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楊光華
△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 示範區實景圖
還有12天,我們就迎來2021年。
回顧2020年,武漢樓市從疫情後開跑,每天都在衝刺。每周都在開盤加推,每個月都是旺季。從4月一直持續到12月,「今年的武漢樓市步伐穩健,沒有大起大落的波瀾」。
盤點2020年武漢樓市,繞不開這個超級「神盤」-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
9月21日-12月18日,該項目累計銷售超過2000套。不到3個月時間,它是如何做到賣出2000多套新房的?
01
截至12月18日,武漢全年新房成交套163231套。
相當於是2019年武漢新房成交量的約80%,這也就是說武漢樓市依然堅挺。在疫情衝擊之下,武漢樓市表現出很強的韌性。
△11月武漢新房網籤套數第一
同時,新房成交區域、項目成交也出現兩極分化。由於上市項目暴增,市場出現冰火兩重天:有的項目開盤即熱銷,有的項目卻一直平銷。
△實拍圖
四季度,武漢達到預售條件的項目180個,有約839萬方商品房待售。從12月份開始,武漢僅15個項目入市,市場開盤熱度下降。
於是市場上出現AB兩面:一面是新房成交旺盛,另一面則是庫存與市場供應井噴。
盤點今年武漢樓市的亮點區域,光谷與經開都是其中的熱點。
光谷是因為新房成交多,經開則是因為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
截至12月18日,經開區新房成交4563套。而融創一個項目的銷售超過2000套,相當於經開區今年全年新房銷售套數的約44%。
在武漢四環外的一座新城裡,融創為什麼能持續熱銷?
02
12月4日,一江賦4號樓加推,當天熱銷200多套。
3個月持續熱銷,銷售超2000套新房,是武漢樓市的一種超級現象,極有可能成為今年武漢的銷冠。
△9月21日-10月31日,該項目累計銷售1300套
首先,項目所在的區域,是經開區的新中心,相當於經開區的「光谷中心城」位置。
一個四環外的全新區域,與正在兌現的區域規劃,成為人們投資的熱土。環顧武漢四環外,有產城規劃、有地鐵交通,房價1萬元以內的區域,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是其中的首選。
前不久,武漢提出「四谷」崛起戰略。其中,經開區被命名為「車谷」。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則是「車谷」的重要承載空間。智聯汽車等產業,均已在此布局。融創項目聯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城融合發展。
據最新消息,今年經開區的「數、智、網、端」產業鏈項目累計籤約565億元。區域周邊的吉利高端新能源車,預計明年底投產,年產量15萬輛。
12月15日,經開神龍一廠的「地王」成交,總價約57.4億元,樓面地價每平米約7700元,預計毛坯價格每平米2萬元。這個項目地價與房價預期,對區域類的新房成交有一定刺激作用。
其次,超級項目的多樣產品線,堅持民生的價格。
與其他項目相比,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的住宅,每一期都在升級。
項目的組團多,產品形態全。組團包括一線臨江的一江賦、湧江府,以及靠近政務中心的天水碧、位於官蓮湖畔的悅晴天,產品有高層、疊墅、商業等。在價格上,這個項目堅持民生價格,用實惠好用的產品,感恩回饋融創粉。
其中,濱江組團「一江賦」,將落地融創楚風系產品。全武漢江景資源已為數不多,「一江賦「東面觀江,西面緊臨經開大道及地鐵16號線川江池站。
△「一江賦」組團鳥瞰效果圖
「一江賦「則是由融創華中新研發的楚風系產品,將帶入楚風建築、景觀的歷史感,還原楚風文化價值,但同時結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營造出極具韻味的居住氛圍。「一江賦」既代表融創華中的產品打造實力,同時也將成為區域內高品質的代表作品。
一江賦作為融創首個落地楚風系產品,自然也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尊貴感。一江賦參照嶽麓書院的對稱禮制格局,中軸對稱,多進門庭的格局進行布局,分為探辰(水景)、層臺(會客廳)、疊翠(綠化)、啟夢(臺地),疊墅業態則自由浪漫為主,既不失尊榮,又能給您浪漫、空靈富有文化內涵的居住享受。
這一次,一江賦推出的4棟超高層,戶型面積約76、108、118平米等多種主流戶型。
△建面約76平米戶型效果圖
△建面約118平米戶型效果圖
從視野上看,這4棟超高層的高區樓層,是整個組團裡的空中「樓王」。從超大陽臺、主臥與次臥飄窗,均有較好的觀江視野,相當於是一線南向觀江,同時俯瞰低密疊拼的園林。超高層的北部,則能遠眺川江池公園。
△項目區位示意圖
第三,人們對融創品牌的認可。
今年武漢樓市是融創年。每一個區域,都有融創的紅盤。融創所到之處,都是區域裡銷售業績最好的項目。
