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伊藤先生照片:圖五是魯迅與日本同學合照,圖十是兩人雕塑

2021-01-09 史海三人行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在其所作的眾多著作中,《朝花夕拾》最為出眾。而其中藤野先生的那一篇文章也被編入我國九年義務教育課本之中,成為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藤野先生是魯迅早年留學日本時所結識的一位醫科老師。因為藤野先生在學術上對魯迅有很大的幫助,讓魯迅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一絲的溫暖,因此魯迅先生一生都很懷戀他。此圖是藤野先生向魯迅講解知識。

此圖是藤野先生圖。藤野先生原名藤野嚴九郎,家族世代為醫,藤野先生是家族的第六代醫生。之後,就讀於醫學院,因為在東京帝國大學學習了一年的解刨學,因此不久便被仙臺醫專聘為講師。

此圖是仙臺醫專圖。仙臺醫專處於日本的東北地區,相對於東京帝國大學,仙臺醫專只是一個地方性的醫學專科學校。那麼魯迅為何還去這所學校求學呢?因為在當時,魯迅的父親病重,因此魯迅便想通過在仙臺醫專學習醫術來救助更多像其父親的人。

魯迅在仙臺醫專學習醫術,期望以此來救治中國。但其後在學校發生的兩件事情使得魯迅開始有棄醫從文的想法。一次,是日本同學給學校寫的匿名信,第二件便是學校觀看愛國電影時對自己的傷害。這些使得魯迅明白中國人傷的並不是身體,而是思想,因此他決意棄醫從文。

此圖是藤野先生送於魯迅的照片圖。魯迅決意棄醫從文,回到中國覺醒中國人的愛國之心。因此他便和藤野先生訣別,藤野先生為了表達自己對魯迅的師生之情,便將自己的照片送給了魯迅。

此圖是東北帝國大學圖。此處的東北帝國大學指的是日本在其國家東北部仙臺所建立的一所綜合性大學。而處於仙臺的醫專也在這時候被併入了東北帝國大學,在此期間,藤野先生因為自己的學歷不夠,被學校辭退。

藤野先生被辭退後,回到家鄉開了一家診所,救助民眾,晚年獲得很好的名聲。直到1945年才逝世。

魯迅在憑藉自己的寫作在中國和日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後,日本雜誌社要將魯迅的作品在日本出版,諮詢魯迅。魯迅便告訴他們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的重要性。之後,日本出版社幫助魯迅找到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通過出版社才知道自己當年的學生成了現如今的大文豪,很是讚嘆。並在魯迅死後,寫了《謹憶周樹人君》一文。此圖是藤野先生的雕像。

因為魯迅的名望,藤野先生和魯迅的友誼之情也在中日兩國之間流傳,並成為一段佳話。在日本的仙臺,和藤野先生故居福田縣皆有紀念兩者友誼的紀念館。此圖是藤野先生與魯迅紀念像圖。

