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別開生面 萬象融於尺幅——著名畫家項維仁的連環畫情緣

2020-12-14 半島網官網

  說起小人書、連環畫,許多人不會遺忘那些比手掌大不了多少,卻蘊含著美學與智慧的「精神圖畫」,它曾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不僅是青少年的重要課外讀物,也是成年人文化娛樂的重要內容。中國連環畫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的畫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畫等,又隨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連環畫的形式由畫像石、壁畫向寫本、圖書轉移,逐漸成型。特別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大批著名畫家傾心連環畫創作,用傳統文化講述中國故事,可以說「圖畫本身比文字更有力量」。

  在青島,前輩藝術家中房紹青、竇世魁、項維仁等都奉獻了眾多精美傳神的連環畫作品,充實了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本期開始,《閒趣周刊》陸續推出專題報導,「賞連環畫藝,講中國故事」,帶大家重溫連環畫的魅力。

  妙筆別開生面,萬象融於尺幅

  ——著名畫家項維仁的連環畫情緣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學義

  放眼青島乃至全國,對於喜歡連環畫的人來說,項維仁可謂大名鼎鼎。  

  他所畫的《西遊記》《紅樓夢》《說唐》《聊齋志異》等名著中的人物深入人心,點綴了無數人的童年世界。而他的工筆重彩仕女畫也是中國美術界一個獨特存在。那些溫婉明麗的女子,傳承古典美之神髓,又融入現代元素,風格鮮明,獨樹一幟。

  他耕耘畫壇半個世紀,一片痴心,一腔熱血。他執著於用一支筆讓英雄美人穿越重重史冊而來,講述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煤油燈下畫,頭髮常被燒

  項維仁生於1947年,他心中那顆畫畫的種子,主要來自於他的母親。  

  母親自幼便受到很好的教育,有繪畫功底。他小時候把家中白牆上都畫滿了畫,不僅沒被責怪,反受鼓勵。項維仁愛看連環畫,看過《西遊記》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後,自己也上手畫。因不知道連環畫是先在16開紙上畫好,然後縮印成64開的,他直接在64開紙上畫。巴掌大小的紙,勾線、上色,畫起來真難。但他點著煤油燈,一夜畫出了8幅。那時他家住滄口牛毛山(今屬李滄區),沒有電燈,晚上在煤油燈下畫,經常畫得入迷,頭髮被燒了好幾回。  

  小學美術老師吳國福,一直指導他畫畫。到五年級,吳老師就編故事,分段落,讓他試著自己畫——連環畫創作竟由此開啟。後來,他的畫被吳老師推薦到區裡、市裡參加美展,很多人看了說:這怎麼可能是小學生畫的?

  「我非常感謝吳老師。」項維仁說,1964年,吳老師下鄉前把一些藏書送給了他,其中就有著名畫家劉繼卣和華三川等名家創作的連環畫。這些書他至今仍然珍藏著。  

  項維仁初中上的是31中,在那裡,他遇到了另一位美術老師——朱興年。31中有初中也有高中,設有一個美術組,項維仁剛上初一就當上了美術組組長。朱老師美術科班出身,「見我是『野路子』,說你不能這樣畫下去了,必須有專業基礎才行。」從此,項維仁開始跟著朱老師學素描、水粉、水彩、油畫、木刻……還摸索嘗試了泥塑。

  對連環畫的熱愛一如既往。午休時,項維仁從學校走到滄口廣場,去那裡的租書攤看連環畫。母親每天給他5分錢買鹹菜,他都省下來看書了。但仍然不夠,怎麼辦?有天,有個攤主拿著一本壞了封皮的連環畫對項維仁說:「聽說你會畫畫,給我畫個封套吧。」項維仁當即畫了一幅。攤主很高興,從此他看書也再也沒花一分錢。

  畫《唐太宗》,求教相面先生

  1970年,項維仁就業,專職搞起宣傳。  

  1974年,項維仁和島城另一位著名畫家竇世魁合作出版了第一本連環畫《怒搗大成殿》。此後,他的作品陸續見諸報刊。四年後,他調至工藝美術研究所,在那裡,他刻過瓷,做過毛絨玩具,做過鋁腐蝕版畫,研究過刺繡,從事各種美術工藝品的研究製作。

