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碎片,一部堪比盜夢空間的燒腦電影,最後的結局讓你想不到

2020-12-15 小新的娛樂小火鍋

記憶碎片,一部堪比盜夢空間的燒腦電影,最後的結局讓你想不到

二十六個碎片,將後十三個碎片倒敘,以彩色片形式拍攝,前十三個正敘,分別加在十三個彩色情節中,並變為黑白片,以突出紀錄片的風格。後十三個碎片每個碎片再被分成兩半,並顛倒順序,黑白片時而在兩半之前,時而之中,時而之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部電影就是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是一部完美倒置的電影,非其故事結構如何的複雜,而是它的敘述手法一味倒置得慘絕人寰,聞所未聞。相對於很多懸疑電影情節的跌宕起伏,該片劇情平鋪起來甚至可謂簡單,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大膽造就了一部舉世無雙的電影,正如同倒著說一句話,極為簡單的規則,卻說者費心,聽者困難,可見越是打破常規的簡單規則,越是令人手足無措,越是飽含了創作人員的靈感與心血。

該片敘事結構整齊地劃分為兩條並行線索,可見諾蘭並非炫技以求眼花繚亂,黑白的是正敘,是故事發展的前半部分,彩色的是倒敘,是事情愈演愈烈的後半部分。但這倒敘不能等同於作文裡普通意義的那種簡單倒敘,而是如同每個字倒著說似的,拆分成二十個段落有餘,每一個段落的結尾接前一個彩色段落的開頭,開頭又接下一個段落的結尾,如此這般從腳到頭的倒敘,因此才慘絕人寰。

簡要地說,蒙太奇就是根據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和觀眾的心理順序,將一部影片分別拍攝成許多鏡頭,然後再按照原定的構思組接起來。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鏡頭組接起來的手段。按照這樣的解釋,要我說,記憶碎片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和觀眾的心理順序正相反,先按鏡頭拍攝組合成一個故事,再把這個完整的小故事切碎成N段,慘不忍睹,又用非線性的敘事組合講述出來。

這大抵是懸疑驚悚故事最出彩的技巧。沒有人抵得過結尾的翻盤大逆轉,哪怕你已看得昏昏欲睡稀裡糊塗…而其實我敢保證,只要你有探索的欲望,它絕對有讓你精神抖擻看下去的勁頭。

懸疑,是指一件充滿懸念、且無法看清真相的事物所導致人有一種懷疑和不理解的心態。而因為大眾對於這種心態的不自覺的好奇心理,電影史上誕生了一種新的影片類型——懸疑片。從它誕生之日起至今,懸疑片已在浩如煙海的光影世界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這部記憶碎片在諸多懸疑片中更是當屬翹楚!

你可以把故事講的懸念迭起,把很多事實藏著掖著不給觀眾看,但是事情仍然會一點點變得明晰經常到了一半的地方觀眾就明白了。但是記憶碎片完全顛覆了傳統的講故事模式——他既不是正著講的,也不是倒著講的,它也不是隨意拼貼或者所謂低俗小說的環形結構,它把整件事剪輯成支離破碎的幾十塊這也可稱作所謂記憶碎片吧,十分狡猾的把前一半正敘,後一半倒敘,讓我們看的眼花繚亂摸不著頭腦。這兩個方向的敘述,一開始我們無法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繫,感覺完全是割裂的,都在各說各話。但是隨著情節的展開,我們在其間可以得到一些模糊的聯繫,但是又充滿矛盾,令人疑竇叢生。直到影片的最後黑白變成彩色,兩個方向在一點會合,我們才若有所悟。