相關焦點

  • 一代文人魯迅先生到底有多高?一張照片還原魯迅先生的真實身高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戰士、民主戰士魯迅先生在自己的作品《自嘲》中如是寫道。他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領導人曾說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足以看出他在中國的地位,以及他對中國的影響之大。
  • 魯迅葬禮珍貴照,宋慶齡端莊出席,圖十1936年哀悼魯迅的特刊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曾字豫山,後改豫才,曾留學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肄業)。「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 魯迅葬禮現場:圖1是魯迅先生遺容,圖3宋慶齡為魯迅抬棺
    老照片:魯迅先生葬禮現場。魯迅先生遺容。老照片:魯迅先生葬禮現場。1936年10月19日,現代文學家魯迅先生因病逝世。葬禮在上海萬國殯儀館舉行。圖為葬禮現場,上海市民紛紛為魯迅送葬。場面十分壯大。老照片:魯迅先生葬禮現場。現場為魯迅遺體抬棺的都是社會名人。
  • 大文豪魯迅先生的舊照流出,風貌卓然,合照中看出真實身高
    大文豪魯迅先生的舊照流出,風貌卓然,合照中看出真實身高想必大家有很多人都被魯迅的文章支配過吧,魯迅是近代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以及革命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魯迅先生的形象都非常的高大,是一位大文豪的形象。回顧魯迅先生的意義生他將自己畢生的心血全部都獻給了文學以及革命,很多人都知道魯迅先生之前是學醫的,曾經在日本留學過。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他認為醫學並不能夠治療當時的人們,所以就放棄了自己手中的手術刀,改為了筆桿子,用一支筆做利器,希望能喚醒當時人們的革命情懷。說到魯迅先生的出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魯迅出生於19世紀末期是家境非常殷實。
  •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在仙臺,他曾留下了許多回憶,並據此寫出了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仙臺醫專的階梯教室,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學習尋訪仙臺魯迅先生故居仙臺市位於日本本州島,處於七北川和廣瀨川之間,近仙臺灣,是日本本州東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宮城縣的首府所在地。
  • 這裡保留著醫學生魯迅的聽課座位:在仙臺尋蹤魯迅和藤野先生
    仙臺醫專的階梯教室,當年魯迅就坐在這個座位上聽課學習尋訪仙臺魯迅先生故居仙臺市位於日本本州島,處於七北川和廣瀨川之間,近仙臺灣,是日本本州東北地區最大的經濟和文化中心,是宮城縣的首府所在地。仙臺不大,從城東的仙臺站到城西的青葉山只有2.5公裡左右,徒步40分鐘就可以橫穿城市。
  • 114年前魯迅照片公布:魯迅還是「暖男」(圖)
    自五十年代以來,魯迅被深深地烙印在了幾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之中,然而關於魯迅的影像,留存的卻不多。  日前,迄今為止最全的魯迅生平照片在南京展出,共有127張照片,最早的一張拍攝於1902年秋,最晚的一張拍攝於1936年,跨越34年。  在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魯迅穿著自己設計的服裝;還可以看到魯迅對兒子和家庭的愛,還有和朋友間的情誼,錚錚鐵骨的魯迅還是一個「暖男」。
  • 「魯迅先生也是看不盡的畫」,上海魯迅紀念館展館藏美術品
    展廳現場展廳現場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以魯迅培育青年走上革命、文學、藝術之路為切入點,集中展示一批上海魯迅紀念館館藏優秀美術品,涵蓋油畫、國畫、版畫、雕塑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展覽精選了55件(組)館藏美術品和17件(組)文物及複製品進行展出,以此生動講述了魯迅與青年的故事,體現了魯迅的文藝思想始終引領著新文藝的方向並影響著中國美術的發展。
  • 【惠州文脈·雜談】民國往事:《藤野先生》文本之外的藤野和魯迅
    他們初遇時魯迅23歲,藤野30歲 圖/藤野嚴九郎紀念館 然而魯迅離開日本之後,就沒和藤野先生聯繫了,這又是為什麼? 藤野先生故事畫像 資料圖 藤野聽後「有些悽然」,送了寫有「惜別」字樣的照片給魯迅。
  • 魯迅珍貴老照片,妻子為他空守41年,圖5是一家三口溫馨合照
    魯迅大家都不陌生,他生於1881年,是民國時期的人。魯迅是著名文學家及思想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更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今天小編要展示的是魯迅珍貴老照片,妻子為他空守41年,圖5是一家三口溫馨合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魯迅:藤野先生,永難忘懷!藤野:魯迅是誰?唔,那個中等生呀!
