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交換生的「特別暑假」
分別時,大家都哭了 兩周的交往,讓兩國孩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8月23日,江東史家社區高一學生史夢曉接到一通韓國打來的電話,史夢曉非常激動,用並不熟練的英語跟對方交流。
在電話那頭的是韓國高中女生南炫先,她致電感謝在史夢曉家度過的一周中,史家給予的款待。
今年七八月份,寧波二中開展中韓交流活動,讓兩個不同國家的孩子在對方的家庭中,度過了難忘的一個星期,史夢曉是這15個孩子的其中一個。
提起那段經歷,史夢曉說這是她度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暑假,兩國小夥伴雖然語言不通,習慣不同,但這些都不能阻隔異國友誼的發展,期間的點點滴滴,已經化成美好回憶。
最感動 韓國媽媽用「最高規格」款待我 還把家裡小狗關起來
7月24日至29日,史夢曉在學校的組織下,去韓國觀光交流,在同齡人南炫先家度過了難忘的一周。史夢曉說,剛到韓國的第一天,他們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先是韓國平澤市的政府官員致辭歡迎他們,觀看了韓國的傳統和現代的表演後,被分配到各自的家庭中。
「南炫先的媽媽是個家庭主婦,十分好客,用招待最高貴客人的豬排來招待我,還做了韓國傳統涼麵。她媽媽能煲一手好湯,非常好喝,這種湯在寧波喝不到。」史夢曉說,「在韓劇裡,我們看到的韓國人在家裡是盤腿吃飯的,不過我在的那個家庭也是跟我們一樣坐著吃飯的,因為他們知道我是來體驗韓國文化的,所以特地布置了客廳,盤腿席地而坐。」
「南炫先家養了一隻小狗,去她家之前,她媽媽問我,怕不怕狗,我說怕,於是這條狗被關在了房間裡面,一周沒有出來活動,我經常聽到狗在屋子裡面叫,它也挺鬱悶的。」
在韓國,她遇上了一些不適應:「韓國的菜味道淡淡的,加了醬之後,要麼很酸,要麼是辣的,不怎麼好吃,他們習慣喝冰水,果汁、牛奶都是冰的,加上韓國的天氣比較涼爽,有一些同學感冒發燒了。」
最有趣 史夢曉說「謝謝」南炫先跟了句「對不起」
8月13日到18日,南炫先來到寧波史夢曉家做客。對兩個孩子來說,語言是最大的障礙。儘管得知南炫先要來之前,史夢曉突擊了韓語,但是這些只是皮毛。她們想盡了辦法交流,說英語、藉助字典、畫畫,連手勢也用上了。
「南炫先學過1年的漢語,說得最溜的是『你好』、『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係』,而且講究一一對應。他們學得挺死板,比如我說『謝謝』,她一定會說『不客氣』,我說『對不起』,她肯定會說「沒關係」,讓我覺得很不自在。有次,她說『謝謝』,我就跟了一句『沒關係』,結果她被我搞混了。接下來,我說『謝謝』,她跟了句『對不起』,哈哈。」
由於語言不通,鬧出的笑話還有不少。「南炫先剛到我家的第一天,晚上該睡覺了,她卻遲遲不肯睡,獨自坐在床邊,悶悶不樂,這把我和媽媽嚇壞了,以為她哪裡不舒服或者有什麼心事,但是問又不知道怎麼問,家裡的氣氛一下子弄得挺緊張,過了老半天,她終於憋出了一句『晚安』!
「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她想在睡覺前,跟我們道一聲晚安,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怎麼說,非常鬱悶。這讓我們一家都挺感動。」
最動情 說好不哭 臨走時兩國孩子都哭了
在韓國的幾天,他們遊覽了韓國的幾個著名景點,到過首爾。在寧波,他們一起去了天一閣、滕頭村,夜遊三江口,還去了溪口,在影都門前的草地上,玩過丟手絹,去了杭州西湖、宋城。
南炫先對寧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說:「寧波人很熱情,寧波朋友很好客,寧波的夜景很美。」「我也看過韓國的夜景,真的沒有我們的三江口美。」史夢曉得意地說。
兩周結下的友誼,註定了臨別時的依依不捨。「8月18日那天晚上,我們都沒有合眼,因為過了那晚,大家就要分別了,當晚說好,誰都不準哭的,但是真正分別的時候,大家都哭了。」
「很多人可能這輩子都見不到了,所以大家都挺傷心的,我和我的搭檔還好,我們說好了,今年冬天她會和她的爸爸媽媽一起到寧波來,之前他們也來過兩次中國,我們還能見面的,所以不那麼傷心。」
最深刻 得到珍貴的異國友誼 學會尊重他人和承擔責任
經過了這次活動,史夢曉說她收穫很多。「我得到了一份珍貴的異國友誼,在這之前,我只從電視上了解韓國,沒想過會去韓國、認識韓國的同齡人,感謝學校給我的這個機會。」
「在學校裡面,老師更多的是教給你知識,這次韓國行之後,我感受到了韓國的文化還有生活中的禮儀,學會尊重別人,見到師長要彎腰點頭,到別人家庭做客,應該帶小禮品等,我送了南炫先的媽媽的一對中國傳統的結婚娃娃,她非常喜歡。」
「在這個活動中,我學會了承擔責任。」史夢曉說,韓國的夥伴到了寧波,我們時時處處會感到有壓力,不管是在路上、家裡,還是在遊覽景點的時候,生怕他們走失或者出意外。
「他們在我們的國家,我覺得我有這樣一份責任去保護他們。在漂流中,一個韓國同學因為沒有按照規定穿涼鞋,她穿了拖鞋,結果拖鞋被漂走了,她第一個下水去找拖鞋。在青少年宮一個韓國同學差點走失,她的搭檔急得直哭,這些都是我以前從沒遇到過的,在這個活動中,我體會到了。」
通訊員 董素芬 記者 周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