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微信號:)海南】11月18日報導(文/林美餘)
2019年,中國線上直播行業用戶規模達5.04億人,增長率為10.6%;2020年,預計用戶規模達5.26億。
線上直播+細分領域的形式創新,依託精準觀眾群體的捕捉,配合有趣深度內容的製作,不斷佔據用戶心智和使用習慣,率先衝出一批領域賽道的佼佼者。
這其中,有娛樂類的YY、花椒直播;遊戲類的鬥魚、虎牙;教育類的微吼、雲朵課堂,以及直播+電商類的淘寶、小紅唇等平臺。
在線直播精神需求滿足的競爭賽道中,唯獨直播+旅遊平臺依舊未選出合適的參賽代表。甚至旅遊資源在網絡直播的開發起步階段,還呈現與電子競技合作的特點,旅遊經營者將旅遊直播推介依託於鬥魚平臺以及遊戲主播達人。
盈典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 年,設立海口總部、大連技術中心、北京網紅經紀運營中心三大分部,旗下平臺「遊嗎直播」專注於直播細分化旅遊市場的深度挖掘與高效結合,以直播+旅遊、在線+線下的方式,構建連接旅遊達人、商家、消費者、直播平臺以及主播的旅遊電商共享服務生態。
旅遊+直播:從依附到獨立,再到精細化運營
其實,旅遊+直播的跨界玩法並不新奇,甚至在2016年OTA剛嘗試的時候,就能夠頭腦風暴出很多種不同形式結合的玩法。
2016年6月,攜程旅行以旅遊直播+綜藝節目製作形式,通過策劃《非常歐洲杯》欄目,對歐洲杯知名球星的獨家專訪和法國當地旅行的介紹,極大推動粉絲向攜程平臺的引流以及歐洲旅行的興趣。
四年後的2020年,疫情暴發催生的「直播帶貨」走入旅遊業。攜程創始人梁建章將平臺個人IP融入酒店產品帶貨,依託其穩固市場地位的供應鏈支持,4個多月累計旅遊產品+直播帶貨GMV破11億,為千家高星酒店帶貨超百萬間夜。
OTA是線上旅遊發展的風向標,攜程作為行業的老大,前期從依靠異業聯盟的跨界合作,到如今的平臺垂直化直播嘗試,都標誌著行業不斷從依附走向獨立。未來伴隨用戶需求、消費數據整合的個性化服務產生,將不斷推動行業往精細化、專業化的趨勢發展。
但總結梳理攜程甚至是旅遊直播平臺的發展,暴露行業的痛點也十分明顯:直播平臺以運營+主播資源修建自身壁壘,頭部主播越多、流量越高,宣傳效果就越好的認知影響旅遊企業經營決策,導致旅遊企業對主播的業務能力、行業知識儲蓄以及與觀眾互動交流等考慮較少,行業精細化發展還缺乏專業人才拼圖。
旅遊主播專業化建設上,遊嗎直播主要有兩大陣營,一方面依託線下旅行團資深導遊和旅遊達人,將網絡直播融入導遊日常工作生活中,以導遊直接身臨其境的講解帶動觀眾間接身臨其境的體驗,同時通過對景區景點背後故事的挖掘,加上周邊新穎、特色個性旅遊產品的介紹,保證平臺內容生產的深度垂直。
另一方面,平臺通過孵化旅遊新人主播,深耕旅遊垂直行業的專業化內容的生產,嘗試將直播傳遞價值從娛樂休閒向情感需求升級,並逐步上升到知識技能分享和資訊傳遞等多元化價值傳遞;同時孵化新人主播,能夠極大保障平臺專業內容的生產質量和效率,並緩解對頭部達人主播的流量依賴。
遊嗎直播旅遊電商;一半是OTA,一半是直播平臺
不久前,馬蜂窩旅遊發布首份行業直播報告《旅遊直播時代——文旅生態洞察2020》中提到,人們觀看旅遊直播的心理預期往往不是從旅遊消費開始的,往往先被直播內容吸引,進而才形成旅遊消費決策。
因此相較於泛娛樂化直播,旅遊直播的觀眾對具備旅遊信息內容的「純度」以及告訴大家怎麼玩、有哪些新鮮玩法的體驗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
OTA等傳統線上旅遊經營者,具有強大的行業深耕經驗以及產品資源積累,對旅遊產品服務具有極強的專業內容生產、營銷策劃以及供應鏈建設優勢,但流量入口建設能力較弱。
而具備強品牌高流量的直播平臺,網紅主播往往能收穫一批為直播帶貨付出真金白銀的垂直領域消費者,但平臺與產品掛鈎的幅度小,大量達人直播並不提供具體酒店和旅遊產品的點擊入口,而是向相關景區導流,觀眾在成功種草後需自行選擇住宿服務,商業變現難也成為主播離開平臺的重要原因。
遊嗎直播定位於一家旅遊垂直行業的直播+電商平臺,一方面,平臺通過主播孵化+線上下品牌渠道建設,完成直播平臺的流量建設和IP品牌傳播,並為每位入駐旅遊達人提供全平臺流量入口支持。
注重細節是精細化經驗的重點方向,遊嗎直播針對不同粉絲基礎的旅遊達人特性,開放共享供應鏈資源庫,並為提供定製化的形象包裝及宣傳推廣服務,從而建立主播旅遊產品IP。
