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手機拆機與硬體總結 科技背後總有些故事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2020-12-19 中關村在線

       2018年,中關村在線手機拆機堂團隊總計拆了52款手機,上至售價萬元的王牌旗艦產品,下至售價千元的高性價比手機。拆解手機的廠商有國外的蘋果三星,也有國內的華米OV,魅族錘子360。除了這些知名的品牌,小眾品牌也拆了不少,比如美圖、AGM這類品牌。


       這篇文章,就是我們從硬體設計方面的年度總結,展望一下未來手機設計可能的方向。當然,受我們的技術和知識水平所限,文中可能會有不少的錯誤和問題,還望各位讀者指出,讓我們同大家一起進步。

       除了硬體分析之外,這篇文章中還包括了拆機堂的拆機花絮,拆機中有不少趣事,也同樣想與各位分享。本文分為:屏幕篇、鏡頭篇、和花絮,諸位可按需觀看。

屏幕篇:2018年拆機小結 一起來嘮嘮你最喜歡的全面屏吧

毫無疑問,全面屏會是手機未來發展的發力方向。但除了堅持這條道路,各大廠家也都拋出了不少解決方案。

       大致算了一下自己今年拆解的機型,基本上覆蓋到了千元機到旗艦機型,而全面屏逐漸向下過渡的趨勢也更加明顯。

       現在我們就來一起嘮嘮2018年的全面屏解決方案,看看你最喜歡的方案是哪一種?

劉海式全面屏

水滴屏

攝像頭升降結構

雙屏設計

滑屏設計

屏內開孔

劉海式全面屏

       自iPhone X採用劉海設計引入3D結構光開始,用戶就一直在爭論劉海究竟醜不醜,但在我看來劉海式全面屏是一種非常穩妥的方案,在全面屏裡算的上是萬金油。

       它可以在百元機上出現,例如諾基亞X5。


諾基亞 X5

       它也可以在千元機上出現,例如榮耀8X。


榮耀8X

       它還可以在旗艦上出現,例如iPhone 2018系列和華為Mate 20 Pro。


iPhone XS Max


華為 Mate 20  Pro

       emmm,雖然嘴上說著不要,但是各大廠商卻都推出了不少劉海屏手機,動作頗為誠實。那為什麼劉海式屏幕能夠成為萬金油呢?

       當然是因為成本工藝更加簡單啊,除開機身比例,但說劉海區域,對比之前的非全面屏手機,前置攝像頭根本不用怎麼動,只需要將傳感器的位置更加集中就行。


酷派Cool1


iPhone XS Max劉海元器件對應圖

       對於整體供應鏈來說,劉海式的解決方案所帶來的成本並沒有其它方案那麼高,確實只能說是「理了個頭髮,剪了個劉海。」

       但容易並不意味著劉海式設計不實用,你也看到了,進可以塞進結構光衝擊高端市場,退可以砍掉深度相機,壓縮傳感器,減小劉海面積。

       無論是高端還是中低端,劉海式手機相信還會陪伴我們一段時間。但這種方案也有著很明顯的弊端——屏佔比有限,很難再進一步進行拔高。

水滴屏

       如果說劉海屏太過局限,那水滴屏/珍珠屏/美人尖則是延伸出來的一種激進做法。將劉海區域縮小到小圓形,這樣會帶來更大的屏佔比提升,但這種方案並非適用於所有機型。


vivo X23

       因為過於小巧的水滴區域容納的元器件更加有限,使用這種方案也意味著和3D結構光說拜拜,所以水滴屏更加適合中端以及入門市場使用,憑藉更加靈活的產品定位以及更出色的視覺效果去贏得市場。

       在這裡,vivo X23採用了微縫式聽筒設計,這種設計方案在目前各價位段上應用非常廣泛(全面屏人手標配?),而傳感器上則是一部分採用了屏下傳感器。


屏下傳感器

       利用OLED屏幕本身透光的特性,光線距離傳感器依然可以進行感知,只不過這個過程需要算法進行補償,畢竟光線還是衰減了不少。


華為Nova4

       華為Nova4也將傳感器放到了頂部,採用折射方式來進行信息採集,節省了面積。說到底,各大廠商採用劉海異形屏來提高屏佔比效果,根本方法還是在於對傳感器面積的提升。

       而類似水滴屏方案也更加成熟,在百元機也已經開始普及,例如榮耀8A與紅米Note7,對於這個加段位來說,極度精簡的"劉海"是一種更為合適的選擇。

攝像頭升降結構

       發展到這個階段,其實全面屏技術已經下探到了入門級定位,另一方面全面屏的技術思路也遇到了瓶頸。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廠商探索全面屏的矛盾從傳感器轉移到了前置攝像頭上,我稱呼它為全面屏2.0。

       其中OPPO和vivo率先打破了戰場的僵局,通過將攝像頭獨立來提高屏佔比面積,升降式攝像頭與雙軌潛望式結構為全面屏領域帶來了新的活力。


vivo NEX

       我們先來說說vivo NEX,它除了採用升降結構提升屏佔比,還採用了屏下放置傳感器的方法,利用先前OLED透光原理&調校算法進行調節,而聽筒則是採用了屏幕發聲來減少面積顯示,最終實現了高屏佔比。