  1976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約稿《唐太宗》。這本連環畫的創作,給項維仁的藝術生涯帶來了深遠影響。創作連環畫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項維仁就和竇世魁一同前往上海,那邊保存的資料很齊全,他們就畫成速寫,抄下來,回青島後再到圖書館繼續補充。  

  《唐太宗》的創作過程前後歷時兩年,這是項維仁耗時最長的一部作品,從起居、衣飾到建築等都緊扣歷史,人物造型也做了好幾遍。他還嘗試把很多現實人物的元素加進去。項維仁說:「我還專門去請教過一位相面先生,聽他講述不同人物性格與外貌之間的關係,然後從中總結規律,加入創作當中。」

  因為下足了功夫,《唐太宗》從正式創作到出版,畫稿一點都沒改。這一過程也讓項維仁深刻地明白:「畫連環畫,畫家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既是導演,又是演員,還是布景師、服裝師……知識越豐富、想像力越豐富,畫面就越豐富,越生動。」  

  1980年,山東人民美術出版社約項維仁畫《唐賽兒》。唐賽兒是誰?她是明朝的一位奇女子,農民起義軍首領,活動範圍在今濱州、濰坊、青島等地。次年,《唐賽兒》榮獲全國第二屆連環畫評獎繪畫創作二等獎。這是他拿到的第一個全國大獎。此後,各種獎項紛至沓來。

  項維仁坦承,當時畫連環畫主要是為了賺稿費。那時,他家境貧寒,兄妹四人,他是老大,每月工資不到30元,而連環畫的稿費是每幅4元。他清楚記得,1979年結婚時,朋友湊份子每人兩元。結完婚他去了趟上海,正趕上出版社發《唐太宗》的稿費,總共760元。「那真是一筆巨款啊!」正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畫工筆人物,情願「自討苦吃」

  畫完《唐賽兒》,全國各大出版社的約稿越來越多,項維仁桌上是一摞摞的腳本。「我都是業餘時間創作,白天照常工作,夜裡才起稿。尤其是到了勾線上色時,要一氣呵成,往往每天熬到凌晨兩點後。」  

  當時的連環畫市場非常火爆,「比如我畫的《紅樓二尤》,印量應該有上千萬冊。」項維仁說。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出版社見利潤可觀,紛紛搶選題,求速成,炮製了大量簡陋粗糙的「跑馬書」。在項維仁看來,這種「跑馬書」拋棄了中國連環畫創作精心、描繪精良、構圖精美、造型精確的優秀傳統,並沒有多少藝術價值。事實上,「跑馬書」也帶來了大量的同質化競爭,很快就讓原本繁榮的連環畫市場陷入惡性競爭中,這也成為後來連環畫衰退的重要原因。

  這時,項維仁在進行新的探索。1987年,他創作了第一稿的工筆仕女畫《李清照》。次年,《李清照》參加駐外使館小型中國畫展覽。對他而言,這也是一個重要節點。「我覺得,中國古代仕女代表了真善美中的『美』字。」項維仁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各種形式的筆會興起,項維仁也裹挾其中。但他很快擺脫,專心工筆畫。很多人說他,「你這把年紀了,還費心勞力地畫工筆,不是自討苦吃嗎?」

  項維仁坦然一笑,他決心「自討苦吃」,並隨時間推移,筆下人物蔚為大觀。他的工筆作品筆法精湛,造型準確,墨色明麗,氣韻生動。尤其是工筆重彩仕女畫,形成了獨特的項式風格,引發廣泛關注,成為畫廊和收藏家所青睞的對象。不少專業出版社陸續約他出工筆和線描畫冊,至今已出版了18本。項夫人說,「他就是個畫痴,除了畫畫什麼都不感興趣」,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他才知道撲克牌裡的「大小王」是什麼意思。

  當代工筆人物畫大師潘絜茲偶然間看了項維仁的作品,頗受觸動,揮筆寫了一首詩,專門託人給他送來。詩曰:「顧陸張吳去已遙,丹青千載苦寂寥。項君妙筆開生面,為有傳統繼前朝。」

