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館「清明上河圖」動起來 遊客大呼過癮

2021-01-21 騰訊網

志願者接力!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觀眾們大呼過癮。 本報記者孫濤攝

本報訊 (特派記者 劉楊)造型雄渾有力,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般的中國國家館一直備受各方關注,而為保持神秘性,中國館也一直未對公眾開放。昨日的試運行首日,中國國家館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本報記者全程體驗了中國館內部三大展區,其中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讓所有參觀者都大呼震撼。

讓人物動起來

從中國館內入口進入後乘坐電梯即可直達49米上層,這也是展館最高、最大的展層。在這裡,記者和當日進館的5萬名參觀者一起見到了讓人驚嘆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描繪北宋宣和年間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開封)的繁盛熱鬧的《清明上河圖》為大家熟知。其孤本曾經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引來無數觀眾排隊參觀。一位曾經見過該真跡的孫先生至今提及依然嘖嘖讚嘆不已。

而此次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不僅將原圖放大了30倍,長寬分別為128米、6.5米,並且能看到其中的人物從靜態變為動態,並輔助有聲音對話,完全一幅宋代繁華景象。

動作10分鐘不重複

「整個圖景10分鐘內的所有動作都是不會重複的,展現城市的晝夜風景,其中白天出現人物691名,夜晚出現人物377名。」館內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清明上河圖》的白天很壯觀,夜景更逼真。工作人員解釋稱,技術人員在保證原圖特徵時,數百棵樹和建築都不能少,很多草木建築之間的遮擋關係、陰影分布,以及在晨昏不同光線下的變化,都需要調試研究。每一個造型的人物和動作都得仔細研究,這些前後耗時兩年。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對面,擺放著41件從全國各省市博物館借來的古董珍寶,其中不乏國寶級的大師真跡、陶瓷。在其他兩個展區,則分別展示了中國傳統城市營建的木結構建築,如拱橋、庭院、園林等。第三展區則通過新概念汽車,藻類生油等詮釋了在低碳方面的努力。

