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這裡有一個一千零一夜讀書會

2021-02-08 看理想

讀書,最後向來都是自己的事情

節目可以季休

這個11月,或許你可以跟隨他們一起閱讀

或者,僅僅跟隨自己


好啦,知道啦!我們會催道長快點回來啦!





卡爾維諾《寒冬夜行人》中,一群陌生人相聚圖書館,暢談書頁間的夜空與花園,暢談一本書的標題、開端與結局。或許,在這座城市裡的某一天下午,你會讀到一個觸動你心弦的故事,而在城市的另一頭,另外幾個人也正為這個故事感慨不已。

 

我們希望帶給青年一場高水平的夜聊會,讓愛讀書的人不再孤獨。在706青年空間的小劇場裡,我們會點起幾盞燈,喝著咖啡,圍坐在小木桌旁。談談自己喜愛的小說和詩歌,聊聊哲學、藝術和社會議題。在這裡,你不僅能與愛同一本書的朋友暢談,還可以為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為讓參與者不虛此行,一位話題領域的專業人士會參與並引領這場討論,他/她會從專業角度拓展話題的廣度和深度。

 

就像梁文道老師的《一千零一夜》希望達成的效果那樣,我們希望:人的生活應該更有熱情和活力,思想更加豐富而深刻;我們也希望大家談論的不是眼光所及的東西,而是康德的星空,葉芝的爐火,黑塞的田園,是超越生存麻木狀態的哲學思考,是社會單調語言背後的生存倫理……

 

現在,「706青年空間 · 圖書館」推出的「一千零一夜」讀書會活動,學習梁文道老師的《一千零一夜》形式,圍繞一本書或一個主題發散,將喜歡讀書和討論的夥伴們重新聚在一起。

 

一千零一夜,也許是一個可能。

 

我們都相信,這個時代,有人讀書。

 



一千零一夜 讀書會 · 第8期


主講人


曲晉,兼職北京師範大學基督教文藝研究中心數據部主任。專注於古典文學、古文獻。感興趣通過古文學以及思想文獻的詮釋展開當代漢語。


主講題目


杜甫秋興第八首詩意


關鍵詞


秋興第八首 杜甫 詩意 詮釋 古典


本次分享的主要內容,可參考葉嘉瑩的「集說」的相關論述。我們的任務是從陌生到重建,談談古典,談談古典詩的事情。我們先要理解,進而重構一個人格世界,以思辨恢復漢語的非思辨的豐富性,順便對詮釋史較較勁兒。比起關涉理論,我更願意直接面對在知識時代理解一首詩所需要的事兒。同時,我還將探討基本的學術功夫、漢語語感,以及觸摸詮釋的邊界。


 讓我們來談談杜甫的秋興第八首,包括對頷聯的理解;對頸聯的看法;還有全詩的節奏。也會談談古詩詞的風格與思想背後的美學。會談談大古典與文學和哲學閱讀的事兒。



時間


2016年11月5日(周六)19:30


地點


北京·706青年空間小劇場


報名


點擊 「閱讀原文」填寫活動報名表

通過審核後會有活動聯絡人加你微信

通過好友後交20元報名費用



一千零一夜 讀書會 · 第9期

 

主講人

 

溫心怡,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大三學生,哲學專業和西方古典學榮譽學位。

在耶魯大學接受了藝術史的入門訓練,後來有幸來到北大朱青生教授手下工作,行蹤覆蓋當代藝術批評、策展工作、CIHA兼職翻譯,以及哲學、社會理論、藝術史、傳播學的諸多交匯點。


校學生刊物主編 / 低音提琴手 / 建築設計入門生 / 福柯研究者 / 帝都魔都美術館老司機。同時身上最自豪的標籤永遠是,一個學哲學的人。


志在沿著圖像之路思考存在與人,做批評界的本質主義者和建築界的左翼哲學家。

 

主講題目


做自己的美術館講解員——藝術史方法實踐vol.1

 

關鍵詞


藝術史方法 實踐 視覺分析

 

簡介


據說,藝術史是所有人文學科裡門檻最低的。

我們看不懂畫,不是因為我們「逼格太低」,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基本的方法。當代藝術作品大多與我們的現代生活體驗密切相關,進入一個作品,形成良好的審美感覺,並不是一件難事。


中世紀的壁畫、立體主義的作品、當代行為藝術,都可以成為我們實踐的對象。同樣,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原則後,我們也可以看看諸如福柯這樣的名家如何深刻分析一幅畫在思想史(而不僅僅是藝術史)上的地位。更有一系列小說、詩歌、哲學理論和紀錄片等著與我們相遇,結合多種多樣的材料,我們會知道十五世紀一幅聖母畫像的價格具有怎樣的意義,一幅靜物作品如何與笛卡爾的哲學思想展開對話,二十世紀初的建築大師們又是怎樣面對現代都市生活的來臨……


我的實踐活動將會按照藝術史的時間順序進行若干次,同時每次活動又相對獨立,並伴隨著對前一次活動內容的回顧與推進。所以不論你是只來一次,還是連續參加,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收穫。


時間


2016年11月12日(周六)19:30


地點


北京·706青年空間小劇場


報名


點擊 「閱讀原文」填寫活動報名表

通過審核後會有活動聯絡人加你微信

通過好友後交20元報名費用


一千零一夜 讀書會 · 第10期


主講人

 

阮漢樑  來自香港,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簡介

 

站在一個地方,持一個觀看角度,就會看見屬於這個位置和方位的獨特景象。那麼面對這個光怪陸離、五色繁雜的人世和天地,我們可以去看些什麼,又應該怎麼去看?


