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懷:大陸會盡最大努力維護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周志懷:大陸會盡最大努力維護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17-10-19 14:07:54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2017年10月19日 14:0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周志懷:大陸會盡最大努力維護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中國臺灣網10月19日合肥訊 (記者 李傑)全國臺灣研究會17日在合肥舉辦「兩岸交流三十年啟示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會上指出,面對臺海局勢出現的新風險、新挑戰,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對臺大政方針毫不動搖,盡最大努力維護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在「兩岸交流三十年啟示與前瞻學術研討會」上發言。(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周志懷表示,兩岸交流30年來,兩岸政治關係的重大突破和進展,解決了兩岸交流中的許多重大疑難問題,但「臺獨」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現實威脅,從而導致兩岸關係呈現出螺旋型的發展。

  周志懷分析,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後,面對臺海局勢出現的新風險、新挑戰,大陸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對臺大政方針毫不動搖,盡最大努力維護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一方面堅持政策底線,堅決反對與遏制形形色色的「臺獨」,另一方面則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並希望兩岸同胞團結一心,攜手共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周志懷指出,大陸在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過程中,已明確劃出不容挑戰的紅線,這不僅有利於把握主導權,也有助於有效防控風險與管理危機。

  周志懷還表示,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大陸現階段的重心。即使民進黨上臺執政,大陸持續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決心也始終如一,並會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為此,大陸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過程決不會停止。

  截至目前為止,大陸已積極研究出臺20多項相關政策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包括鐵路和民航部門宣布改造自助服務設備,實現臺胞自助購、取票和值機;教育部等部門修改完善臺生在大陸學習的有關規定,開放在大陸工作的臺灣研究人員申請國家社科基金;人社部擴大臺胞在大陸事業單位就業試點地域;司法部決定進一步擴大法律服務對臺開放等等。

  周志懷表示,總體來看,大陸的政策措施越來越細、越來越實,越來越接地氣,有助於拉近兩岸民眾的心理距離,推動兩岸社會融合。兩岸統一的基礎和條件不斷地厚實,統一的大勢更加明顯。(完)