       前置攝像頭則是依靠右側螺旋步進馬達來進行升降,而彈簧則可以對用戶強行按壓進行緩衝作用。


OPPO Find X

       相對於vivo NEX,OPPO Find X的雙軌潛望結構上集成了傳感器和聽筒等元器件,因此體積上顯得要更加龐大。


       OPPO Find X雙軌潛望結構也需要步進馬達進行升降操作,但是佔用的面積幾乎是上部區域的一半,需要OPPO對內部結構進行更為更強的排布。

       這種方案帶來的高屏佔比效果大家都有目共睹,我們不再贅述,而機械結構方案的研發成本也非常高,內部專用的步進馬達需要廠商有著對上遊供應鏈強大的整合能力,這就意味著技術向中端產品迭代下放的時間將會更長,甚至是不會應用。


小東西貴的不行

       換句話說,升降式的機械結構目前只能在旗艦機型上看到。而vivo NEX的升降式結構因為集成度局限在前置攝像頭,所以可以靈活地推出845和710兩個版本。

       但是OPPO Find X由於雙軌潛望結構過於龐大,集成了深度相機,所以價格上彈性稍弱。就總體而言,兩種方案在全面屏領域中成本過高。

       此外,vivo NEX和OPPO Find X的機械結構對機身內部空間造成了一定壓迫,需要廠商在生產中把握好一個平衡點。

       一是方案成本過高,二是需要更強的產品設計能力,對於這一類方案,我認為更大的意義還是在於樹立起全面屏的標杆水準,至於普及下放,我想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

       除此之外,OPPO Find X採用的COP封裝工藝也值得好評,對比現在常見的COF封裝工藝,能夠帶來更窄邊框的效果,但同時成本也會相應上漲。


COF與COG對比


被翻折的屏幕驅動IC


       由於OLED屏幕柔軟的特性,因此可以實現摺疊的效果,對比之前的兩種方案,完全可以做到將排線接口和屏幕驅動IC翻折到底部,實現更窄的邊框。

       由於2018年COP封裝的手機都還是個寶,因此我們並沒有強行幹下屏幕,希望以後這項工藝能夠普及推廣,給我們一個暴拆的機會。

雙屏設計

       雙屏設計作為對前置攝像頭這一矛盾的解決,在一定程度上,要顯得更加偏激。這種方案通過前後置攝像頭合一,一來提高屏佔比,二來因為少了前置模組,內部的空間也會更加富裕。

       在拆解vivo NEX雙屏版的時候,空出的內部空間可以用來對現有的鏡頭進行精心打磨,例如加入TOF 3D鏡頭來進行功能增強。

       但是這同樣會增加一個問題,自拍怎麼預覽成像效果?添加一塊副屏?在我看來,這是對用戶傳統交互習慣的衝擊。

       而副屏本質上是為了服務於提高屏佔比,這種本質屬性使得它在使用上顯得有些單調,再加上續航以及兩塊屏幕對內部設計的特殊要求,這都對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排線集成度的要求比一般手機高出許多

       而雙屏版由於副屏的存在,因此需要加強排線的集成度,除此之外,雙屏手機的厚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而OLED屏幕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交互玩法上,目前努比亞 X將副屏作為遊戲的額外操控區域,實現「四指操作」,這一點還是具有不錯的創新效果,值得遊戲玩家體驗,但在日常使用中,副屏的玩法還需要進行深度挖掘。

滑屏設計

       如果說之前是攝像頭在進行升降,那滑屏設計這種分體式「升降」則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動作幅度更大。

       而目前採用了滑屏設計有三家,聯想Z5 Pro、榮耀Magic2、小米 MIX 3,方案分別為六位雙螺旋滑軌、蝶式五軌滑屏、磁動力滑軌方案。至於具體手感有什麼差異?個人手感不同,自己線下體驗(不要在實體店狂搓手機)就行。

       其實就全面屏的實現效果而言,滑屏設計方案十分不錯,同時相比於之前的升降式機械結構,成本也要更低,可以下放應用在中端機型上。


滑屏也算是實現高屏佔比的高性價比方案了

       簡單概括滑屏設計,那就是」郊區價買到市區房「,當然,你也要承受一點小小的代價……


左側為榮耀Magic2,右側為聯想Z5 Pro

       在機身內部,滑屏手機的主板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滑軌也都一般安裝在防滾架上,因此對於結構沒有什麼影響。

       但是厚度確實是沒法避免的,因為滑屏設計,手機中間多少都會有著縫隙間隔,厚度也都超過了8cm,跟一體機身自然是沒辦法比較,但日常握持感無傷大雅。

       對比劉海式屏幕,滑屏設計會成為屏佔比效果更好,大規模應用同樣穩妥的全面屏方案。當然,這一切也受屏幕工藝、內部設計等因素影響,更重要的還有用戶對分體式結構的接受程度。

屏內開孔

       屏內開孔方案對我而言,只是一種過渡方案,最終還是為了實現屏下攝像頭。就其效果而言,還是能夠帶來不錯的高屏佔比效果。

       但粗略只看形式,它與水滴屏其實有一種師出同門的感覺……這並不是在貶低屏內開孔這種解決方案,只是從消費者角度而言,不能帶來本質改變,又不能塞進深度相機。倘若這項技術不能實現下放,那我會感到十分困惑。