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莊子心中有「怒而飛、翼若垂天之雲」的大鵬。他放眼九千裡之外,在馳光與逝川之間似要目穿時空,並留下了這兩千多年來以中文書寫的最精、最奇的文字。


人所看到的東西不同,感覺想做的東西也自然不同。人如此,文明也如此。本期主講人準備通過與大家分享《莊子·逍遙遊》篇,嘗試一起去體會莊子獨特的視野,並探討莊子的世界,比之於其他古代文明,有何特別之處。


時間


2016年11月13號(周日)19:30


地點


北京·706青年空間小劇場


報名


點擊 「閱讀原文」填寫活動報名表

通過審核後會有活動聯絡人加你微信

通過好友後交20元報名費用



一千零一夜 讀書會 · 第11期


主講人


葉雯德,來自香港。清華大學哲學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是德國觀念論,馬克思主義與索緒爾語言學在前兩者的運用。

 

主講題目


理性,抽象與分裂簡述黑格爾的歷史哲學

 

主講內容簡述

 

哲學理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太抽象。一般的哲學教育也努力把抽象的概念套到生活中讓人理解。但是德國古典哲學裡面,抽象不單單是一種效果,還是幾位大師刻意為之以達到哲學研究新高度的方法。在康德那裡,抽象是發現人類知識和道德本質的要旨;而在黑格爾那裡,抽象更是人類歷史、宗教與藝術發展的動力。在這個讀書會中,我們將會以黑格爾的世界史哲學講演錄為基礎,探討一下抽象力與人類演進的連結。


時間


2016年11月19日(周六)19:30


地點


北京·706青年空間小劇場

 

報名


點擊 「閱讀原文」填寫活動報名表

通過審核後會有活動聯絡人加你微信

通過好友後交20元報名費用


發起人招募

 

一千零一夜 讀書會 主題將主要圍繞人文領域,包括文學、哲學、藝術等。每期活動的發起人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興趣來給大家分享個人文社科領域的話題,我們也很好歡迎。發起人可以在主題下自行確定書目,可以自行決定講解和討論的形式。

 

發起人可同樣點擊 「閱讀原文」填寫活動報名表,重點填寫最後幾項。隨時接受報名。

 

問題諮詢可加微信:veritas_chen(備註寫 「一千零一夜讀書會主講」 即可)



關於 一千零一夜讀書會

 

一千零一夜讀書會是一個結合知識學習和話題探討的夜聊會,每期活動會有一位主講人,就像梁文道老師在「一千零一夜」節目裡所做的那樣,圍繞一本書進行話題的引導和發散,參與者只要對一期的書目和主題有所關注和了解,經報名審核就可以參與到活動中來。參與者可以向主講人提問,並共同探討主題相關的話題。

 

主講人是每期的靈魂人物,一千零一夜讀書會根據每期的主題邀請該領域有專業水平的老師、博士/碩士生或相關從業者擔任該期主講人。主講人將確定該期的具體書目,帶領參與者走進書本,共同閱讀和探討。




Q&A

 

Q:在一千零一夜讀書會,我們有什麼樣的交流方式?

 

A:我們推崇這樣一種「咖啡館模式」。一位有著專業知識主講人用1小時左右的時間帶領聽眾走進本期主題,之後會進入提問和討論環節,大家會可以放鬆地坐成一圈,喝著飲料,一同深入探討本期主題的相關問題。

 

Q:一千零一夜讀書會討論的內容具體是什麼?

 

A:具體內容每期都不同。每次的主講人和主講內容會在706青年空間的公眾微信號上公布,感興趣即可報名參加。為了提高活動的效率,小編溫馨提醒,大家在參加活動可以前,最好能對本期的主題有初步的了解哦,如果是這個領域的大牛,小編會更興奮的哦~

 

Q: 活動開始時間很晚,到時候是否可以提供住宿呢?

 

A:一般這個活動會聊天討論到晚上9點左右,也有可能更晚甚至通宵,如果討論得太晚,活動參與者可以在706青年空間打地鋪,歡迎自帶睡袋(因為706有可能被褥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的打地鋪費用30元/晚上。(一般情況60元/晚上)

 

 

Q:一千零一夜讀書會活動是定期的嗎?