這部電影最關鍵之處是,故事的主角——也就是我們的視角——他是失憶症患者,什麼也記不住。如果失憶症用傳統的正敘來描述,因為觀眾沒有失憶,他很清楚在這個人身上發生事情的原因和結果,所有來龍去脈,所以這是絕對不可能傳達給觀眾失憶的感覺的。而在記憶碎片那一部分完全是倒敘的故事中,世界就顛倒了。在一個個分隔開的時間-空間中,我們只能看到這個時間-空間中的事件,而不知道它是為何發生的。亦即,我們總是只看到結果,卻不知道原因。就算是理清了後面一段時間的來龍去脈,但是由於沒有前面的始因,我們依然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開始形成的推斷一次次被推翻。思維就像被導演放出的這根倒敘的線頭朝下倒吊著往上拉,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頂。這種懸念絕對是任何既有的敘述方法不能比擬的。

此外,這部電影一個發人深思之處,就是它讓我們對記憶的可靠性產生了嚴重的懷疑,不僅是人類社會的集體記憶,也有我們自己的個體記憶。我們看到失憶症的主角無法記住任何事情,他不得不把一些重要的東西通過拍照、筆記和紋身來記錄。他認為這樣是萬無一失的,還有他以前的記憶,他認為是明確無誤的,但是他卻因為這些記錄和記憶的謬誤被人一次次利用,一次次陷入自相矛盾的謎團。電影的最後我們雖然若有所悟,但誰能說真的看出了真相?

我們的生活,需要記憶來維持它的真實性,而記憶,從某種層面理解,也就是現在的我們,所以,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好的,壞的,我想我都要以一顆更堅強的心去接受。我們能夠擁有記憶,這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也許我們潛意識裡有有這樣的貪求,希望自己擁有的都是美好的記憶,但是正如上課鈴下課鈴一樣,那樣的願望本身就是彼此矛盾的。