       但是從技術來看,屏內開孔仍然是一次有意義的探索,我也願意稱呼為全面屏3.0。


       在我們拆解華為Nova4的時候,屏內開孔本質上對機身內部的影響非常小,更多的體現在對於前置攝像頭的固定上。

       目前行業分為盲孔與通孔設計,而華為Nova4採用了盲孔設計,實現了更小的孔徑,帶來了出色的全面屏效果。

       而我們現在並沒有對三星A8s進行拆解,因此對於內部的構造差異還並不知曉。但是從實際使用上來看,我個人認為屏內開孔還是只能作為過渡形式存在。


       而在真正邁向屏下攝像頭的道路上,屏內開孔的發展方向還是要朝著小孔徑邁進,但中間如何解決成像效果,固定工藝,則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其次,打孔對應了前置攝像頭,也就是說3D結構光這種元器件需要另一個開孔,最後屏幕打孔要麼走向多孔方向,要麼和水滴屏一樣進行技術下放,短期內我們不會看到答案。

屏幕篇-小結

全面屏1.0,各大廠商還在對劉海刪刪改改,積極性都還不高。

全面屏2.0,各大廠商琢磨起前置攝像頭與屏佔比的矛盾,提出了一系列方案。

全面屏3.0,各大廠商又回到了前置攝像頭,屏幕材質成為了一個新的突破口。


2019繼續拆

但時間的順序並不意味著方案的優劣,選擇何種方案還是要看產品的定位。不喜歡的異形全面屏,等邊全面屏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這麼多種方案,哪一種才是你的最愛?

鏡頭篇:2018年拆機小結 我們來嘮嘮手機鏡頭的小秘密

這是2018年中關村在線拆機堂手機硬體拆解橫評的第三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嘮嘮2018年手機鏡頭的小秘密。

       從智慧型手機誕生之初,拍照功能就成為了手機上的一個核心功能,經過多年的摸索,鏡頭組件已經從剛開始的傻大黑粗變成了高度集中的模組。2018年,手機廠商又在這些鏡頭模組上做了哪些文章,有什麼突破呢?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一、2018是雙攝全面普及的一年

       自從2016年之後,搭載後置雙攝的手機越來越普遍。而到了2018年,雙攝已經成為了千元機的標配。

       在2018年上半年的拆解中,我們發現大部分雙攝系統分為三種組合類型,他們分別是黑白+彩色(華為系)、彩色+長焦(蘋果+三星)和彩色+景深(中端手機)。

       第一個突破這個這個定律的機型是2018年上半年發布的華為旗艦——華為P20 Pro,它首先將黑白和長焦結合起來,邁入了三攝的時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間那顆4000萬像素的彩色鏡頭,採用了近幾年來最大的一顆CMOS,特製的SONY IMX600讓華為一躍成為手機界的大底之王。


華為P20 Pro的相機模組(圖片來自iFixit)

       1/1.7英寸的傳感器,帶來了超大的進光量,結合Quad bayer陣列(四像素合一),在1000萬像素下動態解析力驚人,相當於每一次快門都是單幀HDR照片。再配合黑白鏡頭的超高解析力,至今P20 Pro仍然掛在DXO手機排行榜的首位。

       從手機鏡頭的表現上來看,上半年華為P20 Pro的三攝無疑是最閃耀的明星。

       華為跳躍式的進步也帶動了國內其他廠商手機拍照的水平,本來對手機拍照水平並不如此重視的國產廠商們紛紛開始推出自己的拍照賣點。

二、高屏佔比需求下 不少廠商對鏡頭進行了魔改

       比如將前置鏡頭隱藏在機身內,拍照時才彈出的vivo NEX,為了將前置鏡頭塞入狹小的彈出式升降結構中,對前置鏡頭進行了高度定製。


       雖然這顆前置鏡頭的參數可能並不是很高,但將攝像頭塞進這麼小的機身本身就是對設計和供應鏈的一次考驗。當然,OPPO今年的未來旗艦Find X也是在鏡頭設計下過苦功的明星產品。

       為了將大量鏡頭模塊塞入屏幕後方的升降模塊中,OPPO在鏡頭布局上下了不少功夫,光是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排線接口,你就可以有最直觀感覺。

       除了將使用索尼IMX363的後置雙攝和前置鏡頭塞入其中外,OPPO還通過採用模塊化的設計方式,將佔用大量空間的結構光組件安排的妥妥噹噹。


       整個升降模式看上去雖然複雜,但拆解起來還是相當簡單的。在這點上,模塊化組件可是立了大功。

       除了鏡頭越來越模塊化之外,今年魅族還嘗試了對鏡頭本身進行魔改。為了提高正面屏佔比,在不適用劉海的前提下,魅族通過定製獨特的前置對手機額頭空間進行壓縮。


       這可以說是對全面屏的另外一種解決方案,當我們拆開手機,拆看前攝的瞬間,我們真的對魅族獨特的設計理念有了一絲敬佩,要知道,這樣特殊定製的鏡頭,成本是相當高的。

       除了定製前置鏡頭,魅族在後置鏡頭上也費了一番功夫,魅族將以往只在4000元以上才使用的旗艦級CMOS——索尼IMX380,下方到了3000元的檔位,進一步提升了手機拍照性能的平均值。