  近年來,連環畫又重新興起之勢,還設立了專門的連環畫基金。項維仁很高興,他認為,連環畫本身就是中國特色,也最適合講中國故事,希望有更多優秀的畫家投身進來,創造出優秀作品。

   [編輯: 李敏娜]

相關焦點

  • [今日-青島]項維仁:妙筆勾描萬象
    [今日-青島]項維仁:妙筆勾描萬象 項維仁:妙筆勾描萬象。
  • 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項維仁和他的工筆重彩仕女畫
    《十八描》第49集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項維仁和他的工筆重彩仕女畫(下)著名中國畫家、連環畫家項維仁項維仁,1947年生於山東青島。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理事山東畫院特聘高級畫師、青島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青島市高級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曾於1986年開始在中國書畫函授大學任教數年擅長多種題材的人物畫、連環畫、版畫、國畫、插圖、組畫,尤以工筆仕女畫著稱,畫風細膩、典雅唯美,成就斐然1981年《唐賽兒
  • 著名畫家項維仁工筆新作——《昭君出塞》長卷(72×300cm)
    《昭君出塞》局部一畫家項維仁創作的長卷《昭君出塞》構思巧妙,人物形象準確、性格鮮明。主角王昭君被置於畫面中心,騎駝背,穿裘衣戴皮帽披鬥篷,雙手籠袖遮面身姿斜攲,呼韓邪單于跨馬上,回身見狀不免焦急,示意昭君注意安危。
  • 連環畫名家項維仁的藝術「奮途」
    項維仁也是有運氣的。在一個文化與社會都陷入狂亂的年代,他抓住了宣傳畫、連環畫的際遇,而一舉成為知名的連環畫畫家。    他此後的生活和命運,也是靠連環畫來改變的。調換工作是,改善日常生活也是。在有了婚姻和家庭的支撐後,他用一摞摞的畫稿,用數十本出版的連環畫,來創造自己的新生活。
  • 畫風典雅唯美,意蘊深厚綿長,著名畫家項維仁12幅仕女畫欣賞
    《仕女》,項維仁仕女畫欣賞。項維仁的作品,藝術語言質樸純真,令人嘆服。他的畫風追求清雅明快、靚麗祥和、寓情於景、雅俗共賞,力求把畫中體現的自然美、意境美、格調美和視覺美融為一體,呈現出筆墨當隨時代的新氣象。《豔姿》,項維仁仕女畫欣賞。
  • 眉目傳情,華美高雅,項維仁工筆仕女畫欣賞
    項維仁是當代著名工筆仕女畫家,他初涉藝壇是以連環畫起步。連環畫曾經是幾代人的童年讀物,起源於「老上海」,輝煌於上個世紀70——80年代。長期的連環畫創作,為項維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筆下的人物結構嚴謹,富於動感。
  • 連環畫《李寄斬蛇》,國畫名家項維仁工筆重彩版
    項維仁《李寄斬蛇》插頁之三好大蛇!頭大如鬥,眼似銅鏡,煞是滲人。趁大蛇吞吃飯糰時,李寄立馬放狗。項維仁《李寄斬蛇》插頁之四這是東晉史學家幹寶所著《搜神記》裡的故事:李寄斬蛇。正能量的故事,很有教育意義,所以被改編成很多版本的連環畫。著名國畫家、連環畫家項維仁先生畫的《李寄斬蛇》,我認為在我見過的版本中,它是畫得最美、最養眼的一本。
  • 實力派畫家項維仁,他的工筆美女獨具才貌雙冠彰顯中華巾幗風姿
    實力派畫家項維仁,他的工筆美女獨具才貌雙冠彰顯中華巾幗風姿文/健而美邦尼健而美邦尼則認為無論是學者,作家或者是藝術家對於關注當代現實生活是尤為重要;還是那句,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的創作源泉來自於人民的生活。那藝術的創作靈感當然要從現實生活中去提煉素材,也都要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為創作的動力。
  • 實力派畫家項維仁,他的工筆美女獨具才貌雙冠彰顯中華巾幗風姿
    △著名畫家項維仁大師項維仁,△畫家項維仁的作品《楊玉環》我們來欣賞一下著名畫家項維仁老師的作品《畫面之中的美人——楊玉環被畫家項維仁老師刻畫地非常細膩逼真、惟妙惟肖,而且還很耐人尋味。我們來繼續欣賞著名畫家項維仁的作品《李清照》。從整幅畫面的意境來看非常古樸典雅;而場景的設置似乎也很有對比性。你比如說湖中的荷葉大多已枯萎及荷花也已凋零來和她冰清玉潔,貌美如花,優雅婉約形成了鮮明的反襯。再看她那渾身散發著淡淡的憂傷。瞧她一隻玉手輕微託著自己的下巴,臉上似乎卻寫滿了一種對事世無奈之感。