網友們,你們看過類似的燒腦大片嗎

相關焦點

  • 諾蘭親手打造的夢境萬花筒,《盜夢空間》結局至今讓人猜不透!
    《盜夢空間》因為諾蘭要兼顧藝術性和可觀性,有很多影迷吐槽有些過於照顧照顧觀眾的感受了。但不可否認的是《盜夢空間》還是繼承了諾蘭以往的一部分拍攝風格,那就是燒腦,《盜夢空間》播出之後就被眾多影迷公認為這是一部燒腦神作。
  • 《盜夢空間》最後結局終於有定論了,柯布回到了現實
    《盜夢空間》一直是不少人心中永不過時永不褪色的經典影片之一,不僅是因為不斷深入夢境潛意識的腦洞大開劇情,以及跌宕起伏緊張刺激的動作戲,結局留下的謎題更是令無數觀眾念念不忘。電影在現實和夢境中切換,主角道姆柯布深陷其中,帶著妻子的圖騰陀螺來判斷身處現實還是夢境,最後任務完成,柯布回到家中,他拿出陀螺放在桌上旋轉,孩子朝他轉身走來,影片就此結束。陀螺有沒有停止旋轉,柯布有沒有逃離夢境回到現實,這個論題從電影上映一直被爭論至今,現實方和夢境方從電影的各種角落邊境抽出細節來證實自己的論點。
  • 30歲《記憶碎片》,40歲《盜夢空間》,50歲的諾蘭又來新作了
    其後的21年間諾蘭又拍了9部電影,這其中不乏《星際穿越》、《盜夢空間》這樣的不朽之作,但依舊會有人對26歲的這部處女座《追隨》痴迷不已,單豆瓣之上便有超12萬人的打分,最終得分8.9,位列Top250之中,這個得分在諾蘭的10部作品中位列第四。
  • 《盜夢空間》:一部存心讓人看不懂的電影!
    配合影評看完也是雲裡霧裡  《盜夢空間》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算是好萊塢最愛挑戰影迷智商的導演之一,《時代周刊》評出的「史上最費腦子的10部電影」中,他的早期作品《記憶碎片》就在其中。《盜夢空間》是該導演第一部在內地公映的電影,早已經吊起了觀眾的胃口。
  • 《盜夢空間》明日上映 諾蘭否認借鑑今敏作品
    幾度改期,好萊塢年度巨作《盜夢空間》(Inception)終將於本周三(9月1日)登陸中國內地。日前,該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接受南都記者的電話採訪。諾蘭希望《盜夢空間》在中國內地可以延續其餘地區的上映佳績,「我想要對中國的影迷們說,希望你們能夠享受這個觀影過程。」
  • 關於《盜夢空間》你不知道的10件事
    誕生於《黑暗騎士》之後、《黑暗騎士崛起》之前的《盜夢空間》,憑藉其多層夢境的敘事和瘋狂的轉折震撼了全世界。人們懷著敬畏的心情觀看這部電影,然後紛紛折返回去,滿懷敬畏地再觀看一遍,被電影的視覺效果、引人入勝的想像力和猜不透的結局所震撼,即使離開電影院之後依然對結局耿耿於懷,甚至開始計劃成為「盜夢者」的新職業生涯。
  • 《盜夢空間》最後結果到底是什麼?陀螺到底聽了沒有?原來是這樣
    看電影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克里斯多福·諾蘭,諾蘭大神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精彩的影片,諾蘭大神也被稱為「從不拍爛片」的導演,無論是《記憶碎片》還是《蝙蝠俠》三部曲又或者是《星際穿越》,每次題材都不一樣,每次都能帶給人驚喜。
  • 10年過去了,《盜夢空間》結局隱藏的含義是經久不衰的原因
    #《盜夢空間》著名結局背後的真正含義常常被忽視,但這個結局隱藏的潛臺詞實際上是完美結局的來源。《盜夢空間》的結局不是你想的那樣小李子飾演的柯布(Cobb)成功地執行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通過共同的夢境植入思想:斯裡安·墨菲考慮接管父親商業帝國的替代方案。 完成目標之後,齋藤 (渡邊謙的角色)就按照約定給了柯布獎勵-清楚犯罪記錄和取消國際通緝並再次與他的孩子接觸。
  • 《盜夢空間》最後的結局有了官方解答
    近十年來,電影界一個巨大的謎團一直困擾著全球的觀眾,那就是2010年的《盜夢空間》影片結尾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柯布(Cobb),究竟是在夢中,還是回到了現實?最後的那個陀螺是否停止了?近日,電影中扮演小李子嶽父的麥可·凱恩終於揭曉了《盜夢空間》結局的真相。
  • 時間魔術師諾蘭《記憶碎片》,突破電影章法,無法複製的完美特例
    很多人對諾蘭有記憶的第一部作品是《盜夢空間》但其實《記憶碎片》同樣有著令人驚豔且目不轉睛的魅力,且影響了之後20年影壇許多電影對於時間流的理解。破碎的記憶,什麼才是真實?準備好了嗎?那麼我們開始吧!《記憶碎片》從開頭就揭露了結局,但卻用長達一分鐘的長鏡頭,令人感受到時間的倒敘流逝,令人印象深刻。我認為《記憶碎片》並不是個多麼特別的故事,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男子找尋殺害自己妻子死亡的兇手,這樣的劇情架構無法說有多特別,但透過諾蘭那操弄時間的手法,將一個流暢的故事,拼接成一個無法走神,需要全神關注到最後一刻的作品。
  • 《信條》的秘密,諾蘭早就劇透給你了|諾蘭|信條|盜夢空間|致命魔術...
    其實諾蘭在《追隨》、《記憶碎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和「蝙蝠俠三部曲」裡,早就「暴露」了自己的創作「套路」:諾蘭熱衷於在混沌與秩序裡遊走《信條》的難懂、《信條》故事的複雜性,都跟這個在諾蘭的電影裡,蝴蝶無處不在,混沌的力量推動著主人公的命運:《追隨》裡的比爾因為計劃外出現的一個小盒子成了犧牲品;《記憶碎片》裡的萊尼因為自己寫的一行字不知不覺被人利用;《致命魔術》裡的安傑爾就因為一張寫著特斯拉的紙條走上了自我殺戮的歧途;《盜夢空間》裡的柯布一時興起做了個小實驗,那顆陀螺卻導致他家破人亡