三、當畫質提高困難時 廠商們想到了多焦段

       當時間到了下半年,手機拍照的設計方向又產生了變化,在18年9月份,vivo發布了X23,另闢蹊徑,主打超廣角拍照。這一嘗試,收到了不少用戶的好評。


       比起手機常用的35mm等效焦距鏡頭,超廣角的鏡頭在風景照和和建築照中有更多的玩法,讓手機狹窄的視野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就比如下面這張圖,清楚的顯示了用不同焦段拍攝的效果。


       vivo超廣角的玩法帶入了用戶的視野,華為在這多焦段上再次做出了突破。

       除了vivo的嘗試,華為也加入了超廣角陣營,華為年度旗艦Mate 20 Pro不僅繼承了P20 Pro那顆1.7/1的IMX600,還將一顆等效焦距16mm的超廣角鏡頭和等效80mm的三倍長焦鏡頭有機結合,將手機攝影推上了新的巔峰。


       有了三個焦段的Mate 20 Pro,玩法也越來越豐富,不僅可以用超廣角拍宏偉的建築,也可以用三倍長焦拍遠處的風景。豐富的玩法,出色的拍照素質,也讓華為Mate 20 Pro再一次成為了DXO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和它的兄弟P20 Pro並列。

       雖然評分相同,但如果要我來選的話,我會選擇焦段更多,玩法更多的Mate 20 Pro。畢竟對非專業的我們來說,拍照還是更看重玩法,不是麼?

四、為了追求極致夜景 廠商開發了特殊鏡頭

       除了對焦段的探索,還有廠商對夜拍做了特化加強。沒錯,我說的就是vivo,vivo在NEX雙屏版上加入了一顆特製的夜拍鏡頭,單像素尺寸甚至達到了2.9μm。


vivo NEX雙屏版的夜視鏡頭

       先不論拍照的質量如何,亮度肯定是一等一的,市面上所有的「夜視儀」亮度都比不過它,可以說是夜拍界的一股清流。

五、引入TOF鏡頭後 手機又多了不少玩法

       不斷探索手機拍照可能性的同時,各大手機廠商也在探索攝像頭的其他用法,最典型的就有OPPO R17 Pro、vivo NEX雙屏版和年底發布的榮耀V20了,兩者都加入了特殊的TOF景深鏡頭,通過物體反射紅外光時差的測量,確定物體的景深信息。原理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詳細了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3D拍照時代到來?OPPO R17 Pro TOF三攝解析》。

       OPPO通過加入TOF實現了3D掃描建模的功能,vivo NEX雙屏版則是將TOF功能用在了自拍方面,榮耀V20則是將TOF用在了體感遊戲上,雖然玩法上各有千秋,不過有TOF鏡頭的手機都有視頻瘦身這種功能,可謂是女性用戶的福音。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動圖,看看自己更喜歡哪種玩法。


OPPO R17 Pro的3D建模功能


榮耀V20的體感遊戲玩法

六、2018年普及的屏下指紋 原來也跟鏡頭有關

       除了這些拍風景和拍人的鏡頭之外,2018年的手機市場中,還有類個鏡頭鮮為人知的,那就是屏下指紋用的鏡頭。


紅框中就是手機指紋用的超短焦鏡頭

       這顆鏡頭是專門用來記錄指紋信息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屏下指紋解鎖其實大部分都使用了超短焦鏡頭來實現。


vivo X23的指紋識別鏡頭

       屏下光學指紋識別的原理在於利用了OLED屏的兩個特性——屏幕像素自發光和屏幕透光,前者為指紋識別提供了光源,隨後光線穿過透光的OLED屏幕,將指紋信息傳遞到手機的屏幕指紋識別模塊。

       從vivo NEX開始,光學屏下指紋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了廠商們最常用的方案,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顆鏡頭還會存在於我們的手機裡,默默的讀取我們的指紋信息。

鏡頭篇-小結

       寫了這麼多,2018年手機鏡頭的故事差不多到這裡就要結束了。

       2018年是近3年內手機鏡頭發展最快的一年,在旗艦鏡頭拍照素質已經拉不開差距的今天。廠商們選擇對鏡頭的定製和對鏡頭玩法進行探索,為手機拍照帶來新的活力。

       作為人們日常使用最多的工具,手機拍照的不斷進步,也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方式。未來手機還會在拍照上有什麼突破,目前已經初現端倪。

       從目前網絡上放出的消息來看,2019年手機變焦技術可能會獲得進一步突破,同時TOF深感鏡頭的應用也會更加普及,未來的手機玩法還會更加精彩。

花絮:實地圍觀!嘮嘮8012年拆機「翻車」那些事

8102年,手機在全面屏的進化路數上走出了各種騷氣的走位,帶來了手機內外設計的全新看點。也是在8012年,在廠商的支持下,ZOL手機拆機的創始人彬哥新帶了幾個「極具探險精神,但下手又狠又黑」的小徒弟,他們在一次次的實(bai)踐(jia)中成長,杯具就這樣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這種悲劇性的翻車,體現在拆機的每一個環節,考慮到拆機文章的總體架構,很多不便於露出。今天,我們狠狠的扒掉了自己的底褲——喜歡動手的朋友們,拆機的最重要目的在於引導大家自主維修。我們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而我們踩過的雷,相信大家也不會踩了。

       隨後,我們就從日常拆解的步驟中,抽象出幾個經典案例,讓大家感受一下手機在內部結構方面為維修者埋下的雷。相信我,這篇文章的成本,值好幾萬!!!