  • 國色天香之姿,傾國傾城之貌,項維仁工筆仕女畫欣賞
    項維仁是當代著名工筆重彩人物畫家,他出生於青島,自由酷愛美術。項維仁的成名作是他和竇世魁合作的連環畫《唐賽兒》。這部連環畫作品獲得全國第二屆連環畫創作評獎繪畫二等獎。自此眾多美術愛好者都記住了他的大名,知道了青島還有一位畫工筆人物的畫家是如此出色。
  • 項維仁:工筆畫裡彰顯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絕美意境
    項維仁的畫,無論是早期的連環畫,還是後期的工筆畫,都可以說得上是在講故事。早期的連環畫是「動態故事」,工筆畫就是「靜態故事」,這個靜態指的是畫是靜態的,但當你鑑賞這幅畫時,就會「靜中見動」,他用人物的情態、衣飾,甚至背景裝襯,來講述那些或耳熟能詳,或知之甚少的故事,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創文化傳播的新境界。
  • 名家作品欣賞|項維仁彩墨人物
    項維仁1947年出生於山東青島,自幼嗜畫,廣涉各美術門類,擅長多種題材的人物畫,尤以工筆仕女畫著稱。其畫風典雅唯美,師古而不泥,融匯古今,人物刻畫細緻、生動、傳神,畫風獨樹一幟,筆耕數十載,成就斐然。項維仁的作品先後多次入選由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全國美展並獲獎。出版畫集、雜誌刊介、及創作插圖等近萬幅。作品曾赴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北歐諸國文化藝術交流展覽,受到嘉獎或被收藏。工筆重彩人物畫需要嚴謹不苟的造型和工整細緻的勾勒與著色,在處理上稍有不慎,就會失於雕飾與板滯而流於俗。
  • 雋秀唯美,自然出塵,一代工筆人物畫大家項維仁 - 孤獨飛雪書畫研究院
    近現代畫壇英才輩出,人物匯聚,可謂是百花齊放,各路英雄大顯神通,使得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讓世界刮目先看;項維仁,一代工筆人物畫大家項維仁,他的畫風雋秀唯美,自然出塵,風格典雅、意蘊豐厚、生動傳神,在當代畫壇獨樹一幟,以壓倒勢獨照鰲頭,成為工筆人物畫中的佼佼者。
  • 畫家項維仁,工筆重彩人物畫,古色古香典雅唯美
    項維仁是當代出色的畫家,他的畫中有庭院苑林、文人雅士、古裝仕女,特別是他的仕女畫,勾線和著色更是細緻。畫家項維仁的工筆重彩人物畫,古色古香,典雅唯美。項維仁筆下的人物圖
  • 項維仁線描人物設色範本
    項維仁線描人物設色範本 【作 者】項維仁 容提要: 《項維仁線描人物設色範本》收錄有名工筆畫家項維仁先生,歷年創作的線描人物畫稿約80餘幅。
  • 項維仁-絕美工筆仕女圖|佳人婀娜多嬌,太驚豔!
    項維仁,1947年出生於青島市。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理事、山東畫院特聘高級畫師、青島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青島市高級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 項維仁為何能取得大成就?
    項維仁為何能取得大成就?文/秋香項維仁是中國當代一位非常著名的美術家,他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而且還多次送到國際圖書展進行參加比賽,同時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除此之外他的作品更是被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進行收藏,可見他所取得的成就確實非常高。
  • 唯美彩墨勾勒中國故事,項維仁工筆畫欣賞!
    項維仁,1947年生於青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理事、山東畫院特聘高級畫師、青島書畫研究院付院長、青島市高級專家、國家一級美術師。