  • 盜夢空間,關於圖騰的潛意識投射及結局猜想
    說到《盜夢空間》,大家一定忘不了當時在電影的最後一幕,那個陀螺轉得要停不停,但是畫面卻停在這裡,整個電影廳觀眾一起哀嚎的名場景。看完後大家最大的疑問,到底陀螺停下來了沒,到底萊昂納多回到現實了沒?這段會分享最有名的戒指論,以及導演版的答案。
  • 從《紅辣椒》到《盜夢空間》,諾蘭到底是對今敏抄襲還是致敬?
    《紅辣椒》中通過電梯把夢境陳列成多個層次,而《盜夢空間》電梯下降到的最後一層就是柯布內心最不想被人觸碰的秘密。《盜夢空間》第二重夢境裡失重狀態下的槍戰更讓人想起《紅辣椒》中粉川走廊槍戰的片段。最經典的玻璃鏡面破碎與夢境的銜接,連女主衣服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盜夢空間——從圖騰分析柯布的結局
    盜夢空間、黑客帝國是我認為在國外電影中必看的,因為其不僅非常具有深度(已經探討至哲學領域),同時還兼具非常可看性(商業片)。但這類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迷惑特別多,或者說需要觀眾解讀的地方特別多。事實上這才是好的作品的體現。
  • 《盜夢空間》:一部完美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經典之作
    文/一隻蘇蘇《盜夢空間》是諾蘭導演,小李子主演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被稱之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動作科幻片」。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懸念。故事不斷在夢境和現實之間來回穿梭,給觀眾營造了一種緊張刺激的感覺。而且這是一部藝術成就相當高的影片。當然我最喜歡的是導演關於夢的設計。
  • 盜夢空間導演作品有哪些
    盜夢空間導演作品有哪些《盜夢空間》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都有哪些優秀的電影呢?《盜夢空間》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盜夢空間》,影片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影片講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吉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
  • 電影《盜夢空間》:柯布到底醒過來了沒有?
    #要說近二十年來最好的電影,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約瑟夫·高登-萊爾特、艾倫·佩吉、湯姆·哈迪、渡邊謙等主演的電影《盜夢空間》絕對能夠排得上號。事實證明,《盜夢空間》的確很有魅力,朋友看完後一直喋喋不休的和我爭論一個問題:柯布到底醒過來了沒有?要知道,《盜夢空間》有意思的地方當然在於講述了夢境的傳奇,非常具有想像力。但真正的魅力還在於,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讓大家自己去猜想。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娛評君認為,影片的最後,柯布成功地回到了現實生活。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一枚戒指解釋,克里斯多福·諾蘭《盜夢空間》,柯布並不是在夢中
    在他的許多電影中,都會給觀眾們留下不少的懸念,其中就包括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的《盜夢空間》。《盜夢空間》的結局一直是被影迷們不斷討論的話題,但有電影中有一個細節,或許會解開結尾的謎團——柯布的戒指。自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上映以來,關於它的結局,已經被研究和討論了無數次,特別是觀眾們不斷地在討論著,柯布究竟回歸了現實,還是依舊在他的夢境當中。
  • 《盜夢空間》大結局真相科學解析,柯布最後是否回到了現實
    《盜夢空間》劇情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給觀眾留下了巨大的未解之謎,柯布最後是否回到了現實?柯布最後回到了現實。想看懂《盜夢空間》我們必須知道這些知識,現實中的五分鐘相當於夢境中的一小時,進入的夢境越深層,現實與夢境的時間比率差越大,比如夢中夢。永遠不要從你的記憶當中直接創造地點,必須想像新的地方你必須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型,只能用細節一盞燈或者一個電話亭,永遠不要用整個路段,因為用你的記憶中創造夢境最容易讓你迷失,分不清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