三星碎背殼都不叫事,黑鯊的屏幕哭暈在廁所

       背殼分離是手機拆解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整個拆解過程中最容易「翻車」的場景。從這方面看,生於8012年手機總體分為三種:金屬背殼機型、玻璃背殼機型和帶中框的玻璃背殼機型,可以說掌握要領都不會翻車。

       那麼背殼分離究竟怎樣翻車呢?往下看三星Galaxy S8 Plus和黑鯊手機的遭遇吧!!!


三星Galaxy S8 Plus杯具的遭遇

       三星Galaxy S8 Plus是2017年的旗艦,是一款背殼非常纖薄的機型。她的背殼相對較薄,曲面曲度相對較小,不便於力的分散,我們在加熱後直接上撬片,然後背殼就GG了。從損毀的紋理來看,撬片使力的一剎那背殼就碎了......

       所以我在外網看到的拆三星Galaxy Note9的朋友都改用小刀開殼了。


屏幕開閉都是驚喜的黑鯊手機

       黑鯊手機則是本人拆解的第一款旗艦手機,採用了非常強勁的膠將玻璃面板和一體金屬機身固定,開殼就用了一個小時,且手機原裝的膠受到了嚴重破壞。為了恢復背殼,我們甚至專門購買了B7000膠水。


B-7000膠水(圖片來自tmall.com)

       然而,實際的經驗告訴我們,除非有彬哥的手藝,否則到我們用B7000的時候,再多的B7000都救不了我們(背殼基本就合不攏了)!!!

       於是,這貨就一直保持著有一條縫的狀態。無論我如何重新安裝、如何用重物按壓保證膠的合攏。都是徒勞。在我們之後的遊戲測試中,手機升溫,於是她——開膠了。而我在隨後的拆裝過程中,撬片直接碰到了黑鯊手機的屏幕,慘狀與三星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兩起案例,可以說是近兩年來拆機過程中在背殼分離過程中最慘痛的記憶了。儘管有機身結構的特殊之處在裡頭,但用力過猛也是我們「翻車」的重要原因。

       從此以後,割膠刀成為了我們分離玻璃背殼的標配。而在某些特殊場景,我們甚至準備了金屬撬片。所幸,在我們的全力監控之下,背殼和屏幕發生損壞的情況並不多。

同軸線容易忽視,主板也可能會死於非命

       經過一段時間的拆機後,我們對於機身內部的把控也變得更加到位。幾乎所有生於8012年的安卓機型都採用了三段式結構,拆解的套路(排線斷開→主板副板分離→電池分離)都比較明顯。不容易出問題,除非同軸線損壞、主板損壞,etc.

       同軸線斷開是排線斷開的重要步驟。同軸線是主板副板相連的重要線材,本身非常纖細,一般情況下一機一條,偶爾會有兩條的情況,往往位於電池右側,有專門的凹槽,在主板和副板上也有限位的託架,一般不會出問題。


左下角斷掉的同軸線——當時都沒好意思說

       然而,有的手機的同軸線是連在主板背面的,如果正面沒有發現同軸線,大家就應該小心了。在我初次拆解Lenovo S5的時候,我就直接將主板取了出來,然後同軸線就斷了。

       平心而論,同軸線的確是最容易忽視的機身內部元件之一,而且損壞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根本不容你反應。


紅框裡的同軸線我裝了半小時

       當然,也有同軸線需要你非常認真的嚴陣以待,比如OPPO Find X的同軸線——它們穿過了雙軌前往結構與機身之間的緩衝結構,無論是拆還是裝,都相當的不容易。我裝這個結構足足用了30分鐘!!!


       當然,同軸線死了都是小事,最多影響Wi-Fi功能。最慘的莫過於主板GG了。這一慘劇發生在我前幾天拆解華為nova4的過程中。她的主板是通過凹槽從底部楔進防滾架的,而我的確是有點「大力出奇蹟」——最終光線傳感器不幸斷裂。

       想想,拆了這麼多臺機器,主板首殺竟然不是因為螺紋貼紙的螺絲,真的是不容易——好孩子千萬不要學我。


用絕緣撬棒斷開電源排線


防靜電接地裝置

       當然,其實這些都是比較容易避免的。主板的死因主要集中在忘記提前斷開電源造成的短路與靜電擊穿。這就要求我們記得戴橡膠手套/防靜電接地裝置,使用絕緣撬棒,記得提前斷電。掌握了這些,就不會一言不合就在主板上「翻車」了。

