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部的自貢市,是著名的「鹽都」,生產鹽的歷史已有1000多年,現在是以鹽和天然氣的綜合利用力主體的工業城市;位於川南的宜賓市、瀘州市,是長江上遊的重要河港,也是盛產美酒的地方,這裡產的「五糧液」、「瀘州大麯」聞名於世;而地處四川中部的內江市,以製糖工業最發達,素有「甜城」之美名。上述地區的民俗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
自貢市的物產資源別具特色,它擁有豐富的鹽滷、天然氣和恐龍化石三大地下資源。在在公元前250年前後的周秦時代,四川就已經有了井鹽生產。到漢代時,自貢才開始生產井鹽,但不斷發現鹽滷,技術進步快。如在11世紀發明了「衝擊式頓鑽鑿井法」,打出口小井深的卓筒井;明代又突破井深千米大關,鑽到中生代三選系的嘉陵江石灰巖層,探到巖層中豐富的鹽滷與天然氣資源,使井鹽生產有了更大地發展。到明、清時,自貢井鹽的生產在四川數第一位,年產量30萬噸,被稱為「鹽都」。新中國成立後至今,自貢井鹽的產量佔全國井鹽產量的40%,可供應全國1/9的人口食用,是我國最大的井鹽產地。
自貢有巨大的天然氣田資源,如今以自貢為中心的川南氣礦,天然氣產量約佔全省的40%左右,是四川第二大天然氣產區。被稱為「恐龍之鄉」的四川,恐龍化石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自貢的恐龍化石是最集中的地區。如大山鋪是有名的「恐龍公墓」,有「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的說法。美國地質古生物學家也稱讚說:「大山鋪恐龍動物群的發現,是近10年世界恐龍發掘史上的最大收穫。在自貢地區可能解決蜥腳類恐龍進化之謎。」
自貢市準備以恐龍化石展覽為中心,加上鹽業史展覽、大型矽化木展覽、榮縣大佛、春節燈會等自然旅遊資源和入文旅遊資源,建成別具特色的旅遊民俗城。
城市故事:潮州的工夫茶——中國的茶道
藏區古時候的圖騰崇拜及藏族服飾趣談
人煙罕至的東北避暑地:黑龍江珍寶島溼地
貴州六盤水:夏日平均氣溫只有20℃的中國涼都
西北旅遊最佳路線 西北自駕遊路線怎麼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