次完整結集《迦陵詩詞稿》由中華書局推出,該書是既顯示了作者在古典詩詞方面極深的造詣,又記錄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同時出版的還有葉嘉瑩先生的「迦陵說詩」叢書,包括《好詩共欣賞——葉嘉瑩說陶淵明杜甫李商隱三家詩》、《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葉嘉瑩說唐詩》、《葉嘉瑩說詩講稿》六種。其中《好詩共欣賞》、《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四種已於2007年年初推出,其餘兩種也將於近期出版。
葉嘉瑩先生對古典詩歌的品評賞析既具備傳統的魅力,又具有現代的意識。她融通古今、學貫中西,對古典詩歌的研究始終堅持感性與知性的結合,品與鑑的結合,表現出獨特的批評風格和美學追求,堪稱目前古典詩歌研究領域的第一人,為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和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紅學家馮其庸曾經稱讚葉先生講解詩詞「闡說精妙,啟發無窮」。
中華書局已出葉嘉瑩先生五種書簡介:
《好詩共欣賞》(19元):我們中國古典詩歌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我們中國詩歌最大的特色在哪裡?葉嘉瑩以畢生的精力研讀、傳播古典詩歌,在這本書裡,她細緻講解了陶淵明、杜甫和李商隱三位詩人的好詩,用以幫助讀者理解什麼樣的詩才算得上是好詩。陶淵明的作品裡邊有非常深微、幽隱的含意,曾使得千百年後的多少詩人都為他而感動。杜甫在七言律詩上走出了一條路子,他掌握並且結合了感情和形象的重點,不再像古詩那樣平鋪直敘,所以在句法上突破了傳統,在意象上超越了現實。李商隱能夠造成一種讓你似解非解的效果,所以他的詩就給了人很強大的感動和很豐富的聯想。
《葉嘉瑩說阮籍詠懷詩》(24元):大家都知道阮籍酗酒狂飲,曾創下過一醉六十天的紀錄;大家都知道阮籍放浪形骸,是魏晉士風的典型代表。但是誰知道阮籍的內心有一道無法填平的痛苦深淵?誰知道阮籍在夜闌酒醒時難以忍受的孤獨與絕望?一般流傳的阮籍題名為《詠懷》的詩共八十五首,其中八十二首是五言的,三首是四言的,近人黃節自明版中又錄得四言《詠懷》共十三首。本書中所講的,是《昭明文選》中所選的阮籍五言《詠懷》共十七首。葉嘉瑩教授參照當時的歷史背景,把阮籍隱藏在詩中的孤獨痛苦和感慨激憤一一挖掘出來傳達給讀者,讓我們得到了比讀阮籍的歷史傳記更深刻更鮮明的印象。
《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49元):漢魏六朝時期是中國古代詩歌產生以後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的詩歌上承先秦詩歌產生的源頭,下啟詩歌趨於成熟的唐、宋,是中國詩歌史上以至於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葉嘉瑩先生著眼於漢魏六朝這一相當長時期內的代表性詩人、詩作,注重特定歷史背景和人生遭際對詩人詩歌風格形成的影響,在對詩歌進行品評賞析的同時,寄予了自己的情感和對人生際遇的個性化感悟,情感細膩溫潤,語言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及擬古詩》(36元)《飲酒》二十首和《擬古》九首是陶淵明非常重要的兩組詩,其內涵極為豐富。《飲酒》二十首雖然以酒為題,而其意並不在於酒,其中更包含著陶淵明對仕隱出處、盛衰榮辱、歷史現實等等人生重大問題的思索,真實地展現了陶淵明內心的矛盾和痛苦、掙扎和堅持。《擬古》九首的用意也不在摹擬古人,而是借擬古之題以自抒懷抱,申述在晉宋之交的衰亂之世中自己的理想與持守,同樣體現了陶淵明對歷史與人生的深切考量。葉嘉瑩先生通過對這兩組詩的精微講解,知人論世,廣徵博引,著力剖析陶淵明遭逢世變的心路歷程與人生選擇,把陶淵明詩中幽微深隱之處一一闡明,成功地凸顯了陶淵明高潔自守的品格和任真自得的境界。
《迦陵詩詞稿》(56元)本書是葉嘉瑩先生詩詞曲創作的首次完整結集。單以創作而言,則其少作已是才情豔發銳感橫生,中年之作律細辭工而尤能深切見意,晚歲之作則信手拈來無不愜當,其內容與風格之變讀者自不難窺見。《迦陵詩詞稿》也是葉嘉瑩先生一生飽經憂患的真實記錄,有心人自能從中體會到葉嘉瑩先生歷劫之後得見真如的菩提之路。然而葉嘉瑩先生本人則並不欲以詩人詞人自居,往往自稱不過是一個愛好詩詞的教研工作者而已,其終身蓋以弘揚傳統文化為職志,詩詞創作在葉先生而言不過是其餘事。淺深甘苦,讀者可以自加體味。
附:葉嘉瑩簡介
葉嘉瑩教授出生於1924年,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國文系,自1954年開始,在臺灣大學任教15年,其間先後被聘為臺灣大學專任教授、臺灣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兼任教授,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稱號,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典文學院士。
自1966年開始,葉嘉瑩教授先後曾被美國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密西根、明尼蘇達各大學邀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自1979年開始,葉嘉瑩教授每年回大陸講學,曾先後應邀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遼寧大學、渝州大學、蘭州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湖北大學等數十所國內大專院校講學,並受聘為客座教授或名譽教授,並被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此外,葉嘉瑩教授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
葉嘉瑩教授以她所摯愛的中國古典詩詞研究為自己的終身事業,在數十年教學生涯中培養了大批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人才,她的許多學生目前已是加拿大、美國及港臺各大學的知名教授和學術帶頭人。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國內古典文學人才,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天津南開大學創辦了「中國文學比較研究所」(自1997年改名為「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並捐獻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金)建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用以吸引和培養國內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她還曾在國內率先提出振興傳統文化提高國民品質要從幼兒園和中小學做起的建議,並為此上書江澤民主席。她的建議得到江澤民主席的支持,「讓中華詩詞走進中小學校園」的活動現在已在國內很多地方初步開展。目前,她以逾八旬的高齡仍不辭辛苦地來往於美國、加拿大、大陸與港臺之間,為普及和振興中華古典文化做著不懈的努力。葉嘉瑩教授的熱情感動了加拿大和澳門的兩位企業家,他們曾先後向南開大學捐巨資贊助她的事業。為研究所建造了教研大樓,併購置了大批教研設備與圖書資料。
葉嘉瑩教授的英文專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由美國哈佛大學亞洲中心出版;中文專著有《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靈谿詞說》、《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宋詞十七講》、《詞學古今談》、《清詞選講》等近20種。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迦陵文集》10冊;2000年臺灣桂冠圖書公司出版了《葉嘉瑩作品集》24冊。葉嘉瑩教授的著作在中國古典文學界及廣大詩詞愛好者中有很廣泛的影響,《靈谿詞說》還曾於1995年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