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大寒】大寒節氣如何養生

2021-02-12 健身114

  

大寒是24節氣中的第24個節氣,也是冬季6個節氣中的最末一個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團」的諺語,足見大寒節氣的寒冷。

大寒節氣容易惹病養生注意防五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大寒,大寒,抱成一團」的諺語,足見大寒節氣的寒冷。大寒來臨,到了最冷的時光。讓很多人感到不適,稍不注意就可能得病。專家提醒,此時特別要防「五寒」。

1、防肺寒:

喝熱粥散寒。流鼻涕、咳嗽、頭痛……風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見的毛病。市中醫院呼吸科的傅騫博士指出,症狀較輕的,可以選用一些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錯。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溫服後上床蓋被,微熱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2天。

2、防腰寒:

雙手搓腰暖腎陽。專家介紹,雙手搓腰有助於疏通帶脈、強壯腰脊和固精益腎。腰部為「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位置。腎喜溫惡寒,常按摩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後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長強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防頸寒:

戴圍巾穿立領裝。冬天是頸椎病高發的季節。專家介紹,頸部是人體的「要塞」,不但充滿血管,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風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領裝是個好辦法,不但能擋住寒風,給脖子保暖,還能避免頭頸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縮,對預防高血壓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處。另外,一條得體的圍巾、絲巾或者披肩,也能幫助保暖。

4、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後「涼燥」更明顯,鼻炎成了許多人的大麻煩。此時「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專家說,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於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錯辦法。用冷水洗鼻子時,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症狀。

5、防腳寒:

常做足浴。足浴跟熱水洗腳不一樣。推拿科羅主任介紹,足浴要注意三點。第一是溫度,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第二是時間,每次浸泡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泡後皮膚呈微紅色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後擦乾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最後要注意的是,以上三點做完之後最好在半小時內就寢,保證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飯後立即進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溫不宜太高。凡燒傷、膿皰瘡、水痘、麻疹、足部皮膚皸裂者及足部外傷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後立即擦乾雙腳,注意足部保暖。足浴過程中如出現神志模糊、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並及時就診。

另外,大寒除防心腦梗、防腎衰、防低血壓外,還要防以下疾病。

寒冬季節,天氣嚴寒易凍傷手腳,預防方法是穿暖防寒。鞋襪要鬆軟防風,以免影響氣血供應。陽虛之體,怕冷、手足發涼、脈沉而弱,可服金匱腎氣丸,吃飯要多吃羊肉、狗肉等溫熱食品,還要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局部多按摩,也可捈凍瘡膏。

應注意防過敏,皮膚瘙癢的主要原因是對寒風過敏,另外是皮膚抵抗力偏弱的緣故,可以吃生薑燉帶皮的肉或胡蘿蔔燉連皮的肉及魚肝油膠丸,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撲爾敏等抗過敏藥。氣管黏膜對寒風過敏,與肺、腎都有密切關係,養生辦法是加穿棉背心或羽絨背心。

腎陽虛的可以吃金匱腎氣丸溫陽散寒,腎氣虛的可用人參粉3克、蛤蚧粉2克攪入粥中服用。多吃核桃。應多做深呼吸,以增強肺功能,避免過勞,常吃化痰食品,如銀耳、杏仁、蘿蔔、秋梨或陳皮燉豬心肺。

要防寒痺,寒痺俗稱冷風骨痛,這種骨痛風寒加劇,得熱則痛減,寒則易氣血凝,氣血受阻,不通則痛之故。養生保健的原則是溫經散寒。除用熱水袋、電褥等保暖防寒之外,可服風溼骨痛丸,不行,可用附片燉肉,方法是用熟附片10耀15克(布包先煎2小時,再與肉同煮1小時,吃肉喝湯)。病情較重的,應在醫生指導下服桂枝附子湯或川烏煎服。(附子類中毒症狀:舌麻、頭暈、心悸、心律不齊,解決辦法除儘快看醫生之外,可以綠豆甘草湯解毒)。大寒節氣,天氣嚴寒,易傷寒發熱、頭痛、咳嗽,所以要注意避寒,多吃溫熱之品。

大寒節氣養生六秘訣

重視保暖

冬季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非常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烘烤腹背,向火醉酒,暴暖大汗。

調神

冬季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哦。

要早睡

冬季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及時通風

冬季室內空氣汙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為宜。

粥養人

冬季飲食忌粘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大寒節氣養生方法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

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生活:睡前洗腳

大寒時節,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風外,最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精神: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因今年大寒前後適逢春節,兒孫滿堂,此時精神調養還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運動: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鍊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鍊,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食補:固護脾腎,調養肝血

大寒的飲食應遵守保陰潛陽的飲食原則。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使腎氣堅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過食,食物的味道可適當濃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類,保持一定的熱量。此外,還應多食用黃綠色蔬菜,如胡蘿蔔、油菜、菠菜等。另外,由於大寒適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過年應節食物,