電池損壞:貨真價實的高危隱患

       電池是除了主板以外,最容易損壞的部分,也是最容易燃燒甚至爆炸的元器件。好在,「不能隨意加熱或用尖銳物體刺電池」基本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標準操作,而隨著鋰電池普遍配備快拆,拆解難度也變得更小。


電池在拆解過程中發生形變,進而影響安裝

       拆解電池的問題實際上就兩個:首先,電池可能會在拆解過程中發生形變,影響安裝。其次,很多手機的快拆結構非常容易發生損壞,增加拆卸難度,徒增損壞電池的風險。這點在拆解華為nova3e和iPhone XS Max時我深有體會。

       為了克服這兩大痛點,廠商也在進行相應的努力。電池的結構強度在8012年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而快拆也成為了各大品牌的標配,這使得安卓手機的電池拆解變得更加得心應手。至於iPhone——如果你有Apple Care,千萬不要作死自己動手,如果你沒有,官方的廉價換電池服務收費也並不過分,值得一試。


沒有限位結構造成的晃動隱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全面屏的iPhone並沒有電池限位結構,因此在拆解後會存在電池晃動現象,不必擔心(也不要為了解壓晃著玩)。

安裝:拆解過程的最後一個無形大坑

       最後,我們就要奉上從未向大家展示過的安裝過程。實際上,安裝過程並不困難,按部就班即可,不過有的時候邏輯安裝順序的錯誤會導致需要拆開重裝,費時費力。更坑的是,一旦你強行將長螺絲擰緊短螺絲的螺紋裡,輕則滑絲&損壞批頭,重則擊穿屏幕,導致手機嚴重損壞。


我對不起這個小可愛

       對於擊穿屏幕這點,我還是有些許發言權的,因為我真的用手機的繩命嘗試過。第一次是重裝OPPO Find X的那次(對,就是和彬哥奮戰幾天幾夜搶全球首拆的OPPO Find X),螺絲頭觸及範圍內的整條顯示區域全毀。第二次則是幫石頭哥為紅米Note換電池的那次,幸虧發現及時,沒有對屏幕造成嚴重的傷害。

       再就是,需要記住,在你終於要合蓋之前,請仔細檢查手機的內外細節,安裝背殼前開機檢查拍照、生物識別、觸控等,沒有問題後,再繼續安裝往往是比較保險的選擇。

有錢任性系列:ZOL 8012年手機暴力破拆回顧

       值得一提的是,在廠商的支持下,對於很多結構元件新穎的機型(此處特指採用了液冷散熱或者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機型),為了呈現出她們深深埋藏的秘密,我們(幾乎可以特指建林大師)進行了暴力破拆。手機在經歷了不可逆的損傷後直接報廢回爐。


暴力破拆魅族16th,只為液冷管

       她們包括:榮耀Note10、魅族16th、OPPO R17、榮耀8X.......(建林大師:暴力破拆永垂不朽.......)特別是魅族16th,作為兩千元檔的一代神機,就因為同時配備屏下指紋識別和液冷散熱管而慘遭本人開屏,沒能走下手術臺。


探索千元COF的秘密

       而為了探索千元機COF封裝的秘密,浩然大師對榮耀8X也是毫不留情......

液冷散熱管生產加工過程(前方拍攝&後期製作)

       其中榮耀Note10的拆解過程最為傳奇。本人有幸受邀參加了榮耀在武漢舉辦的「拆機Party」,現場感受到了THE NINE液冷散熱系統的散熱能力,並將獲得的信息和PPT內容反饋給後方暴力破拆的建林大師。這是8012年唯一一次前後方配合執行的拆機行動。同時,榮耀Note10也是我們唯一獲得了液冷管完整加工流程的機型。


       (為了剖析液冷散熱管的秘密,建林大師將液冷散熱管用刀割開,拍攝了其細緻結構,可以說非常用心了)

花絮-小結

       「事故」是拆解與維修過程中所不能避免的。正如我們實際感受到的那樣:首先,我們不可能消滅事故,只能儘量提升技術水平,加深對產品的了解,將損害可能性和實際傷害降到最低。其次,適度的練習對於「手感」的保持頗有好處,「新司機練成老師傅」可以說是熟能生巧的典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事故」能夠加深對手機做工和拆解維修過程的理解。

       回歸到拆解的「初心」,維修是我們學習拆解的最大實際意義,需要不斷的總結與一次又一次的「微創新」。與此同時,硬體和產品設計的深層邏輯,往往要深挖到工程師的地步才能融會貫通。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些「新司機」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18年拆機總結:進步的科技+神奇的硬體=不朽的故事

       對於每一個見證了2018年科技進化史的朋友來講,「全面屏」、「拍照」、「AI」、「5G」等新詞都如雷貫耳。的的確確,廠商背後代表的強大科技驅動力是這一切進步的源泉,帶給了我們意想不到的新鮮感。而我們則有幸能飽覽這一勝境,親自動手,探索這一個又一個硬體成果。This is a time of Legend(這是一個傳奇的時代),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一不朽科技史的親歷者。