    藤野先生在課下細細查改了魯迅的講義,講義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課堂筆記;為魯迅糾正解剖圖的細節錯誤;有時向魯迅問起中國的一些情況。然而,我們都知道魯迅最後是棄醫從文了,轉折點便是在仙臺。當時魯迅和眾同學看日俄戰爭的影片,被影片和麻木的觀眾深深刺激,自此決定要走強國民之精神的道路。不過魯迅離開時,"他的臉色仿佛有些悲哀"。
  • 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魯迅說「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的狀況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牆上(給他良心和勇氣),承諾的照片卻沒有寄,信也沒有寫,就這樣歉疚地記在心裡。他自己也知道,這樣不聯繫,會讓恩師失望,而且擔心:從他那一面看起來,是一去之後,杳無消息了。很多好朋友分開之後斷了聯繫,也都是這個緣故,「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
  • 大文豪的浪漫:魯迅先生這張與石碑的合照竟是在向一個女人表白
    魯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魯迅先生是教科書裡那個以筆作刀的鬥士,是毛主席口中的:「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張照片中魯迅先生倚靠著一塊石碑,與石碑合照就是在表白心中對愛人的情愫。因為這塊石碑中的「許」字,象徵著他心中的愛人——許廣平。說起來這兩位的愛情還是非常時髦的師生戀,那麼這段師生戀又是從何開始的呢?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後來如何了?半生鰥寡孤獨,對魯迅印象不深
    上學的時候,曾學過一篇散文《藤野先生》,魯迅用細膩的筆觸回憶了在日本時教授他醫學的這位恩師。並珍而重之的將這位先生的相片掛在寓所的牆上,每每寫作到懈怠時,看著相片中那人的黑瘦相貌,仿佛又想起了他諄諄地教誨,便又增加了勇氣,開始加倍的努力。但很遺憾地是,自從魯迅回國,兩人便斷了聯繫,直到逝世,魯迅也再沒能與恩師見上一面。
  • 魯迅憶日本恩師藤野先生:永生難忘!藤野先生疑惑:魯迅是誰?
    我國偉大領袖說過這麼一句話:「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的確,魯迅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革新與摧枯拉朽的獨立進步思想,他善於從文化與思想深處探究國民之病源,而且開具適合大眾進步自立之藥方。不過,魯迅之所以會取得如此成就,卻不得不感謝他的日本恩師——藤野先生。
  • 《大先生》有血有肉「話」魯迅(圖)
    (原標題:《大先生》有血有肉「話」魯迅(圖))
  • 100張圖讀懂魯迅
    被譽為世界文壇「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魯迅對中國社會的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在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的思想文化領域也享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魯迅從來沒有哪位作家像魯迅那樣,在教科書裡頻繁出現了近一個世紀。
  • 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魯迅說「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的狀況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牆上(給他良心和勇氣),承諾的照片卻沒有寄,信也沒有寫,就這樣歉疚地記在心裡。1934年,日本出版商巖波書店的老闆來上海拜訪魯迅先生,請求準許翻譯魯迅文集在日本出版。魯迅說,文章你們來選就是了,只是有一篇《藤野先生》一定要包含在內,我希望借這個機會,找到藤野先生。1935年文集在日本出版,魯迅多次向人打聽是否有藤野先生的消息,但是都一無所獲。1936年10月,55歲的魯迅先生在上海病逝,死前床頭還擺著藤野的那張照片。
  • 魯迅先生的舊情趣
    依常識,再嚴肅的人也會笑,但我們就是認為魯迅先生不會笑。非但不笑,還永遠橫眉冷目,在雕塑上,在畫像中,在數不清的文字裡。這也難怪,誰讓他老人家留著那樣的頭髮和鬍子,外表上,又一副睚眥必報的壞脾氣,還開列過那樣一份「青年必讀書」書單:「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滿目的叛逆感,對於傳統,咬牙切齒、一刀兩斷的腔調。
  • 馬明博|魯迅先生的佛緣
    5月25日,先生買了《觀無量壽佛經圖贊》一冊。10月19日,先生記錄了梅光羲"贈《佛學叢報》第一號一冊"。1913年4月7日,友人許季上贈先生《勸發菩提心文》《等不等觀雜錄》各一冊。先生又「去有正書局買《華嚴經合論》三十冊、《決疑論》二冊、《維摩詰所說經注》二冊、《寶藏論》一冊,共銀六元四角又九釐」。5月15日,先生再往琉璃廠文明書局買《般若燈論》《中觀釋論》《法界無差別論疏》《十住毗婆沙論》等。——這些論著,屬於佛門的釋經之書,可見先生在深入佛教的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