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2月18日電題:「國潮」日漸興起、消費場景不斷「破壁」……看看2020年消費新趨勢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今年以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消費習慣和消費場景在悄然發生變化,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應運而生。
什麼群體消費活力旺?哪些產品受歡迎?購物有哪些新場景?記者調查發現,由技術創新應用所引發及支撐形成的新消費,正在快速發展。
「新生代」愛「新潮」也愛「國潮」
「今年網上消費約2萬元,連孩子早教課都買的在線產品。」臨近年末,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居民徐林正在盤算記帳App上的全年消費記錄。北京市民任波去年此時還不理解家人看直播購物的行為,今年自己已經著迷於此,「一是購物體驗更直觀;二是售賣花樣越來越多,不僅賣日用品,連理財、健身、旅遊、在線教育產品也賣。」線上購物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購物方式。
同時,以「90後」「00後」為代表的「新生代」,成為消費中堅力量。商務部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稱,從細分消費市場來看,相關數據顯示,「90後」在旅遊消費群體中佔比接近50%;中國餐飲消費者中「90後」佔比51.4%,遠超該群體在總人口的佔比。「新生代」群體消費理念鮮明,消費習慣更易與基於新技術的新商業模式相適應。
從消費品類上來看,多家電商平臺數據顯示,高品質消費品類、智能消費品的成交額及銷量增速在大幅攀升。即使是在傳統觀念中更看重性價比的下沉市場,人們也越來越願意嘗試一些單價不低、較為新奇的商品。比如京東數據顯示,該平臺今年「雙11」期間在農村市場中,智能消費亮點明顯,比如智能配飾與洗碗機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128%、123%。
國產品牌訂單量同樣攀升明顯,甚至在有些品類出現了明顯的「國潮」現象。「有懷舊的情感在裡面,但購買還是因為國貨的高品質。」陝西省銅川市民小李在「雙12」搶購了百雀羚面膜和大白兔奶糖禮盒。
消費場景不斷「破壁」
今年以來,直播已經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以拼多多數據為例,截至10月31日,相關助農專區和活動,已累計成交5.5億單,賣出農副產品32.5億斤。
從村播到廠播再到倉播,不少保稅區的海外品牌甚至實現邊播、邊賣、邊發貨,直播電商已經成為熱度空前的互動消費模式。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1000萬場,活躍主播數超40萬,觀看人次超500億。
直播之外,一些電商平臺開始試水3D購物技術,消費者可以「站在」任意貨架前,360度查看商品款式、價格,看中的商品還可一鍵加入購物車。新技術不斷拓展商業邊界,同時讓消費場景一再「破壁」。
有消費者看重「買買買」過程體驗,還有消費者更在意售後服務,比如物流速度。上海市「90後」市民陸羽12月12日一早下單的紅酒,中午前就送至家中,「感覺物流一年比一年快。」不僅城市物流提速,「快遞進鎮」「快遞進村」的便捷化也在提高。京東數據則顯示,今年「雙11」期間,該平臺上鄉鎮最快一單15分鐘便送達。
「我的產品我做主」 新需求牽引新供給
《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指出,新消費更加以消費者為中心,注重掌握、了解和預測用戶的需求,繼而系統性創造產品、場景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真實需求和潛在需求。
「借力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開發出契合用戶需求的新產品,就能在看似飽和的市場創造出奇蹟,無形中釋放出新消費需求。」浙江好易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戰略發展總監戴東陽說。
讓消費決定生產,正成為一種新潮流。「企業何時推出新產品、推出什麼樣的新產品,不再單純由生產環節決定,而是從大數據中『讀』懂消費需求。」施密特家居用品總經理劉偉勝說。
11月初,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喻國明教授課題組發布的《2020新青年新國貨消費趨勢報告》分析認為,線上線下消費融合趨勢正在增強,新國貨的C2M定製模式正在吸引新一代青年的購買力。
國內市場蘊含的消費活力,正在被更多企業「看見」。智能家居品牌潔安惠一年前還是主營外貿,今年轉戰國內市場,來到電商平臺銷售其全新的智能垃圾桶,獲得快速增長。截至今年6月底,僅拼多多平臺上像潔安惠這樣新入駐的外貿轉內銷店鋪,已超過11萬家。
「做企業,『身段』一定要靈活。」蕪湖悠派護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崗說。今年來,這家企業在轉產口罩保障抗疫物資之餘,還通過研發洗臉巾等新品、強化自主品牌建設,搶抓國內消費新需求,跳出代工發展模式,主營業務營收增長約四成。(記者:楊玉華 張紫贇 陽娜 黃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