相關焦點

  • 周志懷:當前海峽兩岸發展已出現兩種新常態
    (中國臺灣網記者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4月13日海南三亞訊(記者 李傑) 全國臺灣研究會今天在此間舉行第七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在論壇上指出,當下海峽兩岸的發展已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新常態:一個是大陸不斷深化改革的新常態,另一個新常態則是臺灣的「逢中必反」、「逢馬必反」。
  • 周志懷:加大預警和管控兩岸關系所面臨風險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代表大陸主辦團體致辭時,為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六點建議。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記者 陳小願)由兩岸20家民間團體共同舉辦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3日在北京閉幕。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代表大陸主辦團體致辭時,為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六點建議。
  • 周志懷:應對兩岸形勢 大陸要處理好三種關係
    全國臺研會常務理事、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研究員周志懷在會上指出,面對複雜的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我們在對臺工作和研究中,要處理好三種關係:一是現行對臺工作和「兩個百年目標」「中國夢」的關係;二是處理好「反獨」和「促統」的關係;三是處理好對臺施壓和爭取臺灣民心的關係。
  • 第28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南寧開幕
    中新社記者 路梅 攝  本次與會學者提交論文近70篇,重點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重要講話和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應對、臺灣政局發展態勢、兩岸融合發展探索等議題展開探討。
  • 朱培康:和平發展努力開拓兩岸關係新格局
    朱培康委員在發言時表示,以和平發展為主題努力開拓兩岸關係的新格局。  朱培康說,2006年是對臺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的一年,兩岸在各層次、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廣泛地開展。臺海局勢中有利於遏制「臺獨」分裂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趨勢繼續增強。然而,臺灣局勢和兩岸關係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 兩岸專家學者在川研討當前兩岸關係 聚焦融合發展
    中新社眉山9月1日電 (王鵬)以「深化融合發展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的第四屆兩岸關係天府論壇8月31日至9月1日在四川眉山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8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當前臺海形勢、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
  • 國臺辦: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 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鄭巧)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北京表示,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當天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近日在《環球時報》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在答此問時作上述表示。
  • 2018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海峽兩岸
    2018年6月6日,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分論壇之一的2018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海峽兩岸暨港澳僑界圓桌峰會在廈門成功舉辦。來自臺灣、香港、澳門和海外僑界的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凝聚僑心僑力,深化融合發展」的主題深入交流,為進一步擴大兩岸僑界交往、深化人文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福祉、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貢獻力量。
  • 周志懷:三句話總結當前兩岸關係面臨的挑戰
    (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鄭州訊 (記者 李傑)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兩岸關係:挑戰與應對」學術研討會今天在河南鄭州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當前兩岸關係面臨著嚴峻挑戰,對立或對抗或許會成為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常態。
  • 周志懷:兩岸關係合情合理安排要改被動為主動
    全國臺研會當天舉辦以「兩岸政治關係安排前瞻」為主題的第六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周志懷在開幕致辭時作上述表示。  有關兩岸政治關係安排的提法已有數年。周志懷認為,兩岸在合情合理安排問題上已經有了很多重要交集,兩岸政治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是「進行式」。特別是2008年以來,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下,兩岸政治互信不斷得到增強,兩岸合情合理安排的成功範例也漸趨增多。比如海協會和海基會10次協商所籤署的21項協議;再比如,臺灣如何更多地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如何處理兩岸事務主管部門間的交往與稱謂等問題。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臺當局加速推動「去中國化」,大肆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同時加緊勾連國際反華勢力,向「臺獨」方向不斷邁進,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兩岸日益複雜嚴峻形勢下,大陸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及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持續深入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兩岸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在今年疫情最嚴峻的1至2月,有10萬多名臺胞到大陸交流。
  • 周志懷:海峽兩岸均處在一個劇變的關鍵年代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為第七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致開幕辭(中國臺灣網記者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4月13日海南三亞訊(記者 李傑) 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今天在三亞舉行的青年學者論壇上指出,海峽兩岸均處在一個劇變的關鍵年代。大陸在關鍵年代的巨變,無疑是令人期待的;2016年大選後,臺灣將向何處去非常令人深思。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新書發布 專家學者共議兩岸關係發展經驗啟示
    (九州出版社供圖)中國臺灣網12月17日北京訊 (記者 王思羽)由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12月16在京舉行。
  • 未來一年,兩岸關係何去何從?他們這樣說
    來源:海峽新幹線「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周志懷認為,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並未消失,促進經貿談判是重要的一步。和平統一的主導權不在於島內,而是在於大陸。換句話說,統一沒有爭議,只是路徑有分歧。周志懷,現任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委會副主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
  • 朱培康:以和平發展為主題開拓兩岸關係新格局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依然是兩岸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堅決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仍然是兩岸同胞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   [朱培康]面對複雜多變的臺海局勢,中共中央高瞻遠矚,冷靜應對,始終牢牢地把握著對臺工作的主動權,堅決遏制「臺獨」勢力的發展。
  • 學者點評海峽論壇如期舉辦:是盡最大努力、以最大誠意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進程
    中新社廈門9月20日電 (記者 楊伏山)對於第十二屆海峽論壇的如期舉辦,大陸知名臺灣問題研究學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20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反映了大陸「盡最大努力,以最大誠意」推動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的「實實在在的意願」,這是「無法否認的」,也是海峽論壇如期繼續舉辦的意義所在
  • 國臺辦: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有記者提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朱鳳蓮回答說,長期以來,我們為解決臺灣問題,促進祖國的和平統一,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 國臺辦:我們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願意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來爭取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凡有一絲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的努力。有記者提問:近日在環球時報的年會上,多名與會專家認為當前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在下降,大陸應採取以武促統、以武促和的方式,也就是通過對臺施加武統壓力來爭取實現和平統一。請問發言人如何評論?
  • 全國臺研會召開年會 研討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
    本次年會以「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為主題,50餘位大陸相關專家學者和全國臺研會部分理事與團體會員代表應邀參加了會議。  全國臺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主持了此次年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李亞飛出席了開幕式。
  • 國臺辦: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協議才能順利執行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指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生效實施為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民進黨當局一再變本加厲破壞兩岸交流合作,限制兩岸貿易投資,嚴重損害廣大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只有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協議才能順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