 

A:固定頻率,每個月3到4次。如果你想報名加入活動策劃和運營團隊,可以先來參加幾次活動,現場諮詢活動負責人。



主辦方



706青年空間·圖書館


是一座圖書館,也是一座書院。古老的閱讀方式,嚴肅的討論。 706圖書館作為「706青年空間」實體空間的的一部分,位於北京高校攢聚的五道口。將秉承706探索多元與交流,推崇思考與批判的文化精神,來積極探索公共空間的可能性。我們希望將閱讀/書籍有意思的的一面展現出來,同時也保持學術的嚴肅與認真。


相關焦點

  • 精讀《唐詩三百首》103: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前幾年,韋應物的兩句詩「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曾爆紅網絡,還引起了一股續詩風潮。今天我們要讀的是韋應物的一首五言古詩《寄全椒山中道士》,這首詩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 酒之器——欲持一瓢酒!
    在古人的詩文中,瓢往往成為一種取之方便的盛酒之器,或者乾脆成為酒杯、酒盞,表述一種別樣情愫。「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唐.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唐.元結《石魚湖上醉歌》;「一自盟鷗別後,甚酒瓢詩錦,輕誤華年」(宋.張炎《甘州》)。
  • 韋應物最美的七首詩: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去年有一句詩火遍網絡,「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句詩就是出自韋應物的詩,下輯七首韋應物的詩,與諸君共賞。01、《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唐朝酒友中最深情的,當屬韋應物
    青年時期的韋應物,全靠關係(此處劃掉)不負眾望當上了唐玄宗的近侍,也開啟了他跟酒的不解之緣。作為官宦世家青年時期的韋應物果然也成為了紈絝子弟。他曾經評價自己: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痴……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
  • 死磕唐詩三百首27:《寄全椒山中道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首詩乍看無甚驚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頗有陶淵明的風格,向來被稱為韋詩中的名篇。有人說它「一片神行」,有人說是「化工筆」(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價很高。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全椒,今安徽省全椒縣,唐屬滁州。
  • 飛花令——「酒」
    今日周末,欲下班後約三五好友,小酌一杯,一掃一周的疲勞。喝酒豈能無令呢?《飲中八仙歌》唐•杜甫 君愛身後名,我愛眼前酒。 《笑歌行》唐•李白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小器不知容幾許, 襄陽米賤酒升寬。 《寄兩銀紈與裴侍郎因題兩絕句•其二》唐•白居易 君有數鬥酒,我有三尺琴。
  • 韋應物: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我有一瓢酒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草木猶沾雨露,暮春的山中能聽到鳥鳴,人生雖不稱意,但自然山水卻有心。塵世奔走,沒有知己,失意落魄,流離失所,可我有一瓢酒,足以慰藉生命中所有的不如意。「風塵」從字面意思是一路的艱辛旅途。但聯繫當時寫背景,遠不如此。
  •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錯了?居然難倒詩詞大會82人
    如下:@夜帝王NW: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翩竹: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醉裡經年少,乍醒華發生。滄浪星野闊,月湧浮騷聲。我恨鴻翼輕,難渡天下人。@馬旗3: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腳踏星漢履,漫步上崑崙。望眼不見仙,低眉嘆伊人。卻見春枝裡,斜倚桃花君。無論是語言還是意境,都無可挑剔。不得感嘆,高手在民間。
  •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錯了?難倒詩詞大會82人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韋應物這裡言外之意是,縱然他所演奏的琴曲高雅出塵,若無知音欣賞,那麼又有何用?「恓惶」在陝西方言中有「可憐、悲傷」之意,白樸的《梧桐雨》中也曾用過這個詞,「唱道感嘆情多,恓惶淚灑」。而「蹉跎」理解為虛度光陰,失意無作為,僅這兩個詞,一個羈旅天涯,窮困潦倒,失意彷徨的傷心人形象便躍然紙上。
  •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錯了?難倒詩詞大會82位高手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韋應物是和王維、孟浩然、柳宗元齊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然而他和其他三位詩人不一樣,早年的他是個橫行鄉裡的紈絝子弟。他出身世家大族,族中不僅貴宦輩出,文學方面也是人才迭出。韋應物這裡言外之意是,縱然他所演奏的琴曲高雅出塵,若無知音欣賞,那麼又有何用?頷聯兩句是他當前的境遇描寫,字裡行間流露出羈旅天涯的苦悶之情。
  •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風塵」,韋應物的山水田園詩為何讓人著迷?
    於是心中更有千言萬語不訴不快了,索性披衣下床,捻亮青燈。給朋友寫點什麼好呢?怎樣才能抒發自己的胸臆呢?詩人坐在燈下思索。夜越來越深,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一直沒有停歇,黑暗中,螢火蟲閃著微弱的光往高閣上飛去。這天籟的聲音,這美麗的自然景色,無一不讓詩人感懷。一陣寒風襲來,他打了一陣哆嗦,摸摸自己單薄的衣衫,不禁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