       正如我們在文中一直所講的那樣,拆解是動手能力的一大體現,其本意不僅僅在於引導大家維修,還在於深層次介紹產品的做工與基本的設計思路。這一年間,ZOL的手機小編一共拆解了52部手機。如果說這些拆機作品是爆炸貝風格的科幻片,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溫子仁導演的恐怖片。在片中,我們一起見證了全面屏2.0時代手機形態的野蠻生長,一起見證了不平凡的科技史,謝謝你們的陪伴。

       Z·Teardown:用專業的視角探索機身內部做工,揭秘前沿尖端科技,深挖硬體迭代浪潮,為你提出最實際的維修建議。

》》Z·Teardown拆解師——胡永彬、楊昊睿、吳建林、李浩然、黃顯東親自拆解《《


本文屬於原創文章,如若轉載,請註明來源:18年手機拆機與硬體總結 科技背後總有些故事http://mobile.zol.com.cn/708/7089632.html

mobile.zol.com.cn true http://mobile.zol.com.cn/708/7089632.html report 24510        2018年,中關村在線手機拆機堂團隊總計拆了52款手機,上至售價萬元的王牌旗艦產品,下至售價千元的高性價比手機。拆解手機的廠商有國外的蘋果三星,也有國內的華米OV,魅族錘子360。除了這些知名的品牌,小眾品牌也拆了不少,比如美圖、AGM這...