本報提醒

去中國館請預約

本報訊 (特派記者 劉黎霞)由於眾多遊客扎堆中國館,當日5萬個預約號,在1個小時內就被「搶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天中國館只預備了5萬個參觀名額,但沒想到的是在開館一個小時都已經被預約完了,速度快得有些驚人。據介紹,事實上領取預約號過程並不麻煩,由志願者在機器前代為操作,只需要將門票在預約機上輕輕一刷,一張列印有時間的預約券就交到了參觀者的手上,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30秒鐘。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動態圖》還能「動」起來嗎?
    還記得上海世博會上的中國館嗎?還記得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嗎?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第41屆世界博覽會,東方之冠——中國館世界矚目,《清明上河圖》真跡「搭配」全動態清明上河圖驚豔世界。更令開封人驕傲的是,世博會結束後,全動態清明上河圖的雙胞胎妹妹,落戶開封,並由此建成了「迪臣世博清明上河動態館」。
  • 不復往日輝煌《清明上河動態圖》還能「動」起來嗎
    還記得上海世博會上的中國館嗎?還記得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嗎?2010年,上海成功舉辦第41屆世界博覽會,東方之冠——中國館世界矚目,《清明上河圖》真跡「搭配」全動態清明上河圖驚豔世界。更令開封人驕傲的是,世博會結束後,全動態清明上河圖的雙胞胎妹妹,落戶開封,並由此建成了「迪臣世博清明上河動態館」。
  • 「小火車」開進中國館 巨型清明上河圖動起來
    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東方網記者孫曉菲4月27日報導:從上海世博會試運行的情況來看,中國館是當之無愧最熱門的場館,參觀名額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被預約一空。中國館除了有恢宏大氣的外觀,其內部究竟魅力何在?
  • 視頻:設計師揭秘如何讓清明上河圖動起來
    點亮QQ圖標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兩個月的時間,歸納上千條的設計意見。他們如何成為世博會的「美容師」。百米長卷國家級文物,他們如何讓《清明上河圖》動起來呢?《清明上河圖》在這幅「百米長卷」上,已被賦予了生命:白天,城裡是徒步行走的人流,騎著駱駝的商隊,小橋下潺潺的流水,吆著號子聲的水手;夜晚,夜市上是忙碌的小商小販,屋裡準備歇息的夫妻,小酒館裡傳出的猜拳聲……而最難得的是,每個局部的細節都在講述一個市井小民的普通故事。很多遊客及官員不止一次地說,行走在這條「百米長卷」下,猶如回到古代一般。
  •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多媒體技術有望搬至戶外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多媒體技術有望搬至戶外  讓建築物外牆照明「動」起來  本報訊 (記者 馬亞寧)中國館曾展出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利用現代幕牆視頻技術「復活」了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畫。
  • 世博中國館清明上河圖7月1日至9月4日赴臺展出[圖]
    世博中國館清明上河圖7月1日至9月4日赴臺展出[圖] 2011年5月29日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智慧的長河——《清明上河圖》」赴臺灣展出籤約儀式28日在上海世博局舉行。
  • 中華藝術宮「電子版清明上河圖」正式開放[組圖]
    中華藝術宮「電子版清明上河圖」站廳內觀眾人頭攢動。  觀眾在「電子版清明上河圖」前拍攝留念。  一名老者在「電子版清明上河圖」前仔細端詳。    東方網記者劉歆10月16日攝影報導:今天起,中華藝術宮的「電子版清明上河圖」(收費項目)正式對外開放。
  • 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移展臺中
    本報訊 (通訊員 李剛)10月20日上午,「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臺中展開幕儀式在大臺中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臺中市長胡志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姚明寶、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黃健之、臺灣聯合報系執行長楊仁烽、臺灣中部各縣市負責人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當代清明上河圖」也能動起來
    中國國家館日特別報導□世博記者 李芹中國國家館內展出的《清明上河圖》,其人物等能動能發聲,給遊客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10月1日起,一幅部分能動的長卷也將在中國省區市館內展出。這幅被譽為「當代清明上河圖」的上海世博會全景長卷——《萬國風採耀浦江》長21米、寬0.47米,不僅真實再現了黃浦江兩岸5.28平方公裡的園區美景,展現的人物更是達到7000餘名,生動表現了本屆世博會的萬國風情與觀者如織的空前盛況。
  • 6歲辦畫展的「神童」長大了,大學生讓「清明上河圖」動了起來
    導語:6歲辦畫展的「神童」長大了,大學生讓「清明上河圖」動了起來所有的父母都希望他們的孩子最聰明。最有才能,甚至是神童,可是怎樣實現呢?為此,我要介紹一下可資借鑑的米莎的生平故事。「小神童」長大了,目前是美國芝加哥藝術學學院的大二學生,男生表示他慢慢到了高中就向留學這發麵準備了,在大學期間,就做了很多裝置和動畫作品,因為這兩種行駛是小時候很少嘗試的,在西方國家再去做西方的東西的話,覺得意義也不是很大,所以他開始把他的很多作品,融入一些中國元素。
  • 90後小夥徒手表演「上刀山」遊客大呼過癮
    春節長假期間,各式廟會民俗表演讓遊客在遊玩時領略了另一種年味。2月18日,河南開封,來自安徽阜陽的21歲小夥王勝,在毫無保護措施的情形下,光腳上演了江湖流傳已久的絕技「上刀山」,這讓諸多遊客大呼過癮,「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4D影片講述30年巨變 清明上河圖閃耀中國館
    記者隨眾多遊客一起走進這座展館:先乘電梯到達49米最高層展廳,再往下來到第二、第三展廳,一件件精彩炫目的展品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城市智慧和近30年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動畫版《清明上河圖》堪稱中國館的「鎮館之寶」,遊客都為這件展品所深深震撼,古代名畫與當代多媒體技術的融合,孕育出了一個新的「國寶」。
  • 歷經兩年 中國館讓《清明上河圖》「動」起來
    施工人員在世博中國館調試大型多媒體影院疏林薄霧中,兩個腳夫趕著馱炭的毛驢,緩緩地步向城門;此時,虹橋上已是一片喧雜,來來往往的行人中,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館「東方足跡」展區的一大看點,它是怎樣「動」起來的?記者將問題拋向展項負責方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中國館展示設計:讓《清明上河圖》動起來
    「和往屆世博會的中國館不同,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是建築體量最大的一次。而且形如冠蓋、層疊出挑的鬥拱式建築,它還將為世界詮釋『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這一理念。所以難度是相當大的。」黃教授誠懇地說。 中國館是向世界傳達城市發展主張的平臺,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窗口,作為負責全館展示的設計總監,黃教授心中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 《清明上河圖》遍布世博會 各種形式爭齊鬥豔
    河南館內如夢如幻   4月28日,本報以《〈清明上河圖〉「活」了》為題,深入報導了《清明上河圖》走進世博會中國館的幕後故事之後,記者在上海世博園區採訪時發現,《清明上河圖》在世博會上大熱,除了中國館的畫作真跡外,還出現了「動」版、根雕版、麥秸稈版、鈔券版等各種形式的《清明上河圖》。  「中國館的《清明上河圖》非常棒!」昨天上午,澳大利亞籍華人李濤走出中國館時,還在回味館內「動」版《清明上河圖》帶給他的震撼。
  • 世博會中國館迎來清明小長假參觀高峰
    4月3日,遊客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外排隊參觀。為應對清明小長假參觀高峰,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在充分挖掘運能的基礎上,採取限流和進一步延長開放時間等措施,滿足參觀者的需求。中國館將於5月31日結束續展,在短暫整修後仍將繼續開放。新華社發
  • 揭秘世博:解析清明上河圖能「動」的秘密
    中國館內的鎮館之寶《清明上河圖》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 上海世博園裡的中國館是大家必看的展館之一,這兩天不斷有媒體透露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個巨大的活動《清明上河圖》,這幅圖是怎麼「動」起來,這種技術到底難在哪裡?
  • 清明上河圖大郵票驚豔亮相
    王大爺向記者展示的清明上河圖大郵票長卷  今日記者在走訪時,家住南京鼓樓區的王振中大爺向記者展示了一套郵票,這套郵票竟有5米長,據介紹王大爺介紹他收藏有30年了,曾是郵電局的一名職工後來發現一些精品郵票在郵局也買不到,就開始跑各大收藏市場淘寶。逐漸積累了這一本本的郵票冊,內容涉及眾多,而他本人最喜歡的還是名畫題材的郵票,他說名畫郵票既可以欣賞,保留給孩子,特別是名畫郵票升值空間很大,留給孩子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 全國各大景區中的「清明上河圖」,你喜歡哪一個?
    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畫的一副描述北宋都城東京(又稱卞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的精品畫,是國寶級的藝術品,現真品已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極少展出,所以想看真品,恐怕不大容易,但想看「清明上河圖」,還是挺方便的,現在全國各大景區都有「清明上河圖」。一、名氣最大的「清明上河圖」—橫店的清明上河圖景區。
  • 世博會中國館動態《清明上河圖》赴新加坡展出
    世博會中國館動態《清明上河圖》赴新加坡展出 6日晚,被譽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巨幅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在新加坡博覽中心舉行揭幕儀式,這是它首次在國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