此時要注意避免饑飽失調,同時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溼粥等進行調理。

另一方面,大寒時節仍然是冬令進補的好時機,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進補的方法有二:一是食補,二是藥補。「藥補不如食補」,應以食補為主。偏於陽虛的人食補以溫熱食物為宜,如羊肉、雞肉等;偏於陰虛者以滋陰食物為宜,如鴨肉、鵝肉、鱉、龜、木耳等。藥補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和病狀選擇服用,如體質虛弱、氣虛之人可服人參湯;陰虛者可服六味地黃丸等。能飲酒的人也可以結合藥酒進補,常見的有十全大補酒、枸杞酒、蟲草補酒等。

相關焦點

  • 大寒節氣,如何養生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也是一年裡最後一個節氣!在這個時節,當你經歷了最極致的嚴寒後,新春也將如約而至。
  • 大寒 | 節氣養生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一般在公曆1月20日-21日。今年大寒巧遇傳統節日「臘八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寒,十二月中。解見前。」《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既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也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一候雞乳。
  • 大寒節氣是什麼時候 大寒節氣習俗有哪些
    都說小寒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間,今年的小寒已經過去幾天了,是不是大寒也不遠了呢?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到底是哪一天,小夥伴都知道嗎?中國人是很講究的,每個節日都有著風俗習慣。那麼大寒的習俗又有哪些呢?
  • 24節氣專欄-大寒
    01大寒季節特徵"小寒大寒,冷成一團"的諺語,說明大寒節氣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時期。因為母雞下蛋需要一定的陽光,在大寒節氣之前,光照比較少,所以極少下蛋。母雞卵巢需要光照紫外線的刺激,而且光照比較少的話,產蛋所需的維生素D等礦物質元素也會少。所以,大寒節氣開始,光照增加,母雞就可以下蛋繁衍了。2、二候徵鳥厲疾「徵鳥」的另一個名字是「鷹隼」,是一種比較兇猛的鳥。
  • 大寒節氣的由來和習俗
    大寒是我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人們常說「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實際上,大寒僅與小寒相對,它們都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有的地區大寒溫度並不比小寒溫度低,大寒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氣候變化的一種趨勢。
  • 大寒節氣:文化篇(附語音)
    【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大寒節氣」】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 大寒節氣:辭舊迎新,勞逸結合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中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 24 二十四節氣-大寒十二月中
    《詠廿四氣詩 大寒十二月中》唐代:元稹(zhěn)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四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即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是中國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之大寒。」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夏曆紀年中一年裡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進人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也即「數九寒天」的「四九」。
  • 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 大寒節氣迎新春 闔家團圓慶新年
    1月20日10時39分,迎來「大寒」節氣大寒,是冬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時處三四九,天寒地凍冰上走。」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
  • 大寒節氣朋友圈說說
    大寒將至,這也是24節氣中最後的一個節氣了,大寒之後馬上就要過年了,小夥伴們的年貨都買好了嗎,祝大家大寒快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寒節氣朋友圈說說,歡迎閱讀! 1、送你:溫馨做的口罩,真心織的手套,關心編的小帽,還冷嗎?那我就用愛心把你擁抱。
  • 節氣|大寒,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一年終了,開始新的輪迴。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大寒,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此時節北方雪落滿山,天地渾然一色;南方亦有暖陽,水禽戲於湖面。年關臘月,氣候冷冽。寒氣逆極,冷作一團。寒梅吐香,葉落清池。
  •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時間:2021-01-14 23: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小寒節氣已經過去有幾天了,而在2020年1月20日就要進入三九天了。
  • 【節氣養生】大寒到年尾 養生須轉軌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這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地區一年中的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大寒」時節,亦是公認的進補好時節。大寒養生飲食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宜熱食,防止損害脾胃陽氣,但燥熱之物不可多吃。在著裝方面,要注意保暖,生活起居上要多開窗通風。
  • 己亥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
    大寒 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19日——1月21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 節氣 | 今日大寒!
    1月20日,臘月初八這一天還是「大寒」節氣的開始「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 大寒:在最後一個節氣,等待春天!
    大寒者,寒至無復加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即為大寒。· 大寒三候 · · 一候雞乳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 準備年貨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大家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布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
  • 2020大寒節氣是什麼時候 今年大寒是幾月幾號2020年
    2020大寒節氣是什麼時候  2020大寒節氣是:2020年1月20日,星期一,農曆臘月廿六。>  食臘八粥  小寒之後過15天就是大寒,也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欲了解更多大寒習俗、養生、食譜請點擊》》》大寒是幾月幾日想查詢更多大寒節氣的內容,請點擊專題》》》大寒節氣
  • 節氣養生 | 大寒
    ,故謂大寒大寒過後,立春即將來臨,也就是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所以大寒即是節氣輪迴的結束,亦是輪迴的起點。冬季運動鍛鍊對養生有重要意義。既運動了肢體,也加強了氣血循環,全身四肢更溫暖。冷無香柳絮撲將來,凍成片梨花拂不開,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銀稜了東大海,探梅的心噤難挨。面甕兒裡袁安舍,鹽堆兒裡黨尉宅,粉缸兒裡舞榭歌臺。
  • 大寒節氣的風俗
    大寒,作為「臘月」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閒時節,但家家都在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