相關焦點

  • (全文)_蘋果 iPhone SE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蘋果iPhoneSE評測:當你的iPhone出現了問題,你會怎麼做呢?如果iPhone在保修期內,因為一些故障可以進行免費換機,所以你可能選擇去蘋果售後處理,但實際情況是多數故障並不能得到免費解決,例如:人為造成的一些手機故障,這種情況在售後的維修費用通常相對較貴。
  • 8848鈦金手機拆機全過程 上手體驗評測
    第1頁:8848鈦金手機外觀手機新品牌8848在2015年7月28日正式在京發布國內首款鈦金手機。8848鈦金手機,由企業家、登山家王石先生代言,為中國財富階層量身定製。
  • 靠這款品牌的手機 我應聘上了中關村在線
    2017年過完年進入實習期,也算是正式畢業了。將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工作。    我媽問我想幹啥,打小喜歡寫作,外加熱衷於數碼產品,包括經常看中關村在線,並且在百度上搜哪款手機,前幾個詞條裡都會有來自中關村在線的產品信息。
  • ...全面屏時代的彎道超車(全文)_中興 Axon M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中關村在線】中興AxonM評測:2017年我們跨入了全面屏時代,手機廠商紛紛跟進,讓這個本該屬於創新的點再也沒有一絲創新的味道。就在我們對全面屏審美疲乏時,摺疊手機中興Axon M的出現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或許全面屏並不是手機的最終形態。
  • ...榮耀暢玩4X評測(全文)_華為手機_手機Android頻道-中關村在線
    、酣暢淋漓地享受最新科技,不需要有過高的經濟負擔,從這一理念也可以看出榮耀暢玩系列產品的售價基本都是一個大眾化的定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對這款榮耀暢玩4X進行全面的評測。手機管家的功能比較豐富,手機加速、空間清理讓用戶的手機不再經常卡頓,省電管理中內置了三種省電模式:智能省電、普通省電和超級省電,用戶可以針對實際狀況進行選擇。
  • 米粉請注意,謹慎看ZOL中關村在線評測文章
    前兩天,ZOL中關村在線發表了一篇文章《小米9用2999元的煽情價「雞湯」 把你套牢》。文中稱:如果你還清醒的話,就會發現2999元起的小米9比紅米Note7貴了近2000元!小米9用2999元的煽情價「雞湯」 把你套要知道,紅米Note7剛發布的時候,眾多評測機構包括ZOL中關村在線就給大家「強勢科普」三星GM1和索尼IMX586同為4800
  • ...315手機售後「趟坑」紀實(全文)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1事無巨細展現手機售後真相        18款品牌,12個售後質疑、38項細節調研,684個精準數據,「鑑機識途」中關村在線 315手機售後服務調查第二季已經全面啟動。通過線下線上的多方調研,再次為手機品牌售後服務把脈問診。
  • 知無不言 ZOL手機售後服務深度橫評(全文)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頭部品牌主要集中在三星、蘋果、華為(榮耀)、金立、OPPO等主打線下渠道的品牌上,這些品牌在線下渠道上面有深厚的積累,其中三星以84家維修店位居榜首,蘋果62家排第二,華為(榮耀)54家排第三。     網際網路品牌在線下維修店的建設並沒有傳統品牌積極,數量多集中在二三梯隊。
  • 三系統五大平臺 05年22款智慧型手機橫評_手機_手機其它OS-中關村在線
    評測背景/入選手機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還記得我們中關村在線手機頻道於今年初推出的《巔峰對決 2004年14款智慧型手機橫向評測》這個大型專題。擁有27.97+51.60MB的總內存空間!儘管18.16MB的實際用戶存儲空間與565和575完全一模一樣,但大約37.82MB的可運行內存空間可是小編見過的同類型手機中最大的一款。CPU方面也有所變化,採用型號ARM OMAP 750,工作頻率200MHz的中央處理器,因此可以完美支持EDGE網絡。
  • 青蔥metal拆機評測:結構嚴謹易維修
    別看這款手機的價格不足千元,其金屬材質機身的做工也很精緻,據官網介紹,青蔥metal採用一塊6063航空級鋁合金,通過CNC打磨、納米注塑、3D立體噴注鋯沙、陽極氧化技術等工藝,為用戶打造一款渾然天成的金屬智能機。說到這,你一定很想知道該機的內部構造如何?下面我們就通過拆機來一探究竟。第2頁:青蔥metal拆機評測
  • ...7 Plus拆解橫評(全文)_蘋果 iPhone 7 Plus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整個2016年,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款手機就是小米MIX以及iPhone 7 Plus,前者是小米手機面向高端市場推出的概念產品;而後者則是蘋果的旗艦產品,雖然外觀不算驚豔,但多個獨有定製元件再加上獨一無二的作業系統令其體驗十分出色,被外媒the Verge評選為本年度最優秀的手機。
  • ...S720評測(全文)_聯想 S720_手機Android頻道-中關村在線
    預設的聯繫人會接收到一條包含了地理位置與預置求救文本內容的彩信,筆者在評測時也試了一下,彩信的發送速度還是很快的,不過打開彩信的時候下載速度有些不給力,當然這主要還是與網絡有關。    除此之外,聯想樂Phone S720還內置了淘寶、美麗說、VIVA暢讀、大眾點評等在女性用戶中反響熱烈的應用,歸結起來就是覆蓋了時尚與購物兩大範疇,非常貼合女性用戶的手機使用習慣。
  • SUGAR2手機評測:136顆寶石鑲嵌 美極了
    【中關村在線】SUGAR2評測:女人對於亮晶晶的飾物向來都是缺乏抵抗力的,因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SUGAR時尚手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推出了「Bling Bling」鑲嵌有亮晶晶施華洛世奇炫美瑩彩人工寶石的SUGAR手機。如今全新設計的SUGAR2手機來到了我們的評測室,讓我們來感受一下136顆寶石鑲嵌所帶來的炫彩。
  • 【國美K1評測】虹膜黑科技保安全 國美GOME K1手機評測(全文)_國美...
    【中關村在線】國美K1評測:相信有不少朋友對國美手機這個品牌較為陌生,其實早在2016年底國美集團在30周年慶典會上國美集團就宣布將進軍手機領域,而筆者也率先拿到了這款國美GOME K1手機,國美GOME K1手機獲得了2017年德國iF設計大獎,同時還擁有虹膜識別黑科技
  • ...筆」較給力_三星 GALAXY Note 20 Ultra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2020年8月5日晚,三星在海外新品發布會上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旗艦級5G新機——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Samsung Knox此外,三星Galaxy Note20系列還配備了Samsung Knox安全系統,並支持IP68級別防塵防水,可以做到對手機從軟體到硬體的全面保護,這兩點對於使用手機作為主要辦公設備的用戶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配置
  • ...Note8一機在手天下我有_三星 GALAXY Note 8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2017年國慶、中秋雙節連休八天(10月1日至8日),這可是和家人一起外出遊玩的好時機。過去旅遊,我們提倡要帶好「伸手要錢」,伸是身份證;手是手機;要是鑰匙;錢是錢包。人氣主播毛毛日本旅行筆記(圖片引自微博)    經過進一步的分析和評測,我們終於有了答案,我們會在文章接下來篇幅去解釋和證明這件事情:
  • 極致科技 華為v9手機 6G+64G 青島促銷
    (中關村在線 青島行情)近日,華為V9(6GB+64GB)在中關村在線推薦經銷商青島小超數碼二店促銷,官方價格3099元 ,現購機立減519元,【聯繫電話:13210168111 13475825111 13953230463
  • 朋友圈大咖利器 2015年度手機拍照橫評(全文)_手機評測-中關村在線
    據不完全統計,「朋友圈杯-霧霾攝影大賽」吸引了上千萬選手參與,其中90%以上的作品來自智慧型手機拍攝,面對段子手筆下「20米外不分人畜」的天氣,無疑對手機拍照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幸運的是,今年大家手中的機器在拍攝方面又有了大幅躍進,於是年末,一場有些懸念的手機拍攝比賽在兩隊編輯間悄然展開。
  • 榮耀9i手機深度評測,這全面屏手機太漂亮!
    一起來看看這次的榮耀9i手機評測!,畢竟背後有大廠支持,做工方面沒得挑剔,所以它的銷量往往比起其它廠商好的多。榮耀9i智慧型手機採用的是雙攝橫向排列,補光燈放置在了右邊,像素為1300萬,而且它是支持AR拍攝的,加入了更多的黑科技成分在裡面,使得拍照會更有趣味性。後置鏡頭方面老雷測試過,背景虛化能力很強,暗光環境下拍攝都有不錯的效果。
  • 堅如磐石好做工 華碩ZenFone6拆機評測
    都說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手機做工差,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此前我們對華碩ZenFone 5進行過拆機,整體做工表現出了令人滿意的一面。而這次我們要對華碩ZenFone 6「下手」,看看這款6英寸大屏機做工是否保持了前代的良好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