△融創在武漢項目分布圖
△實拍圖
同時,融創在武漢的多個項目交付,兌現了當年的承諾。
△融創·融公館(二期) 交付實景圖
交付時的園林、架空層與裝修等,被業主所認可。業主的口碑效應,老帶新,也成就了融創項目在武漢的爆發。
03
12月份,地鐵16號線、四環線的雙重利好,也是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的預期兌現。
據最新消息,地鐵16號線的11座車站,有望年底封頂。
這條地鐵線屬於市域線。預計到明年上半年,地鐵16號線有望全線洞通、軌通。這也預示著這條從中心城區到漢南的地鐵通車時間表,越來越近。
△武漢地鐵16號線一期站點分布圖
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將打造為武漢南部的214萬方的國際產城項目。它坐擁兩個濱江地鐵站:地鐵16號線的川江池站、硃山湖路站。地鐵16號線通車後,這個項目將成為地鐵盤。其中,硃山湖路站緊鄰區域內的大型商業-融創茂。
在濱江區域,「星宸光年」組團位於「智慧長江活力中心」,也是智慧生態城的圓心所在,以 「智慧「、」活力「、」科技「的理念開發,未來將建設集高端商務、精品商業、智慧生活、智能產業集聚區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新城CBD。其中,包括融創自持運營的約15000平米高端濱水商業街區;臨江的一棟約200米超級建築—創慧中心,佔據一線濱江景觀,成為長江對岸看向經開區的窗口,這裡將是經開區極具價值的長江黃金線。
對於區域的價值來說,智慧生態城從武漢四環外,很快與中心城區之間靠地鐵聯通。此前的私家車時間距離,縮短成地鐵時間距離。從鍾家村回到智慧生態城,大約30分鐘地鐵時間。
地鐵時間距離,成為區域房價的強有力支撐。對比地鐵4號線、地鐵7號線通車後,蔡甸、江夏等地房價很快破1萬元,部分樓盤1.3萬元。
12月底,武漢「大四環」將主線貫通,全長148公裡,相當於1.68個武漢三環的長度。這是湖北首條「雙向八車道」的高速公路。四環線通車後,將為武漢構建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增添新的交通動脈。
從此,武漢邁入四環時代。這一條環線,串聯起車谷、光谷與網谷。
△武漢四環線連通「三谷」
當武漢提出建設「六環」時,未來的「四環」就是城市的主城區。對比北京的城市環線,東四環、南四環都是北京的主城範圍。隨著武漢的向外擴張,四環線內都將是主城範圍。
這個項目是武漢四環時代的主城項目。
04
交通格局之後,這個區域的未來利好,則是智慧生態城的雛形初現。
一個區域的未來,核心還在於產業的聚集與產城的融合。
在武漢的四周,智慧生態城、花山生態城、中法生態城與長江新城。這是武漢未來的四座城。
它們都是產業與生態融合的樣板。花山生態城,我們看到寫字樓集群、產業園區,企業與人在其中工作生活。除花山生態城外,智慧生態城,則是整體推進最快的一座城,後來居上。
△武漢車谷 圖源:武漢開發區
12月3日,武漢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武漢經開區正搶抓「新一代人工智慧」和「新汽車」的歷史機遇,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實現向中國車谷的跨越。
其中提到的「兩新」產業,已布局智慧生態城。特別是武漢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將新增第二批78公裡5G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預計年內總路程突破100公裡,成為國內最大的5G自動駕駛示範區。
智慧生態城,是武漢車谷長江沿岸科技新城發展帶的核心區域。今年1-4月,智慧生態城招商引資約118億元。其中,融創與首創聯手,將在此開發智慧長江活力中心、產城融合創新樣板區與武漢國際文化旅遊區。
△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 效果圖
融創首創國際智慧生態城市,恰好處於這座的風口之眼上。未來,這裡有新技術、新產業,更有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後記]
車谷南遷,置業南下,猶如當年光谷東進。
10年前,當光谷中心城的房價6000多時,周邊還是農民在耕田。如今,光谷中心城房價破2萬元,周邊還是一片工地。人們為什麼還要拼命買入?因為他們相信未來。
在智慧生態城,邏輯也大抵如此。
融創是車谷南遷的城市共建者。以產城融合,推動車谷轉型升級。如今,車谷的置業者南下,是找到了車谷的發展趨勢。
當傳統的武漢體育中心周邊的老車谷,容納不下新產業、新生活時,南遷是必然。
地鐵16號線、四環線、融創的超級大盤等,都是加速南遷的催化劑。
這座智慧生態城,將成為長江經濟帶上的一顆明珠,也將成為武漢發展的一個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