搭建供應鏈資源庫方面,平臺聯合旅行社,餐飲住宿、景區景點、特色產品等旅遊供應鏈商家,完成平臺供應鏈支持的資源積累。在此基礎上,鼓勵主播開設直播店鋪,以主播推介帶貨+平臺供應鏈建設+線下旅遊實體服務的形式,完成旅遊產品和達人主播的品牌傳播價值和產品帶貨營收。
在內容生產上,平臺鼓勵旅遊達人主播依託自身的行業經驗積累,加強對現有旅遊資源體驗式、知識科普式、觀眾解答式等推介形式的創新,同時鼓勵平臺創作者結合當地特色旅遊資源,進行深度產品開發,引導用戶往本地特色化、自由化等特色體驗旅遊上消費。
在消費群體上,遊嗎直播去掉跟團遊的中老年群體標籤,更多聚焦在C端用戶的自由行、私人定製遊等個性化旅遊推薦,用戶可以提前留言旅遊需求,或在直播互動中讓主播一對一介紹和定製旅遊路線,之後可下單進行線下自由旅遊消費,也可以組成以主播導遊為核心的旅遊團。
「以跟團遊的價格,享受自由行的服務」遊嗎直播創始人於鯤騰向獵雲網說道,二三人同行很適合跟團遊,但往往跟團遊容易產生無趣、同質化、體驗差;而自由行因為缺乏專業嚮導,會使得旅遊成本高、體驗淺。
而遊嗎直播通過導遊主播+供應鏈整合的形式,能夠滿足價格和服務的雙保障;直播拼團旅遊的創新形式,讓用戶在拼價格的同時,也能夠拼到旅遊中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萬億規模的旅遊市場中,直播+旅遊發展空間有多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所數據顯示,2015-2019年期間,我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增速波動放緩;2019年我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為10866.5億元,同比增長11.40%。
首先來說說直播+旅遊的好處。旅遊市場規模在增長,用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頻次也在提高,旅遊業不再是一個一錘子買賣,只要遊客體驗好,完全可以變成重複性多次消費。
而旅遊直播化的形式,一方面創新發展出以「雲旅遊」為代表的旅遊新業態和服務方式;二是依託達人主播現場專業的內容輸出,最大化挖掘旅遊資源的內在吸引力和潛在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釋放更多的消費潛力。
行業發展競爭階段還只是星星之火。目前直播+旅遊發展有兩大新勢力:一方面,以OTA平臺為代表的旅遊派,更多是通過平臺帳號註冊自己帶貨或合作流量主播,建立私域流量和帶貨銷售,覆蓋品類更多是酒店、機票交通等標準化產品為主;
一方面是以直播平臺旅遊細分領域的主播派,具有足夠的流量和品牌效應,能夠深入實地進行景區、當地產品等旅遊推薦,但因缺乏供應鏈支持而難以實現商業化。
到底是旅遊直播化,還是平臺旅遊化,於鯤騰很難將遊嗎直播做個劃分,他向獵雲網說道,不像直播平臺注重主播和流量,旅遊平臺注重商家供應鏈和產品銷售,遊嗎直播則看重的是整個旅遊新生態的相互聯繫和發展,打造集用戶獲取-內容生產-需求匹配-線下消費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對於旅遊達人來說,他們線上可以被定義為旅遊主播,通過直播推薦和內容輸出來獲得個人品牌IP和潛在客戶;線下恢復導遊身份,他們又可以通過實體旅遊服務來獲得新收入。
以景區景點和旅遊產品商家來說,他們通過平臺展示和主播帶貨,無形中建立了品牌、產品銷售等線上資產,建立了自身私域流量;而線下的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則可以將這些資產在線上持續轉換,實現了旅遊消費的線下上服務平衡。
目前,遊嗎直播已有36家旅行社籤約入駐,覆蓋全國23個城市,輻射人次超過5000萬;平臺籤約網紅主播55人,旅遊達人113人;平臺原創短視頻3100條,打造旅遊路線400條。
營收方面,目前平臺裁減對旅遊產品消費的團購佣金收取,將盈利模式更多向B端發力,通過為供應鏈資源方導流服務的流量費和定製活動宣傳策劃的廣告費為主,在增強平臺的市場商業化能力的同時,不斷加強流量投入,反哺平臺主播和商家。
項目:遊嗎直播公司:盈典科技(海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